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機:民機質量道德的中心準則——生命至尊

隨著經濟的穩步發展,人們出行的方式也變得多樣性,其中民用飛機在交通運輸中的地位越顯重要。民用飛機的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等都有較高要求,其中安全性是最根本也是最關鍵的要求,作為民用飛機的製造廠商,飛機的製造質量直接影響了安全性。

飛機的質量是客戶選擇民用飛機第一位考慮的因素。

大飛機:民機質量道德的中心準則——生命至尊

1、民機質量技術道德是質量和道德的完美統一

民用飛機的質量問題涉及到藍圖籌備、設計研發、製造生產、質檢測試、服務運營等各個環節,如果要提高飛機的質量,就要明確各環節的任務,其中各環節都涉及到道德問題。道德具有歷史繼承性、共通性、自律性,是人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通過社會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人在實踐中遵守這種規範,才能合乎社會的道德要求,才能更好得增進個人和社會的進步。

對民用飛機質量的重視是對生命的尊重,是社會道德規範的組成部分。參與到民用飛機各個環節的人或組織都受到民用飛機質量道德的規範和約束,民用飛機質量道德規範是一個彙集航空工程、質量管理規範和人本身在內的系統工程,即民用飛機質量規範主要體現在技術、管理、人3個主體,其又是社會大系統中的子系統,和社會系統互相影響作用,所以對於民用飛機質量道德需要更深度的認識和理解。

大飛機:民機質量道德的中心準則——生命至尊

民用飛機質量的技術道德是民用飛機質量與使用技術之間相互關係應遵守的原理和規律,技術道德觀決定技術道德。民用飛機的技術道德觀是質量的需求,是民用飛機技術研發、使用需求、人的技術活動的基準。民用飛機質量技術道德是民用飛機質量和道德的完美統一,是民用飛機技術行為中尋求質量的價值方向。

大飛機:民機質量道德的中心準則——生命至尊

民用飛機質量技術道德受到外部質量要求和內部質量要求的雙重需求,表現為自律性、他律性、社會性。自律性體現為飛機產業的自主性行為和民用飛機技術質量觀,還體現了民用飛機的質量意識,用技術道德觀的形式影響飛機技術研發、設計、使用、維護等活動的各個方面。自律性是民用飛機質量技術道德的根本特徵,表現為內部規章制度、技術標準、人員行為規範、風險評價等,還受到外部如法律法規、制度、社會輿論等約束,但其它對技術道德的影響要轉變為自律性才能發揮效用。他律性是民用飛機質量受外部的要求和標準,我國先後制定了《民用航空法》《中國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規則》等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的頒佈在制度上對民用飛機的質量安全規則和技術規範作出規定。

民用飛機質量安全運行技術性要求方面的制度以適航條例最為嚴苛。適航證是民用航空器符合批准型號設計並處於完全可用狀態的合法憑證。由型號證、生產許可證和單機適航證3證組成,是對民用飛機質量安全性能的認證。其中最為權威的是歐洲(JAA)與美國適航當局(FAA)頒發的適航證。

社會性主要體現社會責任的承擔,表現為促進社會安定團結和經濟繁榮發展。民用飛機質量技術道德在特定範圍內有穩定性的特點,但技術道德觀在面對民機、技術、社會的發展和不穩定因素等,會與時俱進得到進一步發展以適應質量需求。

大飛機:民機質量道德的中心準則——生命至尊

2、技術道德觀不完善會出現技術道德觀的缺失

技術道德有價值取向,如技術道德觀不完善會出現技術道德觀的缺失,主要表現為技術行為不符合質量需求,在技術活動中質量觀和質量意識不強、在思想上存在錯誤或重視度不強、意識不到面臨的危險、疏忽存在的危險、對技術活動有可能引起的後果認識不夠等,根本是思想觀念上質量意識缺失引起的,這會導致事故的發生、事故徵候的出現和安全隱患的存在等。

