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最近,臺劇《想見你》口碑熱度雙豐收,豆瓣評分一直穩定在9分以上。雖然在評分方面還沒有超過之前的現象級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但我認為這部電視劇有著更深遠的意義。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這不僅僅因為它的受眾更廣,觀影人群是前者的二倍,並且它好像在釋放一個訊號——曾經輝煌了十餘年的臺灣偶像劇製作,難道又回來了?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這個分值在同時期的華語電視劇中,堪稱碾壓……


《想見你》的製作人叫麻怡婷,因為這部劇,她的名字也逐漸被更多的人認知,每次宣傳活動,她都像大家長一樣要總結髮言,享受著眾星捧月的待遇,那句金句也廣為流傳。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麻怡婷或許會成為下一個王牌製作人。正像她之前那些前輩一樣,因為一部劇名聲大噪,然後繼續製作更多更好的劇,成就自己的事業輝煌。


《想見你》和它背後的故事,我們留在下一篇講,但此刻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臺灣電視劇發展的這幾十年裡,大部分打出名堂的製作人,竟然都是女性。


是的,這說不清是巧合還是註定,亦或是女性在製作電視劇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她們似乎更瞭解觀眾的喜好,也似乎更有直覺,能甄別出到底誰能成為一代巨星,正像柴智屏之於F4,像麻怡婷之於許光漢。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臺灣電視劇界這些叱吒風雲的大姐大們,她們是麻怡婷的前輩,也是偶像。時代變遷,女製作人是一道壯麗的風景線,不管是風頭浪尖,還是悄然退隱,她們存在的本身就更像是一部大戲。


這些大姐大們的苦辣酸甜,真是回味悠長啊……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大殺四方的大姐頭


“女製作人”這個名號聽起來就很威水,但要在女製作人裡再選一個大姐頭,那一定是有著“臺灣阿姑”稱號的周遊。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為什麼說她是大姐頭裡的大姐頭?因為她實在是走出了一條旁人無法複製的人生路。


1937年生人,六十年代開啟事業,一路不退場,直到2015年得到了金鐘獎“特別貢獻獎”,算是正式宣佈退休,其中有著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職業生涯。


而且,她所處的這半個多世紀,男女之間尚且談不上平等,更不要提在事業上有什麼作為。可週遊就憑著“大殺四方”的本事,當上了影劇圈裡人人“跪拜”的女王。


周遊出生於普普通通的家庭,家裡十口人擠在一個小房間,長得不漂亮,也不受父母待見,她出生那一年爸爸受了處分,甚至把她當成掃把星。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長大了就自力更生,出去找工作,醬油廠也做過,百貨公司也做過,工作一個接一個地換,後來因為喜歡錶演,考進了“文化工作隊”。


在文化工作隊,周遊除了各地去演出,還幹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她認識了鼓手陳建良,未婚先孕,生下了兒子馮凱。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在那個年代,女性普遍保守,“未婚先孕”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甚至可能成為一個女人一輩子的汙點。可週遊不僅這麼做了,還堅定地把孩子生了下來。


這還沒完,帶著兒子的周遊很快又移情別戀,愛上了軍官馮元達,與其結婚,並聲稱馮元達對兒子“視如己出”,是“這輩子最愛我的人”。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所以,周遊的敢想敢做、敢愛敢恨,毫不在乎周圍人的眼光,硬是把自己變成了世俗評價系統之外的女人,指指點點這種事她已經從來不在乎,在某種程度上說,她是“領先於時代”的女人。


仍記得周遊七十多歲穿著露背裝上《康熙來了》,不等小S說話,就自己走起了風騷臺步,還大方地說自己“該大的地方大,該小的地方小”,以及“希望追我的人多多益善”。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在感情中的無畏托膽也符合她在事業中的表現。


