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杜甫一生的三个“W”

贯穿杜甫一生的三个“W”

文 | 水远

像足坛上的C罗和梅西、《天龙八部》里的北乔峰和南慕容一样,来自大诗人辈出的唐朝的李白和杜甫,早已成为人们说起一个总会提起另一个的最佳CP。只是,不同于C罗和梅西、乔峰和慕容复,李白与杜甫的存在从不以“敌对”的形式出现,相反,他们是一对感情深厚的忘年交。

而酒与诗,便是他们作为忘年交的感情基础。作为“诗仙”的李白,饮酒如吃饭,那么对于“诗圣”杜甫,他的酒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贯穿杜甫一生的三个“W”

性嗜酒,不逊李白

杜甫大概从少年时期就开始饮酒了,其自传诗《壮游诗》中说:“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可见,十四五岁的杜甫就已经是个酒豪了。要是放到现在的孩子身上,必定少不了父母亲手做的一道菜——竹笋炒肉丝。

贯穿杜甫一生的三个“W”

同样在上一篇内容中,我们谈到了杜甫为众诗人所作的咏酒绝唱《饮中八仙歌》,堪称《唐朝诗人饮酒图鉴》,流传甚广。其实,杜甫的饮酒诗,远远不止这一首。郭沫若曾作出过统计,指出杜甫集中“凡说到饮酒上来的共有三百首,为百分之二十一强”;当代学者葛景春在《李白与唐代酒文化》一文中指出“杜甫诗中提到酒字的有一百七十处,醉字八十一处,酣字二十二处,酌字九处,杯字三十九处,樽字二十二处,其它如醒、醅、酝、酩、酿、酩酊、醇酣、玉壶、玉筋、玉瓶等二十一处,总计有三百八十五处。”

而且,无论从数量上、内容上、思想上还是艺术手法上,杜甫的吟酒诗丝毫不逊色于李白,而后人也是难以望其项背。

三个“W”贯穿一生

史学家洪业在其著作《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一书中,有如下表述,很好地概括了影响杜甫一生最重要的三个因素:

“据说诗人的生活通常由三个W组成:酒(Wine)、女人(Woman)、文字(Word),但杜甫不是,杜甫的三个W是忧虑(Worry)、酒(Wine)、文字(Word)。”


对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的忧患,是诗人一生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文字(诗)是表达这种情感的载体,而酒无疑在中间起到了催化升华的作用。三个词相辅相成,贯穿了杜甫的一生。

从“朱门酒肉臭”的批判,到“且尽生前酒一杯”的忧患,再到“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无奈,杜甫以酒遣怀,以酒叙事,酒入愁肠,化为诗文,将酒与诗完美结合。他的一生也正如一坛佳酿,既澎湃着生命激情和温馨,又渗透着生命的甘醇与苦涩,历久弥香,回味绵长,陈年愈久,愈显珍贵。

贯穿杜甫一生的三个“W”

杜甫的一生可谓充满了曲折。少年时期的他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政治抱负。随着唐王朝由盛转衰,而他又一直仕途不顺,便渐渐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民生疾苦、政治动乱以及统治者的腐败和丑恶。尤其是到了人生的后半段,杜甫的生活日益窘困,颠沛流离。

唐天宝六年,三十六岁的杜甫应诏去长安参加考试,却壮志难酬、仕途失意,不得不困居长安,过着清苦的生活。客居他乡的杜甫借酒浇愁,“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是其内心凄苦无奈和生命志向茫然无所归的真实写照。就连想要借酒消愁这样小的愿望也难以实现:“洗杓开新酝,低头拭小盘。凭谁给麹蘖,细酌老江干”。

贯穿杜甫一生的三个“W”

有人做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比较过李白杜甫等诗人们在喝酒方面的花销: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
……

这些诗人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他们的诗歌都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是“每斗十千钱”。

而杜甫例外,他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由此更可见他窘困的生活。

尤爱川酒浓

爱歌之人,大都会有偏爱的歌手;爱画之人,也大多有推崇的画家。那么对于杜甫这个爱酒之人,在美酒的选择上,是否也有偏好呢?答案是肯定的。

贯穿杜甫一生的三个“W”

我们都知杜甫在蜀地待了几年,杜甫草堂早已成为人们争相前往的旅游景点。在蜀地生活的时光,他自然不会错过当地的美酒。在《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中他曾赞道“蜀酒浓无敌”,在《草堂即事》中还说“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甚至还去学了酿酒技术来酿制家酒招待客人。可见其对川酒的热爱。今天,在四川,还有以诗人命名的“杜甫酒”,受到人们的欢迎。

酒伴随杜甫一生,在他高兴、失意时成为他最好的陪伴。相传这位伟大的诗人在由潭州通往岳阳的一叶小舟上与世长辞,享年五十九岁,给人们留下了无限惋惜和遐想。


我是北漂青年 ,喜欢文化,喜欢影视,也喜欢评论,感谢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