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候变暖,你知道多少?你觉得人类还有希望吗,该如何维系地球的生态环境?

拂袖挽歌


气候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温室效应而造成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为公地悲剧之一,而其所造成的效应称之为全球变暖效应。

在2013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认为,“人类影响极有可能是20世纪中叶以来观测到的变暖现象的主要原因。”

人类的影响包括排放诸如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样的温室气体,鉴于人类活动在全球变暖中扮演主要角色,这种现象有时候被称为“人为全球变暖”或“人为气候变化”。报告中的气候模型预测总结指出在21世纪,根据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全球表面温度有可能进一步上升0.3-1.7°C至2.6-4.8°C。这些发现已被主要发达国家的科学院所认可,并且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级或有着国际地位的科学机构对此提出异议。

未来的气候变更及相关的影响将存在地区差异。已经在进行以及预期的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降水变更和亚热带地区的沙漠扩张。预计将来陆地变暖情况要比海洋严重,最严重的会是北极,冰川、冻土和海冰将不断缩减。其它地区的改变包括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例如热浪、干旱、山火、洪水、雪暴、海洋酸化和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大规模物种灭绝。对人类重大的影响包括因农作物减产引发的粮食安全危机和海平面上升使得人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人口稠密地区。

社会对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包括通过削减排放来减缓变化、适应其影响以及未来可能的气候工程。大部分国家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缔约国,其最终目标是防止危险的人为气候变化,缔约国同意大幅减排是必须的,并且全球升温应该限制在相对于工业革命前2.0°C内,争取控制在1.5°C内。与此同时,一些科学家也质疑2摄氏度的目标。

公众对全球变暖的担心也在增加。一份2015年的皮尤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出全球受访者中认可“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严重问题”的中位数比例为54%,受访者的地区差异明显,美国和中国大陆(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两个地区)的受访者最不担心。

在1906至2005年间,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气层温度上升了0.74摄氏度。普遍来说,科学界发现过去50年可观察的气候改变的速度是过去100年的双倍,因此推论该时期的气候改变是由人类活动所推动。

成因

气候系统的改变来自自然或内部运作及对外来力量的改变作出的反应。这些外来力量包括了人为与非人为因素,譬如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及温室气体。几乎所有的气候学家同意地球近年来已经变暖。近代气候转变的成因仍然是活跃的研究范畴,科学界的共识认为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主因,对于这点,学界并无争议。

在地球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及甲烷,而其他情况不变下,会促使地面升温,温室气体产生天然的温室效应。如果没有它,地球温度会比现在低摄氏30度,使地球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在支持与反对这套变暖理论之间争辩是不正确的,反而应该侧重于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及甲烷含量的增加所产生的最终效果,什么时候应该促进或什么时候才同意使之缓和。

举一个重要的反馈过程的例子,就是冰反照率反馈。大气层中增加二氧化碳暖化了地球表面,导致两极冰块溶解。陆地与开放水域便占据更多的地方。两者比冰的反射还要少,所以吸收了更多太阳辐射。这样使变暖加剧,到头来促使更多冰块溶化,循环不断持续。

因为地球的热力惯性与对其他间接效应的缓慢反应,地球现今的气候在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下变得不平衡。气候行为研究指出,纵使温室气体维持现今的水平,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仍然会上升摄氏0.5至1度。

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对于太阳的短波辐射来说是透明的。可是,它们却吸收了来自地球发放的(黑体辐射)部分长波的红外线辐射。这样使地球难以降温。它们能暖化地球多少是以全球变暖势能作指针。

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及甲烷的浓度自1750年比前工业化水平(280百万分率)分别上升了31%与149%。而现在的水平已经长期高于380百万分率,并即将突破400ppm。从冰芯中提取可靠的数据指出,与过去65万年的作比较,这是个明显的飙升。从一些非直接的地质学证据,有理由相信过去4000万年的二氧化碳含量比较高。在过去的20年中,大约四分之三的人为的二氧化碳排放都是燃烧化石燃料。其他的人为排放都是土地使用方面,特别是砍伐森林。

美国宾州大学的科学家从1958年开始在夏威夷大岛海拔约3400米的毛纳洛峰上设立4个7米高和一个27米高的采样塔,每小时采样4次,对二氧化碳混合比率展开了最漫长的连续的仪器测量。从此以后,人们发现每年的测量结果不断攀升,如基林曲线(Keeling Curve)显示,数值由当初的315百万分率上升至2006年超过了380百万分率,升幅大约是21%。结果显示二氧化碳含量在每个月出现轻微季节性变动而整体上全年是不断上升。