1962年,臺灣第一家電視臺“臺視”開臺,周遊考入,同年拍了第一部臺語片《相欠債》。


這麼多年,周遊在臺視一直都是拼命三娘,精力大到嚇人。她每天要尬兩三部戲,甚至有導演在劇組掛出了“歡迎美國水蛙駕到”的橫幅諷刺她的“划水”、朝三暮四;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別人不演的、看不上的角色,她統統笑納。演潑婦,演三八,演鬥雞眼,不顧形象,六十年代她甚至演過“車震”這樣大膽的橋段。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當年的同事聊起她,都有一個印象——“她很想紅”。而周遊說起這段往事,則只說是要給兒子賺奶粉錢。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一直演甘草角色的周遊,在演員這條路上得到的最高成就是獲得“金鼎獎”最佳女配角,站在一起和她領獎的是漂漂亮亮的女主角白蘭。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也許這個獎盃令她看透了許多,在這之後,周遊就考慮轉型,一直爭強好勝的她不甘於做其他人的配角,周遊轉戰幕後,當起了製片人。


她製作的第一部電視劇是中視的《梨花淚》,收視大熱。很多人都說周遊太適合做幕後,可謂是如魚得水,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性格特點。


她無比強勢,什麼問題都能解決,大到搞定老闆和演員,小到餐盒便當吃什麼,她都要自己做主;


她同時又八面玲瓏,人脈深廣,她和臺灣政商兩界都有深入交往,後來出書的時候,光是推薦人就密密麻麻一百多位,全都是名流鉅子。


演員們懼怕她,誰都捱過阿姑的罵;背地裡又會對她品頭論足,孟飛曾經戲謔地談起過阿姑搞定各色人物的方法: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嘛。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但同時,大家又服氣阿姑的眼光,她拍的電視劇的確老少咸宜,號稱從4歲到94歲的觀眾都愛看。周遊的家訓是“笑笑的哭,哭哭的笑”,也即是,做戲要做到讓觀眾又哭又笑。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大家總結“周式戲劇”的法寶有三:威亞、乾冰和飄逸的戲服。她一定選一個最美的女主角,出場就要美得窒息那種。各種動作也要美,周遊自己不會打戲,可卻很懂得擺pose。潘迎紫的古裝扮相就成為了所有臺灣少女心中的仙女。


1984年的神鵰俠侶是周遊第一個巔峰,主題曲《躍馬江湖道》,小S不知道在《康熙來了》唱過多少遍。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那時候周遊就懂得在劇情里加入“石頭人”“靈芝人”等玄幻元素,做戲的直覺領先同時代一大截。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2000年的《飛龍在天》是周遊第二次巔峰,這部電視劇的導演是她兒子馮凱,周遊也親手捧紅了一代女神賈靜雯。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這部劇可以說已經有了偶像劇的影子,同時又兼顧了灑狗血的劇情,富家小姐愛上了底層窮小子,再加上兄弟情義、時局變化的跌宕起伏,讓臺灣的老百姓們看得欲罷不能。


《飛龍在天》是一拍再拍,拍到賈靜雯都要累吐血,哭著央求周遊“把玉紅寫死吧,別讓她復活了”,最終定格在248集,成為了臺灣電視劇的最長壽紀錄。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心疼賈靜雯五秒鐘……


這麼多年,賈靜雯除了婚姻問題的拖累,在戲路上也一直沒有突破這部鼎盛之作,她曾經抱怨過觀眾對她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飛龍在天》,兜兜轉轉,一直等到2019年的《我們與惡的距離》 ,女神才終於迎來了第二春。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事業上風風火火,大殺四方,在生活中的周遊也一直沒閒著。


之前提到她嫁給了軍官馮元達,可沒過多久,周遊發生了第三次“情變”,愛上了小她6歲的中視演員張育安。彼時,周遊和張育安都各自有家庭,雙雙出軌然後結婚,生下了小兒子,也堪稱奇景……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和張育安的婚姻期間,周遊已經做上了製片人,因為張育安長得瀟灑俊朗,周遊沒有安全感,還曾為他整容,經常打羊胎素,打得太多後來還得了四肢腫大的病。


