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雖然豆奶小姐畢業好幾年,但一直保持學習,比如學空中瑜伽、拳擊、水彩畫、烹飪、寫作等等。


有些事情試過後,我能把興趣變為工作,比如寫作和烹飪。


接下來我會繼續用「複利思維」發展寫作能力,同時再零基礎學插畫。


那麼有人問我,為什麼你那麼愛學習?


或者會問,為什麼畢業了,你還那麼喜歡學習?


其實只不過我找對了終身學習的好方法。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調整心態


有朋友會很著急,想要兩三天就能學會一門技能,但這真的可以嗎?


對於絕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我們需要學習的過程,包括瞭解、練習、犯錯、總結等等。


兩三天就能學完一門技能,要麼這項技能本來就很簡單,要麼我們只是學到皮毛而已。


在一開始學習的時候,我們確實很興奮,覺得在知識的海洋裡很開心。


但沒過多久,我們就會感到不適,這種不適是「學習」和人的「天性」在做鬥爭,懶惰、氣餒、焦慮等情緒。


學習本就不是一個讓我們舒服的過程,如果我們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最後根本就沒有學到什麼東西,更談不上系統學習,建立個人知識體系。


當我們真的下定決心想要學習的話,請一定要明確學習目標。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這段時間有好幾位朋友找我諮詢,“如何零基礎寫作”、“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堅持”......我都會回覆他們,深度認知自己並制定目標。


為什麼你一定要做這件事?

這件事對你而言,最想要完成的目標是什麼?

你有多少空閒時間,能好好完成這件事?

你能預知自己在做這件事時,會出現哪些困難嗎?

你打算如何解決這些困難?

當你完成這些目標,會獎勵自己什麼?


和自己來一場深度對話,不逃避問題,認清內心的想法,找對方向。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我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會讓自己嚐到學習的甜頭


不是說什麼禮物獎勵這些,而是我能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起到了積極的效果。


比如,我在一些平臺寫出了10W+閱讀量的文案,這會大大鼓勵了我,產生正面反饋,讓我能有動力繼續做下去。


比如,我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學習筆記術,獲得了他們的肯定,還說等著我寫乾貨,讓我感受到了學習帶給我的甜頭,被人誇被人肯定,自己還是最大的受益者。


如果你覺得學習無聊、痛苦,那你可能還沒找到樂趣、甜頭。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做好精力管理


說真的,現在我覺得自己是「時間貧窮」,24小時完全不夠用啊!想做的事情太多了!


想要做好時間管理,其實本質上要做的是精力管理。


每個人的學習/工作/運動的生物鐘都不一樣,有人喜歡白天學習,精力更好;也有人喜歡深夜學習,越夜越精神。


找到合適的時間,不是人人都適合去見證凌晨3、4、5點鐘的城市有多美。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找到自己最佳狀態的時間段後,要認清自己的專注力。


有人能專注幾小時,甚至10小時(B站上許多學霸,一學就是10多個小時,我真的很佩服)。


但有人只能專注10分鐘、20分鐘,需要切割學習時間,番茄鬧鐘就很適合他們。


無論我們的生物鐘和專注力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狀態就好。


別再給自己偷懶的藉口,“明天再算吧”這些,不如“算了吧”。


我們猶豫的時間,會讓日後的自己,加倍的遺憾。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儘可能嘗試深度工作


我應該不止一次推薦《深度工作》這本書,大家可以去讀一下,裡面知識乾貨和經驗很多。


許多人可以長時間追劇、打遊戲、逛社交APP,但做不到長時間思考,為什麼呢?


浮躁的氛圍,讓人眼花繚亂的廣告信息,微信不斷閃爍的信息,這都不是我們分心的根本理由。


忙忙碌碌地完成清單上十幾樣任務,這真的有用嗎?


