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砂暴漲,究竟是因爲市場調節,還是「一刀切」?

從今年的年初開始,砂石骨料、混凝土、水泥等價格就一直在攀升,砂子的最高漲幅達到了600%,石子最高漲幅達到了114.29%,且還一直呈上升趨勢。

價格上漲居然還伴隨著出現了質量下降的情況,那河砂價格暴漲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河砂暴漲,究竟是因為市場調節,還是“一刀切”?

以河南為例

最近河南環保廳公佈中央環保督察組的“回頭看”結果公示,在第七十九條中就提到了砂石價格暴漲的問題。

自6月10日以來,河南就實施了河道全面禁採的行動,砂石几乎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情況,價格漲幅十分高,很多的建築承包商擔心其他地市將原材料壟斷或者是出現“一刀切”情況,就向中央環保督察組舉報,調查結果如下。

結果顯示,鄭東新區目前為止一共有建築工地460個,攪拌站24個,河砂的價格是170元/噸,石子的價格是120元/噸,因為河南的全面禁採,礦山綜合整治的推進,本地的河砂和石子供應出現了大幅下降,許多的建築材料開始從外地輸入。同時,從需求上來說,河南對砂石的需求十分的旺盛,出現了建築混凝土和原材料買不到的局面,均屬於市場供求上的問題,並不是地區原材料壟斷。

在6月3日,鄭州市也轉發了《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中堅決禁止“一刀切”的通知》,要求各部門重視中央環保督查的“回頭看”工作,嚴格禁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

最終的調查結果顯示,鄭州市建築原材料價格上漲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不存在“一刀切”的行為。

河砂暴漲,究竟是因為市場調節,還是“一刀切”?

砂石價格一路走高,甚至突破天際,還有哪些原因呢?

1.部分地區出現了壟斷情況

河砂暴漲,究竟是因為市場調節,還是“一刀切”?

中國的部分地區的砂石市場還是存在壟斷的現象,砂石的經營權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裡,這些人就對當地的砂石市場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2.人力和運輸成本的增加

河砂暴漲,究竟是因為市場調節,還是“一刀切”?

國家對浮吊的管控增強,導致了人力成本和輸運成本極具增加,進而導致砂石價格水漲船高。

3.經濟結構調整

受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小型砂場會因為缺乏競爭力而逐漸被淘汰,供給減少,短時間內出現了供小於需,造成價格的上漲。

如果喜歡文章就點擊關注下礦山之星頭條號,每日傳播最新礦業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