和張育安的婚姻沒有維持幾年,周遊又再次愛上了小鮮肉李朝永。


她對李朝永百般照顧,扶持他做導演。當時公司風言風語,鐵腕的周遊不為所動,甚至說:公司裡不方便談劇本,那我們倆就只好去咖啡廳裡談咯!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這段三角戀也十分狗血,李朝永橫刀奪愛,張育安找人砍了他十幾刀,這種不怕死的行徑就征服了周遊。後來李朝永還寫過血書“玉真,永遠永遠愛你”(周遊原名周玉真),為了勸她戒菸,曾經狠壓菸頭在自己手上熄滅,為了勸她少喝酒,就大力捏碎酒杯……這個人也是真戲精了……


李朝永多年來為老婆鞍前馬後,周遊身體出問題癱瘓在床好幾年,全是李朝永床前床後地伺候,周遊八十多接受採訪還淚水漣漣地說“李朝永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的人”……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當然這段感情也並非那麼完美無瑕,坊間對周遊這段姐弟戀一直有戲謔嘲諷,甚至是看笑話的態度,畢竟周遊身家30億嘛,就算是為老闆打工,也要打到底啊。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後來李朝永還偷吃出軌了周遊的好閨蜜,被媒體抓了個正著,周遊選擇大度原諒,並且風風光光地補辦了一場婚禮宣誓主權。李朝永痛改前非,單膝跪地之後,又來個公主抱。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當然,李朝永和周遊的夫妻之情,這略顯奇葩和荒唐的畫面,別人再怎麼演繹和推想,也不如他們自己心裡最清楚。


如果說李朝永是為了錢,那麼人精裡打滾了半輩子的周遊又何嘗看不透這一切?

只能說,當人擁有了巨大的財富之後,在某種程度上就可以脫離世俗的眼光和評判,也不再受累於用“道德”和“倫常”去束縛自己,反正追求自己想要的,然後得到它,就足夠了。


周遊需要別人表達愛意,並且是狂熱的表達,她需要這些,自然有人願意提供這些,而這背後的實質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關係呢?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怎麼說呢,周遊或許是真正為戲劇而生的女人,因為她本身就是十足的drama體質,她將自己的一生活成了有激情有狗血有恩怨情仇的長篇電視劇,真可謂不折騰不成活。


但拋去這些狗血八卦,周遊的成功當然也並不偶然和幸運,畢竟,她是一個像鋼鐵一樣的女子。周遊曾說,我的字典裡沒有“不懂”、“不會”、“太難了”這些詞,我什麼都可以做。


在2015年她事業的最終高光時刻,捧著獎盃的周遊非常激動,她忠心的老公李朝永側身一旁,周遊說:“我這一生,吃苦當吃補。”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想想,這也許就是阿姑的成功之道吧。


周遊的時代正是觀眾們從娛樂貧瘠到逐漸開智的過程,“電視劇”這個形式還是新鮮事物,而她做的戲劇精彩、接地氣、矛盾衝突激烈,狗血灑得淋漓盡致,很抓眼球,可以說周遊的輝煌正逢其時。


再往後幾年,這種類型就不再吃香了……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好風憑藉力的武俠女王


時間來到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這個時期裡最受歡迎的劇是什麼?當然就是扎堆出現的瓊瑤劇和金庸武俠劇。無論是香港、臺灣還是內地,“言情”和“武俠”四個字都是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要說瓊瑤劇,當然就是瓊瑤女士自己家的大產業,瓊瑤製作自己的劇集也非常親力親為,女主角要自己挑,主題曲也要自己定,但要論金庸武俠劇,則大部分出自一個女製作人的手筆,她就是楊佩佩。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楊佩佩成名於八十年代,輝煌於九十年代,她和瓊瑤班子幾乎是不分伯仲,都很高產,拍出的劇也很受歡迎。有一年媒體算過兩個人的製作費,瓊瑤一小時28萬,楊佩佩一小時25萬。


