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復工復產“腸梗阻”

樂清正逐步有序開展復工復產,人口流動又活躍了起來。但與之相伴的是,一些新樂清人在返程上班、恢復生產的路上,遭到了“無謂證明”“反覆證明”的困擾。一方不給開,另一方非要不可,不僅讓急欲返崗者無所適從、左右為難,而且帶來了新的隱患。許多群眾來回跑醫院、政府辦事部門,加大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存在一定的矛盾,但並不是對立關係,而是協調統一關係。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動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關係到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質保障,關係到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目前,浙江企業復工復產率已經達到90%以上,但是產能只恢復到了去年同期的1/3。樂清可能高於這個水準,但企業復工復產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接下來,如何打通復工復產的“腸梗阻”,進一步解決人力物力的流動問題,將是關鍵考驗。

在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首先應警惕出現過度防疫,及時糾正極端做法。此前一些地區對外來車輛和人員採取“一刀切”式勸返,層層加碼擅自升級管控措施,拒絕來自疫情嚴重地區以外的務工人員進入,這具有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嫌疑。相比而言,領導幹部掛帥出征、衝在一線,更能獲得群眾認同。疫情發生以來,樂清全體黨員幹部充分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風,關鍵時刻頂在前,衝在一線,起到了良好表率作用,這是我們眾志成城戰勝疫情的信心來源。

打通復工復產的“腸梗阻”,還需要優化辦事程序,進一步發揮大數據、互聯網作用,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線下操作,避免出現人員過多造成擁堵聚集現象,增加感染風險。浙江率全國之先推出的“健康碼”提供了一條解決路徑。“健康碼”以大數據為支撐,分綠碼黃碼紅碼三種。其實質是精準管控,除了對紅碼黃碼人員採取必要的隔離措施外,讓擁有綠碼的絕大多數人能自由流動。目前,全省綠碼率已達94.7%,絕大多數人能自由流動,這是社會迴歸正常秩序的基礎。

在大數據治理的基礎上,還要善於做信息“加減法”,實現城鄉互認、跨區域互通。目前,河南籍在浙務工人員尚有200餘萬未回,因“健康碼”不能互認,導致返浙河南籍務工人員出不了村。最近,兩省簽訂“健康碼”互認協議,意味著河南居民通過支付寶平臺申領浙江“健康碼”後,河南省各地交通運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及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村(社區)將給予通行方便。這一舉措有利於河南籍務工人員返浙,對浙江尤其是樂清這樣的製造業基地保障復工返工意義重大。

那些不必要的“腸梗阻”,該打通了!連日來,國家多部委均表態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地方政府要以更務實的態度,處理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之間的關係,像浙江省這樣勇於探索,尋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作者為著名時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