2019年3月10號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一架由亞的斯亞貝巴飛往內羅畢的波音737MAX 8客機在起飛不久墜毀,機上149名乘客與8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調查報告指出機動特性增強系統(MCAS)功能因錯誤的迎角信息輸入而激活導致墜機,事故中技術原因佔很大比重,但也不能排除技術道德的缺失。

技術道德意識反映了民用飛機技術活動質量利益的趨向,意識對行為有引導作用,技術道德意識對質量價值認識不深刻,把心力放在追求經濟增長和效益上,謀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鬆懈了技術活動質量的要求。技術道德行為體現為道德規範的制定和實施,制定規範要適應飛機自身質量需求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人民對質量的需求,在對人行為規範要求確定後能否起效果還要由實施是否到位決定,如沒有按道德規範做會產生質量事故和質量隱患問題。

技術道德評定給出了飛機質量“生”與“死”的判斷,技術道德評定缺失是判斷原則的缺失,由組織、社會、人民主體來評定技術道德質量可對飛機技術行為進行修正和約束,雖質量問題大部分是技術道德意識和行為缺失造成,但如能將技術道德評定執行徹底就能有補救效果,通過評定杜絕過程中的質量危險和隱患,降低質量事故發生率。

大飛機:民機質量道德的中心準則——生命至尊

民用飛機質量技術道德觀的缺失是造成民用飛機技術道德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使民用飛機技術活動水平下降、質量降低,影響社會生產生活,為此要積極培養技術道德觀。

培養技術道德觀要明確技術道德在質量中的責任、創造質量技術道德環境、樹立生命至尊的技術道德原則、加強技術標準和教育的融合,培養民用飛機質量技術道德觀是尊重生命的技術價值觀,是技術應用在質量評定的標準,隨科學技術的發展,應明確認識到技術對民用飛機質量的雙面性,培養面向飛機質量的技術道德觀意義重大。

大飛機:民機質量道德的中心準則——生命至尊

3、管理道德化中心是以人為本

民用飛機質量的管理道德是管理道德化,管理道德化是民用飛機質量的目標,道德化管理是方法,通過道德的標準對管理的質量要求進行評定和指引,民用飛機質量管理道德化是將管理和道德有機的結合,通過道德的規範和教育作用提高管理的成果,將道德融入到管理思想和方法中,通過道德精神的有效管理保證民用飛機的質量。

民用飛機質量問題可由“人、機、環境”中一個或多個因素造成,減少因素出錯的方法是實施有效的管理,但現有管理往往是被動管理和被動接受管理,成效不顯著,這就需要結合道德實現質量管理的主動性,為此要強化道德管理的理念、突出道德管理中人的作用和地位、承擔道德管理的責任。如果參與管理的人在決策時能考慮到道德規範進行道德抉擇,那對管理者自身、企業、社會都會大有益處。

實現質量管理道德化可以通過管理目標的制定和質量管理體系構建、明確崗位責任制、塑造民用飛機質量文化、創建質量評價和監督機制等途徑。

在民用飛機質量管理中,要堅定管理核心理念是質量,質量的地位始終高於其它價值,在管理方法和理念中以質量需求作為價值評判標準,用發展的眼光完善道德化的質量管理體系。

提高道德水準對民用飛機質量舉足輕重,而技術道德的培養、管理道德化是重點。培養技術道德觀使我們認識發展民用飛機需科學技術提供推力,技術的發展讓民用飛機質量提高,但技術自身會帶來質量問題,這就需要培養技術道德觀。

大飛機:民機質量道德的中心準則——生命至尊

民用飛機質量道德的中心準則是生命至尊,生命至尊又是技術道德觀的核心價值觀。明確技術方向對質量的影響。管理道德化中心是突出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將管理理念、方式等與道德融合。民用飛機質量管理道德化是本身與社會責任的融合,是本身道德和社會道德的統一,能有效提升責任主體的道德水準和管理水準。

民用飛機質量道德與社會道德建設相聯繫,需要持續的完善。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推動下,民用飛機質量道德水準不斷提升必將使我國民用飛機產業穩定、健康且充滿活力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