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持江啟臣不任命副黨主席:國民黨雞肋位置太多

據傳國民黨新任主任江啟臣認為副主席僅具代理功能,部分時期甚至成為敗選或派系安撫空間,無意任命副主席。臺灣淡江大學蘭陽校園政經系主任包正豪支持江啟臣的作法,指“物少貴,多則賤”,這些位置實屬雞肋真的沒必要,重點是該對黨部組織結構動刀了。

專家支持江啟臣不任命副黨主席:國民黨雞肋位置太多

包正豪在臉書發文指出,“物少貴,多則賤”是很基本的概念,國民黨的副主席、中常委及中央委員不僅多,而且還魚龍混雜,不僅政治上沒有實質影響力,存在感也低。

他表示,不清楚江啟臣為何不藉此示恩黨人而不任命副主席的原因,但他個人是覺得沒必要。包正豪說,雖然江啟臣這屆的任期很短,也許短期看不出速效,但他認為國民黨的黨部組織結構是該動刀修整一下了。

另外,國民黨2020敗選後百廢待舉,地方黨部能否有效重啟運作,是長期偏重組織經營的國民黨能否再起關鍵,地方黨部主委須儘快就定位。但黨務人士直言,不論要直選或派任,各縣市恐怕都不易找到合適主委人選。

制度上來看,黨務人士分析,若地方黨部主委仍擇定部分縣市由黨員直選產生,讓有意角逐者自行表態競爭,以民主機制產生人選,似乎是較簡單做法;但現實是有基層實力者多不願參選主委分擔黨務,有些人卻選擇擔任主委當跳板。

該黨務人士舉例,就像去年馬祖“立委”提名,當時的直選主委曹爾忠本人也有意參選,遲遲不願提名現任實力較強的“立委”陳雪生爭取連任,在整合無果下,最後曹請辭主委自行脫黨參選,造成藍營分裂。

而另一個案例是花蓮縣,黨務人士說,當時獲前縣長傅崐萁支持的花蓮縣醫師公會理事長鄒永宏參選主委當選,原本黨期待能成為黨與傅的溝通橋樑,但最後卻讓花蓮縣黨務因派系化陷入混亂,這樣的人顯然也不是適當的地方黨部主委人選。

熟悉地方經營的黨務人士也指出,縣市黨部主委要為地方黨部運作自籌財源、募款,但募款表現與黨能否在該縣市執政會有很大落差,國民黨在北部縣市相對容易,但走到中南部艱困選區,地方黨部也只能跟著苦哈哈,有誰願意跳火坑。

綜合臺媒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