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求職成問題?別擔心,河南高校助力畢業生“隔空”簽約

河南商報記者 馬俊峰

疫情當前,河南66萬畢業生遇“求職”大考。

如何才能克服疫情帶來的不便因素,成功找到心儀的工作崗位,是眼下壓在畢業生們心中的一塊“巨石”。

有問題,不要慌。看看自家學校是如何操作的,你就放心了。

3月12日,河南商報記者從省內多所高校瞭解到,為助力畢業生成功就業,各高校頻頻“出招”:線上招聘、空中課堂、網絡宣講、隔空簽約……幫你就業,母校是認真的!

1、河南科技大學:開啟空中招聘平臺

推出系列就業指導與服務措施。實施線上招聘活動。

通過學校就業信息網、“科大就業創業”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為畢業生提供招聘信息、就業指導、職業規劃等方面的內容,做好用人單位與畢業生的供需對接工作。

開啟空中招聘平臺。舉辦空中宣講會和網絡視頻招聘會,積極邀請用人單位參加在線宣講、互動答疑和視頻面試。截至目前,網上合作單位2329家,提供就業崗位86554個。

強化“空中課堂”建設。聯合洛陽市人力資源和公共就業服務中心開通大學生就業指導直播平臺,推送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創新創業等精品課程。

做好就業困難幫扶工作。做好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申報的各項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110餘名各類困難畢業生申報求職創業補貼。

2、河南農業大學:開展“春風在線”網上招聘行動

“春風行動”精準助力畢業生就業。織好“一張網”,開展“春風在線”網上招聘行動。

學校微信公眾號設立“春風在線”招聘專欄,實現高密度高質量的就業信息推送覆蓋全體畢業生。

目前有200多家企業和3700多名畢業生正參與線上雙選會活動,發佈“春風在線”招聘六期。

服務“一站式”,實施“春風桃李”就業服務行動。通過開通《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網絡課程、大學生職業測評與規劃線上平臺為畢業生提供線上就業諮詢及職業規劃服務,組織就業指導教師開設就業指導“雲課堂”,通過微信、電話與畢業生“一對一”解答學生求職疑惑;針對畢業生的報到證、政審函、三方協議書、就業推薦表等就業服務工作做到“不見面”“馬上辦”。

溫暖“一片心”,實施“春風送暖”困難幫扶行動。

為湖北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髮放臨時補助,特別困難的給予每人2000元,比較困難及一般困難的給予每人1000元的進行補貼,發放補貼款7.1萬元。

3、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積極開展“雲就業”服務工作

開啟“雲平臺”,精心組織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招聘工作。搭建兩大線上招聘平臺:利用學校就業信息網平臺開展線上招聘;引進網絡視頻雲招聘平臺,建設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雲人才市場進行線上招聘。

自2月17日開始線上招聘以來,已開展小型招聘會30多場,參會企業近200家。

積極應對,強化疫情防控期間線上就業指導工作。充分利用就業管理服務系統,採取兩種方式對全校學生開展線上就業指導諮詢服務:

通過系統留言板的方式進行指導;通過預約教師的方式進行“一對一”指導。安排經驗豐富的16名教師組成專業指導師隊伍在線值班,全面滿足學生的就業指導諮詢需求。

全面啟動2020年困難畢業生幫扶工作。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少數民族和學業困難等就業困難畢業生和受此次疫情影響較重的湖北籍未就業學生全面開啟“一對一”就業指導幫扶工作。

4、洛陽師範學院:舉行網絡招聘,為畢業生求職牽線搭橋

充分依託互聯網平臺,為畢業生提供優質服務。完善網絡平臺,加大信息推送力度。

學校發出公開信,明確學校官網、微信公眾號、各學院畢業生群為信息發佈的主渠道;安排專人關注國家、省就業平臺,及時向畢業生轉發就業政策和就業信息。

舉行網絡招聘,為畢業生求職牽線搭橋。學校主動與精準服務平臺對接,學生也可以通過平臺瀏覽省內其他高校的招聘信息並參加兄弟高校的雙選會。截至目前,共有7936名畢業生報名參加雙選會,共326家用人單位為畢業生提供4萬餘個優質就業崗位。

引進網絡資源,為畢業生提供精準服務。學校主動與洛陽市人社局對接,聯合駐洛高校為學生開通提供就業指導直播平臺,內容包括建立生涯與職業意識、職業探索、環境探索、學會做職業選擇等多個模塊。

5、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空中宣講會+空中雙選會”助力實現隔空人才需求對接

通過開展線上就業招聘、線上就業手續辦理、線上就業指導、線上基層就業服務等在內的雲端就業服務,把就業服務做到學生心坎裡。

“空中宣講會+空中雙選會”助力實現隔空人才需求對接。學校以市場及學生需求為主導,形成大型校園綜合類招聘會、各學院專業性招聘會、企業專場宣講招聘會等全方位立體化的“互聯網+就業”精準推薦招聘服務體系。

