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五虎上将谁的智慧最高?各人武艺有什么特长?

五金员工陈可为


正史中,蜀汉没有封“五虎上将”,因《三国志·蜀书》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的传记列在一起,《三国志平话》才据此把这几人写成了“五虎上将”。而且,排序也与正史不同,关羽、张飞在前,以下是赵云、马超、黄忠。后来,罗贯中作《三国志通俗演义》,采用了《三国志平话》五虎上将之说,排序也是一样的。毛宗岗父子整理的《三国演义》,这一处也没有改动。

其实,我倒觉得,《三国演义》的这个排名比较合理,把这几人写成蜀汉“五虎上将”似乎也没有多大问题。从蜀汉的战将来看,无论从资历、战功方面而言,恐怕还没有人能全面超越这五人。这也是陈寿修志时所持的观点,专门把这五人放在一个档次上立传。那么,从正史和演义两个不同的记述方式来看,关张赵马黄之间谁又最具智慧,他们的武艺又有何特长呢?

最具智慧者非赵云莫属

智慧,俗话也叫做“聪明”,耳聪目明者谓之“聪明”。这样,就得给五虎上将们论一论寿数了。五虎上将都是人中豪杰,年轻时,谁都是耳聪目明之辈,且远超常人。没有过人的天赋,眼不疾,耳不聪,缺乏天赋,武功便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临阵对敌,乱军之中求生存,耳聋眼花之辈早就阵亡了。

五虎上将中,黄忠算是高寿之人,虽然黄汉升出生年月不详,去世时间却很清楚。建安二十五年(应为彰武元年,公元220年)去世,《三国演义》中说,此时,黄忠已经七十五岁。这么大年纪尚能冲锋陷阵,战败潘璋,从韩当、周泰、凌统、潘璋的围困中冲杀出来,只因中箭而殒命,说明黄汉升当时依然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抵挡四面之敌。黄忠的聪明,五虎将首屈一指。

赵子龙出生时间也不清楚,死的时候是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三国演义》说,赵子龙力斩五将时,是“年登七十”。这时,是诸葛亮第一次兴兵讨伐中原,即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也就是说,赵云死的时候,大概是七十二岁。虽然“失街亭”之后,赵云便没有再随军征战,没有像黄忠那样死前还在阵上杀敌,但也与黄汉升很有一拼。

赵云没活到黄忠那般年纪,七十岁过后就“偃旗息鼓”不上疆场了,聪明程度稍逊于黄忠。但是,马超四十七岁就因病去世,自然就不能与赵云、黄忠相比了。张飞死时五十五岁,关羽也没活过六十岁,假若他们都活到黄忠、赵云这把年纪,估计也是可以大杀四方的。可惜,他们的“聪明”没能让世人见识。“小时了了,大时未必”,老时更加未必。

赵云虽然与黄忠比,稍微弱点。但是,纵观其一生,其成就当在黄忠之上,可谓最具智慧五虎上将。现在,有很多质疑正史中的赵云,说他根本就没有演义中的常山赵子龙那般神乎,甚至还得出刘备保镖、家将的结论。正史中的赵云不见得比演义中的赵子龙弱,把五虎将都放在历史真实中考察,赵云的事迹在演义中被放大的程度恐怕还不及关羽、张飞。

当阳长坂坡救主,保护阿斗、甘夫人安全撤离战场,后来,截江救阿斗,都是有历史记载的。刘备入川遇阻后,诸葛亮与赵云溯江而上驰援,“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因为平定成都有功,赵云被加封为翊军将军,大致是“飞将军”的意思。这个军衔是刘备首创,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翊”就是“飞猊”。后来,赵云与邓芝在箕谷抵挡曹真,掩护诸葛亮取祁山,虽然因为兵弱失利,但却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奇怪的是,赵云完成了掩护任务,回到成都之后,却被贬官。

