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城市發展史》 第十六集 城市初始物質外觀

開平礦務局唐山礦建立後,隨著生產的發展,以唐山礦所在地——橋頭屯村為中心的早期聚落已初具城鎮雛型,城市初始物質外觀極具工業性特徵:工業區就是城區,工業建築物就是城區建築物,各大工廠廠房、職工宿舍、火車站、橋樑成為城區初建時期的重要物質外觀。

《唐山城市發展史》 第十六集  城市初始物質外觀

開平煤礦


唐山最早的工業廠區是開平煤礦。初建時,在橋頭屯村開鑿礦井,樹立井架。1879年在唐山礦開鑿一號井和二號井,兩井相距100英尺(30.5米),一號井為提升井,二號井為排水、通風井,兩井井筒圓形,井壁石砌,直徑14英尺(4.27米)。地面建有鍋爐房、絞車房、煤樓等設施,還建有60尺長40尺寬的機器廠1間,60尺長40尺寬的打鐵廠1間,40尺寬60尺長的生鐵廠1間,35尺寬60尺長的庫房1間。到1882年,唐山礦計有房屋及安放器用之地,共400餘畝。1894年在距唐山礦西北3華里處開鑿新井,即西北井,提升井井筒圓形,直徑2.7米,在距主井22.5米處,開鑿一斜井,用以通風。1898年,開鑿唐山礦三號井,為提升井。1903年,開平礦務有限公司對在唐山礦地面上的各個工廠進行改組和擴充,還裝配了現代化效率高的製造和修配各種鋼鐵機件的機器廠,這些工廠計有裝配廠、制鍋爐廠、鐵工廠和鍊鐵廠各1所。

1881年,唐胥鐵路修理廠初建時規模很小,廠房簡陋。1884年,開平礦務局在唐山西馬路唐山礦南隔壁遷建修車廠,改稱唐山修車廠,佔地40餘畝,廠區規模有所擴大,陸續興建打鐵房、補鍋房、鋸木房、花車房和鎬車樓等。1899年,修車廠在鐵道南購地34萬平方米,另建新廠,俗稱“南廠”,到1903年,建成總辦公樓以及鍋爐房、制爐場、鍛工場、客車場、修配場、車架場等2.64萬平方米廠房和車架、貨車露天修車場地,1906年建成面積分別為620平方米、425平方米和268平方米的3座鍋爐房和發電房。1908年新建機車組裝廠房,即鎬車樓,面積5762平方米。1889年唐廷樞創辦唐山細綿土廠,佔地60畝,建有石窯4座及機器房、洗石池、磨廠、煉土爐等。1906年,啟新水泥廠贖回細綿土廠舊址,並在老廠以東500米新購地300餘畝,建立新廠,即為啟新洋灰公司新址。

以上粗線條的記述旨在說明,唐山最初的城市形態就是工礦企業的生產基地,一些較大型的工業企業佔據城市相當部分的空間。

與工廠建設並行的是住宅建設。唐山建礦後,城區出現員司住房、煤礦工房和鍋伙等住宅。開平煤礦早在開辦之初,就已經為外國技師蓋了很好的房子,為中國職員也準備蓋一棟大的房舍。1900年開平礦務局被騙佔後,英人在西山路一帶興建30幢專供外國職員居住的洋房。1896年,唐山修車廠在開灤南門外建住宅630平方米,又於1910年興建南廠路住宅,計4個院子,建築面積552平方米。在火車站,站房以西建有鐵瓦頂尖房3排,是為鐵路職工的宿舍。部分工人居住在“鍋伙”裡,即煤礦包工頭蓋的一種簡陋房屋,相當於宿舍一類,租賃給單身、外地礦工居住。

《唐山城市發展史》 第十六集  城市初始物質外觀

已達百年之久的開灤29號洋房子


這些新建房屋建築材料、佈局和風格發生了變化。唐山建礦前,居民住宅以平房為主,土木結構,個別富戶為磚木結構。在建築造型上,多為中式尖頂平房。這類房屋多集中在橋頭屯、劉家屯、雷莊一帶,為中國北方住宅的典型建築。唐山建礦後的鍋伙住房(又稱棚戶房),狹窄低矮,用石塊、土坯或秫秸塗泥巴搭成,房內有對面的大炕,中間隔著一條1尺寬的過道,這些鍋伙住房主要集中在唐山礦北門、小廣東街以及王謝莊一帶,開灤、啟新等臨時工人多居於此。隨著燃煤廢渣的出現,開始有了焦頂平房,並逐步成為唐山建房的一個特點,其房頂以工業焦渣和鍋爐焦渣及本地產白灰為原料,保溫隔寒。當時開灤礦工住房均為石牆焦頂平房。

