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養你好辛苦":父母的"吃苦"教育,正在給孩子帶來痛苦

為人父母者,總在和孩子談理想、談抱負、談未來,但卻不願意談金錢。

如果非要說與金錢有關的教育,大多數父母採取的方式是"哭窮"或"訴苦":

不要浪費糧食,米也不便宜了

不要亂花錢,錢不是那麼好掙的

現在的工作都不容易,我們養家養得好辛苦……

讓一個孩子過早地感受到"窮困",的確會讓孩子變得懂事,但是,越懂事的孩子就越可憐,除了留下對童年的"悲慘"回憶,對孩子的成長並無助益。

很多父母說,我給孩子說這些並不是想讓他過得不好,是希望他品行好。

但是父母們,對孩子哭窮就能使孩子品行變好嗎?

使孩子品行好的最佳方式是讓他們快樂生活

生活的質量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物質只是次要條件,心靈的成長才更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活質量。

我有一位很好的朋友,出生在四川涼山一個小山村。

她的童年時代,物質很貧乏,但她的父母從來不對她和妹妹傳遞生活的艱辛。

金錢來之不易、要懂得珍惜讀書的機會等等這樣沉重的教育,她們也沒有感受過。

她回憶說,那時的家裡一貧如洗,有時一個月才能吃上一次肉,但她和妹妹的內心卻感到很富足。

所以說,能決定孩子未來內心是否豐盛的,不是貧富而是父母對金錢的態度。

很多父母願意給孩子買玩具、書籍和衣物,但卻總是在拿錢出去的那一刻,給孩子反覆強調掙錢多麼辛苦、要愛惜東西、不可以隨意破壞等等。

孩子在接過東西的那一瞬間,內心應該是匱乏和愧疚的吧。

有心理學家說過,童年親子關係內化成孩子的內在關係模式,從而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運。

通俗地講,父母就是孩子的程序員,在童年時期父母給孩子潛意識地植入了匱乏和沉重,孩子的未來如何能豐盛流動呢?

他只會帶著匱乏感融入社會,潛意識地告訴自己:我配不上。

等到他能賺到錢時,也不敢輕鬆地享受,只要給自己花錢就有沉重的愧疚感。

但同時又因為"補償性心理",內心會湧起一股不安全感,從而會囤積很多的小時候"愛而不得"的東西。

孩子的慾望都要被滿足嗎?

有人問,不能在孩子面前哭窮,孩子想要啥就張口,難道孩子的慾望都要百分百滿足?

我想,這更取決於父母的能力和意願。

有能力也願意滿足孩子,就輕鬆愉快地滿足,不留遺憾。

沒能力或者不願意滿足的,可以直接告訴孩子:

我暫時沒這麼多錢,或者我就是捨不得。

父母也是普通人,不需要在孩子面前時時保持完美,但至少要誠實。

誠實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物質的滿足,但他知道那是父母的問題,不是因為自己"不配"。

未來,等家庭條件改善或者通過自己工作賺錢等方式,來換取想要的物質生活。

不要批判孩子的慾望,講一大堆理由來阻止孩子提出要求,甚至會自欺欺人說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孩子好。

孩子很簡單,他心裡想要什麼,就會給你提出什麼。

無論你覺得有無必要,是否予以滿足,都請尊重孩子的慾望。

富養或窮養,是取決於父母的心態

馬斯洛需求層次說:人類是一個需求層次滿足後自然向更高層進階,這再自然不過的常識。

正如我們自己,今天想買大房子,明天也想換輛車。

孩子也一樣,不要因為孩子的"得寸進尺"而大為光火,孩子沒有錯,他只是在誠實地表達內心的感受。

作為父母,誠意麵對孩子的需求,不跟孩子的需求較勁,你會發現孩子的心是那麼的純淨和容易滿足。

一袋小小的巧克力,就能帶給孩子很滿足的快樂。

對孩子來說,快樂不在於價格幾何,而在於父母的看見和不迴避的回應。

巧克力吃了對胃口不好、對牙不好、對習慣不好……

是的,但是我們偶爾吃吃又何妨?

你以為你今天的阻攔會讓孩子遠離巧克力嗎,不,只會讓他更加嚮往。

他會在某個能吃上的時刻大吃特吃,會在自己有能力購買的時候大買特買。

但那時的快樂和想象中的美味已不再重要,那只是成年後對物質的"報復性補償"

所以說,只要不違背原則,與其圍堵不如疏通。

孩子嘗過巧克力的味道了,也就不會那麼嚮往了。

父母在童年滿足了孩子的哪些方面,孩子未來就會在哪些方面淡然而不執著。

內心就會更平靜地看待事與物,有足夠的自由去體驗更為高級的需求層次。

安全感被充分滿足的孩子,將來才不會在婚戀中表現出自卑。

物質需要被父母及時回應的孩子,人生的追求就不會只停留在賺錢的層面。

一個各方面都被充分肯定的孩子,自然就能綻放一生。

所以,父母無論貧富,都能傳遞給孩子一個信號:你的慾望很美好,你值得一切最好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