但楊佩佩本人還是蠻特殊的,她不像是一個女製作人該有的樣子,她和周遊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類型。


她的個性拘謹、敏感、緊張,她幾乎不接受訪問,也很少講自己的事,更是鮮少出席什麼大場合。我看過她上了一期《玫瑰之約》,肉眼可見的緊張,一隻手永遠在捋頭髮,搞得我也跟著她緊張。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更大的不同在於人生境遇和感情觀。楊佩佩童年不幸福,父親家暴,她16歲離家出走,18歲獨自到了香港讀書;


後來回臺北打工,認識了某公司的老闆,大她20歲,“有戀父情結”的楊佩佩迅速與之結婚。


誰知道命運善開玩笑,20歲結婚,21歲生了兒子,23歲時就死了老公。此後楊佩佩成了單親媽媽,進入電視臺,早早地送兒子去了美國讀書,她就一心一意地在電視圈裡混。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楊佩佩最初也是從底層做起,在綜藝節目《豔陽天》裡打下手,買便當,開車,寫腳本,借衣服,什麼都幹;1984年,她開始製作第一部電視劇叫《一加一不等於二》。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這部電視劇大獲成功,同時也展現出了楊佩佩非凡的眼光。她是一個非常懂得“借力”的製片人,她的“借力”只有一個,就是起用港星。


也許源於年輕時有在香港讀書的經歷,楊佩佩對於香港電影十分鐘愛,閒來無事就抱著碟片看。


那時正逢潘迎紫在香港事業發展不順,楊佩佩勸說她放棄香港,“全部打包”來臺灣,給她搭配了臺灣演員寇世勳,於是造就了這部收視很熱的電視劇。


所謂樹挪死人挪活,潘迎紫在香港不行,來了臺灣倒是大火特火,從此開啟了不老女神的傳奇之路,這就是命吧……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楊佩佩對潘迎紫有知遇之恩,至今二人仍是親密好友。


從那以後,楊佩佩每部電視劇裡都有香港演員的影子。她從亞視挖來了劉雪華,拍了《笑傲江湖》,開啟了劉雪華的臺劇時代。


有趣的是,劉雪華後來成了第三代臺劇女王柴智屏的首席麻將搭子,可見臺灣電視圈也真是兜兜轉轉,這些人抬頭不見低頭見啊。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1985年《笑傲江湖》,劉雪華飾演任盈盈。


楊佩佩捨得花錢,看中的演員,多高的片酬也要請到。《末代兒女情》裡有藍潔瑛。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江湖再見》裡張庭和關詠荷。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在《儂本多情》裡有劉嘉玲。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這裡還有一個流傳的段子,話說劉嘉玲的演技讓楊佩佩頗為頭疼,她曾嚴厲地說:“嘉玲啊,我發現你不會演戲啊!電視裡不需要王家衛電影那樣淡淡的神情!”後來劉嘉玲和楊佩佩也一直淡淡的,可能是傷自尊了……


《春去春又回》用了邵氏女星夏文汐。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在選用演員方面,她也有獨特的觸覺。她是第一個發現馬景濤的潛力的,當時楊佩佩覺得只有馬景濤這樣大開大合(咆哮式)的演技才“夠電視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後來馬景濤這匹名駒和伯樂楊佩佩之間還發生過齟齬,被媒體大肆報道過,楊佩佩曾撂下狠話“以後再用馬景濤,我就倒著走!”


後來兩人冰釋前嫌,在楊佩佩新書發佈會上,馬景濤還開玩笑地說:“我可是倒著走進來的哦!”


