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網•詩訊出版‖“中國詩人”王金海詩集《行旅西部》出版


中國詩歌網•詩訊出版‖“中國詩人”王金海詩集《行旅西部》出版


《行旅西部》王金海著

“中國詩人”詩叢系列

開本:32開 定價:26.00元

發行: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春風文藝出版社

版次:2017年12月第1版

書號:ISBN 978-7-5313-5342-3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7)第290760號


【內容簡介】

2017年是中國新詩誕生一百週年,百年新詩,盛況空前。為展示中國當代詩人的創作實績與創作風貌,彙集中國當代詩歌的優秀成果,為廣大詩人提供更好的發展契機,中國詩歌網決定聯合春風文藝出版社共同推薦出版百部高水準的原創詩歌圖書。百部詩集共同組成“中國詩人”叢,每書都有獨立書號,單獨標價、在全國公開發行、上架銷售。

王金海的《行旅西部》共分為《站在高原》《行旅西部》《絲路如夢》《詩情湧動》《詩在路上》五部分,近百首詩作。作為一位長期生活在新疆的詩人,王金海詩歌的主要資源就是新疆這塊廣袤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與事、雪與沙。新疆之於王金海,已經不止是地理概念,而是早已內化為他的心靈版圖。

他的詩多聚焦於帕米爾高原上,繾綣徜徉在煤山礦井中,行吟在西部遼闊的戈壁大漠上,回望中原故土的家園之思,西部的壯美與雄渾激盪著詩人漂泊的心。在新疆這片熱土上,王金海揮灑著詩意,用一支飽蘸深情的筆描繪著邊塞的風情,歌頌著流淌在血液裡的西部精神。


王金海,男,生於1963年7月。詩人,網絡簽約作家,中國詩歌網註冊詩人,中國詩歌在線新疆頻道站長(總編輯)。筆名沙舟。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祖籍甘肅,現居新疆烏魯木齊。

詩歌作品散見於《中國詩人》《國家詩歌地理》《陽光》《新疆文藝界》《兵團文藝》《吐魯番》《京九文學》《當代礦工》《中國礦業報》《中國煤炭報》《商丘日報》《克孜勒蘇日報》《北疆晨報》、中國作家網、中國詩歌網等報刊、網絡平臺上。詩作曾榮獲全國性各類文學大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數十次。曾獲《中國詩歌在線》雜誌“中華三祖”杯“2012年度中國詩人”稱號,中華散文網“2016年第三屆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一等獎。

著有《如歌人生》《情繫走廊》《吟頌永煤》《感恩厚土》四部詩集。


中國詩歌網•詩訊出版‖“中國詩人”王金海詩集《行旅西部》出版


【作品選讀】(5首)


