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三寶之“大克鼎”:名門望族世代守護,國之重器再現華夏風采

一、

潘氏家族曾是蘇州四大望族之一。前人潘世恩是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朝元老”。他的嫡孫潘祖蔭是咸豐二年的探花,歷任工部尚書、軍機大臣。

潘祖蔭日常喜愛研究金石。金石界的海內三寶,潘家就藏有二。這三寶,是清末發掘的大盂鼎、大克鼎和毛公鼎。

海內三寶之“大克鼎”:名門望族世代守護,國之重器再現華夏風采

左宗棠曾為謝恩,特地尋來大盂鼎贈給潘祖蔭,感激他在咸豐帝面前力保自己。而大克鼎,是潘祖蔭花了650兩白銀,從大學者柯劭態手裡購得的。

可惜,收藏兩寶不久,潘祖蔭與夫人就雙雙離世。覬覦兩寶的人開始蠢蠢欲動。

潘祖蔭無子無女,只有個小40歲的幼弟潘祖年。潘祖年沒了長兄的庇佑,只得把一眾藏品,帶回了蘇州老家。他嚴格奉行祖上家訓,藏品絕不示人。可是,當潘祖年離世時,家中已無男丁可掌管門戶,只剩19歲的孫媳潘達於(原姓丁)。

海內三寶之“大克鼎”:名門望族世代守護,國之重器再現華夏風采

海內外惦記曠世寶鼎的人,絡繹不絕。但是潘達於一諾千金,決心用盡一生守護寶鼎。

曾有外國人斥巨資外加一幢洋樓,希望換二寶,潘達於回絕“沒有”。國民黨當局,又以辦展覽為名,邀潘家以大鼎參展,以圖霸佔,潘達於也婉言拒絕了。

淞滬會戰時期,蘇州城遭日軍空襲。潘達於本來已經離開避難,但仍放心不下,又折返回來重新密藏了寶物。果然,日軍攻陷蘇州後,便舉著明晃晃的刺刀多次來到潘家,索要二寶。就連日軍司令松井,也親自查問藏品的情況。可是不論如何,潘達於就是一口咬定“沒有”。

萬幸,二寶在地下安然地躲過了動盪浩劫的年代。

直到1951年,潘達於目睹了新舊社會的大不同,決定將兩寶捐獻國家。如今,大克鼎為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大盂鼎珍藏在國博。兩寶與海峽另一頭的毛公鼎,遙遙相望。

海內三寶之“大克鼎”:名門望族世代守護,國之重器再現華夏風采

二、

被潘家視為傳家之寶的大克鼎,是清朝光緒十六年出土的西周中期青銅器。

大克鼎造型莊嚴厚重。它通高93.1釐米,口徑75.6釐米,腹徑74.9釐米,腹深43釐米,重201.5公斤。鼎口有一對大立耳,裝飾有相對的龍紋。鼎的頸部,有三組對稱的變形饕餮紋;腹部,環繞著一圈兩方連續的波曲紋。三足的上部,還有獸首的形象。正是大克鼎,讓我們見識了古代青銅工藝的巔峰。

海內三寶之“大克鼎”:名門望族世代守護,國之重器再現華夏風采

此外,大克鼎內的銘文也堪稱金文之典範,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由於西周時期青銅器技術精湛,所以即使按墨書原本刻出模型再翻範鑄造,仍然能體現書法的筆意。

鼎腹內,鑄有銘文290字。銘文中的年號,可以準確確定西周時期的歷史年代。而其中的內容,更是研究當時職官、禮儀和土地制度的珍貴史料。

三、

大克鼎的銘文中,記錄著鼎主人的信息。首先,記錄了鼎的主人克對祖父的懷念和頌揚,還有周孝王任命他擔任膳夫之職、傳達王命。然後,又記錄了周孝王賞賜的禮服、田地和奴隸。

周王任命克作為宮廷的廚師長,負責宴飲和祭祀獻食。不僅如此,克還有下傳王命、上遞民情的大權。克鑄造鼎,正是為了歌頌周王的美德,同時祭祀自己的祖父。

大克鼎出土時,還有7個小克鼎。在西周時期,列鼎是有嚴格制度的:天子九鼎,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可見,克雖然只是個廚師長,但是權利卻很大。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周朝的“膳夫”和“宰夫”相同。而宰夫的職責,正是“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敘群吏之治,以待賓客之令、諸臣之復、萬民之逆”。宰夫能幫天子治理朝廷,自然尊貴如諸侯了。

在《國家寶藏》第一季中,節目結合了周朝的“禮治天下”,講述了一個關於膳夫克的小故事:

海內三寶之“大克鼎”:名門望族世代守護,國之重器再現華夏風采

由於周朝逐漸衰落,諸侯漸起謀反之心。克積極出謀劃策,為周王出使雍侯國,以懷柔政策、祭肉之禮,打消了雍侯的謀反之心。從此,得到了周王的重用。

鼎,不僅造型大氣尊貴,更是華夏正禮的代表。而大克鼎更是顯示了主人不凡的胸襟。它親自見證了西周文化,晚晴、北洋、民國的亂世。最終,在新中國作為國之重器,重現華夏光彩。

四、

如果不能經常逛博物館一睹國寶風采,我們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留存幾分古意。

海內三寶之“大克鼎”:名門望族世代守護,國之重器再現華夏風采

“你好歷史”是《國家寶藏》的官方衍生周邊。它將傳世國寶和傳世書香結合起來,把莊嚴厚重的大克鼎,用黃銅打造得薄如蟬翼。

金屬書籤上的青綠色,正顯示著幾千年的時光在大克鼎身上留下的痕跡。鼎口的大立耳、頸部的饕餮紋、腹部的曲波紋,以及三足上的獸首形象,與博物館中矗立的大克鼎如出一轍。

海內三寶之“大克鼎”:名門望族世代守護,國之重器再現華夏風采

一根細細的金鍊,將大克鼎與青銅蓋相連,一頭夾在書中,一頭垂在封面外。一如大克鼎的存在,正是中華之禮、中華之心的不斷延續。

拿著這枚金屬小書籤,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此生無悔入華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