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著文藝範兒的淝水之戰丨狂傲與沉著的對決

1637年前,那場透露著無盡智慧的以少勝多的大勝,品味起來至今讓人蕩氣迴腸。前秦皇帝苻堅決定攜80多萬兵力準備一舉蕩平東晉,統一全國。

很顯然,以謝安為主導的東晉抵抗陣營表示拒絕和強烈的抗議,並且送了苻堅一張回家的車票。

透著文藝範兒的淝水之戰丨狂傲與沉著的對決

一 苻堅狂傲的資本

01 艸(cǎo)付應王

每一個牛氣哄哄的人基本上都有一個“不平凡”的出身。苻堅也不例外,據說苻堅的母親苟氏在漳水遊玩,完了去西門豹寺求子,當天晚上就在夢裡得到了神的幫助,懷上了苻堅,平常人都出自“十月懷胎”,苻堅在母親肚子裡帶了12個月才出來,再長就快趕上哪吒了。不僅如此,出生的時候,有神光照耀門庭,苻堅的背上還出現了“草苻臣又土王咸陽”的紅色大字,自此,“神采奕奕”的苻堅算是出世了。

要幹大事業,家境好在大多數時候還是必須要具備的條件,像朱元璋這樣的畢竟是鳳毛麟角。而苻氏一家確實不是省油的燈。他爺爺苻洪,在前趙,後趙兩個政權中左右逢源,培植自己的勢力,有一次不幸玩脫了,被人毒死了。苻堅的伯父苻健就帶著他爺爺留下的勢力,佔據關中,在長安稱帝了。他爹苻雄因輔佐有功被加封為丞相。丞相之子苻堅,官二代,富二代的究極體!

透著文藝範兒的淝水之戰丨狂傲與沉著的對決

02 承大統

苻洪:“此兒姿貌瓖偉,質性過人,非常相也。”

那麼,不是皇子的苻堅怎麼當上皇帝的呢?當然我們承認苻堅是有才能的,但是能當上皇帝絕對也是幸運光臨。他伯父死後,兒子苻生繼位,這位兄弟那是個萬古難遇的奇葩之主,通常皇帝要麼喜歡諫言之臣或者諂媚之臣,這位仁兄是,你諫言,他說你誹謗,你奉承,他說你諂媚,結果是都要被殺掉。這種不按常規的玩兒法,不讓別人活,別人就集合起來不讓他活,然後推舉苻堅繼承了皇位。

透著文藝範兒的淝水之戰丨狂傲與沉著的對決

03 攬大才

唐·房玄齡:猛瑰姿俊偉,博學好兵書,謹重嚴毅,氣度雄遠,細事不幹其慮。

皇位到手了,國家卻是個爛攤子。上天很眷顧這個即位之初勵精圖治的人,給他送來了漢人大才王猛,王猛對於苻堅,則好似諸葛亮對於劉備。國家混亂法紀鬆弛,那必定就得先內後外!

透著文藝範兒的淝水之戰丨狂傲與沉著的對決

對內,這對搭檔,對那些驕橫跋扈的皇親國戚是痛下殺手絕不留情。比如有個追隨先帝建功立業過的侯爺樊世,自恃功高,對於苻堅倚重王猛非常的不服,當眾侮辱,而後在朝堂上又是一番口水飛濺,甚至還要動手,苻堅不忍,推出去斬了,眾人皆驚。以此為例,接下來又誅滅了20多個肆意妄為的皇親國戚,終於,餘下的皇親國戚怕了。

《晉書·苻堅傳》:“於是百僚震肅,豪右屏氣,路不拾遺,風化大行。堅嘆曰:‘吾今知始佑天下之有法也,天子之為尊也!’”

對外,在王猛的支持下,滅前燕,平西拓,掃前涼,取代國。

由此苻堅的前秦一統北方,兵鋒正盛,不幸的是王猛在這個過程中操勞過度不幸病逝,臨終前囑咐苻堅北方初定,適宜睦鄰友好,穩定發展,不宜攻晉。可此刻的苻堅在一系列的輝煌戰績裡已經上頭了。強徵百姓充軍,總數80餘萬,在他眼裡,他已經贏了。

透著文藝範兒的淝水之戰丨狂傲與沉著的對決

二 謝安沉著的底氣

01 東山再起的謝安

謝安不是一般的高位權臣。在魏晉時期,門閥制度正興盛,到東晉達到頂峰。東晉的四大家族王,謝,桓,庾,權力大到可以左右皇權。所以謝氏一族的謝安知曉東晉的一切訊息,他可以調集一切能用的資源。在接到苻堅即將率80多萬大軍來犯時,慌亂的朝廷寄希望於曾寧願賦閒呆在東山也不願出仕的謝安。

