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争霸战争的导火索竟是俩小孩儿争桑叶

说起历史上的战争,大家本能的想起其残酷性,和导火索的复杂性。但是中国古代有一场战争的爆发却很有戏剧性,原因也让人哭笑不得。起因居然是两个小孩子争桑叶引发的。这场战争就是春秋时期吴楚争霸战争,战争的导火索就是吴国和楚国边境的两个小孩儿,为了争一棵桑树(或桑树叶),结果打起来了,后面引起一连串的蝴蝶效应,结果冲突上升为国家战争的层面了。《史记·楚世家》和《史记·吴太伯世家》及《吕氏春秋·察微》中都有详细记载。下面节选《史记·楚世家》片段予以展示。

吴楚争霸战争的导火索竟是俩小孩儿争桑叶


【十年,楚太子建母在居巢,开吴。吴使公子光伐楚,遂败陈、蔡,取太子建母而去。楚恐,城郢。初,吴之边邑卑梁与楚边邑锺离小童争桑,两家交怒相攻,灭卑梁人。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锺离。楚王闻之怒,发国兵灭卑梁。吴王闻之大怒,亦发兵,使公子光因建母家攻楚,遂灭锺离、居巢。楚乃恐而城郢。】——《史记·楚世家》

吴国的边城卑梁和楚国的边城钟离有两个小孩争夺桑树,其中楚国人家的小孩儿吃了亏,孩子哭哭啼啼跑回家,说自己受到了欺负,楚国孩子的大人去吴国小孩家理论,结果吴国小孩家人不怎么当回事,或者护犊子心切。楚国孩子家人没讨到说法,还和对方发生了冲突,闹腾的很不愉快,楚国人受不了这份窝囊气,就杀了对方。吴国的卑梁大夫觉得自己治下的吴国国民被杀,一来自己的面子过不去,二来自己的职责就是守土安民,这下可好了,面子过不去就算了,职责履行不好是要被吴王问责的。于是就带兵去攻打楚国钟离,算是为民报仇了。

吴楚争霸战争的导火索竟是俩小孩儿争桑叶

楚王知道卑梁大夫发兵攻打楚国的钟离,也很生气,这是赤裸裸的战争行为。在楚王心里吴国只不过是边陲的蕞尔蛮夷之邦,自己好歹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能与中原最强的晋国分庭抗礼,想当年祖上楚庄王问鼎中原时,晋国还得看我楚国脸色。连吴国大夫都敢骑到楚国头上撩虎须,倘若不教训下,以后自己还怎么在中原混,怎么号令手下一帮小弟?于是楚王发兵攻打卑梁。吴王得知楚国攻打自己的领土,也是很生气,就派兵反攻,吴军占领了钟离。于是乎吴楚大战正式爆发。

吴楚争霸战争的导火索竟是俩小孩儿争桑叶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坐战船,由淮河溯水而上,攻打楚国,吴楚在柏举之战展开激战,结果楚军败退,吴军乘胜追击,大举西进,五战五胜,于十一月二十九日,攻入楚国郢都。楚昭王乘船西逃。楚大夫申包胥赴秦国求救,岁有“申包胥哭秦庭”,最终秦国出兵救楚国,秦楚联军击败吴军,收复郢都。

表面上看吴楚战争是因为两个小孩儿争桑叶打架引发的,但是吴楚争霸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实际上是吴楚为争夺对江淮流域控制权的矛盾累积所致,同时晋国为了对抗楚国与之争夺中原霸权,扶持吴国削弱楚国。此后楚国也如法炮制,扶持吴国的敌手越国,从南方牵制吴国势力。吴越争霸最后越国胜出,越国尽取吴国故地,后来进入战国时期,越国想攻打齐国,被齐威王劝说后攻打楚国,楚国发兵灭了越国,吴越故地尽归楚国版图。所以说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利益博弈产生矛盾的结果,跟国家利益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导火索可能是任何一个意外事件,在剖析吴楚大战这一战争根本原因的复杂性的同时,回头再看战争导火索时,我们不免会发现那种意外也是非常搞笑的,让人始料不已,充满了戏剧性。

吴楚争霸战争的导火索竟是俩小孩儿争桑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