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喪事花圈起什麼作用?

生活創造者


這不但是農村獻花圈,現在恐怕中國大地上都有這習慣了,這也是一種禮節了,也是一種氣紛。











老楊紅


其實是沒一點意義,花圈花籃如果在公共場所和陵園能起到肅穆的作用,也能代表對逝者的哀思,可以重複使用。但是如果到我們農村就可以說變味了。

因為農村一般情況都是有嗩吶和鑼鼓為逝者送行,早先如果那家去世了老人後由村裡的手巧婦女剪幾個紙幡和一個歲數幡就行了。到現在不行了,都是盛行花圈紙燈望鄉臺和搖錢樹。光花圈就幾十個,燒花圈害多益無。一是汙染環境,二是火災風險大,最後是耗費錢財,一個花圈一百多塊錢,二十個就二千多塊錢,再加上臨上地還得人搭手拿花圈。每個搭花圈費十元錢,算下來光花圈費都得幾千元,這是不必要的開支。

所以我認為在農村用花圈是沒有一點意義,是一項不必要的開支。農民弄兩個錢不容易,如果把這錢花在老人在世時吃好穿好的身上,總比那一把火燒了強多少倍。百善孝為先,老人在世多孝敬,逝後晚輩也心安理得。

我是農民我在農村,我關心我們農民的美好生活。





王銀令


農村辦白事的花圈對於死者來說不起作用,這都是做給旁人看的,也算是農村的鋪張浪費吧,以前的農村我們這裡沒有送花圈的習俗,慢慢演變到現在就變質了,就變成了人情往來的一種表現,有的花圈花費好幾百,到最後就是放在墳頭,大風一刮就吹的亂七八糟,現在我們這去死者致哀都會花20元買一個花圈,但導制花圈太多沒地兒放,所以花圈都不撐開,還是放在包裝盒中,等老人下葬後,花圈又重新回收到花圈店裡,回收價格就只有5塊錢一個了。所以花圈根本不起作用,倒是花圈店裡賺了點錢。希望當地政府出臺禁令取消這種沒實際意義的形式主義。要像農村禁菸花爆竹一樣,還農村一方靜土。


湘北可樂


農村老人死了,特別家族大,親戚多,那花圈奠祭的一個陣勢。

所有花圈為首的是姑嫁女婿上祭的彩幡。彩幡五吊,中間主吊寫上孝婿孝女奠祭亡古岳父母大人和父母親大人加姓名。

姑娘女婿的彩幡扎的好,喪事過的起勁。彩蟠的主要做用就是引亡人之魂。出殯時孫子輩們打著彩幡走在欞棺前面。打幡的稱呼亡人,是爺爺就叫:爺爺一一到你的新家裡走!

亡人的靈魂也知道彩幡的用意,儘管兒女們哭天址淚,還是陰陽兩界有別,難捨難分中離開了。





郭璽清


農村也好,城市也罷,都各有各的風俗習慣。

我是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偏遠地區的農村人,如果只說花圈的話,我們那邊的分為兩種:一種是外來花圈,一種是自家花圈。

比如一個人死了之後,首先是自己家裡最親近的人幫他們洗澡,穿衣……。然後再用一塊門板大的板子在大廳(鄉下的堂屋)搭成架子,用白布鋪好,讓死人睡在上面。

只要把死人抬到那個架子上睡好之後,就要找到好幾張白紙剪好用麵粉粘成一個花圈的樣子,只是要比花圈小,沒有花圈好看,架在死人的頭上方。那個就是自家做的傘,我們那邊叫做孝傘,代表家裡的孝子、孝孫來孝敬死人的意思。所以那個花圈,非常重要,而且還必不可少;死人沒有出門上山的時候,那個花圈還不能拿開,也不能移動。比如明天早上要出殯了,今天晚上大概12點鐘左右才會把死人從板子上抬進棺材裡面。把板子和架子撤走,棺材又移到原來放板子的地方,孝子花圈,還是不動。

尤其是出門的時候不能忘記把那個一起帶走,跟著棺材一起拿到埋人的地方。

萬一忘記了,又倒回來再取的話,那就說明那天的出殯不吉利,以後不知道會有什麼的災難。

像那些外面給過來的花圈就不會那麼重要了。

當時我在孃家的時候,一般的死人,我們鄉下幾乎很少看到花圈,過來送禮的也有點複雜,最親的有五花八門。

比如原來我爸死的時候,還在家裡擺的那幾天時間,整個村子的親戚朋友都會輪流過來守夜,因為那個時候是不能關門的。我們作為女兒,明天晚上都要陪別人坐通宵,而且還要準備瓜子什麼的,飲料之內的東西讓別人吃。做人情的時候,除了給錢外還要20斤肉左右,讓道士做鬼,意思是讓他把肉也一起帶走。還要這邊煙、糖和酒,到出殯那天到路上扔的扔給的給,直到埋他的地方為止。那個時候我們家裡除了我舅舅給一個花圈外,都沒有人給了。因為當時我舅舅是在鳳凰縣城上班,都跟著城市走。

這幾年也開始慢慢看見有花圈了,因為在我們這邊的農村鄉下,外面給的花圈,就是讓別人知道他們的親戚是從城市,或者大地方過來的。如果哪一家死人得的花圈最多,別人就知道他們家認識的人都是從城市過來的多,僅此而已。