赵云被贬,一则说明诸葛亮是一贯的甩锅大侠,失街亭怪罪马谡,一伐中原失败,赵云也跟着吃瓜落。子龙与邓芝原本就是率领弱兵虚张声势的,诸葛亮取祁山失利,赵云却背了锅。另一方面,说明赵云很有智慧,知道胳膊拗不过大腿。所以,马超郁郁得病早亡,关羽败走麦城这样的大灾大难,赵云都避免了。

赵子龙的事迹还散落在《云别传》、《三国志》其他传记和人物事迹中,“子龙一身都是胆”等,都是历史真实。赵云打仗厉害,有勇有谋,也善于自我保护,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刘备平定益州后,准备把田舍房产分赏有功诸将,赵云却以霍去病的话劝说刘备,把耕地归还给农民,以休养生息,以为国力根本。刘备、诸葛亮对赵云的人品评价很高,赵子龙无疑是“五虎上将”中最具智慧之人,也是名副其实的“聪明人”。

五虎上将的武艺有何特点

陈寿在《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给“五虎上将”都下了评语,关于武功方面是这样说的: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马超阻戎负勇。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

从这几句简短的评语中,不难看出,五虎上将以关羽、张飞最厉害,都是“万人敌”的级别,也就是演义小说中常说的“万夫不当之勇”。马超凭借勇力,抵抗羌戎,武功也是相当厉害的。黄忠与赵云一样,武力值达到了灌婴、马援的水准。

陈寿是后辈,没有亲眼见过五虎上将的真功夫。因而,在他们的传记中,多次引用与五虎上将同时代人物的评价,来评判他们的武功。

程昱说赵飞虽然“亚于关羽”,但“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杨阜曾经对曹操说:马超“有信、布之勇”,马孟起的武功简直可以与吕布相比。黄忠则“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赵子龙自不必说,刘备一句“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便可概括赵云的武功水平了。

《三国演义》中,关羽是被神化了的,其他四人也有不同程度的夸张演义。小说中,关羽的兵器是八十二斤(《水浒传》说是八十一斤)的“冷艳锯”,又叫青龙偃月刀。这件兵器应当是《三国演义》中少见的重武器,似乎还没有人的兵器能达到这个重量。所以,关羽的膂力是十分惊人的,青龙偃月刀挥舞起来,呼呼生风,刀光霍霍,令人胆寒。都说关云长武功有一部分来自赤兔马,马快刀块,才是其武功的最高境界。然而,不要忽视了关羽的力量,温酒斩华雄,完全是以非凡的气势先将对手吓傻了。

临阵对打,关云长也没落下风,也从无败绩。但是,若论阵战,关羽在勇猛方面,恐怕还不及张飞、马超这两人。因而,关云长的武功特点更着重于力量气势,以及赤兔马的脚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关云长此招屡试不爽。后来,估计是这招太出名了,大家有了防备,也就不如当年那么灵了。

张飞的兵器也很特别,用的是丈八蛇矛。这是一件长兵器,一丈零八寸,挥舞起来同样需要非凡的膂力。若是力气不行,丈八蛇矛的离心力恐怕会导致脱手,甚至连人都被带下马去。所以,张飞的武功除了枪法套路外,勇力也是其特点之一。《三国演义》的张飞十分的勇猛,打起仗来不要命,葭萌关大战马超,场面十分生猛。这也说明,杨阜说马超有吕布之勇,同样适合张飞。

马超从小在西凉长大,勇猛是其性格特点,也是武功特点。《三国演义》中,裸衣斗许褚,夜战张翼德,都显示了马孟起过人的勇武。但是,此人的特点又是其弱点,马超死就死在有勇无谋上。陈寿说:“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张飞虽然是粗人,也是以勇猛著称与三国,但张翼德还善于用点智谋,除了与刘备关系很近这个原因外,武功综合实力强于马超,也是他稳居五虎将第二位的重要条件。

黄忠的武艺有两大特点,大刀迅猛,膂力充沛。同时,一手好弓箭,《三国演义》中似乎就是第一射手了。黄汉升的武艺不用多评论,其特点在战长沙、定军山斩杀夏侯渊时已充分体现,其刀术不在关羽之下。