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正是全球变暖的人为因素中主要部分。据数据显示 ,大气中一氧化二氮(N2O)的含量比18世纪中叶(1750年)工业革命开始从275ppbv增加到310ppbv,二氧化碳(CO2)的含量从280ppmv增加到360ppmv,甲烷(CH4)从700ppbv增加到1,720ppbv,这些增长趋势主要缘于人类的活动。燃烧化石燃料、清理林木和耕作等都增强了温室效应。

从工业革命开始,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增加,虽然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也溶解一部分二氧化碳并固定成碳酸钙,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还是逐步增加。根据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英国东安格里亚大学联合研究的结果,在进入20世纪后半叶,全球温度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

因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有50年到200年的寿命,很多研究集中在2100年或之前的时间。但是无论气候变化的成因或结果为何,许多人是非常关心的;对于应付预言后果的政策应该如何实施,引起了全球广泛的政治争论、公开辩论及各种学术研究。这些政策讨论重点是应该减少还是扭转未来的暖化及怎么应付预计的后果。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由生物生产和从天然气管道和其它基础设施泄漏出来。一些甲烷的生物来源是自然的,譬如白蚁。可是其他来源则是由人类农业活动增加而带动的,例如稻米的耕种。最近的证据显示,森林也许是甲烷的来源。如果属实,这会是对天然温室效应的额外贡献,而不是人为温室效应的。

虽然实际的趋势轨线视乎不确定的经济、社会、科技及自然发展,预期未来的二氧化碳水平将因为使用化石燃料而持续攀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排放情况的特殊报告》罗列出很多不同的二氧化碳情况,在2100年可以达致由541至970百万分率的水平。如果煤与焦油被广泛地采用,现时的化石燃料储备是有能力实现这个水平并且在2100年后继续排放。

全球的主要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是来自燃烧燃料。余下的大部分来自“短暂的燃料”(生产与运送中耗用的燃料)、工业及农业体增多。生产中的排放。在1990年,他们的比重分别是5.8%、5.2%和3.3%。当前的数据都可以作比较。大约17%来自发电时所耗用的燃料。很少来自大自然与人为生物来源,大约只有6.3%来自农业所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

其他理论

人类曾企图测量关于“在过去50年观察得到的大部分暖化都是由人类活动所致的”的科学公众舆论程度。在科学杂志中,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历史学教授纳奥秘·奥勒斯克斯从科学信息机构中的928份科学文献的摘要中查找全球气候改变(global climate change)。他得出结论,当中75%明示或暗示接受了这个公众舆论的观点。可是,奥勒斯克斯教授并没有表示多少摘要指出人类导致的暖化效果。

除了这个公众舆论外,还有其他的假说尝试解释全部或部分的全球温度升高的原因。某些假说如下:

  • 全球温度升高仍然属于自然温度变化的范围之内。
  • 全球温度升高是小冰河时期的来临。
  • 全球温度升高的原因是太阳辐射的变化及云层覆盖的调节效果。
  • 全球温度升高正反映了城市热岛效应。因为很多都市都在人口稠密或正在扩张的地区。

当前学界的共识是“全球变暖存在,且人类活动极有可能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对于这点,学界并无争议。

太阳变化理论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第三份评估报告所阐述的模型研究发现最近40至50年的气候改变并不需要太阳发光度的变动。这些研究发现火山及太阳活动只能影响1950年前的温度改变的一半,但这种自然力量最近已经被抵消。特别是,自1750年的温室气体所推动的气候改变比同期增加的太阳活动所推动的高出八倍。

有些研究(Lean等人,2002年;Wang等人,2005年)认为前工业时期的太阳发光度比第三份评估报告中所提及的撤销纪录(例如:Hoyt和Schatten,1993年;Lean,2000年)还少三四倍。其他研究人员相信太阳发光度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被低估了。他们估计太阳活动促使近来温室效应的16%或36%。其它人则建议云层和其他过程的反馈加剧了太阳活动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如果是真的,太阳活动的变动真的被低估了。从普遍的科学理解来说,太阳发光度变动对历史上的气候改变贡献十分的微小。

现在的太阳活动水平是有史以来高点。科学家萨米·索兰基博士等人认为过去60年至70年的太阳活动是八千年来的高峰期。 Muscheler等人则认为过去几千年都曾经出现类似的高峰期。Solanki博士根据他们的分析断定了太阳活动在未来的50年会降低的机会率大约是92%。再者,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者在2005年发现过去二十年的改变中的10%至30%可能来自增加的太阳输出。回顾了现有的文献,Foukal等人断定自从1970年代中期太阳输出的变化很难加剧全球变暖并且没有证据显示太阳发光度在这个时期有所增加。

