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不屑于违背自己的认知,做娱乐圈耿直的一把刀




你听过 ″黑刀″丁太升这个乐评人吗?


最近有关注娱乐和综艺的朋友,对节目中乐评人丁太升这个名字应该是不陌生的。节目一经播出,他的评论就屡屡创造了热门话题,可见他能带来的流量是非常惊人的。先不谈论他的观点和表达方式对错与否,黑刀能扛住千万粉丝们排山倒海的出征围攻,小爱是相当敬佩他的勇气。

在很早之前就想好好地跟丁太升老师聊一下,这次终于等到机会可以更深入地探索一下很多人不知道的黑刀。
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黑刀是不是都在胡说八道?

黑刀是不是很喜欢黑别人?
节目中的发言是不是铺好的梗?

小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 Steven_爱音乐×丁太升 -

小爱:丁老师,您好。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微博自媒体的?

丁太升:我是从2010年开始用微博的,但那个微博账号被我弄丢了。09年我在MySpace开过一个帐号,叫9911,在那个上面玩,这样就耽误了我微博涨粉。其实我再早点开微博的话,粉丝量会非常大。当时我把重心放在了9911和豆瓣上。我是最早的一批豆瓣红人,因为当时我有着公司发言人的身份,所以我的关注度还挺高的。

小爱:根据您在网上的资料,我们查到您曾在摩登做过唱片的推广和企划,那您是在什么时候离职的呢?

丁太升:我是在2015年8月离开摩登天空的。我已经离开将近五年了,但我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履历应该就是在摩登天空的工作

。我2001年开始在摩登天空工作,并且四次入职摩登天空。每次有各种不同的原因。
第一次是因为摩登发不出工资,为了活下去必须得离开。
第二次是一些个人原因,我要出国一段时间。
第三次是我当时不想再做唱片了。
第四次是我对工作产生了一些怀疑,而且公司内部发展有一些问题。
前三次的原因都很简单,但最后一次比较复杂,在和我太太商量过后我就提出了离职,恢复了自由身份。这就是我之前的工作状态。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草莓音乐节现场


小爱:现在是一位独立乐评人吗?还是有在哪一家公司任职?

丁太升:我属于我自己,现在没有公司。

小爱:近年来您上过哪些节目?

丁太升:我上过两档碎乐APP他们自己开发的节目《斗阵班》和《别吐槽我的歌》;米未的《奇葩大会》和《乐队的夏天》。芒果TV的《我是歌手 谁来踢馆》,这个节目我全程参与,做了四十多天。芒果TV《超级女声》相关的节目,优酷的《一起乐队吧》,还有最近浙江卫视的《天赐的声音》。

我可能还会参加第二季《我是唱作人》和《乐队的夏天》,但是现在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始录制。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天赐的声音》


小爱:丁老师担任节目的乐评老师常常会引起正反意见很大的冲突,为什么节目组还常常邀请您去参加节目录制?

丁太升:节目需要话题和争议,需要节目内部一些内容的冲突。不是说节目需要冲突而让我参加,而是

人们现在习惯了一团和气,像我这样说话比较直的人可能相对有点少。人们一下子有些不习惯,于是就会产生些不理解。

小爱:您有很多评论成为了大家谈论的焦点,这些在节目中的评论观点是您自己当时直接的想法,还是节目组刻意安排的?

丁太升:首先没有人安排,都是我自己的观点。其次,如果您是总导演,您会希望在节目中有一个说真话的评论人吗?如果您不希望,那么您一定不会邀请这个叫丁太升的人,所以,如果节目需要,又恰好在导演组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想到丁太升是一个说话很直,且有资深的行业背景的人,那显然我就是这个合适的人,所以这就要看导演组怎么选择。

我有一个原则,不管是在微博上还是节目上,我都选择说真话,说完完全全发自内心的话,我不屑于去违背自己的认知,说一些违心的话,我也不需要去那么做。

关于说话直,我怎么想的就怎么表达出来。很多人都会说,你为什么情商那么低呢?其实我觉得,一些人可能误解了情商和虚伪之间的关系,而且我觉得我说那些话是很直接,但是和不礼貌是两个概念。我没有想去冒犯某个人,我只是针对当场的表演提出我的看法。