赵子龙一杆长枪所向披靡,临阵作战不嚣张,大将风度跃然纸上。子龙更不缺乏勇猛与胆略,“常山赵子龙”令敌胆寒。同时,赵云的弓箭技术也是十分了得的,长江之中能一箭射落对手船帆,射术不让黄汉升。假若以综合实力评价五虎将武功,按照《三国演义》甚至是《三国志》中的表现,赵云当居五虎将第一。

当然,五虎上将是一国的,不能自相挑战。关羽不承认黄汉升,不是因为武功,而是不愿与老卒为伍。张飞与马超交过手,实力相当。其他没有交过手的五虎将,大概都是同一个级别的高手,各有特点而已。

诸葛亮认为“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五虎将的排名,原来还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武功高低倒是次要的了。

五虎将智勇排名

从智慧、武功特点两个层面理解,“五虎上将”各有千秋,若是捉对单挑,谁也不能说有绝对把握能赢谁。但是,若以综合实力,尤其是考虑到武功基本持平的前提下,以智慧打仗,恐怕就可以衡量出个高低来了。

马孟起是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本不缺乏智勇双全的基因。但父亲马腾久居西凉,马超也自小在强悍的羌戎长得,养成了强悍勇猛的性格。这地方迷信武力,智谋反倒等而下之了。进入中原作战后,马超几乎就没有占得过便宜,基本上沦落为打手了。陈寿评价黄忠。赵云为“爪牙”,这样的评语其实安在马超身上更为合适。

马孟起有勇无谋,杨阜说他有吕布之勇,涉嫌夸张。吕奉先明摆着《三国演义》第一高手,《三国志》中也是一员难逢对手的猛将。而且,吕布十分善于打仗,《三国演义》中说他刚愎自用,不听良言。这也是有“谋”的表现,马超达不到这个层级,还没有混到吕布独霸一方的程度。

张飞曾经智取瓦口隘,闹得张郃六神无主,不断掉入猛张飞的圈套,差点就让曹洪给斩了。这是张飞最为精彩的一次用谋,张翼德虽然生猛,但不缺乏智慧。随诸葛亮驰援刘备时,张飞义释严颜,一改猛打猛冲的个性,招降刘璋守将,竟然比诸葛亮先到见到刘备。陈寿说:“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

关羽的智谋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显得很大气,实际上恐怕还不及张飞。作为一方面军的首领,关云长毫无大局意识,将“联吴抗曹”的正确策略置诸脑后。关羽刚愎自用,不顾“隆中对策”,擅自向北进攻,最终失掉了荆州,刘备、诸葛亮便不得不舍弃这个战略要地,任由关云长折腾而不发救兵。关云长虽然有水淹七军的智谋之战,但却不能掩盖其短智、短视失掉荆州战略要地的过失。《三国演义》中说,云长攻拔襄阳郡,其实,关羽只是攻占了樊城而已。

假若袭取樊城之后,关羽能够重视东吴方面的存在,先期稳固吴蜀联盟,历史当有可能在此拐弯。

陈寿说:“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关羽、张飞这样的致命短板,非智谋之士所能有。这两人的智谋绝对难以与黄忠、赵云相比,他们也就活不到黄忠、赵云那把年纪,以“耳聪目明”来印证自己的聪明智慧了。

黄忠并非以智谋见长,但能够识时务,投降刘备,成就了一番事业。这是人生大智慧,正合“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在三国时期衡量人才的标准。黄汉升投刘备后,极少担任方面军将领,唯一一次单独率兵对战曹操,就连施反客为主、敌疲我打的计谋,斩杀曹营名将夏侯渊,占据了天荡山,打开了汉中门户。

赵云自不待言,他是五虎上将中智慧最高的人。此处,再讲一件事,来总结一下赵云武功、智慧方面的综合素质。

蜀汉彰武元年,刘备欲起兵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赵云劝说道:“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赵云站在“国家”的层面,力陈大义。同时,也从战略高度,提出先魏后吴的主张,与诸葛亮的“联吴抗曹”战略目标是非常一致的。刘备没有听从赵云的劝阻,悍然发动夷陵之战。因为赵云持不同主张,刘备便不带他出征。但是,刘备又有爱赵云的勇猛,便把他留在了江州。

