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嗎?為什麼?

天香雲外飄


題主應該看了很多分析,這些分析也很到位,都沒有錯,都例舉了很多事實,比如公室腐敗,任人唯親唯賢等,但都是從晉國,齊國本身來看。其實我個人覺得看問題,應該看到本質,除了分析晉國,齊國外,還要分析其它國家,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各國的發展歷程等。

“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這是確實的,但原因有很多方面的,我就不從晉國,齊國本身方面分析了。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下面分點詳說。

第一方面,從古到今,由於各種原因,一國或一部首領被替代是很正常的事,春秋戰國前有,春秋戰國後也有,“太康失國”,王莽篡位,南唐代吳等,至於被替代的原因,多種多樣。

第二方面,從具體分析方面,先來說晉國,為什麼會發生“三家分晉”,而不是“三家分楚”,“三家分秦”,那是因為晉國一是處於中原核心地帶,晉國公室是非常推崇禮制仁義的,晉國公室也沒有這麼強大的權力慾或征服欲,事實上,春秋時期的中原各國,跟周天子文化社會聯繫非常緊密,都推崇禮制仁義,代表是宋國宋襄公,禮制仁義一多,就容易形成君臣共治的局面,後世典型代表就是趙氏宋朝。楚國,秦國都是從國家邊緣地帶發展起來的,帶有很多非華夏傳統的文化和因素,也沒有這麼多的禮制仁義,因為在非常複雜危險的國家邊緣地帶,禮制仁義一多,生存就會出現困難,所以必須集權,執行力強,楚和秦的君主們,天然對權力要求較高,所以很少培養頂尖公聊階層,這從楚國最先稱王,其次是秦國稱王,就可以看出來。另一方面,晉國比較大,三家分晉後,各自都能獨立存活,類似晉國的例子又不是沒有,比如鄭國,晉國有六聊,鄭國有七穆,但鄭國為什麼沒有分裂,是因為鄭國本來就小,再分就不能存活了。

再來說為什麼“田氏代齊”,而不是“**代燕”,“**代秦”,“**代楚”等,除了秦楚二國外(上面做了分析),春秋後期較大的國家就是晉國,齊國,燕國了,晉國就不說了,說說燕國,燕國又不是沒有發生過,燕國有“子之之亂”,燕王把王位給了相國子之,只是後來各國干涉才奪回王位,雖然說燕國的例子,在時間上較晚(戰國中後期),情況較特殊(主動禪讓),但說明當時王位在不同家族之間的更替,也不是絕對不能被社會容忍的事。所以,為什麼“田氏代齊”,只是因為齊國正好碰上了而已。

第三方面,也是最主要的一方面,春秋後期,周天子已經沒有了權威,各國君主的更替或封國的分裂,周天子事實上已經管不了了,晉國和周天子是同宗,姜氏齊國是周朝開國功臣,周天子當然不希望晉國分裂,姜氏被代,但周天子沒有任何辦法。如若在西周時期,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嗎?

我上述分析,沒有太多從晉國和齊國本身分析,當然,晉國和齊國本身也是問題很多,是決定性的。但是,歷史有時候就是很無語,很偶然,在某個大環境下,發生這樣的事情本身不奇怪,從古至今都在發生,這也是我所說的必然。


月下小樹


“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它的根本原因是舊勢力的沒落與新勢力的崛起,是周朝分封制破產的典型案例。


一,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齊桓公與晉文公是春秋時期數一數二的霸主。他們的基業,維持了百年左右,但是,歷史的規律就在於,不可能有一個家族能長久地興旺發達,能人輩出。事實上,能連續出幾代明主就很不錯了,後面再來一兩個中興之主,就很了不起了。世界是公平的,不會對一家一姓偏愛。

齊國和晉國出現危機,是在齊國宰相晏子和晉國大夫叔向的時期。兩個人當時有過一段談話,講述齊國和晉國可能會維持不下去。大致如下:

叔向曰:“齊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齊其為陳氏矣。公棄其民,而歸於陳氏。”叔向曰:“然。雖吾公室,今亦季世也。”

叔向問晏子齊國情況怎麼樣,晏子說齊國是末世,以後國政會歸陳氏(田氏),然後講了一堆理由,就是齊國國君失去人心,田氏收買人心。叔向回應說其實晉國也差不多,也是末世,然後也是說了一堆理由,就是公室腐朽,政出私門。