火車站是城鄉貨物的集散地,更是唐山初建時期的標誌性建築物。1882年,在唐山礦東、東局子街東端建成唐山火車站,時有正線、裝卸線各1條和10餘間站房。1907年,因車站地域狹小,編組線路偏少,已不能適應開平煤礦日益發展的需要,故將車站西移1公里,另建新站(今唐山南站)。時設有1000平方米的候車大廳,並建有7股客車線、2個站臺、天橋以及9條到發線、貨場、倉庫等設施,同時闢有專用鐵路。1881年,開平礦務局獨資修築唐胥鐵路並接通終點站至鐵路修車廠間的支線,此為國內鐵路專用線之始。1886年清政府收買唐胥鐵路後,唐山礦儲煤場至唐山火車站間線路遂成為當時兩條鐵路專用線之一。同年,開平鐵路公司為實現唐胥鐵路向東西延伸的計劃,修築3條運石料專用線。1907年新火車站建成前後,闢有啟新洋灰公司、德盛陶業公司、新石場、西溝等6條專用鐵路。車站毗鄰礦區,矗立城區,鐵路線貫穿其中,通達廠區,分割市區,構成唐山初始物質外觀的獨特風景。

《唐山城市發展史》 第十六集  城市初始物質外觀



橋樑成為唐山初建時期的重要景觀。由於鐵路線貫穿城區,使城區出現了因火車通行而阻礙交通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便修築了鐵路橋涵。早在1881年,開平礦務局為運輸煤炭和其他物資,在唐山建造雙橋裡開平煤礦專線鐵路橋,是為唐山市第一座鐵路石拱橋,長14.8米,寬10.25米,高3.3米,開平鐵路專線通過該橋進入京山鐵路線。隨著唐山城市的發展和工商諸業的興旺,鐵路運輸日漸繁忙。鐵路向東、西兩個方向展拓,鐵路橋涵建設也開始進行。1889年,在橋頭屯東口、復興路北口建設喬屯鑽橋,木樁支柱,高1.8米,寬4米,分大小兩孔,大孔為馬車通行道,小孔為人行便道,為溝通鐵路南北的要道。同年,在唐山礦南側建雙橋裡京山鐵路橋,橋下可過往行人和一般車輛。1899年5月,為運輸西山礦(唐山礦附礦)之煤而建成達道。當時兩井之間相隔一條東西向的廣東街(即今新華道),遂在廣東街路基下開鑿了這條南北走向的隧道式橋洞。橋洞淨高5.7米,寬7.65米,洞長65.1米(這個數據是現在實測的數據,不是最初建成時的數據),為拱型砌券式隧洞結構,從地基到券頂全部為條型料石券拱而成,堅固無比,雖歷經百餘年,特別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而絲毫無損,時至今日仍在使用。鐵路橋涵的修築,打通了城市立體交通,便利了鐵路南北人員往來和物資交流,同時也成為城市的重要物質外觀。

《唐山城市發展史》 第十六集  城市初始物質外觀

達道


圍繞礦場,商業店鋪興起。隨著煤礦的建立,商業店鋪逐漸增多,諸如1894年橋頭屯人劉凱元在橋頭屯街開設了唐山第一傢俬人商號——“同成號”、1896年天津浦口人丁寶山在廣東街開設的“寶順德”、1896年高貴章在廣東街經營的瓷器門市“全順合”等。同時,唐山飲食服務業也在唐山礦西門、南廠北門、啟新南門以及東局子等地興起,以後建起了簡易飯館,固定門市,如1898年豐潤縣崔家坨(今屬豐南區)李長順在東局子開設“渣粥李”粥鋪等。

由上觀之,唐山城區建設格局很典型,突顯了早期工業城市的特點。首先,工廠既是產業基地,又是城市地域空間,工廠的建築物就是城市建築物,工廠廠區和居民區就是城區。其次,城市空間圍繞礦廠發展,礦廠包圍市區,鐵路橫貫其中。第三,礦廠與自然村相連,發展成城區。第四,隨著工業發展而興起的商業活動圍繞礦廠展開,其商業店鋪或毗鄰礦廠,或置身於居民區之中,加之市政等所建的建築物,便形成了唐山早期城市的雛形。

作者:閆永增(1965-),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師範學院教授,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唐山地方史的教學科研工作。主持國家、省、市級課題多項,發表文章30餘篇,出版專著1部、編著5部。參與社會工作,擔任中國近現代史料學學會理事、唐山市政協議政諮詢委員會委員、唐山市歷史學會會長等職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