现场已经有那么多人不吝惜溢美之词去夸赞、表扬和叹服,那为什么就不能容忍一个人提出对他的批评呢?不是说每一个人都必须对任何一场表演都大加褒扬的,更何况并不是每一场表演都无懈可击。当下社会,人们习惯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们会说:“你背后可以这么认为,但是你不能当面这么说。”这就叫有情商,是情商高的表现。但是对于艺术、对于创作、对于作品,难道我们不能容忍一些发自内心的、真实的见解吗?这个太可怕了,也是很荒谬的一件事情。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小爱 :您认为什么样的歌手才能够被称为一个好歌手?

丁太升: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用语言来描述的话一定是漏洞百出的。我之前做过一个表格,针对所有历届参加过《我是歌手》的歌手们做的表格,我从十个角度和层面分别给他们打分。这十个层面中排在第一位的,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项是音乐审美,接着是声音条件、演唱技巧、高音质量、舞台表现力、综合素养(包含文化素养)、形象气质、行业美誉度、受众人气和发展潜力。如果非要数据化的话,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评判。

小爱:那对于歌曲呢?什么样的曲子才是好的?您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吗?

丁太升:我认为歌曲和音乐是两个概念,我们听的是歌曲而不是音乐。音乐是一个更广义的艺术概念,比如说惘闻乐队是音乐,花伦乐队也是音乐,他们是后摇,他们是归在音乐范畴内的,但他们不是歌。


狭义概念上的歌曲大体上就是词曲唱,还有编曲、制作等等各方面的要素,但对于大众来讲,他听的是词曲唱,这是一个狭义的歌曲的概念。那最简单的就是从词曲唱三个角度来综合评定:旋律是不是上口?它是不是不流俗?在旋律进行、和弦上走向是否有新意?比如像《小苹果》这样的歌,听完第一句后能很自然地顺出第二句,但是听披头士的《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听完第一句后顺不出第二句,但第二句出来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哇好棒,出乎我的意料!所以有些过于程式化的歌曲,人们为什么觉得它不够好,就是它太意料之内了。它的和声过于普通和常规,旋律一直在意料之内,完全给不了听众更新的刺激和触动。

我曾经写过一篇很长的文章:《什么样的歌词是真正的好歌词——从声音碎片谈起》。实际上对于中国的听众来讲,对于歌词应该更加挑剔。早在汉代就有赋,唐就有诗,尤其到了宋,有了词,所有的词牌都是用来演唱的,所以说我们中国是自古就有听歌曲的习惯。而中国的这些歌词,是有大量的文人参与创作的,包括李清照、苏东坡、辛弃疾和柳永等。这些词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不幸的是,中国的一些文化传统曾经中断过,有一段时间教育文化不够普及,还受到一些社会思潮的影响,导致中国流行音乐的词作水平,到目前为止是不够理想的。好在民间有一些人在用诗歌的方式创作,他们不太考虑销量或是传播或是一些其他的经济元素,他们只是想做一些他们认为的好作品出来,所以我们才有幸能听到像万能青年旅店、声音碎片、木马乐队、P.K.14、舌头乐队,包括早期的崔健,他们的歌词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强烈的诗歌意识,但是遗憾的是,这些过于艺术化的作品受困于这些歌唱者的身份、地位、流量等因素,没能更加广泛的传播
除此之外,好在我们刚开始听流行音乐的时候,有幸听到罗大佑、李宗盛等一些人的作品,这些人的词作在华语流行乐的范畴内都是最好的。对比一下这些人,再看一下现在的流量他们写的那些歌词,最荒诞的是前几天听火箭少女101的《要嗨森》,全是缩写的那首歌,简直是让人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评价了。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小爱:包括国内外,您有喜欢的流行歌手和乐队吗?