截至2月24日,共有416家用人單位報名,提供職位2829個,提供崗位65414個。

“團體輔導”+“個性化輔導”助力畢業生線上技能提升。學校先後舉辦“就業能力提升”“職場精英挑戰賽”系列活動,疫情期間將就業指導活動轉變為線上課堂,推出系列專題活動。

“線上就業手續辦理+專人微信服務”助力線上服務不斷線,學生諮詢不停歇。學校在省內高校率先佈局搭建多元化網絡信息化平臺,通過畢業生就業信息網、就業工作交流群等多種網絡發佈渠道,通過數字化、智慧化平臺建設,實現網上就業一站式服務。

6、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推進線上服務,校園招聘“不停歇”

啟動應急響應服務機制,打造就業新模式。學校多次開會研討佈置疫情期間就業工作,引導畢業生調整好假期安排,妥善安排好就業、學習和生活。

推進線上服務,校園招聘“不停歇”。邀請並協助各用人單位通過學校就業網、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開展“線上”招聘會。

提高服務水平,畢業生手續辦理“不間斷”。通過學校就業信息網、微信公眾號和就業工作群等渠道,將辦理畢業生事務的方式第一時間通知各學院和畢業生。安排工作人員指導同學們通過郵寄、請輔導員代辦、線上提交電子材料等方式,完成線下就業手續相關事宜。

加強教育引導,就業創業教育“不停學”。制定《大學生就業指導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網絡教學計劃,引導學生樹立科學就業觀。

做好精準幫扶,就業指導服務“不打烊”。通過諮詢熱線、答疑微信群等方式,開展就業指導和創新創業諮詢服務,解答畢業生在疫情防控期間面臨的求職心態、網絡面試等問題。

7、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實施“群聊”幫扶

依託TAS職能教學與就業平臺、QQ群、微信群、直播平臺等線上學習工具,開展“停課不停指導”公益就業指導活動。

實施“群聊”幫扶。在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就業指導教師下沉到學生中去,通過建立“就業好心態”群、簡歷製作群、面試輔導群等,有針對性地為學生進行線上輔導和解答,對就業困難的學生實行“一對一”幫扶工作。

雙向積分管理。依託TAS平臺,學生自主學習職業發展和創新創業微課,教師在“你問我答”模塊與學生互動交流,解決疫情期間學生所遇各類問題,學生可在平臺獲得自主學習積分,教師也可獲得輔導積分。

豐富微課資源。根據學校統一部署,教師自行錄製《當求職遇到疫情》《企業說就業》等微課並上傳至TAS平臺“微課堂”模塊,方便學生系統學習。

落實分層教學。對於2019級學子,注重調整學生就業心態、提升學生製作金簡歷的能力;對於2018級學子,側重於提供創新創業項目的輔助指導。

8、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堅持“就業服務不打烊、招聘信息不斷檔”

根據防控工作有關要求,停止線下各類招聘活動,堅持“就業服務不打烊、招聘信息不斷檔”,集中開展畢業生春季網絡雙選會。

在學校就業信息網、學校微信公眾號和招生就業處微信公眾號上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開闢新的招聘、就業陣地。利用省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發佈春季網絡雙選會信息。

對外簡化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註冊流程,強化安全防範措施,在保障畢業生就業信息安全的同時,有效將線下招聘轉換為線上互動信息化招聘模式,提高了就業招聘工作效率。

對內實施畢業生網上籤約審核和就業手續辦理工作,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期間就業工作流程,確保畢業生順利完成網籤,及時完成就業手續辦理。學校積極構建“校、系、輔導員、班級”四級就業工作服務體系,及時收集和整理畢業生在求職中遇到的職業規劃發展、簡歷製作、就業政策等方面的問題並有針對性的解決。

9、河南城建學院:提供不斷線的就業創業指導服務

切實關愛在校創業學生,提供不斷線的指導服務。充分利用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和中國高校眾創空間聯盟合作開展“在線雙創行動”“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創”,實現創新創業工作數字化升級和教育資源共享。

對重點項目和團隊人員開展數字化管理和服務工作,開展與線下實質等效的在線互動教學,靈活開展導師與項目之間的多種線上幫扶活動。

認真做好“互聯網+”大賽應對預案。疫情防控可能會導致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比賽時間推遲,學校提前做好大賽籌備預案,採用“線上BP材料審閱+視頻路演評比”的模式進行網絡公開選拔,邀請評審專家對重點項目進行網絡線上指導,助力各創業團隊提升項目質量,充分做好賽前準備工作。

10、三門峽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動員用人單位開展線上招聘活動

拓寬就業渠道,廣泛聯繫用人單位,摸清人才需求,動員用人單位開展線上招聘活動;

完善網上就業服務措施,充分利用網上就業服務平臺、學校微信公眾號、畢業班微信群等渠道線上發佈各類人才招聘信息。

引導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通過網上就業服務平臺、電子郵件等方式投遞、收攬簡歷,通過微信、QQ等軟件進行遠程視頻面試,開展網上籤約。

按照學院教學整體安排,落實“停課不停學”要求,各院(系、部)利用網課、企業微信等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線上教學工作。對特殊群體畢業生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提供“一對一”或“多對一”的就業幫扶,切實為就業困難學生做好幫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