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金刚经》要义(5,6)


刘晓林:《金刚经》要义(5,6)

非相与自然

江湖上人来人往,多为躯壳罢了!有思想的人几近绝迹。人们貌似匆匆忙忙,有所追求。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今生为何而来?为何而去?相是相,相可以对应相,但哪有完全一致的相呢?

人也是相!世界不存在完全等同的两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人非人。然而,共性终究不能抹杀,即人是人。只有将人非人与人是人结合起来考虑,才会认识真正的人,理解真正的相。

善根在源头上需要自植!同时将戒、定、慧正确运用。参悟无数,磨砺无数才有修成正果的可能。许多事情既要讲方法论,也要讲认识论。换言,结局与过程并重。若二者非分主次,则应以结局为上。我心即宇宙,是就认识而言——有形的存在则不能。

自然是原始的存在状态,自然而然。天不言,四时行。地不语,万物生。愚钝还是聪明?如何呈现自然是使得生命个体被他人、社会接纳的关键所在。

刘晓林:《金刚经》要义(5,6)

九天居士《诗解金刚经》曰:

启目即见众皮囊,

若隐若现布八荒。

三界穿梭多虚妄,

诸相非相如来堂。

善根自植并三学,

妙参万千成正果。

河渡思筏何所益?

心中白云绕山阿。

附图2016年九天居士访五台山最神秘之地文殊金刚窟

刘晓林:《金刚经》要义(5,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