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你向往吗?

昵称右耳


大家好,我是一个出生于农村,生长于农村,虽务工在外,但依旧家在农村的农民,我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吧?这是最真实,没有半点矫揉造作的感受。

我出生的时候,农村还是大集体合作社。我上小学的时候,开始包产到户了。我从学校毕业后便直接裤腿一挽,下田种地。那时候农民还特别热爱土地,除了自己那一亩责任田,还去山脚荒坡开荒。吃绝对不愁,愁的是农业税,于是总是想方设法多种些种稼,吃不完就养鸡养猪,虽然利润不高,但总有些收入。田边地角栽上桑树,养蚕也是那时家乡主要的经济来源。那时候的农村闲人极少,乡亲们整天都在忙碌,是真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年轻人却非常厌倦那种日复一日守着庄稼的日子。后来年轻人终于对土地失去了耐心,纷纷踏上了打之路。有的人赚了钱,便在城里买了房,春节回家转一圈,祭了老人,便又回了城里。

家中父母已年满九十,他们也许是对土地最有感情那一辈人,前两年他们身体好的时候,依旧去地里忙活。我们兄弟姊妹五个都劝他们好好歇歇,种了一辈子地还没种够么?可他们却一意孤行,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回家的日子,我也帮着他们锄地、浇菜。再看看一个村的现实情况,又有些令人伤感。家中留下的基本是老人和妇女儿童,青壮年基本是倾巢而动,因为种庄稼的利润有些低,谁又愿守在家里呢?

最近,有些在城里买了房的农村人,又纷纷回老家农村建房。他们说,回农村养老比城里好,空气清新无污染,自己种没污染的精食和蔬菜,又健康又安全。我于是明白了,他们不是喜欢过农村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而只是想延年益寿吧了。而我这一个真正的农民又是什么想法呢?说实话,我虽然对庄稼利润低有些抵触情绪,但还是热爱农村生活,农忙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闲时,喝茶看书,去地边走走,看庄稼的长势,也是一种美好。但前提是,生活无忧,经济不愁。






来自桃花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我向往。

我出生的农村,围堂屋转,鸡鸭鱼鹅。没事可做的庄稼人,会在下雨的时候串门。倚在门上端着清明刚好的茶叶,听屋檐下的滴水声。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天生的诗人。在讨论雨后的收成。茶叶来自另一个村,跟这个村进行着物物交换。我家屋后是一片竹林,春天长出笋子秋天落叶。鸡鸣狗吠,运行着最自然的规律。

门前的庄稼地,种出过落花生,开出过油菜花,也长出来一个个玉米棒子。老人们不必看农历,自然知道节气。爷爷在老屋废弃的宅基地种出烟叶,自制了一支烟枪。过不了多久,他会跟同样爱抽叶子烟的杨大爷交换使用。一个蹲在门前,一个蹲在田头。袅袅轻烟,转眼就到了吃饭的时候。

如今,这一切早已沦为过去,化作童年二字。正在消失,写进历史。有时候,我不得不更加悲观地考量这个时代的进步。毫无疑问整个近现代史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颠覆,彻底告别农耕文明,科技发明和工业进程带来了卓著的功勋,摧枯拉朽地淘汰了很多东西。时代实在是发展太快,快到我们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后果。

所以我还是很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

以上是个人经验之谈,希望可以帮到题主你,如对以上内容有不明白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可点赞关注我“我爱美丽乡村”,这边为你解答关于农村农业的问题。


美丽田园生活


看似悠闲,但劳作之苦,非亲身经历绝不知其五味杂陈!七O年,我高中毕业在农村劳动过三个月,深深体会到到父辈们要子女走出农门的初衷。风景画面上,一位农夫扛着犁,牵着牛,夕阳下悠然回家,配以小桥流水,优美的田园美景,真美真好!那你去扛着犁走在田埂上试试,还有没有景?美不美?真是饱人不知饿人饥呵!


用户5527562897901


我今年40多岁,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为了生活我四处奔波,起早贪黑,晚上还得加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我来说是很奢侈的,我很向往这样的生活,但是没办法啊!希望我60岁以后生活没有啥压力和负担了,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乡村小睿


本人也是农村长大的,当时为了更好的生活,选择了来大城市发现,现在已经在这边成家,有个女儿也已经上高一了,每天为了生活忙忙碌碌,起早贪黑,每到年底也会回老家看看那边的亲人,说实话过长了大城市喧闹紧张的生活,现在特别向往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是前提是得有足够的积蓄,才能去过那样的生活,目前为止还得奋斗,六十岁以后可以考虑考虑