所以外面給的花圈對我們這邊的農村來說,意義不大。




尋找你的停留


花圈不管在農村和城市裡都會放,這是對死者的一種尊敬,和緬懷,說有什麼用,一點作用也沒有,反過來我問,現在的婚禮大辦,又是酒席,又是慶典,又是禮車,又是主持人在臺上祝福,夫妻二人表忠心,有什麼用,照樣該離婚的照樣離,人過世了,就這一次,也是對人這一生的總結和懇定,懷念故人,人生在世莫忘前人,珍惜當下,我們每一天所幹的事能有幾件事是真正有用的事,我們不是都在為自己的慾望在忙碌,可是真正屬於我們的是活著的時候我們經歷的每刻,珍惜當下




用戶5821219659


據說花圈的起源始於古希臘,當時人們用花圈裝點神像,花圈當時是一種聖物,後來花圈逐漸傳播開來,花圈的作用和意義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如古代西歐就把花圈作為獎品,只有優勝的運動員或凱旋的戰士等才有資格獲得,所以當時的花圈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榮譽,獎勵花圈就有了對獲得者表示尊敬崇拜的含意。

至今印度、緬甸等國仍保留了這一習俗,在招待尊貴的客人時,會給客人戴上用薔薇花做的花圈,以此來表示敬重、歡迎之意。當然目前更多的國家都是給貴賓獻上花環或花束。其含意也不僅僅是表示尊崇了,還可表示感謝、祝福等。

至於花圈何時開始出現在葬禮上,似乎已無從考證,但應該和古代北歐允許花圈獲得者去世後帶花圈入葬,並允許其親屬帶花圈參加葬禮有關。

兩千年前的古羅馬就以法律形式將此做了規定,所以花圈無疑已是尊貴與榮譽的象徵,再加上基督教認為:天使會將獲得花圈的人送往天堂,而通往天堂的路和天堂裡到處鋪滿了鮮花,而人們都希望自己逝去的親人能上天堂,所以這種敬獻花圈的做法就逐漸傳播開來。

我國的花圈上還增加了“奠”字和輓聯,送花圈表示對逝者的祭奠,懷念之意。花圈的另一個作用就是裝點靈堂,使其莊嚴肅穆,但焚燒花圈也易引起火災,造成環境汙染,以及紙張浪費。

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電子花圈應運而生,既可起到哀悼逝者、裝點靈堂的作用,還可節約紙張,避免火災與環境汙染。相信終有一天它會替代紙質花圈。





妙對佳聯


花圈為喪禮專用的。參加葬禮時,人們常常敬送花圈,作為對逝者的追悼。花圈最初並不是為喪禮專用的。 花圈的“發源地”據說在希臘,古希臘把花圈稱為“斯吉芳諾思”,是裝飾神像的“聖物”。

教堂中的祭司後來也戴起花圈來,花圈傳播到各地後就不一再地是教堂專用的飾物了。古代西歐曾用花圈作為獎品頒發給凱旋的戰士和運動場上的優勝者。 印度和緬甸,至今還保留著用薔薇花做成的花環給貴賓戴上以表敬意的習慣。

花圈,原來作為禮物,以示尊重和敬禮 ;以後逐步演變成對去世的親人和好友敬獻花圈,以表示對逝者的懷念和哀悼。



我叫小慶


花,代表一種美好,代表一種寄託。不論農村還是城市,向亡者敬獻花圈是一種禮儀。

敬花圈本來是在城市中流行,隨著農村發展,農民們有點錢了,也學起城市那一套,後來大概是花圈還不夠面子,從而發明了紙車、紙人、紙房、紙電器。送葬時候,浩浩蕩蕩的,場面熱鬧非凡,完全沒有辦喪事的氣氛。

這究其根底,完全是農村某些人的劣根造就,這種奇怪的現象:辦喜事要攀比,辦喪事也要攀比。即使是窮,也要借錢把喪事辦得風風光光的,從而“告訴”所有人:我們從始而終對亡者是非常好的。避免了別人背後說閒話。

其實,農村有很多子女對年邁父母的照顧和孝順是不足夠的,有的人甚至嫌棄他們,盼他們早點死。這最大的原因是家庭利益分配問題。

比如母親只幫小兒子帶小孩,大兒子的老婆一定會恨她,丈夫耳邊風被吹多了,自然會偏向媳婦。大兒子給父母的錢很少,小兒子老婆不樂意了,也向自己丈夫吹耳邊風。這樣,一旦父母自己在老家生活,兩個小家庭一定會互推責任互不理睬。

但當老人家去世了,他們突然間成了大孝子,風光地為死者辦喪事。不知情的人也許對他們大加讚賞,只有一些知情人瞭解其中內情。

所似,給亡者送花圈前為什麼不多送一點溫暖,那怕多一丁點,他也許現在好好活著。他不要死時候很風光,只要活的時候有問候。


模塑梁工


送花圈是從歐美傳過來的習俗。在我國古代,喪葬儀式以搭靈堂為主,四周飾以白布,並扎紙人、紙馬來燒,另外還要打幡、撒紙錢等。

  按照北歐的傳說,一個人臨死時帶上花圈,安琪兒(即天使)就會把他的靈魂帶到天堂。原來,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法律——《十二銅表法》中《神聖法》第七條說:“假如有人或者親身,或者由於自己的馬或奴隸在競賽中獲勝而得到花圈,那麼在他死時,無論在他家裡或在戰場,都不禁止把花圈置於死者身上。

  同樣,也允許他的親屬帶花圈參加葬禮。”

  顯然,花圈原來是一種獎賞物!好人昇天堂,壞人下地獄,這是古代中外皆同的看法。

  既然花圈是勝利者和勇敢者才能得到的獎賞,難怪安琪兒就只願把有花圈的靈魂帶上天了。

  現在人們為死者送花圈,仍然屬於給死者贈送的“葬禮”之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