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美的富士康角力工業互聯網,掘金“中國智造

工業互聯網前線


海爾美的富士康角力工業互聯網,掘金“中國智造


從機器換人,到工業互聯網,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再上臺階。5G試商用也給工業互聯網推廣帶來新的契機。


海爾智家的大規模定製COSMOPlat平臺、美的集團軟硬結合的M.IoT平臺,以及富士康的BEACON平臺,均已把數字化轉型的經驗跨界輸出到多個行業,但如何幫助到中小企業還是一個難點。


從2013年到2018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複合年增長率約18%,預計到2020年市場將達6929.12億元。海爾智家、美的集團、工業富聯都在構築工業互聯網的“第二跑道”,與此同時,它們也需要統一標準,共同推動行業成長。


製造轉型的不同“藥方”


中國有全球最豐富的製造業門類,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原先大規模、低成本製造的優勢減弱,如何重塑中國製造的競爭力?製造業巨頭們給出不同的“藥方”。


7月25日,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在2019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上演講時說,海爾COSMOPlat是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圍繞衣食住行15個行業生態進行復制和推廣。“我們做工業互聯網是連用戶、網器(智能設備)、流程,由大規模製造變為大規模定製,不入庫率已達71%,即71%的產品從生產線上直接可以送達用戶,生產之前就有了用戶。”


目前,海爾COSMOPlat平臺已經連接設備達4000多萬臺,上面的工業APP達2000多萬個,連接了3億多用戶,在B端(商業)用戶有4.3萬家,開發者也有1萬多個,形成了一個開放平臺。


周雲傑舉例說,海爾COSMOPlat與山東威海榮成市的房車企業合作,把房車營地、房車、驢友結合在一起,形成出行生態。房車企業訂單增加了62%,營地入住率提高了20%,車載資源方吸引了350多家。


美的2018年10月正式發佈工業互聯網平臺 M.IoT。美雲智數總經理谷雲松7月26日向記者介紹說,M.IoT目前正在美的國內80%~90%的工廠推廣,美的海外30%~40%的工廠也在推廣中。美雲智數公司成立兩年多,M.IoT服務的客戶已涵蓋20多個行業、超過150家,包括永輝超市、長安汽車、廣汽集團、萬科、恆大、安踏、寧德時代等。


作為M.IoT的客戶之一,視源股份信息中心高級總監曾戈告訴記者,視源主要做商用顯示,2016年啟動工業互聯網項目,借鑑了美的的經驗、案例與方法。“我們抓住工廠、供應商、經銷商、服務商的所有流程節點,每個人都知道每個節點做什麼。視源1000家供應商、20家加工廠,全部在系統中與我們協同,我們也可以獲取它們生產的排程信息,提高了品質保障、交付效率。”


富士康的工業互聯網BEACON,則主打“8K+5G+AIoT”的解決方案,因為它旗下的夏普有8K超高清顯示技術。8K攝像機、8K顯示屏將應用於智能工廠,各種傳感器信息和影像信息以無線連接,用圖像處理來做生產質量檢查。比如,手機殼上像頭髮絲那樣細的刮痕,通過AI技術來分析超高清影像就能自動檢測出來。


如何幫助中小企業升級


今年中國發放了5G牌照,5G在國內試商用,這為工業互聯網海量數據的快速傳輸創造了條件。


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上週在2019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期間,發佈了全球首個智能+5G互聯工廠。通過AI+5G的技術組合,整個工廠可以實現全流程信息自感知、全要素事件自決策、全週期場景自迭代。


美的廣州南沙空調工廠,5G信號已經進入廠區。記者上週參觀時看到,4萬多平方米的廠房內,各式機器人在自動化生產線、注塑、立體庫等環節各司其職,智能網關技術讓41類189臺設備上網連接,未來5G將實現海量工業數據更好地實時互通。設備聯網後,一天產生幾兆數據,該廠採取分佈式存儲,像注塑車間的每組注塑機和機器人配一臺電腦,計算好結果再上傳。


