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很多书但是语文还是不好?那是因为没做到这些

新的高考改革已经到来,语文在考试中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但是很多孩子因为阅读不过关,导致语文成绩不理想。现在因为疫情的影响,孩子们只能在家学习,一般老师都会布置在家阅读的任务,很多家长可能就会直接把书丢给孩子,然后就做自己的事情去了。这样做的危害是很大的,下面我就来讲一个我遇到的真实案例。

我曾经教过一个女孩,她的语文经常考不好,而她本人很踏实,上课听讲认真,作业认真,记笔记也认真,我想不明白她为什么考不好,就主动找到她去分析原因。我让她拿着月考试卷去见我,看到她的主观题以后我很诧异,文学类文本阅读她把人物性格完全理解错了,作文也因为读题错误而跑题,难怪语文成绩差,原来她的问题不是学习态度,而是思维问题。那这个思维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呢?难道是因为阅读太少?但是她却说从小开始看书,看的书也不少啊!我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建议她以后多向我提问,我来帮助她纠正思维错误。但是她爸爸因为她的成绩一直没有提升就来学校和我交流,我一问才知道,原来她的爸爸也是高中语文老师,她小时候都是她爸爸把书给她,然后她自己读,没有给她一些引导,导致她不能从正确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时候产生一些错误的思维也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原来如此!所以这就告诉我们,在小孩子阅读的时候,家长是需要用一些方法参与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这对他们思维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接下来我就来说说我的建议:

首先,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需要拿一本字典跟他们一起阅读,遇到不会读的字或者词语的时候孩子会提问,这个时候我们就翻来字典,查到那个字或者词,还能看到相关的字词,这对孩子的基础积累是很重要的,无意识间孩子的认字数量会增加。

其次,我们要给孩子设置一些问题,比如主人公叫什么名字?他做了什么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不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孩子去关注书中内容的核心,而不是去注意一些不相关的细枝末节!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

第三,我们要带着孩子一起举一反三,根据书中的讲到的内容,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拓展孩子的思维,让他们学会联系想象,学会联系现实,慢慢地他们自己也会发散思维,而不仅仅是看热闹。

最后,我们需要带着孩子一起对书中的人和事进行一定的评价,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让他们在潜意识里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以上这些就是我的建议,当然了,要做到这些,父母自己也需要学习,需要投入精力。教育就是这样,我们用心投入了,孩子才能给我们回报。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高质量的陪伴更是培养优秀孩子必备的条件。希望大家都能放下手机,静下心来陪伴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