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瞭解自我的最好方式,不是沉思,而是行為


歌德:瞭解自我的最好方式,不是沉思,而是行為


在家集中存放手機可行否

由於疫情防控現實要求,學生們的這個寒假很特別,雖然都已開始上網課,可都是在家裡。

這就導致一個問題,容易晚睡晚起,作息不規律。自覺的學生好些,遇到如我這類不自覺家長,還有自律較差的孩子,熵增規律就使得作息變得混亂起來。

比如,原本十點多休息,最近到了十一點多,孩子睡的可能還要晚。

如何破解呢,物理隔斷是個好辦法,因為現在熬夜基本就是刷手機,把手機集中上繳,統一存放,是個好辦法。

這個辦法經家裡一把手提出,我雙手雙腳歡迎,因為反正早起上班還不如支持,孩子討價還價後時間由十點半改為十一點。

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情況,到了晚上十一點準時交手機,統一放到臥室外走廊處,自覺加上互相監督。

週末第一次刷經典電影《教父》,沒有看完,還是執行規則,理解後倒也釋然。

這個行為實驗嘗試了幾天,初步看效果還不錯。

歌德:瞭解自我的最好方式,不是沉思,而是行為


我們是如何解釋行為的

調研這個行為實驗可行性。

就我本人而言,有明確認知。人體從子時開始最佳造血功能,晚上十一點這幾乎是最晚休息時間,這在《人體使用手冊》一書有過詳實介紹。

知道規律作息對自己有好處,這是執行規則的最好解釋。

對於家庭一把手來說,作為行動提議者,不用多說,用原話說,“不管著點你們還真不行”,這樣以來自然要榜樣示範。

開始是懷疑擔心兒子行動力,是否會搞些小動作欺騙我們,觀察後人家自覺的很,到點把手機、平板一個不落放在指定地方。

這讓我暗自羞愧,又頗為高興。

特意詢問如何做到的,回答很簡單,就是原本也想早睡些,希望有個外力幫助自己自律。

然後用他學習的經濟學理論,給我解釋外力重要性。

比如有個旅館老闆貸款1萬元,用作購買傢俱物品,傢俱商獲得1萬元購買食物消費,食品商拿去1萬元旅遊,旅遊從業者拿來1萬元租賃旅館。結果這1萬元流通一圈後,又回到旅館老闆手中,順利還上貸款。

藉助這1萬元外力,中間自由轉了一大圈,看似得失平衡,沒啥特殊事情,可是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因為實現了需要,達到了目標,社會經濟也呈現繁榮景象。

兒子認為這個交手機提議,對他就如同外力作用。

哈哈,說到底,還是“沒人管著點真不行啊”。

歌德:瞭解自我的最好方式,不是沉思,而是行為


看看還有啥心理學解釋

自覺執行交手機行為,這個屬於群體行為。

群體理論最出名的莫過於“烏合之眾”了,但就此事來看用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解釋最好,至少有兩個。

一是少數派影響理論。由於提議者具有權威,自信,保持言行一致性,這使得我們這些贊同者只能跟隨。

愛默生說,“如果一個人不屈不撓的堅信自己的才能,並且一直堅持,那整個世界就是他的。”這樣看來家庭一把手功不可沒,要不咋能成為一把手呢。哈哈,這種吹捧也算真實哈。

畢竟“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即便行動中有人不積極響應,也會由於少數派的影響,而被這個群體帶動。

二是行為影響態度理論。這裡又具體分作3個小理論解釋。

自我展示的印象管理理論認為,我們都不希望自己自相矛盾,既然答應了按時交手機,那就要言行一致,表現出好印象。

對於意志行為不堅定分子,要用自我辯解的認知失調理論解釋。或許勉強答應交手機,原本敷衍行事,結果真正行動後,出現認知不協調時候,就會自我解釋這樣子也蠻好的。

這裡有個故事挺有趣,“我之所以不戴假髮,是為了讓人看起來我自己感覺不錯。”

認知失調理論會假設交手機行為正當,減少內部不適。

當然,還有自我知覺理論解釋也不錯。這個其實是歸因理論,比如交手機迫於壓力會知覺為環境因素,主動為之就知覺為自我品質特點。

自我知覺理論就是通過假定我們觀察自我行為並對自己態度進行合理推斷,如同我們觀察他人一般。

交手機行為屬於自願,沒有外部報酬,自我知覺為“我這樣做是因為我喜歡”,由此帶來的是內部動機。

這時候,如果給物質獎勵,會知覺為“我這樣做是因為我得到了報酬”,就會出現外部動機,也就是“過度合理化效應”,反而不利於行為習慣形成。

寫到這裡,想起來每月給兒子額外的活動獎勵紅包,比如每10天發個紅包,作為鍛鍊身體、堅持日記、規律作息的獎勵,實際上沒有嚴格考核,其實已經就是過度合理化了。

行為實驗的好處不言而喻,還是用名人名言結束吧。歌德說,“瞭解自我的最好方式,不是沉思,而是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