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看著生活在病痛中的父母,感覺他們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這種情緒對嗎?

用戶9088437238653


主要是人壽命太長了,都活到半傻狀態還能繼續存活,這個只能後代擔著。也不要想太多了,輪到自己誰知哪天就無疾仙去了。好好活好每一天吧。老人也只能扭著自己孩子鬧騰,周圍其他人也不會搭理他們。受著唄,誰叫是自己爹媽呢,沒辦法。


頂你個肺沒用


因為我父母身體都挺健康,小病倒是有,大病沒有。親人生病去世,對我來說只有兩個爺爺,一個是親爺爺,一個是奶奶離婚後找的老伴,都對我非常好,但是也先後去世了。

第一個親爺爺因為腿腳不便,一開始是我家養,爺爺有退休工資,總是偷偷給我買零食,給我零用錢,特別護著我。後來因為父母工作關係,爺爺摔倒在家爬不起來,就被我姑媽家接走,後來又被我小姨接走,第一次有種悲涼感是因為某天到小姨家拿東西,只有爺爺在,挪了半天給我開門,結果進去以後發現爺爺碗裡只有兩個饅頭,因為是學生沒錢也不會做飯,當時眼淚就沒忍住,偷偷擦眼淚,覺得當時爺爺在我家雖然不是特別好的條件,但是也絕對不會只給他兩個饅頭就打發了。但人微言輕,沒辦法左右大人的決定,後來爺爺身體實在太差,就走了,當時覺得對他來說是解脫,雖然難過,但是能接受這個結果。

第二次是奶奶後面找的爺爺,高血壓、糖尿病,耳朵也不好,眼睛也瞎了,奶奶又有心臟病,沒辦法照顧他,就送到了養老院裡,懷孕的時候去養老院看爺爺,當時眼淚止都止不住。小時候爺爺對我超級好,下大雨揹我上學,有幾顆糖都給我留著,我來的時候偷偷給我。他是當年跟越南打戰的時候退伍的軍人,他總是愛指著腿上的槍眼跟我說這是哪場戰役留下來的傷口,小時候不懂,但覺得爺爺好偉大。看著當年上過戰場拼過命,意氣風發的男人,現在像個孩子一樣坐在床上說著想回家,眼淚根本繃不住,因為老公是外地的,生孩子也是去老公那邊,我臨生的時候爺爺沒撐過去走了,家裡人都瞞著不敢告訴我,一直到月子裡我媽說漏嘴才知道,哭了一晚上,只能抱著孩子在心裡偷偷跟爺爺告別。

你的想法很正常,明明知道人總會老去,也必須要死,但是在他們走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要難受。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生老病死,這種發自內心的悲涼感無可避免,但是過好眼下的生活不是更好嗎,太過於擔憂明天,可能明天還沒有到來你自己就先撐不住了,珍惜眼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讓眼下的生活過得有意義才是我們應該做好的,未來等到來再說吧。

希望可以幫助你,脫離現在低落的心情。


聽說月亮打烊了


隨著年齡的漸長,越來越多面臨生離死別的問題,至親之人的離開是無法迴避的現實。

第一次對生死有深刻觸動是因為外公的離世。因為外公是我心裡最親近的人,當面臨他即將離開的預感時,整個人被恐懼包圍了,至今都非常清晰地記得他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畫面。

記得當時外公是住在阿姨家裡,突然有一天收到消息說他在醫院裡搶救,我馬上請了假,坐了八個小時的車去看望他。清晨到醫院的時候,外公還是清醒的,看起來一切指標都往好的方向發展,我還坐在他身邊說了很多話。

後面,說著說著,也許是說累了,他想休息一下,誰知道,那次閉上眼睛,就沒有再看我一眼。我坐在床邊,不斷跟他說話:外公,你一定要好起來,一定要醒過來。你不是說要看我結婚,看我幸福的嘛,我答應你,你快醒來…一遍又一遍,無數遍傾訴、哀求,始終沒有回應。那時候,機器顯示指標還是穩定的,但意識卻越來越遠。

