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社会中,你觉得还有人情味吗?

徽州大卫


现在,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大过了人情,人情味淡了。

六、七十年代,邻居盖房,同村人帮忙,只需管顿饭。谁家地里活干不过来,喊一声就行。孩子小,没人照看,交给邻居老人。我奶奶就曾替几家邻居照看孩子,分文不图,毫无怨言。有些家有老人的,儿媳不会做衣服,邻居会帮助做,帮忙拆洗。记忆中,奶奶总有做不完的衣服。这件是东院三爷爷的,那件是前面孤寡老人的。春节时,同村的互相拜访,热热闹闹。近门的你给我端点好吃的,我给你端点新鲜的,其乐融融。每到吃饭时,大半个村子的人端着碗凑在一起,边吃边说笑,你尝尝我的菜,我吃口你的饭,那气氛,洋溢着欢乐。

再来看看现在:帮忙是要给报酬的。盖房,人家不会无偿帮助,要论小时给钱。说好七点开始干活,肯定是七点,不会提前干。下午五点收工,一定是五点。地里活干不过来,请打工队吧,一亩地讲好价钱再说。就拿养活老人来说,(我先声明,孝顺的人还是多数)做为儿女,孝敬老人,天经地义。但是,有些人斤斤计较,搬着指头算来算去,大月小月要分清,多一天都不行!老人生病住院,想办法少出钱,少出力,为这些大吵特吵,完全不顾老人感受。老人去世,不是考虑怎样把老人送走,先考虑出多少钱的问题。你拿少了,他拿多了,老人在世,他伺候的时间长了,你伺候得少了,等等。好不容易送走老人,再坐下来算账。剩下的钱怎么分,东西怎么分。离我们村庄七、八里地的村子里,就有一个当女儿的,母亲去世,怕花钱,说什么也不回家奔丧。结果,人们看不惯,灵车专走她家门前,到她家门前时停下,放鞭炮。这个时候,那女人要上灵车,其他几个姐妹又推又打,坚决不让。活该!

现在,生活压力大,花钱的地方多。挣钱如针挑土,花钱如浪淘沙。请人干活需付报酬这是应该的。但是,该讲人情味的还是要讲。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侵权速联速删。)



曾是傻姑娘


现今的社会中,当然还是有人情味的,只是已经淡了很多了。

妹夫家所在的村是一个2000多人的大村,最近几年,每年都会有三两个老人家过世,每次村里人电话一来就头疼,因为又不得不请假赶回去。

来回一千多公里的路程,虽说不是特别远,但也不算是近的了。一年这么几趟下来,还真是够折腾人的。再加上清明节、春节是必须得回家的,所以,一年十二个月,几乎每两个月左右就得回家一趟。这不但耽误了很多时间,钱了老花了不少。

只是,这事情,摇头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能驱车回家。因为村里人约定俗成:村里办红白喜事,外面工作的必须回家,谁要是不回,以后他家老人过世了,就谁也不去帮忙。

这一条很厉害,谁也不敢做不孝子,所以只要电话一来,就只能乖乖回家。

这种事情,要是搁在二十几三十年前,肯定不是这样的。谁村里有红白喜事,家家户户都是主动、积极、无条件参与的,那时的人情味,让人觉得还是非常重的。现如今这种强迫似的的人情,明显已经变了味,或者说,明显已经淡了很多。

只是,这事不存在对错。因为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几十年前还比较少外出打工的,村里年轻人还不少,外出的不回来也不太碍事。村里人气足够,不管是红喜事还是白喜事,热热闹闹办了就行了。

可现如今却是完全不一样了,青年人几乎没有在家的。村里留下来的,不是老人家就是小孩子,如果外出打工的都不回来,啥喜事也办不成。尤其是老人家过世,在仍实行土葬的地方,落土为安都办不到。

所以,类似妹夫家村里的约定俗成,在农村几乎普遍存在,并非他们村的专利。甚至可以说,也是现在农村农民们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只是,的确苦了外面的打工一族。

或许也正为如此,八年、十年、二十年下来,大家的内心里对“人情味”这三个字也早已变得五味杂陈,的确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这里说的是农村,因为就“人情味”而言,在农村是体现得最明显的。

