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疫情或重创西方体制,美国将面临可怕的报应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8日发表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或将重创西方体制,自鸣得意的政府将一败涂地。文章编译如下:


一旦疫情造成最严重的破坏,世界地缘政治秩序恐将变得面目全非。存在已久的政权会受到严重削弱,未从雷曼危机中完全恢复过来的政治体制将遭受第二次重创。


那些向来最自大或最无能的西方政府将被无情的选民骂得体无完肤。社交媒体会见证这一点。


一、英、意:医疗体系不堪重负


英国首相约翰逊将被评判他这届政府是否能让老年人(以及不那么老的人)避免大批死亡,以及国民保健署会否被糟糕的制度失败所围困。


韩国的人均重症监护室(ICU)病床数量是英国的6倍,德国是英国的4倍。我们目前从意大利伦巴第了解到的情况是,13%的感染者需要在ICU治疗,通常治疗期为两到三周。


英国人:疫情或重创西方体制,美国将面临可怕的报应

▲3月9日,在英国伦敦,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右)和英格兰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惠蒂准备参加内阁紧急安全会议。(新华社发 蒂姆·爱尔兰 摄)


疫情已经让意大利医疗设施最完备的地区不堪重负。由于没有床位,ICU病人被送往托斯卡纳。


意大利麻醉与重症监护科人士说,或许有必要把“非常稀缺的资源”留给“生存机会更高、未来的人生之路更长”的患者。


位于米兰的路易吉·萨科医院的传染病科主任马西莫·加利教授说:“这根本就不是流感。说出这种话的人正在给不想看到真相的人制造困惑。”


英国人:疫情或重创西方体制,美国将面临可怕的报应

▲3月9日,在意大利罗马,人们在火车站拥抱告别。(新华社发 阿尔贝托·林格利亚 摄)


如果英国政府能争取到至关重要的几周时间来“平抑高峰期”,并将疫情拖入传染性不那么强的夏季,或许有望避免让国家丢人现眼。


我的建议是采取战时措施和严厉的防控传染手段,吞下经济重创的苦果。政府无法逃避这种取舍,但它可以利用一切力量来缓解商业遭受的打击,并让成本“集体化”。


二、意大利:难以招架经济衰退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意大利的医疗系统似乎无法拯救患者。就算考虑到年龄结构,意大利的死亡率也达到韩国所报告的死亡率的6倍。


难道是意大利的二氧化氮污染程度在欧洲最严重(英国也很糟糕),因而导致慢性肺炎吗?是政府混乱的管理导致疫情重灾区科多尼奥出现一系列错误吗?


眼下,意大利总理孔特正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之时乘势前进,但他封闭米兰、威尼斯和意大利大部分工业核心区的决定——虽然必要——会让意大利对严重的经济衰退束手无策。意大利缺乏阻止衰退的主权工具。持续20年的经济萧条让意大利经济本身的免疫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意大利联盟党铁腕人物马泰奥·萨尔维尼对意大利参议院说:“企业需要紧急救助以防倒闭和裁员。如果它们因某些斤斤计较的人而得不到救助,那就意味着欧盟已死。花钱加入一个只会给我们带来伤害的联盟不再是可持续性的行为。”欧洲主义是一种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态度。


三、德国:政党联盟再遭撕裂


与欧洲大部分地区一样,德国的传染轨迹与意大利相似,只是推迟了几天——德国对疫情也措手不及。


德国的疫情热线电话像英国一样难打。负责检测的机构是卡夫克斯克检测中心。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这一疫情重灾区,出现了医生数量不足的问题。德国政府似乎倾向于照常发展经济,而不是控制传染病的蔓延。德国会为这一选择感到后悔。


与医疗体系失败同时出现的还有整个欧元区陷入严重衰退,欧洲央行如今已耗尽气力。


只有像罗斯福新政那样规模的财政刺激手段才能对抗此次冲击,让欧元区摆脱通货紧缩的颓势。这样的做法与欧盟控制开支的机制背道而驰,而这一机制已在欧盟的法律中明文规定。欧洲人给自己搭建了一个无法应对危机的架构。


四、美国:自欺欺人逃避现实


美国的情况也尚无定论。领导这场战争的那个人在病毒已经在华盛顿州传播很长时间后还坚称这是“骗局”。


这一臭名昭著的口头禅将响彻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特朗普总统任期的写照。


特朗普刚刚上任就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全球卫生安全经费削减了80%,并取消了白宫的大流行病监测机制。当病例数量激增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试图编造消息。只要华尔街还在保持上涨,肯定一切都好。但市场出了差错。在科学问题上,最好还是听科学家的。


英国人:疫情或重创西方体制,美国将面临可怕的报应

▲资料图片: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华社/路透)


事实上,美国起初几乎没有对任何人进行检测,一直到3月初这种局面才得到改善,但为时已晚。这个错过的时机是致命性的。



美国将面临可怕的报应。它拥有富国当中最好的医疗保健体系——同时也是最糟糕的。大流行病恰恰重创了这个体系最糟糕的一面。


特朗普如果立即动用行政权力,将检测和医疗范围扩展到没有医保的人群和非法居留的外国人,如果他转而采取封锁疫情暴发区的做法并实施战时政策,那么他还是能够避免灾难。


但这样的局面没有出现。拥挤的集会仍在继续,感染人数还将呈指数级暴增,这实在令人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