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要不得

疫情防控總決戰已經打響,重災區採取了更加嚴格、更加全面、更加廣泛的管控措施,從數據上來看,確診者連日下降,出院者連日上升,形成了積極態勢。其他地區也因地制宜採取防控措施,但其中少數地方存在“左”的做法,還是老一套的“一刀切”,形式主義依舊存在。

例如:一些城市關停菜市場、餐館、小超市;養老院不允許辦理入住;推遲招標採購;封閉小區進出只有小區證件,但出入沒有體溫檢測……這些做法,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對於重災區採取更嚴格的措施可以理解,但“一刀切”式的“關”、“停”,沒有從實際出發,看起來轟轟烈烈,採取了嚴格的措施,實際還是為了“關”而“關”,為了“停”而“停”,沒有從當地實際和人民群眾角度思考問題。把為群眾解決問題轉變成為部門減少麻煩。國家總要求是做好疫情防控,堅持實事求是,不能搞簡單化,同時,恢復生產生活。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是對執政者執政能力和執政理念的考驗,是對本地區疫情防控和復工條件把握的大考。需要精準施策、精細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