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700年來不外娶,不外嫁的村寨 究竟是為了什麼?

貴州從江縣佔裡村被稱作“中國人口文化第一村”。早在700年前,佔裡村的祖先吳公力為了子孫後代長久繁衍,提出了要控制人口增長。1952年開始截至2000年,整整48年裡,佔裡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幾近為零。1952年,人口總數為729人。2000年,人口總數則有739人。700年不外娶不外嫁的村寨,最大秘密莫過於換花草,這種草藥用來平衡胎兒的性別,而有資格知道“換花草”的廬山面目只有一個人。

一個700年來不外娶,不外嫁的村寨 究竟是為了什麼?

據瞭解,佔裡村的祖先吳公力提出了要控制人口增長,召集村名訂立寨規:一對夫婦只允許生兩個孩子,誰多生就依寨規進行處罰,嚴重超生的,永遠逐出寨門,不得再回到這裡居住。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佔裡村位於群山之中,被稱為“中國人口文化第一村”,寨裡98%的家庭都是一兒一女。當地人說是因為一種名為換花草的草藥。建寨700多年來,代代流傳下來的寨規森嚴地寫著:不許外娶、不許外嫁,以保守換花草的秘密。


一個700年來不外娶,不外嫁的村寨 究竟是為了什麼?

1952年開始截至2000年,整整48年裡,佔裡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幾近為零。1952年,侗寨佔裡有168戶人家,人口總數為729人。2000年,有154戶人家,而人口總數則有739人。在一個農業社會中,這種古典的人口思維起到了效果:佔裡村比全縣人均稻田面積高出一倍多,高於全國人均耕地佔有面積。

一個700年來不外娶,不外嫁的村寨 究竟是為了什麼?

佔裡的祖先為躲避戰亂,在600多年前從江蘇逃難,途徑廣西梧州遷徙而來,他們溯都柳江而上,最後找尋到這塊風水寶地定居下來。佔裡村的得名就來源於其祖先“吳佔”和“吳裡”。他們在這裡開田闢地,過著自給自足而又富足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知從什麼時候,佔里人從最初的幾戶人家,很快發展到了100多戶。人口的急劇增長,四周的山林也被全部開墾,原本和睦的大家庭開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矛盾和爭鬥。

一個700年來不外娶,不外嫁的村寨 究竟是為了什麼?

至此,佔裡村的祖先們不得不為尋找到一個很好的生存方法進行積極地探索,不然長此以往,後面的子孫將不會有田地耕種。據瞭解,佔裡村的祖先吳公力提出了要控制人口增長,於是便召集村民聚集於寨中的鼓樓進行商議,訂立了一條寨規:一對夫婦只允許生兩個孩子,誰多生就依寨規進行處罰,嚴重超生的,永遠逐出寨門,不得再回到這裡居住。

一個700年來不外娶,不外嫁的村寨 究竟是為了什麼?

特殊的環境,形成了侗寨特有的生育密碼,佔裡青年男女戀愛自由,一般在十八九歲就可以開始談戀愛。但佔裡村同時又遵循著晚婚晚育的習俗,因此姑娘們大都在23歲以後才結婚。在佔里人看來,結婚晚就老得晚,早要孩子就意味著會早當老人,壽命也就短了。正是這種淳樸的生命觀使佔裡的青年不願意過早的結婚,而生育期的縮短,客觀上降低了婦女的終身生育率。

一個700年來不外娶,不外嫁的村寨 究竟是為了什麼?

除此之外,佔裡村還有一個獨特的習俗使得村裡的青年即使早婚也不會早育。在佔裡村,男女結婚後,新娘會仍住在孃家—“不落夫家”。農忙時,男女可以到對方家裡幫忙幹活—“夫妻互助”,待姑娘年紀稍大一些—二十七八歲時,才會住到夫家去。除了對結婚嚴格限制外,佔里人對離婚者還會進行嚴厲的懲罰,對提出離婚者要上繳“稻穀300斤、白酒50斤、肉100斤”,而這所有的這些東西都會用來充公。之後,提出離婚者,不得繼續留在村裡生活。


一個700年來不外娶,不外嫁的村寨 究竟是為了什麼?

在佔裡村,還有一條規定很特別:女兒繼承棉花地,兒子繼承稻田。此外,父母還要給女兒一份“姑娘田”,誰家若不給女兒“姑娘田”,不僅會遭人取笑,還會被男方退婚。在老人的財產繼承上,山林、菜園實行男女對半分成,房基、家畜歸兒子,而金銀首飾、布匹讓女兒帶到夫家。因此在佔裡村,中國的傳統“重男輕女”觀念並不存在,而是真正的男女平等。圖為村中的婦女小孩在村中玩耍,有的則在織布紡紗。

一個700年來不外娶,不外嫁的村寨 究竟是為了什麼?

在佔裡侗寨,幾乎98%的家庭的孩子只是一男一女,很少有雙男雙女的現象。這裡面有一個近乎神話的秘密隱藏在裡面,那就是用一種叫做“換花草”的草藥來平衡胎兒的性別。在整個侗寨佔裡,並非每個人都知道“換花草”的廬山面目,能有資格知道的也就只有一人,這個人被寨里人稱為“藥師”。並且“藥師”通常都是傳女不傳男的。據有關資料記載,這種現象是自佔里人遷來此地時開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