反观城市里,倒并不觉得有多大的变化,所谓的“人情味”,十年、二十年过去,倒似乎依然如故——不好不坏、不淡不浓。

如果哪一天,中国农村的“人情味”也变得像城市里的一样,浓淡相宜、恰到好处,不再是一种强迫似的“人情味”,或许大家感觉会更好。


深秋曲豆


现今社会是,人情比水淡,人情比纸薄。别说人情,亲情也是如此。大多数人都是自私自利,再已回不到几十年前,浓浓的人情味了!谁之过?谁之错?大多数有良知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开心红梅2


有人情味,总是有父母孩子家庭,亲友。你尽心了,就是人情味。如果自己是没有人情味,那么就别谈了。

人活着就是有人情味,哪怕只对自己是好的,那也是一种浅薄的异样人情味。

有人哄哄烈烈,有人绵绵不断。最好的一种就是雪中送炭。

就剩被多少金钱和利益打败的问题了!

别那么极端,世界还是很精彩的...祝福你们生活顺利,我有情你有意,人情就多了


老顽童58641311


与过去比,淡了许多。以我老伴退休19年为例,这么多年了,原工作单位连一声问候的电话都没有!这算不算是一种冷漠!


风景168028381


如今的社会里,真是很现实,一切向钱看,根本没什么亲情友情,既来有好像都不太动真情。以前如果别人有什么困难还是需要帮助的话,无论是亲戚还是过客都毫不犹豫伸出双手,扶持一把。就拿我们附近的一户人家说起,她的老公因车祸轧断双腿,上有双亲,下有子女,需要大量支金去医疗,当时他家只能够温饱,哪来这么多钱呢?后来就有好心人每家去拿钱,少的50,多的1佰,二佰,那个年代要拿出这些钱是很不容易,都是靠天吃饭,在厂上班的也是很少,做到一个月也只是1佰多块,可想那时有多难。我老公二话没说把家里的大小钱湊到一齐,2佰三十块全给他家送去。这个事过去不少年了,那时候的人有多热情,多善良。如果是现在的话,不一定有这么多热心人,现在的人心都散了,敢于帮别人的也少了,社会风气也变昧了,真情实意的情份也淡化了。现在攀比的人也多了,左邻右舍也互不关心了,以前可喜可贺的好思想,好作风也随风瓢落,是不是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会变得冷漠,变得自私,变得不可理喻?


吉荣花


这样举个例子,几十年前,我们单位数百人,我可以端个饭碗走东家串西家,可以大大咧咧坐到别人桌子上吃别人的菜,吃饭聊天无所顾忌。今天,对面邻居是谁,姓什么名什么都不知道!你觉得人情味去哪儿啦?80年代未我承包车间缺钱,一张口,亲朋好友,同事同学送上门来从不谈什么几分息分几分利,两年后亏个血本无归,自己觉得对不起大家,一度都没有脸见人,却从没有一个上门要过债,没有一个上法庭打官司,大家见面还是那么亲切的笑脸,甚至还有安抚的言语。好在我有一技之长,再借钱买大车跑长途,经过苦苦的五年多用赚来的每笔钱挨家挨户慢慢还清(仍然没有利息),朋友们没有一个发出一丝的埋怨。曾几何时,高利贷盛行!钱打破了一切亲情,走法院如同走厨房一样的简单。为了钱六亲都不认了还再乎朋友情?这社会怎么了?谁之过?


随缘8387744284325


有的中国偌大的社会,总是有一两个好人在你落难的时候,给你一句温暖的话,给你一点小物质,让你的精神产生非常强大的力量,内心充满了感激的拼搏的热情。要相信中国社会有善良的人,要相信中国社会有善举的人,这就是因为我们所以活着艰辛奋斗的理由和基础。当你遭遇挫折失败的时候,那往日的朋友,同学,亲人和熟人中有一个温暖的眼神,看了你一眼,那也像无穷的力量鼓舞着你,让你坚持下去。失败者要相信我们中国的社会,要相信我们中国的民众,有善良的人,有可以信赖的人。偌大的中国,你绝不会孤独一人前行奋斗。中华民族有扶危助困的伟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这个社会还没有到绝情的那种地步。尽管一些有权势的人引导这个社会风气在下滑,但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会在坚挺着,在坚持着在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力量。


wangyizuog


没了,悢不得一个把一个吃掉。社会金钱味太重,利益味太重,没办法。我们是可伶一代,为金钱而忙,为利益而死的一代。


飞向光明8968


什么时候都有人情味。不过没过去浓了。亲情也淡了。可以绝对的说,所有人都变了。因为你不变不行。现实逼着你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