後來,阿姨勸我,這樣幹陪著也沒用,不如先回去工作,有任何消息她都會通知我。我當時其實隱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但因為害怕面對,竟順勢答應了。

是的,我逃跑了,我真的害怕,我以為只要我不看到,外公會一直都活著。兩天後,阿姨通知我,外公走了,他跟我說完話,也許也就了了牽掛,我離開以後,再也沒有醒來。我最害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最愛我的人還是走了,我無能為力,最後一程,我沒有陪他走完,因為我的懦弱,我甚至恨自己如此沒用,帶著深深的愧疚泣不成聲,哭了三天三夜。

幾年後,外婆也離世了。

再後來,原本中氣十足,充滿權威的父親得了癌症,做手術時賠了半個多月的床,每天走進醫院看到父親,我都覺得那是一種恩賜。

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父母在時,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時,人生只剩歸途。

那個時候,我再一次認真地思考了生死的問題,還讀了《西藏生死書》,因為同時也幫很多人做元辰宮療愈,見了太多前世今生的故事,還有生離死別的不捨,漸漸明白了:我們之於宇宙,之於這個時空,不過是滄海一粟,甚至比我們眼中的螞蟻還要渺小,與其擔心死亡的降臨,不如趁著有生之年,好好保重現在還算健康的身體,還有,珍惜與身邊人的緣分。

生老病死是誰也逃脫不了的輪迴,而擔心,除了徒增悲傷,並不會對結果有任何好的改變。不如該吃吃,該睡睡,該笑笑,該哭哭;放鬆,自在,惜福。

最後,回答問題,情緒沒有對錯,只有流動,它來了,也請允許它離開。就像我對外公的愧疚感,過去因為我一直抓著不放,所以慢慢的就變成了心結。如今,我再看到它,跟它說:嗨,你好,我看到你了,歡迎你來。然後,它就走了。生活,本該如此!


鹽亭三元在線


同病相憐

前年我父親腦梗,當時人都進重症了,當醫生讓我協議書的時候我沒繃住,當場哭了。

我們唯一能做的,趁著父母還在的時候,多盡孝道,咱都長大成人了,有時候為了爸媽也不能由著自己性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咱再怎麼成熟在他們眼裡也是操不完心的孩子。

加油吧朋友,做好自己,照顧好自己和家人,為了他們也要努力活著。


和平精我命由我不尢天


小編看到這個問題時,腦海中會浮現出兩個問題:“當我老去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當我老了生病時孩子們會細心地照顧我嗎?”,所以我想每一個人在看到父母被病痛折磨時,肯定會有心理上的暗示與情緒,但是這種情緒我們不應該用對與錯去評價,而應該用實際行動去佐證。

假如現在的你被病痛折磨,你想一下你的父母會怎麼辦?

俗語云“可憐天下父母心”,我相信當你小時候生了病,著急陪你去醫院的是父母,晚上起床照顧你喝水的是父母,按頓為你做飯調理身子的是父母......父母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父母為照顧好年少的我們付出了一切力量與精力,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從來沒有帶著真正的情緒,這就是偉大的親情。

假如父母身處病痛中,作為子女的我們?

當你父母老去,經歷一生的他們其實對於我們子女的要求就是“陪伴”,真正的陪伴不僅僅是為他們做做飯、洗洗衣服等,更重要的是與父母日常上的情感交流,讓他們不僅生活無慮,而且能夠擁有強大的精神世界。

所以當一個人老去時,要的不是兒女的物質奉獻,更重要的是精神需求。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證明這種情緒會對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火石娛樂匯


您好,衰老和疾病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只是早晚和強弱的問題,我倒是覺得你這樣的情緒確實是有一些悲觀和消極了,生活中總是有一些美好的東西和一些難以改變的遺憾的東西,這就是生活,不完美的生活,真實的生活。

退休,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需要高度重視

目前的退休治療,一般是60歲左右正式退休,而退休前後生活的變化還是非常明顯的。從積極的角度去考慮,退休是讓數十年工作的老年人結束工作去休息,有很多豐富的退休生活等著你,比如老年大學有很多老年人群感興趣的學習方向:刺繡、書法、文學、工作技能等等。