這個時候,是公元前539年,離齊桓公去世公元前653年過去了114年,離晉文公去世公元前628年過去了89年,一百年都不到。

任何一種力量,都很難短時期內消失,尤其是在分封制的時代,但是,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經歷了五代左右的人,原有的勢力終究要衰竭,只是由誰來取代的問題。


二,晉國的情況

晉國公室的衰敗,比齊國來的還要早,這是由晉國特殊的國情決定的。首先晉國有一個奇葩的現象,就是沒有公族。因為晉國曾經有過一段殘酷的宗室內鬥,晉文侯將他的叔叔桓叔分封在曲沃,然而,他的叔叔這一支卻有了取代晉侯的野心,經過桓叔和他的兒子莊伯以及孫子武公的三代人努力,最終吞滅了晉侯,取而代之,以小宗代替了大宗。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儘管桓叔這一支是不合禮法的,但是武公卻通過賄賂周天子,獲得了合法的晉侯身份。正是周天子自己不爭氣,毀壞了他的制度與禮法。

武公從曲沃奪取晉侯爵位以後,他的兒子晉獻公擔心曾祖父(桓叔)與祖父(莊伯)的子孫來爭位,重蹈前輩的覆轍,竟然將曾祖父與祖父的子孫屠殺乾淨了,”乃使盡殺諸公子“。這還不算,晉獻公的疑心病如此嚴重,連他自己的兒子也不相信,逼死了太子申生,逼走了另外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晉獻公死後,夷吾回國即位,想到的是殺了他的兄弟重耳。晉國這種殘酷的公室內鬥使得國君寧可相信外人,而不相信自己親族。晉文公靠的就是一幫外人的輔佐,在外流浪十九年復國的。正是在晉文公的時代,晉國這種外人強於自己人的局面形成。從此,國君的兒子都在外面,只有一個太子留在身邊,猜忌親族的競爭,寧可沒有親族的輔佐。晉文公復國後建立三軍,每軍設將官、佐官一名,稱為六卿,六卿出將入相。由於國君沒有親族的輔佐,政權就由這些卿士輪流掌握。

晉文公死後僅僅過了21年,他的孫子晉靈公就被趙氏第二代所殺。

晉靈公死後,公卿們迎立晉文公之子成公,晉成公在位只有六年,死後他的兒子晉景公即位,為了抑制這些公卿的勢力,晉景公拿最強勢的趙氏開刀(晉文公的孫子殺了晉文公追隨者趙衰的兒子趙穿、趙括),這就是趙氏孤兒的故事,但是晉景公死後,他的兒子被公卿殺害(第二次弒君)。公卿迎立在外的晉悼公為君,晉悼公是晉文公重耳的曾孫之子,也就是第五世,他也是晉國最後一位有實權的國君,但其實也是戰戰兢兢,悼公曰:”大父、父皆不得立而闢難於周,客死焉。寡人自以疏遠,毋幾為君。今大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後,賴宗廟大夫之靈,得奉晉祀,豈敢不戰戰乎?大夫其亦佐寡人!“晉悼公當時才14歲,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對於臣子們也很謙恭。他後來能力還是很強的。但是到了他的兒子晉平公手裡,晉平公無能,就有人說晉國的國政要歸於韓趙魏三家了,晏子與叔向論末世也是在晉平公的時代。人們敢公開談論這樣的話題,可見國君的權威已經是很弱了。晉平公死後,他的兒子昭公在位六年,等到晉昭公死時,已經是“六卿強,公室卑。”的局面了

晉昭公的兒子晉頃公時,“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盡滅其族。而分其邑為十縣,各令其子為大夫。晉益弱,六卿皆大。”六卿為了削弱公室,將晉室的遠親宗族都滅了,從此,晉國被瓜分已經是個時間問題了。此時是晉文公之後的第八代,公元前514年,晉文公死後114年。

小結:晉文公靠外人復國,建立三軍六卿,此後輪流執政。晉國疏遠親族,外人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五十年之內,兩次弒君,此後的國君越來越弱,晉國被瓜分成為定局。


三,齊國的情況

齊國沒有晉國那樣的寧可相信外人,不肯相信自己人的習慣。所以田氏代齊所用的更久一些。但是,所有的統治階級都將腐朽,這個規律是一樣的。齊桓公稱霸死後,五十年內,他的五個兒子爭相奪位。也是又一種奇觀了。

