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其人其事


柳公權其人其事

一:柳公權其人

1. 書名留青史

柳公權是唐末時期最為傑出的書法家。他生於官宦之家,從小接受《柳氏家訓》的教導,不僅書法上取得後無來者的成就,且能重德行、擅文辭、通音律。這才有:“當時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權手筆者,人以為不孝。外夷入貢,皆別署貨貝,曰此購柳書。”(《舊唐書·柳公權傳》)

2.“三諫”顯風骨

穆宗時期,藩鎮割據、朝政混亂,此種狀況下皇帝仍不能勤政圖強;一次,當穆宗問柳公權:“卿的字為何寫得如此之好?”柳公權答道:“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另一次,文宗皇帝為顯自己儉樸,指著自己略顯黯然的衣衫對朝臣們說:“我這衣服已經漿洗過三遍了!”其他大臣“皆美上之儉德”,唯獨柳公權回答:“陛下貴為天子,應該把精力多放在治國理政上,衣帽浣洗多次,那是細枝末節之事”。

還有一次,文宗皇帝任命大將軍郭旼為節度使,外間頗以為疑,文宗問柳公權這是何原因?柳公權直言不諱,說道:“近來郭旼的兩個女兒被接進了宮裡,都傳言,郭旼是將兩個女兒進獻給皇帝以換得節度使官職的!”

柳公權其人其事

二:柳公權其書

1. 作品概覽

柳公權一生所書作品很多,但大多數已經散佚,流傳下來的僅有二十餘件,其中又有偽作參雜其間。其前期楷書作品有:(1)《洛神賦十三行跋》,四十八歲書,小楷。(2)《送禮帖跋》,五十一歲書,小楷墨跡。(3)《鐘樓銘》,五十九歲書,小楷中楷皆有。(4)《馮宿碑》,六十歲書,中楷。

一般字徑數分(一釐米左右,1分=0.33釐米)為小楷;字徑一寸為中楷(三釐米左右);字徑一寸以上為大楷。

後期楷書作品有:(1)《清靜經》,六十三歲書,小楷。(2)《玄秘塔碑》,六十四歲書,大楷。(3)《神策軍碑》,六十六歲書,大楷。(4)《劉沔碑》,七十二歲書,中楷。(5)《魏公先廟碑》,七十五歲書,中楷。(6)《高元裕碑》,七十六歲書,中楷。(7)《東林寺碑》,八十歲書,中楷。

行草書有:《聖慈帖》《伏審帖》《赤箭帖》《十六日帖》《辱問帖》《翰林帖》《蒙詔帖》等。

柳公權其人其事

《蒙詔帖》局部

2. 柳體的“前世”

柳體楷書是集前人而自成為一體。其從筆畫的起筆收筆,到字的結構組搭,皆是歐、顏的痕跡。柳體橫畫如刀切似的起筆特徵常見於歐陽詢的《九成宮碑》或直接效法的《張遷碑》,似骨結一般的收筆明顯來自於顏真卿的《多寶塔碑》等等。柳字多出於歐、顏,如此觀點,自古以來幾乎是共識,蘇東坡就曾經說過:“柳少師書本出於顏,而能自出新意。”(《東坡題跋》)

柳公權其人其事

3. 柳體的“今生”

柳字起源大家都能知道和理解,但是後世學柳的痕跡就沒那麼明顯了。歷史上學柳者多,學成者少,那麼受其影響又有所成的書家有哪些呢?大家熟知的有:黃庭堅、歐陽修、王鐸,以及我們當代的啟功。不為大家熟知的有:清末時的祁寯(jun四聲)藻、溥儒等。

柳公權其人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