丁太升 :有。比如说David Bowie,他的声音条件非常好,然后他对舞台的掌控,他作品里的深度,包括舞台形象,甚至他声音里的那种性感都让我喜欢。我喜欢David Bowie比喜欢Prince要更多很多。当然未能免俗我非常喜欢Michael Jackson,如果可以用一百分打分的话,可能全世界只有他是一个人是一百分的歌手。近些年的话比较喜欢Adele,她的声音和作品都非常的好。华语范畴内的我喜欢老狼和李健,还有布鲁斯歌手杭天。最近的歌手没有让我觉得非常特别的,乐队的话有很多我喜欢的:后海大鲨鱼、重塑雕像的权利、万青、草东、声音碎片,这些我都非常喜欢。

小爱:您负责过数十张音乐专辑的企划推广,哪几张专辑是让您印象深刻的?

丁太升 :声音碎片的第一张专辑吧,那是我们发掘和企划制作的。当时是我和沈黎晖,还有我的同事陶然,我们三个人在三里屯南街的一个叫火狐狸的酒吧,看了他们的表演,当时他们只有几首歌,他们全演了,当时我们几个看完之后一对眼神,就说:“签了。”然后就开始制作专辑。他们现在很少演第一张专辑的作品,但是当时真的非常好。第一张专辑没有那种流行金曲的特质,当然他们的第二张、第三张专辑里有很多歌都广为流传。即使是这样,我们都认为太好了,旋律和编曲,还有歌词、主唱的声音、吉他手的不同于当时大吉他SOLO的弹奏方法都特别打动我们。我们觉得这是一个瑰宝,一定要把他们签下来、推出来。我们知道这样的乐队、这样的唱片是没有销量的,但是我们一定要做,所以我当时写了一段文案:

  这是一支由落魄诗人、三流医生和人民美术教师所构成的乐队,所以他们常在营造一种有诗歌,有医治,有画面的氛围。而在聆听时候达到的沉浸,往往将被聆听者自身隐含着的自恋所深深陶醉。   每一件乐器的演奏,每一个音符的构成,及被充当成乐器的主唱嗓音,在这张专辑中均得到最大程度的放大,其中所蕴涵的细腻与精致应该得到最由衷的赞美。忧郁低调唯美的曲风,强烈的律动感与可听性,丰富而巧妙的音乐编配,以及充满妄想与内省的歌词,无不犹如一把锈迹斑驳的刀,在你用来试图去解剖了别人的时候而把自己的心脏剖开——病态的不是音乐本身。无力狂欢之时的躲藏,只能让你已经暗淡的情绪,更暗。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声音碎片第一张专辑《世界是噪音的花园》


还有两张民谣唱片我一定要说,当时我们的一个朋友叫尹丽川,她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作家,她给我们推荐了两个民谣歌手,他们在三里屯南街的河酒吧。看完表演之后,我们就决定把录音设备搬到那个酒吧,我们不想把他们请到录音棚里去录制,怕破坏了他们音乐的生动性,所以我们连续录了两个晚上,他们就在现场演出,下面有观众的欢呼声,有喝酒的声音,有吹口哨的声音,有他们在台上讲话和台下互动。这两个歌手,一个叫小河,一个叫万晓利,我们把这两个歌手的现场完完整整录了两遍,挑选出他们状态最好的部分,分别完成了他们的两张专辑,一个是

小河的《飞不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另一个是万晓利的《走过来,走过去》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飞不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走过来,走过去》


这两张都不同于以往的录音棚作品,也不同于以往的民谣作品,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企划案。很幸运的是,这两张唱片在当时得到了很多认可,对我们来讲是与有荣焉。

在那之后,我们又做了周云蓬的作品。周云蓬是小河推荐给我们,我知道他是一位诗人,同时是一位盲人歌手。我读过他的诗,我非常喜欢,没想到他唱歌和歌曲作品也这么好。然后我们非常有幸,在小河、万晓利之后做了周云蓬。周云蓬专辑腰封上的文案也是我写的,也算是我从业生涯中的一份荣幸。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些,也是我觉得比较值得骄傲的企划案。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丁太升与摩登天空CEO沈黎晖

小爱:国内有些歌唱节目热度都无法持续,一档节目能火过2-3年的就已经是异数,您认为这其中出了什么问题?