當年齊桓公收留了陳國的公子陳完(田完,齊國田氏的始祖),這原本沒有什麼特別,在田完之後的三代人裡,他們也不會有什麼非分之想,到了田完的曾孫田文子及其子田桓子,他們相繼受到齊莊公的寵信,齊莊公是齊桓公的曾孫之子(第五代),也就是齊桓公的第五代重用了齊桓公收留的田完的第四代和第五代。

田桓子娶了齊莊公的女兒,在對衛國晉公的戰爭中取得勝利,立下了軍功。正是從田桓子開始,只用了三代人的時間,就掌握了齊國的國政,而關鍵是在齊莊公的弟弟齊景公的時代。齊景公在位58年,是相當長的。在這個時代,雖然朝政是穩定的,但是田桓子的兒子田乞已經在收買人心了:

田釐子乞事齊景公為大夫,其收賦稅於民以小鬥受之,其稟予民以大斗,行陰德於民,而景公弗禁。由此田氏得齊眾心,宗族益強,民思田氏。晏子數諫景公,景公弗聽。已而使於晉,與叔向私語曰:“齊國之政卒歸於田氏矣。”

田乞在收買人心,小鬥收糧,大斗放糧,晏子勸齊景公要注意,但是齊景公沒有當回事。

田乞不僅在國內收買人心,在國際上也在交結諸侯,樹立外援。與此相對應,齊景公卻是一個貪圖享受的君主,國內的老百姓被受刖刑被砍掉腳的人很多,以至於鞋子便宜假腳昂貴。孔子說”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得而稱焉“。齊景公死後,在繼承人的鬥爭中,田乞收買人心的種種手段起了作用,國人幫助田乞,最後由田乞迎立的齊悼公繼位,開始了田氏專權。他的兒子田常後來又派人殺了齊悼公,立齊簡公,後來又殺了齊簡公(公元前481年,離齊桓公過去了173年),從此齊國的國政就落到了田氏手裡。田氏代齊,按照晏子的說法,就是“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於民,民愛之。”

田氏代齊,最後也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認,通過魏文侯向周天子報告,得到了齊侯的正式封爵。

小結:田氏從第四代田文子開始受到重用,第五代田桓子建立了軍功,到了第六代田乞就開始謀奪國政了,而齊國的國君卻越來越腐朽。田氏一方面收買百姓人心,一方面在外面交結諸侯,甚至還給齊國公族分土地,收買齊國公族的心。這樣一來,到了田乞之子田常,第七代田氏,終於控制了齊桓公子孫的朝政。


總結:春秋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舊的秩序瓦解,舊的勢力衰敗,新的勢力崛起。諸侯奪取了周天子的權威,諸侯的大夫又奪取了諸侯的權威。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正是舊的勢力衰落,新的勢力崛起的典型事件。這兩者之間,晉國重用外姓人,所以亡的快一些。


再思樓紀


三家分晉的實質和田氏代齊其實是差不多,這兩者都是新舊兩種勢力相互鬥爭的結果。所謂的新勢力就是指新興地主階級,而舊勢力則是維護舊制度的貴族。導致這兩股勢力相互鬥爭的底層原因就是由於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井田制的崩潰,私有土地制的發展,所以這些經濟上的變化需要在政治上出現一個匹配新興階級的政治地位。如果你瞭解法國大革命的話,那麼可以這麼說,三家分晉的背後邏輯和法國大革命其實是一樣的。

分封制的結構有點像傳銷結構,諸侯國下邊是卿大夫,而這個卿大夫和諸侯的關係就類似於諸侯和周天子的關係,卿大夫們分享著一個諸侯的土地。當時晉國的情況是大權旁落,被六個卿大夫把持著,這六個卿大夫分別是趙、魏、韓、智、範、中行。需要注意的是,這六家都是採用了封建剝削方式,由奴隸主貴族轉變成地主階級,並使用減賦等方式討好民眾逐漸發達起來。

那麼為什麼晉國的權力會被這六個卿大夫把持?直接原因是因為晉文公搞了一個三軍六卿制分享軍政大權。後來這六家當中的範和中行氏,被趙給滅了。滅了之後,智家成了最大,而且憑藉自己的力量威脅另外三家交出土地,這就是智伯索地。起初三家都不同意,可是後來韓氏服軟了,交出了土地,魏氏本來就左右搖擺,一看韓氏變節,自己也馬上跟著變節,唯恐人後。這就像是一家公司快倒閉了發不出足夠的錢,大家都商議要一起告公司,可是其中有一些另有私心,私底下收了公司的錢不和大家一起告,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大家爭先恐後要收錢單飛,這個陣營就被瓦解了。