夷陵之战大败后,刘备逃到秭归,赵云及时出动出击,率兵攻击前进至永安,击退了东吴追兵。《云别传》的这段故事在《三国演义》中也有呈现,赵云的勇猛善战,忠诚果敢,应当不亚于关张。

蜀汉之兴,赖于桃园三结义。蜀汉之亡,也始于桃园三结义。这个短暂的王朝,早早的注入了这样的基因,赵云这样的智勇忠贞之士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大有关联。

有时,我想,假如刘备让赵云守荆州,恐怕会坚持“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战略决策,荆州便有机会守住。若此,三国又将如何“演义”呢?


绿野萍踪01


三国里五虎上将到底谁最厉害?最遗憾的是这两人没能打一架!

五虎上将到底谁最厉害?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人如果真的来个两两单挑,谁才是第一,谁最厉害?

这个问题估计是争论了几百年,到现在更是越吵越厉害,各不相让,喜欢关羽的,喜欢赵云的……总之各自都支持自己喜欢的人,并且拿他们的战绩相比较,最后得出结论,结果大家都相互不能说服对方。

其实坏就坏在这五人没有全部相互两两交过手,因为没有交过手,所以大家只能靠猜,靠推论。这五人中有两人差一点交手,就是关羽和马超。因为同为五虎上将,关羽十分不服,决定要和马超打一架,结果被诸葛亮一封信坏了事。其实我是多么希望他们两人能够打一架呀,这样就有个参考了,不管谁赢谁输,总之可以让后世少了一些争论,最遗憾就是这两人没能打一架了。

可是现在的人却偏偏一定要得出一个结论,于是列举了各种的数据,加上后来关羽被神话,赵云也被各种神话,其他三位一样被神话,于是各种版本的排名层出不穷,这里不得不提醒一句:那就是比武和拼命完全是两码事,比武能赢,拼命的时候未必能赢。

所以要得出五虎上将到底谁最厉害,必须是在双方都拼命的状态下得出的结论才会最真实,最有说服力。因此一切的数据,战绩对比都是毫无意义的,大家也没有必要再做任何的对比,毫无意义,不会有任何的结果。

如果有些人非要钻牛角尖,硬要得出结果的话,此人当排第一!这人就是黄忠,因为黄忠有一项神技——射箭,关羽领教过的,一箭一个,其他四个人全部歇菜,这个结果看似无理取闹,但我认为是最合理最没有争议的结果!






热血青春网


关羽相对而言综合方面应该是五虎将条件最优越的,也是慧眼识人的刘备唯一镇守重镇一方的大将,也许是先天条件太优越和随意的侠义性情,加入刘备过度的恩宠与诸葛亮的抬捧,让关羽在中后期犯下了一些重大错误,只能说天资过人,智慧不足,关羽武艺以快准狠,斩颜良文丑华雄就是闪电式风格,耐力爆发力不足。

张飞因为性格最粗暴影响了本身的理智,也就淹盖了本有的智力,义释严颜捉刘岱等也让猛张飞焕然一新,发现不理政事的庞统是人才马上敬为上宾,这些说明张飞很具有智慧的条件,但是因为好酒冲动,导致理智失败,最后也死在理智上。张飞的武艺以爆发力,气势心理压倒对手,越战越猛的风格,战纪灵就是案例。

赵云严格来说是以谨慎为主,除了当阳救主和汉中救黄忠等少数外,基本从事保卫工作和随军工作,独立统军不多,无法衡量智慧与否。赵云武艺属于持久型,耐力相当好,综合反应能力应该相当强,在曹军重围里能够七进七出,没有这些特点很难杀出来的。

马超一直是一方诸侯,练兵有一套方法,也许是具有胡人牧马民族的习性,在五虎将中相对冲对边一些,情商偏低,告发彭羕就说明这些。马超武艺属于快狠的风格,骑马应该是五虎将里最优秀的,但是爆发力不足,这也许是贵族习惯引起的。

