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讓你抓狂時,怎麼辦?做智慧父母,先從自己的情緒管理開始

最近有位王女士給我們打來心理熱線電話,說自己最近心情很煩躁很焦慮,因為11歲的女兒現在每天只能在家上網課,而她看到女兒效率很低,做事拖拉,心裡就有一股無名之火,幾乎每天都會批評甚至責罵孩子。


因為疫情的原因,她自己也沒有上班,一家三口目前都住在公婆家中。女兒6歲之前都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現在很黏媽媽,但自己卻對女兒很不耐煩。王女士希望我們能幫助她看清自己的情緒,也能看見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能夠讓愛在家庭中流動。

孩子讓你抓狂時,怎麼辦?做智慧父母,先從自己的情緒管理開始

看見情緒背後的原因及訴求

親子關係的現狀不是一兩天形成的,背後必然有長期的積累和深層次的原因。根據王女士描述的情況,我們幫她梳理了為什麼會產生當下的情緒,導致和孩子之間關係的緊張。


首先是疫情當下的應激反應。因為疫情沒有上班,整天宅在公婆家中,王女士本來就容易產生許多人都會出現的正常應激反應,比如認知狹窄、注意力不集中等,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煩躁、恐懼甚至憤怒等情緒,出現逃避、敵對、無助等行為。在這種易煩躁、易激惹的情緒狀態下,每當看到女兒的行為讓自己不滿意時,很容易過度關注,將其放大,甚至忍不住責罵女兒。


過度關注與期望過高的心態有關。現實中,幾乎絕大部分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優秀卓越,將來能出人頭地。這是為人父母的美好願望,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做父母的要有平常心,要能接受孩子將來也可能成為一個平凡人。王女士總是看女兒不順眼,和她對女兒的期望值過高有關係。


其實據她描述,她女兒大部分學科成績都很優秀,只有英語成績欠缺一些,可因為自己對女兒要求比較高,不允許孩子有不足。當女兒有作業不會做來向她尋求幫助時,她就會很生氣,產生不耐煩的情緒。


其實王女士這份情緒的背後,是自己對女兒的愛與期待,對女兒產生不滿是因為希望女兒變得更好更優秀。我們從構建良好的諮訪關係開始,耐心聽王女士傾訴她的焦慮和煩惱,理解並接納她的情緒,也肯定她願意為女兒付出、希望女兒更優秀的初衷,然後在這個基礎上給她提供建議和進行疏導。


我們引導她先看見自己這份情緒,與情緒共處。王女士剛打來電話的時候,情緒顯得非常焦慮和煩躁,我們請她描述自己身體的反應時,她說生氣時會感覺喘不過氣來,渾身發抖,心跳也會加速。表達本身也是一種療愈,我們讓王女士和自己的情緒待在一起,去感覺和接納這份情緒。當描述出自己的情緒,並看見情緒背後的訴求時,王女士就能平靜地面對自己的感受了。


看見孩子內心的情感需求

每個孩子都需要安全感,需要被關愛,而這種需要的滿足,最主要是來自家庭和父母。接下來我們引導王女士看見孩子,與女兒的需要對接。王女士認為自己對女兒很好,在物質上都會滿足她,但她忽略了女兒情感上的需要。


美國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幼猴母子依戀實驗:小猴子有兩個“媽媽”,一個“鐵絲媽媽”身上掛著奶瓶,一個“絨布媽媽”身上沒有奶瓶。小猴子只有在吃奶時才會去“鐵絲媽媽”那裡,大部分時候則依偎在“絨布媽媽”懷裡,因為“絨布媽媽”能給小猴子溫暖的懷抱。所以,父母不是提供給孩子物質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給孩子充分的愛,給孩子擁抱、關愛、陪伴等。當孩子總是被看見、被認可、被滋養,才能擁有強大的心理能量和健全的精神人格。


比如這個案例中,王女士和女兒之間的情感交流是有缺失的。女兒上小學之前是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內心對父愛母愛的渴望沒能得到滿足。一般來說,小時候較長時間的親子分離,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及親子關係。所以女兒現在雖然已經上五年級了,還是經常喜歡來黏著媽媽,有點兒事就來找媽媽。媽媽並未意識到這是孩子內心對情感和關愛的需求,而是從自己的角度認為孩子那麼大了還不夠獨立,覺得女兒總是來打擾自己,於是用煩躁來回應女兒的依戀。


通過分析,王女士理解和感受到了女兒的真正需要,女兒之所以總是喜歡來喊媽媽,表現出對媽媽格外的依賴,其實是希望媽媽給她多一些陪伴和交流,多一些認可和關愛。


看見資源,在關係中成長

我們讓王女士說說自己女兒的優點,她仔細想了想說,女兒其實挺懂事的,很懂禮貌,學習上也比較認真。當她看見孩子的優勢和資源後,開始主動反思,自己好像對女兒期望值太高了,孩子其實有很多優點,而自己總是喜歡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


她還愉快地回憶起一個細節,有一天自己陪女兒練字時,發現孩子的字寫得比自己的還好,那個下午感覺時間過得很快、很充實。交流中,王女士慢慢看到了自己和孩子身上的資源,發現完全可以用更好的方式來陪伴女兒,比如可以用肯定的言辭去鼓勵女兒,可以給女兒一些擁抱,或者可以和女兒一起策劃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她終於意識到,只有在和諧溫暖的氛圍中,才能看到她所希望的彼此成長與家庭中愛的流動。


談到最後,王女士剛開始的焦慮煩躁情緒基本上煙消雲散了,也進一步地明晰了自己應該做什麼樣的改變。她認識到,只有父母先學會接納和調整自己的情緒,才能更有智慧地看到孩子內心的需求,看見自己和孩子的關係狀態。她願意帶著對自己、對孩子、對彼此關係的重新認識和思考,去和女兒建立更加健康的親子關係,讓自己和孩子都能獲得新的成長。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大成爸爸將及時為您回覆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