当前学界的共识是“全球变暖存在,且人类活动极有可能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对于这点,学界并无争议;而太阳活动的变化,对近几十年全球变暖的趋势,并无显著的影响。

影响

  1. 由于海洋温度升高,海水体积膨胀,南极和格陵兰的大陆冰川也会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海拔地区。例如大洋洲岛国图瓦鲁已被水淹没。全世界有3/4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不足500公里的地方,陆地面积缩小会极大地影响人类居住环境,甚至可能导致战争。河、海堤的创建,可降低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保护地势低的地区。(要注意,广为流传的“海洋上漂浮的冰川的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实际上,海洋上漂浮的冰川融化后海平面仍会保持不变。只有当陆地的冰川融化后流入海洋才会改变海平面的高度)

  2. 由于海洋温度升高,水蒸发加快,大量水气被输送进入大气,会导致局部地区短时间内降雨量突然升高,这样暴雨天气就会导致水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更加频繁的发生,位于河流沿岸的城市和位于河流下游的广大地区因此受到洪水的威胁,水灾面积因为短时的强降水而迅速扩大,水土流失问题也比过去更加严峻。
  3. 由于大气温度升高,导致热带传染病向高纬扩散,当前已有热带传染病扩散的迹象。而过去在低温下难以存活的病毒随着冬季温度上升,有全年活动的可能,最近一段时间的监控发现,过去已经得到控制的疾病如结核病等有再度爆发的可能。
  4. 由于大气温度升高,令蒸发量上升,在以往干旱少雨的地区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而不正确的耕作方法很有可能让以前植物覆盖的半干旱地区失去保护成为半沙漠化地区,从而导致内陆地区沙漠化加速,沙漠有扩大的危险(实际上沙漠化问题已经困扰着东亚和中亚国家,在撒哈拉边界地区更是情况堪忧)。
  5. 由于温度升高,如果食物链中的上层和顶层生物如果不作出相应变动就会严重危机到种群的繁殖和发展,整个生物多样性会受到威胁,许多物种会加速灭绝的步伐。
  6. 由于两极冰山崩塌,北欧、南美近极地的地方温度会迅速下降(因冰溶化有溶化比潜热,大量冰同时溶化会吸取大量能量以作溶化之用,所以近极地的地方温度会迅速下降),会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变化。
  7. 澳大利亚流行病学家安东尼奥·麦克迈克尔于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会议上提出警告,表示全球变暖使得多种流行病的流行模式发生改变增加爆发机会。
  8. 由于极端气候会使农作物失收,减少粮食供应,在一些地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引致饥荒,例如干旱会使非洲的荒漠化范围扩大,农地生产力下降。

解决和缓和方案

不少公司和团体组织设法削减全球变暖,为全球变暖的削减与缓和提议了某些战略战术,包含:倡导使用生物柴油、风能、太阳能、核聚变、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辆、碳税、人口管控策略等。许多环境小组鼓励单独行动抵抗全球变暖,经常瞄准消费者,并且有对气候变化的业务商业活动。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3年的报告,畜牧业一年的排放量相当于7.1亿吨二氧化碳,其中牛(包括肉牛和奶牛)的排放量占比多达65%。因此有专家就认为少吃牛肉少喝奶能减轻全球变暖。

在《Drawdown》这本书里面,作者保罗·霍肯一共列出了100种解决全球变暖的方法。按照其模型计算,从2020年到2050年,如果实施前80种方法,累计可减少相当于10509.9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每年350亿吨,大致相当于2016年的世界排放总量。在这些解决方法里面,排名第一的是制冷剂管理,前十名里面和食物相关的占3个。

京都议定书

关于参与全球变暖的主要世界性国际协议就是在京都协议书。京都协议书是1997年讨论联合国气候变化应变中心(UNFCCC),批准这个协议的国家承诺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五种温室气体,如果他们继续增加排放这些气体,他们就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谴责。


Eins田


自从人类进去工业文明后,全球气温在逐渐上升,自十九世纪以来的100年间全球地表气温上升或0.2一0.69℃。据预测21世纪全球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5 - 4. 59℃,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将升高5一10℃,全球平均气温在2025年增加1.0℃、21世纪末增加3.0℃ ,速度之快是过去十万多年来最高的。

全球变暖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从科学调查来看,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产生大量温室气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被使用,这些燃料燃烧后排放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地球升温。据调查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25%。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层中,是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