快乐芬达yy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是一名80后农村人,一直在外地打工。你说的这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也很向往。每天能在自己的田地里挥洒汗水,自己种粮食,种蔬菜,是挺好。每天感受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多么好啊!可是现在农村基本没有光指着种地为生的人了,上岁数的就在附近找个小厂上上班,年轻的都是去外地工作了。也是没办法,都想过的好点,现实太残酷了。只能是有钱人过那种生活了。


吥離钚❼


你好我是小罗,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农村长大的,在外打工累的时候,都会向往着家乡的一草一木,想着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农村什么都好就是缺设施缺设备缺改善,但是为了生活城里那么多农民工,每年流年往返的机票车票,火车挤的抬起来也愿意去坐,哪怕是站票因为便宜,想得开的,哪儿都是坐哪儿都能睡,不理解的还以为是流浪汉进城讨口的,为了向往的生活,有稳定的收入,为了子女更好的教育,子女求学跟读,不是城里人还不让你进那个学校,进个学校还要靠什么关系走后门搞得跟做贼似的,说句玩笑话农村也可以搞特殊,但凡是城里人买个瓜果蔬菜统统珠宝价,哪怕是买一根葱,次葱也可以说葱王级别的,城里人想住农村房必须是特制的带谷草的,取水带踩的按立方算,住丈宽的按分钟计算,二里地那就更算不清了,以前在城里租房住一听查暂住证的来了,吓得衣裳裤儿不穿往外跑,撒腿就是一趟,跑都跑不赢,不知道的还以为终结者国产版的开拍了,派你拯救世界维护和平。容易吗不容易,都希望多挣点钱把村里的房子建的漂漂亮亮的,生活环境改善好点,有一条平整的路,向往的农村改善起来,还是要鼓励自己好好努力工作,才能建设美好的家乡向往的生活,到那时候都往村投资,乡镇建设,建设同时不要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那才是农村美好向往的生活。以上都是个人意见,希望可以帮到你











瓢儿湾小罗


这是一个美好的生活憧憬,也算是返璞归真吧!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农村的一草一木都有着特殊的情感。清晨,背上背篓,手拿镰刀,割一把青草,湿漉漉的,一股草香扑鼻而来。

春天,满地的野草野花,绚丽夺目,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充满了乡间情趣。不用远行,就能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夏天,满眼的绿色,郁郁葱葱。炎热的中午,吃罢了午饭,手拿一团蒲扇,躺在树荫下,闭上眼睛,手摇蒲扇,耳朵听着唧唧的知了叫声和其它鸣虫的呱噪。到了夜晚,喧闹了一天的鸣虫停止了鸣叫,寂静的,都能听到庄稼咔咔拔节的声音,嗅到庄稼散发出来的热气腾腾的绿叶味道。

秋天,大地一片丰收景象,高粱涨红了脸,稻穗笑弯了腰,茄子穿紫袄,冬瓜披白霜。满满的收获,满眼的憧憬。

冬天,大地银装素裹,粮食满囤,人们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满树银花不夜天,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做上一大桌子的饭菜,一家人围在一起,端起酒杯,高高兴兴地享受着丰收喜悦。

一年四季里都会不断变换着颜色,奉献着乡村清新、恬静、闲淡饕餮大餐。

是的,这些年,客居城镇,蜗居楼房,远离了农村那种熟悉的生活,渐渐适应和习惯了楼梯、地板的生活以及城市的喧闹。然而岁月催人老,早年农村那种生活又不断的向我走来,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呀,怎能不令我向往呢!

不知这样回答是否满意,谢谢!


贰零贰零111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你向往吗?我是毛逗子的妈,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闭上眼睛想想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画面啊!告别了都市的喧嚣和没完没了的竞争,人心回归平和,生活变得好单纯!

是啊!

农村的生活会清苦些,物资条件是缺乏些,也会有很多的愁与烦,但生活在一个平静的环境里人的心就会平静。

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起起落落,总想有个安静的角落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所以看到这个题目会很喜欢吧!人的一生总在追求更好的,而忽略了已经拥有的,当自己能静下来思考就会发现原来需要的不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实的生活还不能让我们完全放下,但每年可以给自己那么一些时间让自己静下来,让心回到最初!



我是毛逗子的妈


现在已经是2020年,基本上现在的农村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很少有年轻人在家种地。如果种地也是和家人一块承包地做一些能赚钱的项目。如果是简单的耕在家的地,不干别的活,妇女可以,如果家中的男人也都在家务农,可能赚不了很多钱,养家糊口都有问题。只能过很艰苦的生活。

这种生活不是我向往的,一个是因为我不会种地,也没有要去农村包地做项目的打算,唯一和农村相关的是公婆是农村的,他们农忙的时候会回去帮帮忙。还是出去务工赚点钱比较实际。

现在农村人基本就是男的出去务工干活,女人持家,在家种地看孩子,男人下班后再帮女人干一些地里比较重的活。要是全家都在家种地的可能只有一部分老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