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传承,智永书法《真草千字文》的起笔和收笔是如何写的?

博哥生活志


据说,王羲之的《兰亭序》写就后,先是被老丈人郗鉴拿去,经几世后复归王家,再传书圣的七世孙智永。

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那智永是世间少有的、能静心欣赏与学习《兰亭序》的人之一,其水平自然不低。

作为出家人,智永一生抄写《千字文》800余本,分送江东多寺院,故有墨迹本流传至今,此乃幸事。

智永书法上承其祖王羲之,温文尔雅,平稳安和,温润圆劲,含蓄端庄,是“二王”与大唐衔接的关键人物。

对于智永《真草千字文》,清代何绍基说:

智永《千文》,笔笔从空中落,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喻之。

学习此帖用笔,必须注意:

起笔

多空中作势,尖锋翻笔入纸,但是又并非直落直行,而是在笔锋落纸的一刹那,有一个极轻微的切笔动作。

这种起笔法,初习者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稳住笔势,不致浮滑。

收笔

收笔则多蕴藉丰润,笔去而势未尽。临习时,心态要安静,注意收笔时蓄势,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魏晋笔法有侧笔取势的用法,也就是侧锋起笔进而立锋转中锋。

你说的这两个第一个图是在起笔处,侧锋逆向起笔,然后笔锋就被铺开了,立锋转中锋行笔。

另一个图是在收笔处,也是顺势由于竖画在上笔锋在换向时会倒下变粗,所以写钩时换向有一定的侧锋,只要提按立锋即可直接右上方出钩。

这就是魏晋的玩法,不难,是逆向侧锋铺毫,进而立锋转中锋。还是转折时侧锋进而立锋转中锋都是一样的用笔道理,没什么神秘的,注动作就可以了。



法永禅师


智永禅师为王羲之的七世孙,在永欣寺苦练书法三十年,而王羲之的《兰亭序》又传给了智永,所以深得王羲之笔法。并写巜千字文》八百余篇,分发浙东各寺院。

二王笔法主要是以侧锋入笔,中锋行笔为主;认真研究过巜兰亭序》的人都知道,点画之间很多牵丝引带,要了解学习二王笔法,也必须从这些细节入手。

题主所发两个字的红圈处用笔,都是有技巧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理解其起笔和收笔。

我们先对“人”字的撇进行分析,首先要注意起笔角度,“人”字的撇起笔是较平的,也就是在落笔时的这点要15度左右的角度落在纸面上,然后再抵住笔锋进行换面调峰,能不能把这一撇写好,抵锋是关键,笔锋抵在纸上不动,通过笔毫的腰部发力,就像不倒翁一样,底部不动,上面随意摇摆,然后再顺势撇下。

“师”字的横折钩也要认真分析其用笔才能写好,起钩时内圆外方,首先要保证您的笔毫不秃,内圆是通过锋颖带动做到的,外方是笔肚抵按做到的,出锋是平推内收挑出,一系列的动作。用文字码出来很难理解,但要是有人示范就一目了然,这也是古人学书都喜欢“口传心授”的道理!

当然,能否写像跟书写材料也有很大关系,我们现在所用的毛笔和纸张跟智永当年所写的材料有没有契合之处,在笔法没错的基础上尽量契合《千字文》的书写条件,也让我们学起来更得心应手。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指正!





李年荣


人字起笔好几个动作,回锋,切笔,扭转,拎,中锋撇出。

勾,折写到底,调锋,送出。


淡淡印天


王羲之的书法系统最关键的用笔方式称作“一搨直下法”,题主所问的这个人字与师字,实际上都是属于一搨直下法的用笔范畴。

1、一搨直下法的概念

一搨直下法是王羲之一路的楷行草的基本方法。

一搨直下”起笔般是笔尖直接入纸,入纸后再根据笔锋入纸的角度,调到中锋状态。

如“玄”字的横。

直截起笔,有点像“打点”,入纸后摆正笔锋有一个储存笔势准备发力的过程。

形成了“打点”-“发力”-“迅猛笔势”起笔三步骤。就是“快”、“准”、”“狠”。



同样的,属于王羲之一脉小草的书谱,放大了这个动作,斜向下笔入纸,将笔豪顶起以后快速向右行笔。



王羲之手札《丧乱帖》的“奈”字“横”的笔法是非常清晰的,斜切,然后毛笔“蹲下”蓄力,然后斜上方行笔。

题主所列的《智永楷书千文》实际上是对应这一套笔法的两个动作。

“文”的撇是典型一整套的“一搨直下”,而“师”字的收则是对应蹲笔发力。

注意,是“蹲笔”而不是“顿笔”。

2、如何书写

先说切笔。

毛笔在顺锋的情况下斜向入纸,会形成一个斜切面,这样的笔法被形象的称为“切笔”。

切笔因为其爽利的外轮廓,有斩钉截铁的观感。所以不论写碑还是帖都大量的被运用。

一搨直下的笔法就用到这样的方法。

再谈蹲笔。

当毛笔被下压受力,会产生毛笔弹起有回顶的力,这个力度要适合中,太大锋容易散开,太小则不会有回弹的力量。



蹲笔就是要借用回弹的力量行笔,使得笔画书写饱满。

“人”字的撇,就是这两种方法组合使用的效果,只切笔行笔容易疲软,只蹲容易起笔太肉,不够干净,二者结合方能成字。

“师”字则是蹲笔,因为毛笔下压而产生一个角。

以上就是未涛关于智永楷书千字文笔法的回答,希望能够带给您帮助。


王舸


【智永为学会这种笔法,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



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书法作品是非常出名的,其笔法就是讲究传统书法法则,是极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

然后,智永在书法创作运用的一种笔法,我们只能看看而已,现今却学不到了,因为这种笔法早已经失传了。



智永的这种笔法,为了学会这种笔法,智永潜心研学书法三十多年的时间,才有所成就;后世对智永的评价是,虽有“智永书法全守王氏(指二王)家法,缺乏创新精”之一面,但无人不肯定“智永用法精熟超人。”



智永的这种笔法,笔者对比王羲之与智永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和《真草·千字文》,笔法的名称虽早已失传,但却留下了后世的评论,其史上著名的文化学家何绍基就对这种有了生动形象化的注解:“从空中来,从空中往,虽屋漏痕,犹不足以喻之。”

哦,笔者才知道,智永的这种笔法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