黄忠成名比较晚,除了定军山等少数,事迹不多,这也和他的低调有关,年轻时刘表侄子刘磐就特别请黄忠镇守攸县和长沙,其实刘磐也是位武艺高强之人,这些起码说明黄忠为人友善,低调,管理能力都具备,后来还被刘磐推荐给韩玄,黄忠应该算是个智慧很高的人。黄忠的武艺以年老战壮年关羽,说明武艺不在关羽之下,刀法应该相当稳健,箭法也是能够百步穿杨。


富元制作


智力:按三国演义来说智力最高的是赵云,心细谨慎,几乎每个游戏的五虎智力他都在第一位的,其次是关、黄、张、马。马超心计太少,基本就算是个打手,中计多次亦被人利用过,而张飞却办过几次漂亮事,粗中有细。

武力:武力一说大家的看法会有很大区别,个人认为是赵云吧,赵云15岁就能和文丑平手,单骑救阿斗时候能击败张颌,而张颌和张飞是八十余回合不分上下,所以可以见得赵云武力应该在张飞之上。关羽杀文、颜并没有真功夫,全靠那只红兔子,我认为文、颜武力都会比关二哥好,庞德抬棺战关羽都能打成平手,而庞德在十几回合就被颜良打败了,关羽单手战徐晃亦是平手,文丑在徐晃也击败了徐晃,所以我觉得文、颜武力略高于关羽,马超在战张飞的时候两次都是刘备恐张飞有失而鸣金收兵,从这细节也能看出张飞武力略低于马超。马超和赵云的话就没有比较了,因为个人喜欢赵云,所以觉得赵云厉害点吧!赵云是文、武、貌+人品,关羽是忠义两双全。

武力排名:赵云、马超、张飞、关羽、黄忠

智力排名:赵云、关羽、黄忠、张飞、马超(赵云文武双全)

去看看毛主席的那首诗: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 二张徐庞甘周魏,

  枪神张绣和文颜, 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 打末邓艾和姜维。


历史冷知识钩沉


早就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排名了,这五个人里肯定是赵云最厉害,不用讨论了。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从《三国志》原文中找答案比较好,以下挨个分析。

关羽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这是《三国志》正文及注释中,唯一体现关羽个人勇武的叙述,但这这一件事,完全够关羽和喜欢关羽的人吹一辈子了,这的的确确是“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尤其是“诸将莫能当”一句,我觉得比杀颜良更拉风,有一种关羽在袁绍军中闲庭信步,来去自如的既视感。而这一行为的基础,当然是关二爷自身超凡的武艺了。

张飞

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三国志》中完全没有展现张飞个人武艺的描写,唯一能靠点边的就是当阳长板这一段了。由于敌军都被吓住了,并没有交手的场面,因此这里主要体现的是张飞的个人胆识,当然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张飞的武艺,毕竟张飞并不知道敌军这么怂,会被自己吓唬住,他肯定是做好了以自己二十人,迎战曹操先头部队少说两三百人的准备了,敢于以一敌十,张飞的武艺肯定也是不错的。

马超

超有信、布之勇。——《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在马超自己的列传中关于其武艺的记载实在是找不到了,唯一勉强的就是裴松之注引《典略》中“讨郭援,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但郭援的首级乃是马超部将庞德亲自砍下的,马超唯一值得称赞的也就是带伤坚持作战罢了。后面和曹操对峙的时候,阵前和曹操叙话,本来想突然袭击将曹操抓住,结果被旁边的许褚用眼睛瞪了一下,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不过当时的人对于马超的评价还是不错的,曹魏的杨阜就说马超有韩信、黥布的勇武。当然了,这也可能是杨阜为了劝曹操防备马超的夸大之词。

黄忠

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三国志》对于黄忠的记载实在太少了,不过从黄忠经常“先登陷阵”来看,至少可以比肩曹魏五子良将中的乐进,至于斩杀夏侯渊的定军山一役,黄忠也是“推锋必进,劝率士卒”起到了尖刀突袭的作用,因此黄忠的武艺应该也是不错的。