說起來,女製片人和手下的年輕男演員發生矛盾彷彿是業界慣例,之後我們將要寫到的偶像劇教母柴智屏和“逆子”言承旭身上那出大戲更為精彩,這個我們下回再講吧。


在選用香港演員方面,楊佩佩用得最多的是劉松仁,用得最值是葉童和周海媚。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都見過劉松仁的媒婆扮相嗎?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葉童當年已經是金馬影后,純粹的電影咖,也不知道楊佩佩用了什麼辦法,硬是讓她來了臺灣。


楊佩佩的韌性,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是圈內共識,後來演過《神鵰俠侶》的任賢齊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她就像一隻攻擊性很強的鯊魚,只要認定是你,她可以等待,會全力說服、爭取,就是要你。


她的企圖心很強、很堅持,為求好心切,她會鍥而不捨。有些戲,我看不需要花那麼多錢,但她堅持品質,很捨得花。東西拍完後,她若發現角色不合,會捨棄成品換角重拍,白花錢的事她也幹,她就是要好!


而周海媚用得值,因為她是金庸老爺子最欣賞的女明星。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1995年《倚天屠龍記》。


臺灣媒體有一次是這樣報道的:


昨晚臺視請金庸夫婦及同行的蔡瀾等十多人一起在臺視頂樓吃飯,由鄭逢時和李祖源作東,節目部經理盛竹如和新聞部經理顧安生、楊佩佩作陪。


金庸對周海媚青睞有加,笑著對她說:“我看過你的電視劇,兩姊妹同時喜歡一個男人,那男人竟然喜歡姐姐不選你,真笨!”(這裡指的是TVB《天地豪情》中,周海媚和郭藹明同時愛上黃日華)


一旁的馬景濤笑道:“《倚》劇中張無忌最後亦不是選周芷若的。”金庸幽默地說:“早知道周海媚演周芷若,我就改結局了。”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楊佩佩還有一個絕招,也被後來的臺灣偶像劇學到了十足十的精髓,就是一定要配上知名歌手唱一首絕美好聽的主題曲。


楊佩佩的電視劇裡多少耳熟能詳的旋律啊,《刀劍如夢》、《愛江山更愛美人》、《凡人歌》、《倆倆相望》等等,甚至她不太出名的劇集也有好多是K歌天后陳淑樺唱的,也是蠻值得考古一番。


當然,時代滾滾前行,人們的審美也是要逐步變化,當時間來到了2000年,楊佩佩那一套金庸武俠的刀光劍影也漸漸地不適應了新的環境。


楊佩佩曾經來過大陸發展,還在上海買了房子,但終歸水土不服,後來還是回了臺灣。


但是呢,楊佩佩這個人的命運也真是奇妙,就在她的事業逐漸走下坡路時,人家的兒子倒是意外地攀登了人生巔峰。


前文中說過,楊佩佩老公心臟病死後,留下了不菲的遺產,所以楊佩佩的兒子9歲的時候便有條件送去了美國讀書。楊佩佩對此一直心有愧疚,覺得沒有陪兒子。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但是呢,這個兒子上大一的時候和同學合開了家科技公司,投入50萬臺幣(合人民幣11萬),結果2000年時候竟然被微軟收購,收購價是!2億500萬美元!!好吧,這才是別人家的兒子吧……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所以啊,楊佩佩也是好命啊……


兒子送了媽媽很多微軟的股票,後來楊佩佩退休之後開了一家飯店叫“春申食府”,主營精緻上海菜。


年輕時不愛交朋友的楊佩佩,人到中年以後反而喜歡熱鬧,春申的包廂也是一眾女明星的聚會場所,比如張小燕、潘迎紫、沈春華、甄珍、甄妮、王淑娟、陳莎莉…


現在,楊佩佩有一個男性合夥人葉先生,兩個人共同經營著這個飯店,對於感情和婚姻,她就一直順其自然,不強求,所以也不失望。


到了這個年紀,相處起來舒服自在,有個人牽掛著你,這樣就是最好的伴了。


說起來,不管是刀光劍影還是俠骨柔腸,已是久遠的往事。一代武俠女王從滾滾紅塵中退隱了,過起了佳餚與花草的寫意人生,這又何嘗不是戲劇人生呢。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這般景象,又和那段歌詞多麼地應景——