接下來,智氏一看其他兩家都乖乖聽話了,只有趙不聽話,那就給他點顏色瞧瞧。於是智氏聯合了韓魏圍攻趙兩年,久攻不下,想到了引水淹城的方法。韓魏兩家這時忽然明白了唇亡齒寒的道理,有些後怕,再加上這時趙的遊說鼓動,於是紛紛策反,三家一起滅了智伯。瓜分了智氏土地後的趙魏韓,要求周天子把他們封為諸侯,周天子豈敢不答應。三家分晉就這麼成了。

回看這段歷史,晉國起初把軍權分給六個卿大夫,可是這六位後來的表現,真可以說是:六卿不認。





塞德烏漆嘛黑


你好,我是觀今昔,前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問題也就是問春秋戰國時的事件“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的發生是必然的還是隻是出於偶然。我的回答是這兩個事件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請看原因:

先分析一下三家分晉的必然性,這主要要從晉國的制度和地理形勢兩方面來說。

第一,晉國的制度與其他諸侯國不同,早在晉獻公時期就開始形成了這個差異,晉獻公在位時,娶驪戎首領之女驪姬並立為夫人,驪姬干涉晉國政治,導致了晉國的“驪姬之亂”,晉獻公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逐出國內,為了防止庶系與嫡系爭權,晉獻公又“盡殺群公子”。這導致了晉國公室力量衰微,卿大夫迅速做大,為分裂埋下了根基。

第二,晉國國土的地形極容易導致國家分裂,晉國國土主要位於現在的山西高原,山西高原多高山,汾河從南至北沖刷出狹長的山谷是主要人口聚集地,而山谷中間有數個狹窄處,形成了“連珠盆地”的地形。一方只要以不多的兵力守住狹窄處,另一方也會很難打進來,這種地形為分裂提供了很大便利。

接下來分析田氏代齊的必然性,這就更簡單了,主要也是兩點:

第一,當時的齊國姜姓公室很腐敗,已經失去了齊國的民心。

第二,陳國公族的後代田桓子滅齊國的慶、欒、高三氏後,對齊國公族“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對齊國國民“之貧均孤寡者,私與之粟”,田氏很快取得了公族和國民的支持,贏得了民心。

“三家分晉”根源是晉國的體制和地理,“田氏代齊”的根源是民心所向,所以說這兩個事件不是偶然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之前寫過一篇文章仔細分析了三家分晉的必然性,歡迎瀏覽,若有不同見解歡迎評論。


觀今昔


是必然結果

當年討論如何治國時,魯國公說:“我將任人唯親”,齊國公說:“我將任人唯賢”

當時的聰明人評價:“如果是這樣,那麼齊國必然強大而稱霸一方,但數百年後齊國將不為姜太公的後人所有;而魯國不會失國於諸侯(除非諸侯全沒了),但一直是個弱國”

後來果真如此

為什麼?看看晉國就知道,晉國曲沃武公以宗室旁支篡權繼承大統以後,擔心公室有樣學樣,就盡力打壓公室,絕不讓公室參與政治,而重用異姓功臣公卿,和趙匡胤擔心武將有樣學樣造反,打壓武將一樣

這樣,異姓公卿盤踞重要位置,又有才能,讓眾人很佩服,形成威望,還有世襲的地盤,久而久之這些重要的位置就變成這些異姓公卿私人的了,分裂和失國就是自然而然,歷史必然的了

當然,你可以說“我重用外人,不讓他們世襲不成嗎?”可以,也不可以,可以的是,你的意思是帝制,那就不需要那麼多貴族,像秦始皇一樣,六國貴族要麼殺光,要麼貶為庶人……可那家貴族願意自殺或交出地盤當老百姓?不可以的是無論哪個皇帝這樣做,不出二三百年還是要天下大亂,這還是長的,有的十幾年幾十年皇帝家族就被滅門了……而且即使你指定政策不許世襲,聰明的外人還是會利用權勢和聰明才智形成世家大族,比如四世三公的袁家,篡了曹魏的司馬家……