還有豐富的文娛活動,比如我的姑姑退休後一直在參與當地一個很大的合唱隊,合唱團的主力就是離退休人員,只有很少的在職人員參與合唱團。另外各個小區的活動室也都有豐富的活動組織,比如打麻將。打麻將也是我比較推崇的娛樂活動,好處是能保持大腦的使用度,遠離老年痴呆。

我所說的重要的時間節點主要是因為退休以後突然閒了下來,很多剛剛退休的老同事都敗在了這個閒字上,或者出現悶悶不樂的抑鬱情緒,或者出現了煩躁不安的表現,或者退休前後的巨大落差導致患者因無法接受而出現的消極退縮的表現。其實我也收治過很多這樣情況的,幫助叔叔阿姨們適應了工作和生活上的落差,也就適應了。

說句實話,對於退休生活我是嚮往的,甚至都考慮過應該去哪旅遊,生活都要繼續的,父母經歷的也行是我們以後要經歷的,但精彩各不相同。

希望你能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衰老是自然的過程,但如果說你到你父母的程度,那就是個人問題了,也許能到,也許不可能。這之前,我們還是關注一下美好的事物吧。


我說精神


老了可以跟老頭老太太嘮嘮嗑,不再關心容顏問題,旅旅遊看看風景伺弄一下花草和瓜果梨桃,玩貓逗狗養點動物,早晚遛彎,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打個牌下個棋,修修補補自己一畝三分地,想吃啥吃啥上哪玩隨便撩,喝喝茶看看報紙上網看新聞什麼的,釣魚游泳畫畫寫生唱唱歌跳跳舞都行呀,很多可以做到行了也不會寂寞了。不要為了沒有發生的未來,而影響你現在的美好未來!


道和子


這個很正常,到了退休的年紀,生命已處於晚期,觸景傷情,讓自己反思一下:如何對待上輩?如何對待自己和下輩?健康快樂才是目的。



春華秋實楊迪中


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自己。凡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們,曾經都年輕過,卻不會受到蒼天的眷顧,一律的長命百歲。

在進入生命倒計時,奔向人生的最終歸宿的路途中,絕大多數因為身心健康,自然規律不可違背的原因,走下坡路是一種必然趨勢。

只有正視、直面應對才可以活得舒坦和精彩,如果總想長生不老的停留在某個時間節點上,只是一種痴心妄想。

有些甚至企求通過左門旁道的神丹妙藥返老還童,就是天方夜譚一樣的大笑話。

面對自己病痛中逐漸老去的父母,應該更多的產生憐憫之情的良心發現,去悉心照料和關懷,而不是怕麻煩和嫌棄冷落。

如果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自己今天的所做所為和心血雖然花在了父母身上,卻也是做給自己的子女看的。

他們明天照顧年邁的自己的時候,行為舉止和身上的影子,好與壞都和自己的言傳身教密不可分。


(網絡圖片)


莫忘初心242650426


“看到退休且生活在病痛中的父母,感覺他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這是非常正常的。為人子女,你為當下父母的狀態感到焦慮,認為他們應該有更好的生活狀態。這種感受嚴重的時候就會投射到自己的身上造成未來代入感。

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正視情緒,並且分析情緒的來源,從而不要被負面情緒所控。這樣,我們就可以化更多的精力來改變父母的現狀從而改變自己的未來。身體的症狀很多時候跟人的內心狀態關聯緊密,你父母現在的健康狀態是否是因為一下子無法適應退休生活狀態所致?

首先,把焦慮之情轉化為對父母的愛的表達,讓父母知道你對他們的關心。

另外建議父母如果精力允許,可以參加到更多的社會活動中來,來延續及找到自己的社會價值感。

相信在愛與價值的加持下,父母的狀態肯定會有好的改善。

父母現狀改變了,你的當下的焦慮情緒也隨之解決了。

祝你們家庭和睦,家人身心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