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厚甜:讓書法學習理性的走向深入

我們反反覆覆的對中國書法史的筆法的追求,細節東西的追問,相互之間關聯的追問,最後對每一個藝術家個案的研究。兩年篆書高研班的研究都幹嘛呢?

第一個半年是吳昌碩個案研究,就是說我們這半年對一個書家的風格構成進行深入的講解和體驗,下半年又是一個,第二年上半年一個,最後又回覆到金文,我們從個性化回覆到更廣闊的一個層面上。

你說這樣下來我們對篆書的理解、對篆書的表現、對篆書的生成會是一般人那樣嗎?我們對漢碑的研究也是一家一家的做,最後又回覆到漢,我們對行草的研究也是三個最重要的,一個一個的研究剖析,成就他的是什麼理由,個人風格的要點是什麼,技術內容是什麼,風格運用是什麼,楷書也是如此,你說你這八年下來是一般人嗎?

研究生是理論第一,我們是實踐第一,我們說吳昌碩,先把吳昌碩寫出來,我們沒有寫成別,就是要深入的進入他。我給你們要求的我率先做到,所以大家紮紮實實,不要想著在這個領域裡面要把行草書的東西所有的都搞定,一寫魏碑把所有的魏碑都搞定。

我們這個階段是這種對古人的泛寫,下一個階段高研班就是對個案的研究,對藝術家個性化東西的深入感受,你才知道你怎麼來提升你自己。

洪厚甜:讓書法學習理性的走向深入

所有我們學習的東西都有一個背景的關係,我在我們這個有限的課堂上是不能給你展開的,都要靠你自己去找,比如說你寫《鄭文公碑》,所有《鄭文公碑》研究方面的資料你都要去搜尋,歷史上寫《鄭文公碑》到現在寫的好的,他們的得和失你都要去做了解,不是光說你怎麼寫,別人出了什麼問題你都不知道。

任何一個點你都要有學術把控,怕就怕不動腦子,從我這兒出去你該幹嗎你要幹嗎,對這個帖所有的相關研究你都要有。

這些是我們的課堂上沒時間做,你們必須來自己做梳理,我為什麼要買大量的書籍,在這個專業裡面,我要用的資料可能圖書館都沒有我的多,那麼我們這一塊研究所有的東西隨時我都能拿出來,所以你們的資料儲備、知識積累和資料的調動都要有你們一整套自己的東西,這樣你才是專家。

要不專家那麼好當嗎?你不投入心血,每天寫兩個字就是專家了?一問三不知你專什麼家呢?所以請大家務必在這個方面要下足功夫,然後再做知識上的貫通梳理。

洪厚甜:讓書法學習理性的走向深入

我不反對大家去參展,只要你們有三年以上的積累我覺得是可以,但是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參展上,如果備戰嚴重的影響了你的正常學習,我覺得你寧可不參展。

就是你要保證你正常學習的前提下,抽一部分的精力作為一種實踐我堅決支持,不要因為一道風景錯過了這一班車,你要知道你這輩子做書法的目標在哪裡。

很多人就把自己的目標定位在衝進國展,如果今天別人通知你參加了國展,明天你就把毛筆扔了嗎?我們大家一定要真正的清楚書法究竟是幹嗎的,說實在的,我們這條路確實是通往書法的最高層面的路,但是自古以來,王羲之的兒子有七個,只有王獻之做到了跟他老子並駕齊驅。

你說王羲之除了教王獻之,其他兒子都沒認真教嗎?進去清華大學的都是全國頂尖的科學家嗎?

這些都證明學習在這個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東西,這個重要在哪裡呢?就是你為人生,除了吃飯穿衣睡覺的普通生活之外,找到一個精神的集聚地,這輩子真正有一個陪伴你精神的東西,讓你人的內心得到一種享受、滋潤,讓你活的更加自信、從容,讓你覺得人生更加充實、有味。這個東西大於一切,那麼我們越往上走,感悟的越深、越充分、層面越高,你享受的層面就越高。

洪厚甜:讓書法學習理性的走向深入

你看沒有煙的時候,人弄點樹葉一卷,你說他真的抽的是煙嗎?這個就是最淺層次的享受。吸中華、熊貓的時候,他的精神層面是一樣的,就是這個道理,你喝二鍋頭和茅臺,在精神層面是一樣的。

但是呢,我們每個人就因為學術有不斷的遞進,讓你有了追求,實現你人生的價值就越大,頂尖書法家在淺層次的享受上未必有一個普通書法家那種墨痴,那種得了書法病的人那麼沉醉、那麼享受,但是他的意義更大。

你們大老遠的從家裡到我這兒來學習,為什麼還有這種嚮往呢?這種嚮往的終極意義是什麼呢,就是尋常更高層面的精神愉悅。你們得到的東西是更貼近於書法的核心價值的東西,讓你的行為除了自己的愉悅之外,能夠實現你在社會上,在書法界,在藝術界,在文化界能夠實現你更高層面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