所有關鍵位置必須是自己的人,不然發展再好也是為他人做嫁衣裳,春秋還是春秋,戰國還是戰國,只是你的孩子早被人幹掉了

特別是做企業的人要深思


輕九輕十


我認為這是歷史發展之必然結果!而問題的根源要從西周的封建制度說起。

武王伐紂,最後的結果是紂王自焚而死。伴隨著戰爭的勝利,一場更加盛大而又莊嚴隆重的祭祀盛典在周的京城舉行。至此六百年的殷商的時代已經結束,西周時代粉墨登場。

周公的憂慮

周公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

當勝利的曙光悄然而至時,所有人在歡喜和鼓舞的時候。周公的心情卻是充滿了憂慮和惆悵,惆悵的是因為眼前的這一切來的太快了。他不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昔日殷商的氣勢是多麼的盛氣凌人,殷商的祭祀是多麼的隆重奢華,上百的牛羊,數不清的美酒佳餚,琳琅滿目的珠寶等等。這一切作為一個附屬小國周怎麼能比得上?昔日的周甚至還的畢恭畢敬的派出代表去朝拜這個神受之國。而現在這些昔日冠冕堂皇衣冠楚楚的殷商貴族,卻也要跟在別人的後面,穿上別人的禮服來祭拜別人的祖先了。這真是世事無常啊,一股悲涼之情油然而生。

周公的憂慮正是世事無常,天命難以琢磨。殷商的鐵打銅築之江山為何說倒就倒?歷史的悲劇會不會重演?周的江山和政權能夠長治久安嗎?周公沒有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看到的是殷商血淋淋的教訓。面對殷商的屍骸河山,他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正可謂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西周的初期組成

周是勝利了,但放眼向天下望去,看到的景象亂的像一鍋粥。用武俠小說中的江湖來形容在恰當不過了,初期的西周有很多的族群,這些族群就好比各大門派。原本這些各大門派的武林盟主是商,而現在周卻把他們的武林盟主給幹掉了。這那還得了!一下子全亂套了。有的離心離德,有之前效忠於商的,還有隔岸觀火蠢蠢欲動的。這些人有德親周,有的獨立,有德舉棋不定。而當初跟隨周反商的也不過是想安勞分配,戰後分一杯羹,可以說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可以想象到的是當時的天下有多亂?

所謂的武王伐紂也只不過是幹掉了個武林盟主,端了商的老巢。商的大部分勢力依然散佈在中原各地,隨時都有捲土重來的可能。

面對這樣的一個天下週武王起初的辦法是先為商的遺民建立一個傀儡政權,讓紂王的兒子武庚做君主,又把商的國土分成了三塊讓自己的兄弟蔡叔、管叔、霍叔去監視管理。史稱“三監”!

西周封建制度的形成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周武王一死各個部落就全都反了,更為滑稽的是帶頭的竟然是當初派去做“三監”的管叔和蔡叔,史稱管蔡之亂。最終叛亂被周公、召公和太公的兒子們連手平息了,武庚和管叔被殺。參加叛亂的殷商貴族則被安排了一個新的地方——洛陽,在這裡他們將成為重點防範對象。

管蔡之亂給周公敲響了警鐘,征服天下但考武力是不行的。伴隨周公憂慮的將是新的制度的產生——封建制度。

封建制要分封諸侯,分是分地牌,封是封諸侯。分的是原來殷商的地牌,封的是自家的兄弟和功臣。把殷商的土地分封給自己的兄弟和當初一起打拼天下的有功之人,只要是參戰的、承認周天子的,不管是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都能從中分一杯羹,成為國君。而且這些諸侯內部國中的一切事物周天子一概不管自行處理,封邦建國自力更生。對於那些文化落後,原來不被商看起的那些部落,現在也能得到周天子的認可,並人五人六的和中原各諸侯平起平坐禮尚往來,這可真是賺大了,更重要的是能世襲!

這樣一來,諸侯都歡天喜地的回到各自的封地去定疆域、建社稷、封子弟、分田地、收稅去了。

分封制對於起初的西周來說是新時代的新產物,諸侯們當然要爭相效仿,於是分封之後再分封!這就是三級封建制度。

在封建制度下最大的是周天子,普天之下都是天子的所以他是天下之主。由於分封眾多,所以他是天下共主。

次一級的是國,國是天子分封的,爵位都在公侯級別。所以他們都統稱為公,比如齊桓公、晉文公等等,他們的家室叫公室,他們的族人則叫公族。

諸侯可以在分封,諸侯以下的叫士大夫,士大夫也可以世襲。天子分封的叫國,諸侯分封的叫家。一家之主叫家主,諸侯稱公,士大夫稱氏,他的家族叫氏族,他的家人稱氏室。

這就是三級封建。

制度背後的隱患代表三家分晉和田氏伐齊

在封建制度下,諸侯是天子之臣,士大夫是諸侯之臣,士大夫輔佐諸侯,諸侯效忠於天子。諸侯從徵納貢、捍衛王室,諸侯受到欺壓天子會給諸侯主持公道,士大夫於諸侯也是如此。天下太平,其樂融融,井然有序,中華大地生機勃勃。但是制度有利的一面就有弊的一面,時間一長便會出現危機。危機便在於諸侯和士大夫們的自力更生。

