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女司机:曾经饱受“性别歧视”,为了家庭必须上路

公众号出行一客(ID:carcaijing ),作者 | 赵知乐 李琼宇,编辑 | 王静仪

卡车女司机:曾经饱受“性别歧视”,为了家庭必须上路

39岁那年,三个孩子的母亲郑师傅决定成为一名卡车司机。

学车是一瞬间决定的。每当在马路上看到大卡车,她都觉得很威风,而孩子们都大了,她终于能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今郑师傅已经50岁了,开车十多年,她主跑上海市内的短途运输,开一辆9米6的厢式车,负责送牛奶。有时她也在满帮等运力平台接单,跑些远单。

中国有三千万卡车司机,而根据传化智联2017年度中国公路物流大数据报告,女性仅占司机总数的3%。司机性别地域差异也较为显著,青海地区的女性司机比例达到39%,上海、宁夏、江西三地的这一比例在20%上下。

这不是最适合女性的行业。电话打通,雇主听到女人的声音都会愣一下:你是跟车的还是干嘛的? 黑龙江女司机张丹跑了十年长途运输,“作为女人,被歧视太多了。有时实在干不动了就跟装车师傅说,给钱让他们帮整。”

但是她们是妻子、也是妈妈,为了家庭,她们必须上路。

​一个女人,去开卡车?

当身高158公分的郑师傅出现在卡车驾校的时候,所有人都很诧异。

“教练不敢收我的学费。他劝我先不要交钱,不要报名,先上车试一下,如果能开得走的话,再交钱报名。就这样我就试了一下,感觉我还能走得开,驾校这才让我报名了。” 郑师傅回忆道。

作为同期考驾照的人里唯一一个女学员,教练挺关照她,别人都被分为两组,轮流着练,她能两组都跟着练,很快就考出了驾照。

学会了开卡车,这是成为“卡姐”的第一步。上路后,他们还将见识各种复杂情况。张丹来自黑龙江,已经开了十年车,“作为一名女司机,我有时候寻思一下自己的付出,也是挺心酸的。”

她开一辆13米的高栏车。有一次,她自己一个人把高栏卸下来、然后又整个再装上,这种工作量就算是男子去做都不免有些吃力。如果实在干不动的时候,她就放弃,“给钱让装车师傅帮整。”

大多时候,女卡车司机要想取得雇主的信任是件不容易的事。

卡车女司机:曾经饱受“性别歧视”,为了家庭必须上路

每次郑师傅和雇主打电话的时候,那边听到电话里是个女声,都会愣一下,直接问她:你是跟车的还是干嘛的?

郑师傅就据实相告:我是驾驶员,是个女卡车驾驶员,但我开了十多年了。“这时候雇主才会相信一些。”

有时还有骚扰。张丹39岁,单身,“从货主到卡友,总有人觉得我是单身想占便宜,想先得到人再得到车。”

想要在卡车司机的岗位上做出让雇主信任的成绩,只能多外出接活儿攒经验。但郑师傅也割舍不下母亲妻子的身份,她对家庭总有些愧疚。

她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由于夫妻两个都要外出开车,孩子们从小都很独立,大女儿14岁的时候就会照顾弟妹。

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聊天的时间很少。“今天我要是现在下班了,可以回家了,但是老公和孩子他们不一定能回家,所以我一个人吃个饭,就休息了,”郑师傅说。

作为卡车司机,他们不只是为了自己跑在路上。中国有3000万卡车司机,他们中的大多数每天开车12~16小时,在拉货的过程中衣食住行都要在驾驶间解决,一平米的空间堆满了各种饮料瓶和餐具,夜间行车休息时还要面临偷油、抢劫的安全威胁,除此之外,还要忍受装卸工、货主的克扣、刁难。

这是份熬人的工作。根据货车帮2018发布的《“互联网+”下的货车司机》,很多妻子成为丈夫的副驾,夫妻作伴拉货,女司机主要来自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运力大省,平均年龄37岁,66%为副驾。

疫情期间没收入,但是贷款怎么还?

郑师傅、丈夫和儿子都是卡车司机,一人一辆车。

去年7月份,家里买了一辆23万的新车,每月按揭6000多;今年1月份,她自己又换了一辆44万的新车,按揭11000多。每个月,近2万元的贷款压在这个家庭的肩头。

但是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从1月中旬开始,每日新增疑似和新增确诊病例都在持续走高,全国多地启动一级响应,道路被封锁、人员被限制。这场疫情完全打乱了郑师傅家的还款计划。

郑师傅有点发愁,现在卡车的活儿那么少,车贷怎么还?丈夫也无奈,只是说:“迟早要还的,只能想办法吧。”

可是还款的办法是什么?谁也说不出。

贷款从来都是卡车司机们最操心的事。为了还车贷,张丹把原来的首饰都卖掉了,也三年没买过新衣服。

她第一次听说新冠疫情的时候,“我脑袋一嗡,立马想到每个月的贷款、每月司机的工资,光运营费用就得好几万,一停车可了不得。”

到了1月30号,车已经停了一个礼拜不赚钱了,张丹待不住了。

卡车女司机:曾经饱受“性别歧视”,为了家庭必须上路

卡车女司机:曾经饱受“性别歧视”,为了家庭必须上路

▲ 张丹站在货车前 / 受访者供图

她从运力平台满帮上接了一单,从广西合浦到浙江台州运冬瓜。到达之后,接货的人提议,为了双方安全,让她卸货的时候也不要下车。

买不到医用口罩,只能用棉布口罩;去菜市场买菜,需要带着口罩、拿着身份证、量体温,张丹用一个词概括这趟活儿:寸步难行。

疫情期间遇到卡车贷款还款难题的,不只是郑师傅一个人。受疫情影响,很多行业受到波及,银监会提出延期还款政策。应银监会号召,多家商用车企业响应该政策,纷纷宣布在疫情期间办理贷款的用户可以延期还贷款,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司机们的燃眉之急。

但宏大叙事难以映射到个人生活,比如车贷延期还款。张丹的卡车挂靠在一家公司,公司疫情期间不上班,手续难以办理,”想到过后还得多还利息,不如较劲都还上算了。”

由于疫情期间货物量大幅度减少,有些货主借机压价,对司机的收入更是打击。“你不接货,有的是人接。”

让张丹们略感安慰的是,更多的政策红利已经出台。2月15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通知:2月17日零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2月12日,交通部联合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切实简化疫情防控应急运输车辆通行证办理流程及落实对应急运输保障人员不实行隔离措施的通知》,要求简化办证流程,并且禁止隔离货车司机。

疫情暴发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了相关要求,对在疫情防控期间不能按期办理驾驶证审验换证、机动车检验等业务的,可以延期到疫情结束以后办理。在此期间,对驾驶证逾期未换证、未审验、机动车逾期未检验等情形,公安交管部门将不予处罚。

张丹觉得,当个卡车司机就是这样,有苦也有点甜。有一次她从东北送货去海南,没想到副驾把她一个人撂下走了,她回不去了。周围的卡友知道情况后都帮着想主意,其中有一位沈阳卡友带着两个驾驶员,主动提出请其中一位跟着张丹回东北。作为一名女司机,有时在路上挺受大家照应的,她挺感动。

张丹从小喜欢开车,当了卡车司机后,她也享受这份工作带来的自由。现在这辆车的贷款两个月之后就能还完,她打算再买一辆,“如果有可能,我想成立个车队!我想一直开到我开不动了为止。”(责编/杨佩谦)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财经》杂志交通工业组创建,专注交通出行领域新闻,致力于探索出行、科技与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