殊不知,謝安早就未雨綢繆了。

透著文藝範兒的淝水之戰丨狂傲與沉著的對決

02 北府兵

淝水之戰與383年開始,早在此之前的377年,謝安舉親不避嫌,提拔自己的侄子謝玄做兗州刺史,坐鎮廣陵,同時讓他招募訓練精銳士兵而且更重要的是選拔了一系列以劉牢之,何謙為首的良將。北府兵由是成立。

廣陵是邊境地帶,城內有大量不願受北方奴役的難民,他們為躲迫害,被迫逃亡,對北方的少數民族有著血海深仇,這樣的人,還加以訓練,自是軍隊裡的佼佼者。

透著文藝範兒的淝水之戰丨狂傲與沉著的對決

03 民心向“正統”

歐陽修:“統天下而得其正,故系正焉。統而不得其正者,猶弗統乎爾。”

儒家世界裡的正統思想貫穿了千年。而且“居正”比“一統”要重要的多。這就是為什麼歷史是“唐宋元明清”而不是唐金或者唐遼元明清。

東晉雖然偏安南方,但仍然承繼的是漢魏西晉的正朔,而且相對於北方的連年戰亂,一幫少數民族把那裡攪成了一鍋粥,東晉則更加穩定,百姓思潮所向。

三 對決過程裡的文藝

01 小插曲“兵不厭詐”

《資治通鑑·晉紀二十七》:遣尚書朱序來說謝石等,以為:“強弱異勢,不如速降。”序私謂石等曰:“若秦百萬之眾盡至,誠難與為敵。今乘諸軍未集,宜速擊之;若敗其前鋒,則彼已奪氣,可遂破也。”

這裡有個關鍵人物,叫朱序,他原本是東晉的襄陽守將,前秦圍了一年多也沒打下來,結果他的隊友有想投降的,裡外勾通,就把朱序給賣了,但偏偏朱序是個很有才幹的人,苻堅不僅沒殺他,還委他要職。不過,

朱序卻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苻堅派他去勸降,他反而和東晉方面協調一致。在之後的大戰中,他帶人在前秦的後隊大喊“秦軍失敗了”,本就以烏合之眾為主,無心戀戰的前秦軍瞬間崩潰。

透著文藝範兒的淝水之戰丨狂傲與沉著的對決

02 投鞭斷流

《晉書·載記·十三章》:“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

苻堅正上頭的時候,有大臣石越勸諫,說東晉有長江天塹,此時伐晉時機不合適,然而徵得80萬大軍的苻堅頗為自得的說,只要把我們的鞭子都扔到長江裡,就能阻斷其流。

03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晉書·載記·十三章》:“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嚴格來講,這是兩個典故,但是卻發生在這同一場戰鬥中。前秦軍先鋒攻佔了邊境重鎮壽陽,苻堅大悅,脫離大隊,僅率輕騎8000而來,剛好就撞見了劉牢之帶北府兵5000人攻破了他們好幾個據點,殺了十個將領,上萬士兵,而後進逼壽春,於是就有了上述史書中記載的一幕。

透著文藝範兒的淝水之戰丨狂傲與沉著的對決

04 折屐齒

《晉書·謝安傳》:客問之,徐答雲:“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

具體戰鬥都是謝安的弟弟謝石,侄子謝玄等負責的,他自己負責“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邊境大戰,他在家中與友下棋,捷報傳來,他總是一副氣定神閒鎮定自若的樣子,等友人走後,再也無法壓制內心狂喜的謝安進門時竟然將自己的鞋的屐齒磕斷了。

透著文藝範兒的淝水之戰丨狂傲與沉著的對決

結語

王安石:“苻堅好功,而不能忍,智大而不見機。猛知其不能除垂,故勸以勿伐晉耳。不然,以堅之強,而欲取晉,夫又何難之有!”

苻堅剛剛一統北方,被征服的人都是面服心不服。況且連年征戰後,還要徵集如此龐大的軍隊南下攻晉,但凡他有一碟花生米也不至於喝成這樣啊?不過由此倒是給後世留下了如此多的典故,史鏡,也不錯了。而王安石的評價則是相當客觀精煉了。


尋歷史魅力,樂當下之人,我是“史海浮沉假行僧”,感謝閱讀,感興趣別忘了關注交流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