西昌卷烟厂严肃纪律细化监督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西昌卷烟厂严肃纪律细化监督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西昌卷烟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在加强组织领导、压实防控责任、推进复工复产的同时,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和纪律规范,以“严紧细实”的工作要求筑牢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严肃纪律要求,做到令行禁止

纪律是铁律、是红线,一步也不能逾越。工厂党委明确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如履责不到位,由工厂党委上报公司党组进行问责。不按规定落实疫情防控相关工作部署的员工和中层干部一律停职检查。凡体温检测超标人员,一律不得入厂;工作期间体温超标人员,立即离开工作单位;有感冒发热咳嗽症状的职工,均要暂时居家隔离,不能复工。凡不服从管理、无理取闹影响复工的人员,坚决报警处理。同时,组织基层党支部开展抗击疫情线上主题党日活动,传达上级对疫情防控的最新指示和部署,工厂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安排和纪律要求,引导党员从保障同事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家庭幸福的角度加深理解,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执行防控要求,自觉遵守防控纪律。通过严格的纪律要求,坚决杜绝“管理死角”、“工作真空”、“纪律松懈”的现象,确保“区域管控落实到位、工作任务落实到位、纪律执行落实到位”。


紧密安排部署,压实主体责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工厂第一时间抓部署动员和工作落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1月24日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同日,制定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应急管理方案》《疫情期间相关工作安排》。从1月27日开始,先后4次开展人员信息及健康状况全面摸排。2月1日成立“职工健康监控、综合协调、物资采购与安全保障、后勤保障、宣传教育、监督检查”6个专项工作组。2月6日、12日召开视频党委会、中层干部会,贯彻落实中央、行业和公司党组决策部署,明确各类身份人员统一由人员使用部门负责现场防疫管理;对厂内生活区住房人员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实行无差别管理。2月15日第三次召开视频党委会和中层干部会,总结复工复产后第一天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工作。针对州内疫情事件,第一时间摸排干部职工与疫情人员接触情况,对接触人员全部进行居家隔离。

细化措施标准,确保执行效果

抓细节、强标准、抓落实,严防死守堵疏漏。

一抓所有返昌复工人员监控。先后4次对584名主业在岗职工,290名多元化企业员工,成都瑞洁、金叶生物等11家外协单位的197名业务外包人员进行“疫情防范调查问卷”、手机信息轨迹查询,并由监督检查组进行数据核实。全面掌握复工人员出行轨迹、接触人群、健康状况。

二抓各专业组工作执行。围绕厂区环境消杀、职工就餐防护、防疫物资保障、措施落实监督等各个方面,通过细化工作环境、职工快递包裹消杀毒时间、次数,废弃口罩定点回收管理要求,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通过细化防护物资发放标准,领用数量,对卷包车间空调作业区域和制丝车间生产操作区域所有人员统一配发N95口罩,实行差别防控;通过细化体温检测标准流程及每天三次检测时间要求,确保及时发现体温异常人员;通过细化体温监测台账统计汇总及交叉验证程序,确保体温检测无遗漏;通过细化一米排队地面标识、佩戴一次性手套取餐、保鲜袋暂存口罩等措施,减少职工就餐环境交叉感染风险。

三抓非复工人员排查。通过细化工厂内外生活区住户排查标准,建立了590户家庭(住户)住户信息表和微信群,随时了解监控。同时,对厂内生活区实际居住的47户非本厂员工共116人进行每日一次体温检测。

实时督查督战,构筑全员防线

工作部署执行到哪里,督促检查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督促检查是西昌卷烟厂落实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方式。

监督内容全覆盖。制定监督检查执行细案,形成30项检查内容,做到监督检查全覆盖。采取随机抽问方式,抽查职工近100人。确保“为什么要对疫情防控提出严格要求、不严格执行会有什么后果”的纪律要求向每名员工宣传到位。每日发布复产工作情况通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公开,情况通报见人见事,整改完善限时到人”。及时转发上级疫情防控督查举措及追责问责的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针对复工第一天体温检测程序不规范问题展开专项调查,增强防疫纪律的严肃性。

监督力量轮番上。抽调各支部书记和相关部门负责嗯组成4个监督小组,轮班上岗,分4个时段对各部门人员3次体温监测、防疫物资发放管理、职工用餐秩序、职工防护用品佩戴等跟进督查,对办公区、生产区、职工餐厅、厂区门岗等10余个重点区域进行巡查;近10日累计进行320人班次的监督检查;对人员出行查询结果584份进行100%复核。

监督方式多样化。工厂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防控监督措施。针对厂内生活区居住非本厂47户116名员工流动性强的特点,在生活区设置门岗进行检查的同时,组织同在生活区居住的新进大学生,配合群团科进行网格化监控,对每户申报居住人员和实际居住人员进行对比,对新增陌生人及时上报工厂,严格防范输入型风险。

(马思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