丁太升:两方面吧。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另外可以延续更久一点儿的节目被各种因素给打断,包括商业因素。节目组一定会花更多的精力去维系他们的冠名商、广告商和赞助商,然后他们相对的在艺人的选择,制作,节目形式的企划等方面花的心思就不像第一季那样用心,这也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观众的审美疲劳,比如说转椅子这个概念,我记得当时全网都在拿这个梗用,大家玩得不亦乐乎,但是到后来,不管是转椅子还是推杆,人们没有了期待感和兴奋感。所以这也是回到了第一个原因,一个事物的自然规律。

小爱:观众对节目形式产生审美疲劳后,该怎么办呢?

丁太升:好声音是一个很典型的音乐综艺。音乐类节目多了,给它造成很大的竞争,这是一个原因。另外,观众越来越不太喜欢他们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了,大家会把它叫成“中国好故事”。观众已经摸透了导演讲故事的路数,知道这都是包装出来的,就像一些相亲节目和情感调解类节目,都是按照台本在演,那观众自然就没那么大的热情了。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小爱:流量明星和专业音乐人有时候是两回事,节目需要如何在流量和专业之间找到平衡?

丁太升:我举一个合适的例子吧,像《我是唱作人》这个节目。节目里面一定要有一个流量明星,比如第一季请到了王源。然后也一定要有一个畅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大金曲的、一个不那么高大上的唱作人,那第一季就是高进。同时也要有一些有灵性的唱作人,比如说曾轶可。它其实是一个权衡的过程。为什么要请流量艺人呢?因为流量艺人的粉丝们,他们一定会看。然后一定有像我这种乐评人,会做一些批评,而这又形成了一个自发的传播。对于那些中立的乐迷观众来讲,他们一定想看有人对流量明星的专业性提出全方面的评价。

我们再回到乐夏这个节目,很多专业乐迷曾经说过导演组很坏。节目一方面想把偶像和粉丝那套玩出来,另一方面又让专业乐迷扮演这样一个刻薄的角色。其实也不是扮演,这些人本身就不会一味迎合谁,一定是会说真话的,因为这些人都是有资深从业背景的人,开livehouse的、做唱片公司的、做媒体的等等。所以这些人不会去讨好,他们一定会实事求是,那么矛盾又出来了,导演组会窃喜,有争议那这个节目才好看。所以我觉得最傻的是那些看到了这些争议就出来骂的观众们,你们不知道是中了导演组的套吗?就是因为你们那么容易被煽动,才有了节目的热度。你们为什么那么容易被煽动呢?你们不能稍微开开心心的看节目吗?骂什么呀,有什么可骂的呀?


小爱:节目是不是没有人骂就不火,就没有热度?

丁太升:所以呀,导演组都很懂得传播心理学,他们知道一定会有些傻观众跑出来骂。就像是我这次参加《天赐的声音》,导演组能不知道他们这么剪这个叫丁太升的人会挨骂吗?他们太知道了,他们多坏呀,他们多聪明呀。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小爱:您曾说过“隔壁老樊拯救了张杰”,您方便解释这句话的含意吗?

丁太升:张杰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歌手,他身上有几乎所有华语歌手的毛病。张杰是一个声音条件算是不错的歌手,但是他的演唱、台风、造型,他对作品的选择和演绎,几乎是全方位的能把事情搞砸的,哪哪儿都那么差。如果只用一个字形容张杰的话,就是土;如果能允许用三个字来形容他的话,就是没文化;如果再允许用三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不自知。张杰就是一个又土又没文化又不自知的一个歌手。

然后,我们终于在歌手的舞台上看到了一个更土更没文化更不自知的人,那就是隔壁老樊。其实在他没有真正登上一个大的公众媒体平台前,他只是在网易云自得其乐的时候,我很少评论他,我几乎从来没提、没评价过他。但是,当他登上了一个更大的主流媒体平台,进入公众视野,那我觉得不能让人们认为这就是好的民谣好的歌手吧。我觉得我们作为自媒体人——当然我一直给自己定义为一个唱片企划的身份,如果允许我们去评论的话,我们应该把这样的真相说出来。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小爱:有不少自媒体通过负能量的信息表达获得了很多的流量。您觉得您身上正能量多还是负能量多? 您是怎么看待现在自媒体平台上的正能量和负能量?