1.夢中的喀什噶爾

·

喀什噶爾,一座充滿民族風情

古老與現代融合的城池

不知是誰在預約

常常在夢中往返

不知是誰在赴約

使得那麼纏纏綿綿

·

老舊的城堡上,隱隱閃爍的燈光

夏風中,一如絲路驛站

旗杆上的招客油燈

城堡上的黃色旗幟,可是香妃

舞動的裙襬

·

千里西域,歸來的香妃

曾想起,清朝皇城

那源緣難斷的恩怨情長

·

夏日的夜晚。葉爾羌河上

胡楊樹下,香妃和著

古龜茲樂聲舞姿,風情萬種般

婉約歌唱


2.站在清冷的秋

·

站在清冷的秋,捨不得

丟下暖風吹過的夏

奔放的夏,讓世間的色彩無限張揚

那些和我有關的風景

急不可耐,走進輕風撩動的詩行

草原上、河流旁,詩旅的行囊

讓我留戀,滿載而歸

·

站在清冷的秋,緊緊把握

詩意般的秋

打開聚彩的鏡頭,按下快門

將金黃的美盡收

翻閱秋的日曆,己是漸冷的晚秋

那一片片枯黃,像是遊子

葉落的鄉愁

·

站在清冷的秋,向著雪花飄舞

的世界暢想

冬,只是我希望的春

在路途中設置的驛站

看見了寒雪的冬,之後

就是迎春花開的季節

·

清涼的秋,讓詩旅的收成

放進深冷的雪地陳釀吧

在明年春暖花開時

讓那些塵封的詩行,舒展

在春風裡,詩花爛漫


3.喀納斯湖

·

喀納斯的容顏,只是

留在過往的記憶裡

那條湖泊,遙遠的

像天邊雲彩

·

一彎月牙,成為特別的景緻

兩岸松濤,讓碧水藍得深沉

湖水如滄桑的牧歌

使遠方的過客忘了回返

·

湖邊草原,還有雪白的氈房

如同圖瓦人的村落,一樣悠遠

湖上,那些漂流者

秋色裡,尋找詩意的飛越


4.白 樺 樹

·

你挺拔的的樣子

站在漸冷的北方

如一團火

像一幅俄羅斯風格的油畫

·

成熟的少女

披著豔紅的巾紗

走過茂密的樺林

秋已搖落輕黃的枝葉

·

金色鋪滿林蔭

白色的身軀,披紅戴金

站在巴哈村旁

等雪的盛裝


5.禾木村

·

禾木村,一片原始的淨土

那些低矮的木屋

或是裊裊炊煙,一幅

天邊的神話

·

坐落在寧靜的山水中

迷人的禾木河

訴說著久遠的蒼桑

和著村外草原上的馬蹄

叩響邊疆的平靜

你溼潤的夜幕,柔美的霞光

·

從天邊降落。靈性的夜鳥

忘了歸巢

山谷,世外的桃源

·

【名家評詩】

·

詩的金海

王金海詩集《行旅西部》序


新疆地域遼闊,多姿多彩,擁有無比豐富的物質資源,同時也有著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的富礦。那裡是舞蹈的銀山,那裡是詩歌的金海。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交,新疆是中國新邊塞詩的發源地和大本營。以烏魯木齊、石河子為中心聚集了大批優秀詩人,他們的作品以粗獷豪放、雄奇硬朗的風格吸引了眾多讀者,獲得了廣泛傳播。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生活的變遷,新邊塞詩雖潮起潮落,卻也始終不曾中斷。因為不斷有新的詩人的接續和傳承,也不斷有內地詩人來到新疆加入新邊塞詩人的隊伍。王金海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是一個開發西部的建設者,同時也是一個不斷從生活礦藏中發掘詩意、揮灑激情的詩人。他是建設者與詩人的合一。現在,他又一次向世人集中呈現了詩的金海——他的第五部詩集《行旅西部》奔湧到我們面前。

王金海把他這部詩集分為五輯,五輯內容雖各有側重,然都與西部有關,都沒有離開西部的視點。即使在第三輯中有較多的思念故鄉和親人的篇什,但也是因為身在遙遠的西部,才滋生出如此強烈而濃郁的鄉關之思與家園之戀。更何況,詩人的父親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曾以煤炭工作者的身份支援新疆建設。作為“煤二代”的王金海不僅在工作上子承父業,而且據他在後記中的交代,他的寫詩也是受了父親的影響。可見金海的父親也是一名潛在的詩人,他未及展露的文學才華在兒子身上顯示出來,通過金海的口喊出了對西部、對世界的發現:


是誰,在帕米爾高原之巔

留下這萬年之謎

像是天神張弓一箭

從天山以北往南穿射而過


那天,天空湛藍,陽光猛烈

我們徒步在彎曲的山間

這裡沒有成形的路徑

只有蒼鷹擦崖飛過

(《克州行之天門》)


這是詩集中的第二首,可謂出手不凡。它通過設問和想象中的視覺畫面,形象逼真地把讀者的視線吸引到了神奇、險峻的天門關,讓人置身其中,感慨萬端。從這樣的詩裡,我們看到了王金海的詩歌在構思及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善於捕捉事物的特徵,把握瞬間感受,並運用粗線條勾勒和細小場景描繪相結合的筆法予以表現,也常常能夠渲染出一種氣勢,造成一定的衝擊力和感染力。

王金海筆下的西部是多姿多彩的的。這裡有“把身子打了個趔趄”的帕米爾高原的風,有“一身的滄桑”的雪中胡楊,有“多情的多浪河”和“夢中的喀什噶爾”,有關於祖國最西部的克孜勒蘇、關於烏魯木齊、關於天山、關於茫茫戈壁的一幅幅畫卷,有獻給西部拓荒者和邊關守衛者的一首首讚歌

。在他的詩裡,我們可以充分領略西部風光、西部風情,感受到詩人的浪漫行吟和對西部的深情厚愛。

同樣讓我們受到感染的,是詩人濃濃的鄉情和深深的親情。詩集裡,有的詩是專門寫故鄉的,有的詩是專門感懷父親母親的,也有些詩是在西部情懷的書寫中冷不丁閃現出對故鄉和親人的懷念的。這些,相信讀者在閱讀這部詩集的過程中都會明顯體會得到。這裡,我想特別舉出下面一首詩,與大家共賞:


那個寫信的年代


寫信,已是塵封的記憶

寫信,是我曾經的愛情

寫信,讓我走過青春歲月

·

寫信的年代,母親

站在村頭

左也盼右也盼

·

寫信的日子,信紙是親情

信封是月橋

郵票是父親的叮嚀

回味寫信的過去

等是暖暖的幸福

·

打開信封,問及的話語

是母親關切的撫摸

·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我慢慢變老的心,又將

翻箱倒櫃,找尋

那些月落樹梢的時刻

·

當漸漸老去,我能否拿起筆墨

鋪開那疊稿紙,滿滿的問候

開頭寫下,尊敬的爸媽

最後是此致敬禮

·

我難以忘懷啊,那個

寫信的年代


這是很有韻味和情調的一首詩,也是表達比較完整和完美的一首詩。這裡有時空跳躍,也有瞬間定格。母親的等待,父親的叮嚀,都是感人至深的細節。乃至書信中看似客套的開頭和結尾,也都變得格外親切意味深長。懷念寫信,也就是懷念那個時代裡一切美好的事物。雖然流走的東西不可能再回來了,但我們會懷揣詩歌和夢想走向未來。

王金海的詩歌作品,是新的時空下一個新的西部詩人的真情演繹,質樸中有精緻、粗獷中有細膩。其實,王金海不僅僅以詩歌打動人,而且他本人就是一首詩。生活中的王金海真誠善良,廣受讚譽。在新疆文化藝術界,許多詩友和文學愛好者都十分敬重地稱他為“王大哥”、“沙舟老師”。

在王金海詩集《行旅西部》即將付梓之際,謹以此短文聊作補白,同時表達我的祝賀:為詩的金海的又一次奔湧,為又一個西部詩人所展現的情懷。


2017年8月7日於北京沙灘

【作者∶楊志學,詩人、評論家。曾任《詩刊》編審、編輯部主任,現為中國作家岀版集團文學出版部主任、中國詩歌網負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