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著名的五大劇種及其它,還記得小時候一起聽劇的小夥伴嗎?

70,80後的我們,還記得小時候家裡沒有電視,哪天有重大節日,村裡舉辦的戲劇活動嗎?一起和小夥伴看劇、聽劇是不是現在還記憶猶新? 那麼我國最著名的五大劇種是哪幾個?還有其它幾個常見劇種是什麼呢?

1,京劇(五大劇種之一)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成的,被譽為“國粹”。京劇流派中產生了很多著名的藝術家,其中,最著名的有“潭派”(譚鑫培)、“麟派”(周信芳)、“蓋派”(蓋叫天)以及“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和“後四大鬚生”(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等。

2,越劇(五大劇種之一)

越劇,興起於浙江省、上海市等地,流行於許多省市,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女子文戲”的基礎上,吸收其他劇種的特長進行了改革,形成了女演員扮演各行當角色的特點,湧現出袁雪芬、徐玉蘭、王文娟等一批著名演員和《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臺》《祥林嫂》等一批優秀作品。

3,評劇(五大劇種之一)

評劇是流傳於我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表演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的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

4,豫劇(五大劇種之一)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流行於河南省及鄰近地區,唱腔清晰流暢,表演真切細膩,是梆子聲腔系統中影響最大的劇種,湧現了常香玉、馬金鳳、李樹健等一批著名演員和《花術蘭》《穆桂英掛帥》《秦香蓮》《朝陽溝》等一批優秀劇目。

5,黃梅戲(五大劇種之一)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起源於湖北省黃梅縣,發展壯大於安徽省安慶市。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黃梅戲的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黃梅戲主要劇目有《天仙配》《女附馬》《羅帕記》《慈母淚》《牛郎織女》《失刑斬》等。

6,崑曲

崑曲,也稱崑劇,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發源於江蘇省崑山市,明末清初呈現蓬勃興盛的局面,並形成眾多流派,對許多地方劇種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7,粵劇

粵劇產生於清代中葉,以“柳簧”(西皮、二黃)為主要唱腔,同時也保留部分弋、昆、廣腔。粵劇出現了許多優秀的演員,如“粵劇四大家”——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小武武桂名揚,此年還有紅線女、羅品超、文覺非、陳笑非等。粵劇主要劇目有《一捧雪》《黃花山》《平貴別窯》《鳳儀亭》《寶蓮燈》《西河會》《羅成寫書》《搜書院》《關流卿》等。

8,摺子戲

摺子戲,是針對本戲而言的,它是本戲裡的一折,或是一出。摺子戲雖然是整本傳奇的一部分,但它大多是戲曲中的精彩片段,是整部戲曲全劇的中心或靈魂,有很強的獨立性,情節濃縮,人物個睡鮮明,如《牡丹亭》中的《驚夢》、《西廂記》中的《拷紅》、《玉堂春》中的《蘇三起解》、《白蛇傳》中的《斷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