赵云

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关于赵云的武艺,我曾经写过一篇问答单独分析过,而最能体现赵云个人勇武的,应该就是汉中之战中,这一次小的遭遇战了。当时赵云领着数十骑与曹操的前锋部队(少数得有几百人,至少是赵云的十倍)狭路相逢,不仅击败了曹军的先锋部队,再杀出重围的情况下,又返回敌阵中救出手下将领,此后摆出空城疑兵之计,大败曹操,吓得曹操的军队自相践踏。刘备手下的将军士兵没有不服气的,称赵云为“虎威将军”,可见其武艺超群,胆识过人,将刘备军中完全折服。

综上,我个人觉得,五虎将里个人武艺关羽和赵云最厉害,黄忠次之,张飞马超又次之。当然,这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千万别给我留言想要教给我“真正的历史”之类的东西,先谢谢了!



张文才天若有情


1.

侠义将军关羽关云长,山西临猗人。 五虎上将头一位,官拜汉寿亭侯。论亲近程度,他是刘备的...

2.

包天大胆的张飞张翼德,河北涿县人。 五虎上将第二位,五虎将中个性最鲜明、最刚猛同时也是最...

3.

完美将军赵云赵子龙,河北正定人。 五虎上将第三位,五虎将中最完美无缺的一个。赵云可以说是...

4.

天煞孤星马超马孟起,陕西省兴平县人。 在五虎上将中,出身门第最高的应该是马超了,相传是...

5.

老当益壮黄忠黄汉升,河南南阳人。 影视剧中的黄忠形象 黄忠的武功如何?关云长百合战他不倒...






苏李智


老西儿回答你的问题,五虎将其实都被不同程度高估了,但是从智慧和武力值来说被高估最厉害的当属赵云,为什么呢?且听老西儿细细道来。

实际上正史中官位或者战绩赵云的排名一直是最后,正史中赵云是身长八尺姿貌伟岸的河北汉子,刘备最信赖的心腹,官职为主骑,中将军,征南将军,地位更类似与曹魏的韩浩与史涣(并非许多人认为的典韦或者许褚),战绩参与过平定荆州与益州,汉水之战与曹操相遇不落下风,当阳之战保护阿斗撤退,陈寿钦点为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夏侯婴就是给刘邦驾车的太仆,乱军中救过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关张马黄赵》列传中位列第五。

在三国演义中位列五虎将的第三名,演义中的战绩明显被夸大,与文丑、许褚战成平手的虎将,长坂坡七进七出,年近70还能斩五将,小说中将赵云与马超、张飞并列其实有夸大之嫌。

尤其是在现代的小说或者电视也好,动漫也好都被塑造成白袍银枪大帅哥的形象,是中国的经典白马骑士,毕竟正史和演义中都说赵云颜值不错,后世的各种题材中非常活跃,但是喜欢归喜欢,他的实力确实是被高估的,这点毋庸置疑!


老西百科


刘备平定西川后称汉中王,分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 关羽关云长胯下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武力、才智、谋略最高!战绩是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严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败曹仁、擒于禁、捉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熟读春秋、知兵法、懂韬略为人忠义,是三国中将领的佼佼者。 张飞张翼德胯下乌骓马手持丈八蛇矛,战绩是三英战吕布、鞭打督邮、长板坡据桥断水、义释严颜、击败张郃。张飞甚是勇猛还粗中有细很是了得! 赵云赵子龙白马银枪,战绩是平文丑、杀高览、败张合、长板坡七进七出,败张合徐晃,七十岁力斩五将。有常胜将军美誉!马超马孟起人称“锦马超”白马白袍甚是漂亮。战绩是服西羌 ,败曹操,助平西川,曾杀得曹操是割须弃袍!黄忠黄汉升大刀宝弓箭不虚发。长沙战关公、败冷苞 、平李严 、斩韩浩 、斩夏侯渊、擒夏侯尚 、杀史迹 、吓走潘璋 !老当益壮很是忠勇!