在过去的一些年里,气温上升使地球避免了几次小寒冰期,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但是,随着气温不断的上升,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越来越明显。气温上升,气候变化,各地降水不均衡加剧,旱涝灾害频发。气温上升又会导致冰川融化。一是会释放出未知病毒,二是两极冰川的大量融化使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地底,威胁着居住40%-50%全球人口的各国主要沿海城市。全球变暖还会导致极端天气多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如何应对全球变暖?首先是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倡导低碳环保。特别是减少工业生产和汽车使用的化石燃料,通过科技进步,寻求绿色环保能源。再就是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减少树木的过度砍伐,特别是对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的保护。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种植国家,植树造林,森林面积不断增长,为世界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探索Y发现


数据有说服力,也最能震撼人心,也才有可能带来行动变化。科学家研究表明,1960年至2012年北半球平均每十年温度增加0.28°C,增加一天的复合极端高温,而这都是由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随着人类追求越来越高端的物质需求,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排放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如果得不到控制,地球升温的速度将会加快,夏天将越来越难过,而且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真的不敢再想下去,我们将留给后代怎样的生存环境呀!!

全球变暖除了极端天气增加,自然灾害增加等显性的影响,全球变暖居然还会让人变“傻”。天气热会让人心烦意乱,影响智商没有道理。但要想到是什么在引起全球变暖,特别是很重要的二氧化碳,结论又顺利成章。当我们在拥挤密闭的空间中,经常会感觉头昏脑胀,反应迟钝,有科学家研究认为这与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有关。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意味着氧浓度降低,进而影响到我们的大脑。有研究认为,当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945ppm时,人们的认知功能会下降15%;当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1400ppm时,人们的认知功能会下降 50%。当然,一次性处于这样的环境,对大脑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但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大脑可能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近两个世纪以来,人们肆无忌惮地使用化石燃料,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工业革命前的 280 ppm 突增到了如今的 410 ppm,而室内不可能充分通风,特别是集中办公的办公室的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达到900ppm以上,这样长时间的工作,处于高二氧化碳含量的空间中,人的认知能力会下降,变得又笨又傻了。当然,这样的研究结论仍然存在争议,毕竟如何衡量人的认知能力本身没有一致的方法,而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还远没有那么够,产生的影响还不明显。但对于这样的研究,我们还是谨慎的看待,因为一旦是正确的的,我们将深受其害,而很难可逆。不管怎样,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还有虫灾、大火,这些已向我们敲响警钟,我们需要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绿色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周小鱼fish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我们需要建设绿植,目前全国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有蚂蚁森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爱上园林景观学,你绘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这么美


绘绿园林


全球变暖是干旱造成的,绝不是温室效应所致。工业革命以后,随着世界和平,科技进步,世界人口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为了生存,人类大量开垦土地森林和草原,填充河道池塘湖泊,改造湿地,过度开采地表水和地下水,广泛采用疏导方式,造成地表蓄水面积过度缺失,水调节气温功能丧失,形成干旱。加上人类生产基地和居住面积迅速扩张,公路铁路机场及街道等硬化面积迅速扩大,干旱地区及建筑设施,吸收释放太阳辐射能力极强,变成了“大火炉”,不断产生高温热浪冲击大气,造成当前的异常气象。只有科学合理治水,恢复雨水正常循环体系,解除干旱,恢复水调节气温功能,全球变暖,大气循环紊乱现象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摇摆的地球


前一阵子看到一个新闻说因为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美国一所大学在青藏高原上发现了32种史前病毒。这些年来,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因为全球变暖,造成冰川融化,企鹅、北极熊等等众多生物的生存空间大幅度缩小。但幸运的是,我们及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呼吁大众保护环境,保护生物。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对于地球确实造成了多种意义上的伤害,但我们也知错能改,国家层面出台各种法律法规保护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社会公益组织、企业家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就这次疫情来说,我们如果不吃野味,就不会出现这么多冷冰冰的数字,人类也好,动物也好,都是地球的孩子。保护物种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张小钱


气候变暖应该不是人类能决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过好自己这一生。地球的历史来看,冰河时期结束是不可逆的。

如果科技足够发达,送我们去外星球,这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安佑风管咨询


关于气候变暖有太多现象,也有太多影视片预测到全球变暖的恶性结果。但我相信只要全球人民团结起来遵循大自然规律,一定会改造好地球及地球所处的环境


月亮妈妈来啦


地球就像人类本身,把血液都搞脏了,一定会出现疾病,地球会清扫人类,就像人类消灭自己身体的病毒一样。


彩票经营


顺其自然吧,我们做不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