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初恋》:悲悯是心境平和的底色

英国小说家毛姆说,屠格涅夫的作品富有魅力,悲悯众生,充满人性光辉,绝不会让人感到无聊厌倦。读他的短篇小说集《初恋》,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这本有三个短篇的薄薄的小书,给人的启示深远而厚重。

屠格涅夫《初恋》:悲悯是心境平和的底色

读《初恋》前半部分的时候,我笑,这不就是个渣女的故事吗?16岁的男孩爱上了邻家那个21岁有众多仰慕者的女孩,女孩时常召集他们一起聚会,玩各种游戏,看他们争风吃醋,抢着献殷勤,却对谁都不付诸真心。真替男孩着急!

可青春年少的情愫哪顾得了那么多?更何况,他眼里的女神那么可爱。

她浑身上下洋溢着活力与美丽,机敏狡黠与漫不经心、矫揉造作与朴实无华、安静与嬉闹在她身上构成了某种奇妙的混合物。她所做所思、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一种晶莹剔透、轻盈的曼妙,无不彰显其独特、勃发奔放的力量。

况且,最初的情愫来势汹汹,令少年茶饭不思、朝思暮想,折磨与甜蜜都成致命的吸引。他说:

我像一只被束手缚脚的甲壳虫,总是围着恋人的厢房转圈,就仿佛可以永远留在那里一样……

对这样深知自己魅力,虚荣的女孩,谴责、厌恶都很容易,可有谁生来就如此呢?

“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奇怪的社交和习惯、母亲形影不离的溺爱、家境贫寒、居家杂乱无章”。了解女神的背景和成长环境后,再看她的言行举动,会否有不同的感觉?在复杂的人性和人心面前,一切都不止是表面看起来的样子,她看似轻松的欢笑掩饰的是不为人知的痛苦迷茫。

这样一个矛盾的女孩,突然有一天,完全变了。她一个人出门去散步,而且散步很久。有时,客人们来了她也不露面,一连几个小时坐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沉静、疏离使她更显高贵和美丽动人。

她身边的追求者们很快明白,这判若两人的变化是因为她陷入了爱的苦恼。

屠格涅夫《初恋》:悲悯是心境平和的底色

屠格涅夫说,《初恋》是我最爱的一部作品。其他作品或多或少有编造的成分,《初恋》却根据真事写成,不加一点修饰。

这个男女主人公都不被深爱之人所爱的故事,在作家的笔下,蕴含了所有激情与痛苦的最初爱恋,因稚嫩而决绝,充满动人心魄的感染力。掩卷之时,对女主人公也多了份疼惜与无奈。

《阿霞》也是一篇由男主人公讲述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初见阿霞,他的印象并不好,还感到很奇怪。

她言谈举止中始终有总不安的东西存在。她天性羞涩、脆弱,她懊恼自己的害羞,为了摆脱羞涩竭尽全力不惜做出夸张放肆、勇敢无畏的样子,但并不总是成功。

原来,阿霞的身世让人叹息,八岁前跟母亲过着贫穷且被严苛管教的生活,因母亲离世,八岁后被父亲接去,一夕间成为贵族小姐,倍受宠爱。造成她严重扭曲的自尊心,对他人的不信任。

懂得与怜惜让两颗年轻的心越来越近……

紧凑曲折的情节之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景物的描写,悠远、美好、静谧。当主人公受到现实的打击,陷于痛苦挣扎,安抚他的总是大自然。无言的包容就是最好的慰藉。

屠格涅夫《初恋》:悲悯是心境平和的底色

每个人成其所是,背后都有着原生家庭、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等复杂影响。对他人的道德期待不那么强烈 ,就不会过于夸大崇高、神圣的闪光点,而对于人性的缺点、过错,也会有低调而温柔的谅解。大文豪的爱情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平和心境的底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