拈朵微笑的花,想一番人世變換,到頭來輸贏又何妨。

日與月互消長,富與貴難久長,今早的容顏老於昨晚。

眉間放一字寬,看一段人世風光,誰不是把悲喜在嘗。

海連天走不完,恩怨難計算,昨日非今日該忘……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周遊和楊佩佩,成長於不同的時代,受過不同的教育,有著迥異的人生觀和愛情生活,但她們有兩點是相同的。


一個是她們的蠻幹、吃苦、捨得對自己下狠心。


她們都是從基層做起的,周遊年輕時各地跑演出,演了很多甘草角色,一顆心全撲在戲劇上;楊佩佩年輕時做綜藝,苦活雜活也是什麼都幹。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因為做得多了,經驗自然就多,遇到困難時也不會大驚小怪,畢竟製作人最核心的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熱情、經驗和能幹,差不多就構成了一個人成功的基石。


第二個,她們都飽嘗了女性在事業中的種種困境和羈絆。


楊佩佩曾經說過,大家對女製作人會有誤解,覺得女性天生善於處理問題,或者因為女性的角色,旁人就會多通融一些、多憐惜一些。


而事實上恰恰相反,在事業的競技場,女性比男性要難得多。


因為大家看到你是女性,首先的態度就是質疑,覺得你不如男人做得好。所以她們往往要花費很多精力說服對方,得到認同,繼而才能得到肯定。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周遊和楊佩佩分別用了不同的辦法來應對這種困境。


周遊長得不漂亮,沒什麼捷徑可走,所以讓自己強勢潑辣,向下有強大的壓制,向上則習慣性地使用“一哭二鬧”的土辦法,剛柔並濟;


楊佩佩面容清秀,在這方面也格外費神,她一直杜絕各種緋聞八卦,也沒有再婚,對外塑造了一個清心寡慾的“女鯊魚”形象——雖然我不善言談,行事沉穩,但是我會用韌勁、用等待、用無止的說服,終將達到我目的。


最後還有一點小感慨,製作人做久了,難免會產生權力上的幻覺,覺得很多人的生殺大權都握在手,這種心態其實很危險。


周遊就一直在這個幻覺中無法自拔,當她年老之後,仍然遲遲不肯退場,在生活中也要擺出女王的派頭,身邊一定要有忠誠的男人。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有一件事印象蠻深刻的,周遊和李朝永補辦婚宴的時候,賈靜雯檔期緊張沒有出席,周遊還罵過她“不會做人”。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後來賈靜雯送了一個花籃,對記者說“她是最好的前輩,我們做晚輩的,她說什麼就是什麼。”


當然,這其中的細節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在臺灣電視劇繁榮發展的那些年裡,一個強勢的製作人手下一定有一些備受壓榨的演員,這種壓榨的程度使得他們常常忘記感恩……


還有一次,臺灣喜劇演員許傑輝模仿了周遊,因為化妝化得太醜,周遊說要告他上法庭……


臺劇幕後女王們風雲往事 ( 之古早篇)


而我則挺佩服楊佩佩的,當她還是金牌製作人的時候她就知道自己會有不再紅的那一天,她曾說過:“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從前。


所以,寫意人生也挺好,做做菜,談談情,和老友們相聚甚歡,不失為“女製作人”最好的歸宿啊……


好了,臺劇女王的古早篇就到這裡,下一篇,臺灣轟轟烈烈的“造星運動”即將拉開帷幕,我們也將領略更雷厲風行的“教母”們的偶像劇往事,請期待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