丁太升:我个人是不认可这个正能量和负能量的概念的。我认为我只是在基于我的从业经验,自身审美和我一点点个人思考,把我看到的事情、把我想到的一些观点给表达出来。我之前也说过,我的微博更多是我个人思考的提炼和归纳所做的表达,我不对任何人负责,我对任何人也没有义务。可能有的人会认为,你为什么一直在批评?我不是一直在批评,我也会表扬,我也会被很多东西所感动,但是我不认为所谓的批评就是负能量,反而我认为,很多睁眼说瞎话的行为是负能量。不是说你会变着花样夸人你就是正能量博主。

小爱:您的微博评论量非常大,您会认真看这些评论吗?

丁太升:评论我会看。


小爱:您认为现在的舆论是支持您的人多,还是反对的人多?

丁太升:我认为在我的微博里,不支持不反对的人居多。因为很多关注我时间久一些的人,他可能会跟着支持我吧。所谓的支持就是他们习惯了我的表达方式,习惯了不站队,用平视或跳出来的方式去看待某些事情,因为我就是用跳出来的方式去看待一些事情,这是我的一个习惯。很多关注我久了的粉丝,他们也会习惯于这种方式,那他们会赞同我观察事物的方式。肯定也会有一些人会不同意嘛。

如果在一些特定的时段,比如说我刚批评完萨顶顶之后,当天我收到了几万几十万的@,都看不过来。那些肯定是反对者多,都是谩骂我的。我收到了几万封私信,几乎90%是谩骂的,其他的10%对我表示理解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讲,肯定是不支持的人多。但是时间久了,热度过去后,大家肯定会用冷眼旁观的方式去看待这些事情。

也无所谓啦,我写微博也不是要博得任何人的支持或者理解,只要我的账号一直在,那我就会一直表达。

我觉得表达很好,它是一个思考和梳理的过程。实际上,相较于那些批评谩骂我的人,更让我有触动的是一些人的留言,他说“丁老师,我关注你实际上是想骂你,想看你如何出丑,可是关注久了之后,我觉得我的有些思维方式被你改变了。”我觉得这个会带给我一点点小感动,我会觉得我的观点的输出是有一点儿价值的,虽然我没指望能获得共鸣,而它实际上起到了一些作用。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小爱:丁老师身上自带很大的流量,有流量就代表有很大的宣传效益。如果有人付给您稿费,请您写一篇推广的乐评,您会接受吗?会不会有什么限制条件?

丁太升:我会接受啊,这多好。因为我没有上班,本身我也是个撰稿人。如果说他的作品确实是好,那我何乐不为呢?反正我会写乐评,我也在做输出,那为什么不做呢?但是如果说作品不够好,那我肯定不会接,我不会做昧着良心的事情的。

小爱:非常感谢丁太升老师能拨出时间接受采访,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与您做更深入的聊天。再次感谢!

丁太升:谢谢小爱。

「专访」乐评人丁太升:黑刀!真的懂音乐吗?


有人问:“访完黑刀丁太升,你怕不怕遭到粉丝的围攻和追剿?”小爱认为不会的。“艺术”是主观的,喜不喜欢才是重点,只要你喜欢那就是好的。

跟丁太升一起在《乐队的夏天》第一季共事过,丁老师是一位专注且冷静的乐评人,每一位乐评老师的表达方式与专业观察角度都不同,但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尊重彼此的看法。对于表演与歌唱艺术,对于问题黑刀都有自己观察的角度,他毫不掩饰,用词也相当犀利,虽然有些时候会让人冷汗直流,但这就是黑刀。黑刀是不是一位专业的乐评人?你会有定论的。
黑刀不是一个很难被了解的乐评人,他就站在喜欢与不喜欢的两个最极端处,没有模棱两可的模糊地带。他直接了断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却并不期望每个人都会赞同他的说法,有机会大家可以与他讨论,说不定他真的是错了呢?你喜不喜欢这个人,你也是有权利做出选择的。

言论自由的社会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我们都有雅量能够接受彼此的批评和指正,不要发展到人身攻击层面就好,通过理性的沟通了解,相信国内的音乐娱乐圈的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殷盼!

了解更多,可以关注丁太升的微博:@丁太昇

- End -

部分摄影 | @忍花草

部分图片 | 黑刀老师、微博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