碎片化工作、不斷分心,會讓我們忙到沒時間思考:究竟我在做什麼?這些任務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深度工作,能讓我們投入全部精力,能多關注到大局和細節。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反正我如果在工作時,被其他事情打擾,斷斷續續地幹活,會很難受。


自由職業就很適合我,能選擇在安靜的環境下寫稿,以後畫畫、做視頻也沒問題~


建立個人移動圖書館


印象筆記是我用了許多年的工具,在信息爆炸的碎片化時代裡,我們的大腦沒辦法負荷太多信息的記憶。


以前我們讀書時,背誦、默寫就證明記憶是需要花很多時間的,而且多年後,我們還是會忘記當初辛辛苦苦背下來的知識。


但留下來的,是從知識裡學到的方法、技巧,以及提升能力。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所以,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裡,我們需要的不是提升記憶能力,而是學會給自己搭建一個「外腦」,用於儲存有用的信息。


印象筆記,就像是我的個人移動圖書館,在電腦和手機上都能隨時調取我需要的資料。


高效整理、理解、內化、輸出我的筆記,工作和學習都變得更簡單。


畢竟現在我們要提升的,是「開卷考試」的能力,而不是「閉卷考試」的能力。


✨如果你們對於如何高效使用筆記,搭建個人移動圖書館感興趣的話,留言告訴我吧,點贊人數超過50人,我就錄一期視頻分享~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掌握費曼學習方法


看到一篇好文章,讀過了,收藏了,就等於我們真正理解文章內容嗎?


我的印象筆記裡,有一項筆記組是「微信收藏」,裡面有幾百篇未經整理、分類、理解、內化、輸出的筆記。


它們都是我在手機上看到的好文章,但久而久之囤起大量的文章,就讓我患上了「知識松鼠病」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松鼠很喜歡藏松果,怕被其他動物吃掉自己的食物。


我們人類也愛藏東西,藏口紅、紙巾、鞋子、名牌包包。


就連知識,我們也希望藏的越多越好。


但「藏」不等於「理解」,更不等於我們擁有什麼新能力。


所以,少囤知識,把經典的好書讀透讀薄,然後試著和別人分享。


因為分享能治癒我們的「知識松鼠病」,費曼技巧的核心理念就是「以教促學」,多實踐,多分享。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但分享並不是張嘴說話那麼簡單,而是要「說人話」


  • 把一件事,向該領域的人講明白;
  • 把一個概念,讓3歲小孩和80歲老太太也能聽懂;
  • 把一個東西,讓所有人都愛聽,還等著你的下一期分享。


以上是「低階費曼」「初階費曼」「高階費曼」


你的費曼能力,處於第幾級呢?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保持覆盤


我報名參加過許多線上知識課程,大部分課程結束後,運營官或助教都會發一段覆盤格式:


今天我學到了什麼,列出3點;

接下來我的行動是什麼,列出3點。


這樣的好處是什麼?能讓我們當天立刻總結自己學到的東西,並儘可能列出具有可行性的計劃,把拖延症都一併解決。


不過這只是最簡單的覆盤方法,高手覆盤能讓我驚歎,“這也能覆盤”、“竟然能這樣覆盤”!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學會覆盤,努力一年趕超別人三年。


複述自己行動的整個過程,總結出哪裡做得好、哪裡還待完善;

回顧目標,我們是否完成了,還是有偏差;

評估結果,給自己打分,以後能怎麼做;

總結一套可量化、可視化的SOP標準作業流程模版;

列出下一步行動,加入日程表。


以上只是我簡單的覆盤,之前我只是用印象筆記或紙質筆記本,記錄自己今天做了什麼、花了多長時間,但從今天開始,我要給自己定一個覆盤日記。


我能預計自己到了年底,進步會很大。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肯定自己的每一次進步


我不喜歡跑步,以前800米考試就足以讓我恐懼,馬拉松比賽是我從未考慮過的事情。


我和很多人一樣,覺得長跑很累很辛苦,雖然知道重點在哪裡,但眼睛看不到終點,早早就放棄了。


學習也像馬拉松,需要我們慢慢學、慢慢進步。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我們羨慕有些人今天取得的成就,卻忘了他們早已默默跑馬拉松幾年、甚至十年以上。


馬拉松很長,我們可以試著一步步拆分,今天跑500,明天繼續跑500,等到哪天跑習慣了,可以再加200,哪天狀態不對,可以休息一下,少跑100。


我們在長跑過程中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值得自我肯定。


就算別人看不見我們的小進步,沒有人鼓勵我們,那又如何?


我們才是自己生命的主角。


我們的自我認知,比他人的評價,更重要。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THE END


最後,我想和大家說,

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但我們可以早一點開始,別讓日後的自己,遺憾當初錯過了那麼多機會。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和我一起學習打卡吧。


我們走過的每一步

都算數

學習亦如此


with love

豆奶小姐


畢業後堅持自我學習,零基礎轉行自由撰稿人,我做對了這7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