将杰杰


三足鼎立之一的蜀国,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从蜀汉的战将来看,无论从资历、战功方面而言,恐怕还没有人能全面超越这五人。

赵云

从综合排名看,赵云在智慧上要高一些。相比较而言,历史及影视剧中对赵云的着墨比较少,但从发生的事件上来分析,赵云是有谋有勇,堪称两者融为一体。比如,赵云单枪匹马救出少主,智谋更多一些,乱军中如果没有智谋,眼不观六路耳不听八方的话,早就阵亡了。再比如,一伐中原失败,赵云跟着受责罚,用现在的话说他知道自己身单力薄,胳膊拧不过大腿,所以也没什么争辩而做保全, 不像魏延那样遭到不受重用了,马上反目。可见赵云的头脑智慧。从寿命的角度来说,关羽六十多岁,张飞五十多岁,黄忠七十多岁,临了前还在战场上,马超四十多岁,而赵云是七十多岁,足以说明赵云的心智聪慧。

再举一例佐证,蜀汉彰武元年时,刘备准备攻打东吴,赵云站在国家层面,劝说先灭曹操,然后孙权自然臣服,同时从战略高度,提出先魏国后吴国的做法,和诸葛亮的战略目标一致。可刘备没有听从劝阻,悍然发动战争,导致最终失败。而赵云在刘备逃到秭归后,主动出击,救回刘备。从这一事更能说明赵云的智慧和勇猛。

武艺特长

关羽张飞有万夫不当之勇,可见武艺之高。据记载,关羽的兵器是八十二斤的“冷艳锯”,又叫青龙偃月刀,似乎还没有人的兵器能达到这个重量。所以,关羽的臂力惊人,还有一特点是骑着赤兔马,马快刀快,才是其武功的最高境界。总之拥有了速度和力量的结合,关羽的特点就以非凡的气势先将对手吓傻了。

张飞和马超,以近战擅长。张飞枪法套极好外,勇力也是其特点之一,力量非常大,还时常借用智谋取胜。马超自小长大在西凉,以勇猛见长。黄忠的武艺有两大特点,大刀迅猛,臂力非常大,而且还有一手好弓箭,在《三国演义》中似乎就是第一射手了,他其刀术不在关羽之下。

赵云,一杆长枪所向披靡,临阵作战沉稳老成,非常有大将风度,更不缺乏勇猛与胆略。同时,赵云的弓箭技术也是十分了得的,长江之中能一箭射落对手船帆,射术不低于黄忠。

总之,蜀国五虎上将,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都为蜀国立下悍马功劳,成为后世的一段佳话。当然,据史料记载多方来评价的话,可能更客观一些。

我是传承文化五千年,关注我,传承文化路上与你温暖相伴。


传承文化5千年


综合排名,我觉得赵云最高,智力方面,赵云是五虎将里唯一得善终的,活到八十多岁,其实赵云在刘备集团里是受排挤的,他的官职是五虎将里最低的,也许是功高震主吧,毕竟单枪匹马救了未来的蜀国储君,以至于刘禅和最欣赏他的诸葛亮在刘备死后都没有敢给他封侯封王,古代特色政治的牺牲品,但是他可以独善其身,在长坂坡单骑救主后没有再遇到巨大的风险,足见其情商和智商的高超,看出刘备对于他的仕途是有安排的。武力方面民间早有定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其次是关二爷,虽然桀骜不驯走了麦城,但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救樊城,单刀赴会等典故是智慧与勇武的完美结合,不再赘述。张飞是粗中带细,智力值应该排在马黄之前,最具代表性的义释严颜,在刘备集团取西川的进程中属于重要一笔。黄忠算是在职业生涯末年跟对了老板,成就了自己名将的归宿,定军山单骑力劈夏侯渊,勇力为主,策略为辅,天时地利成就了搏命打法。马超的审时度势及识人方面能力较差,和韩遂反目之后投了张鲁,岂不知张鲁也不是他复仇和发展的依靠,不过他运气不错,刘备和马腾的旧交以及自己和许褚张飞的交手成绩,让刘备很想要他,拿的出手的天赋让命运给他留了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