在這種制度下,最受賄的是底層的諸侯和士大夫,諸侯和士大夫擁有絕對的權利。諸侯和士大夫日益膨脹,最終導致的是氏族會超過公族,諸侯也可能超越天子。這種情況在春秋時期表現為諸侯架空了天子,到了戰國時期,士大夫則滅了諸侯。三家分晉和田氏伐齊的一幕也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馨晨復語


自周平王東遷成周以後,周王朝對於諸侯的統治力與號召力就聊勝於無了,只成為名義上的宗主,這在背後是各諸侯軍事力量和經濟基礎的強大,而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同樣是卿士大夫們的強盛,伴隨著的是宗主的沒落與無奈。

自周武王建立周朝開始,在全國分封齊魯衛虞等七十餘國,這裡大部分是姬姓諸侯,少部分是夏商遺族還有功臣等的封國,這種分封制對於籠絡和統治全國是非常適合的,但隨著生產力和人口的不斷增加,分封制所要訴求的屏障功能都喪失殆盡,反倒是宗主的領地不斷被蠶食與縮小,到最後只剩下王城周邊幾十裡地作為領地,而諸侯們則兵強馬壯,僭越禮制,爭奪攻伐不斷,最早制定的各種等級禮制也都拋之腦後,如孔子所說已經到了禮崩樂壞的地步了。

諸侯對於宗主周王是如此,這讓有封地的士卿們也紛紛效仿。晉國設三軍六卿分掌軍隊,分別韓、趙、魏、智、範、中行氏,這六卿互相爭鬥,為的是執掌朝政,經過很長時間的爭鬥,最後韓、趙、魏三家滅了另外三家,在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這也就意味著晉國正式被瓜分了。

田氏代齊也是如此,田氏的祖上田完原先是陳國的公子到齊國避難,受到齊國的接待,給予禮遇,沒想到齊國養了一隻狼,經過上百年的發展,田氏發展壯大,大肆收買民心,掌握了實權,到了齊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成為齊侯,到此齊國的呂氏政權完全由田氏所取代。

歷史發展到現在,完全超出開創者的各種預料,千算萬算,沒有算到自己創立的國家被人所取代。這其實也不必大驚小怪,這完全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首先是人口不斷增長,土地越來越少,這種矛盾迫使各諸侯或卿士之間開始出現了爭鬥,以此通過戰爭平緩社會矛盾。

其次是王室的統治力不斷下降,無論對僭越者以懲戒,給了別人可乘之機,當法律不嚴肅的時候,別人自然就不再拿它當回事,大家就爭相效仿,取而代之。

總之,出現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是意外,而是必然之結果。正是歷史發展的滾滾車輪才造就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


華豎


這個問題非常好,個人認為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這兩個典故大家早已熟識,就不做贅述了。

這兩個典型的例子是春秋與戰國的分水嶺,春秋時期諸侯據城設邑,貴族循禮而戰,霸主會盟而和,是尊王攘夷的時代,是分封制、禮樂制、宗法制瓦解的時代,是青銅沒落的時代。很明顯的春秋時期以人為貴,以禮為先,名義上還是遵從周天子的統治與權利,到了戰國就完全不同了。

春秋末期周王室衰落,不能主持公義,諸侯國為了權利徹底禮崩樂壞,進行一系列無義戰。這兩件事充分說明了諸侯國已經無視周王室的統治,這代表一種制度的崩潰,諸侯無視王室,客卿無視主公。

舊的形式崩壞必然有新的格局誕生,戰國也便開始了諸侯大規模兼併的新開端。


山人遲暮史海探究


我認為,這個問題,更適合用法家的學說來探討。

從權勢講,比如,夏桀做天子,掌控天下,不是德才好,是權位重;堯做百姓時,不能治理好三戶人家,不是德才不好,是地位太卑下了。

此時晉國、齊國,已失權勢於各大家族,放任他們豢養門客、結黨營私;有過錯不懲罰,獎賞又不因功勞。

造成結果,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當家族們勢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想秀秀肌肉了,挑戰一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韓非子》、《商君書》,把這些道理講的很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