在夏普“8K+5G”生態發佈會上,中國電信的代表介紹說,富士康的邊緣計算、數控轉發、信息運算使終端算力上移;中國電信的5G網絡、光網絡、雲計算使雲端算力下沉。兩者融合的通信能力將為計算系統結合帶來巨大革命,在邊緣形成算力融合,打造雲(雲計算)、移(移動)、物(物聯網)、大(大數據)、智(人工智能)、網(工業互聯網)協同計算體系,實現智能製造無憂工廠。


5G通信在美的、海爾、富士康的大型工廠試點也才剛剛落地,對廣大的中小製造企業來說,應用結合5G通信的工業互聯網似乎顯得有點遙遠。


谷雲松說,數字化的挑戰在於價值認知和資源投入。“我這兩年差不多見了30多個董事長或總裁,大部分解決他們的問題就是數字化到底有什麼價值,新的數字化跟過去數字化有什麼不一樣。”現在數字化不是工具,變成企業的能力。同時,企業面臨投入大或者水平低的兩難選擇,特別是年營收規模30億、50億的公司,無法大規模投入,投入少又無法達到高水平。


軟件本土化是降本的方法之一。美的南沙工廠注塑件立體庫使用了20多臺AGV無人運輸小車,它們按照系統指令,自動把各種塑料件放入1500個小方格里,過程採用熱度管理軟件,物料使用越多,放在越近入口的地方。介紹人員說,這個軟件庫卡有專利,已實現國產化,成本降下來了。


與區域合作是另一個方法。海爾COSMOPlat平臺已與多個地方合作,幫助區域特色產業實現製造升級。周雲傑舉例說,海爾幫山東淄博的建材行業整合到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現在地方環保達標,產品毛利率提高2.3倍,用戶成本下降18%,製造成本降低7.5%,質量也提升了。


還可以通過大中型工廠,帶動上下游的小微企業“聯網”。如,美的南沙工廠把465個供應商、外協物流車隊等都拉入M.IoT平臺,提高供應鏈響應速度。美的南沙工廠總工程師趙攀認為,精益製造是智能化的基礎,從精益生產、自動化到信息化深度融合,中小企業也需要走過這一歷程。老舊設備的聯網難度較大,所以發展工業互聯網是一個漸進過程,不能一步登天。


多個陣營的競爭與合作


目前,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主要有四類,一是裝備與自動化企業,從自身核心產品能力出發構建平臺,如GE、西門子、ABB等;二是生產製造企業,將自身數字化轉型經驗以平臺為載體對外提供服務,如三一重工(樹根互聯)、海爾(COSMOPlat)、航天科工(航天雲網)等;三是工業軟件企業,藉助平臺的數據匯聚與處理能力,提升軟件性能,拓展服務邊界,如SAP、Oracle、用友等;四是信息技術企業,發揮IT技術優勢將已有平臺向製造領域延伸,如IBM、微軟、華為、思科等。


海爾COSMOPlat、美的M.IoT和富士康BEACON都屬於第二類。據海爾智家2018年年報,海爾COSMOPlat平臺去年收入已達70億元。去年美雲智數的軟件銷售收入約3.5億元,今年將超過4億元。與海爾、美的類似,工業互聯網在工業富聯的營收佔比也較低。


其實,工業互聯網的產業鏈是很長的,即使相互之間存在競爭,也有很大的合作或協同空間,尤其在當下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更需要各大“玩家”們在競爭中加強合作。


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所長盧彰緣分析說,目前宏觀經濟環境不好,中國製造業處於階段性低迷期,但從去年底到今年,工業互聯網關注度持續提升。以前更多側重在生產自動化,現在則需要把生產數據、用戶數據、設備數據連接在一起,實現互聯互通。解決了數據的連接和存儲之後,如何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平臺上的數據價值則是今後的方向之一。


盧彰緣認為,不同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有不同的優勢模塊,像阿里的ET工業大腦有大量用戶數據,但欠缺工業經驗,而海爾、美的、富士康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積累了大量工業經驗和內部試錯教訓。即使都是製造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側重點也不同,比如COSMOPlat是大規模定製、樹根互聯是產品生命週期管理。“未來的商業模式,合作共贏是趨勢,工業互聯網也需要統一標準。7月初,華為、聯通、富士康、騰訊等共同發起成立深圳工業互聯網聯盟,便是一個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