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時代:聚集高質量發展關注成渝地區生物醫藥產業投資機會

文 | 凱恩斯,中國十大財經自媒體人,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特約評論員,《財富時代》雜誌專欄作家,博客總瀏覽量超過12億,微信公眾號【凱恩斯】粉絲近二十萬。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是中央在城市群建設發展中,首次提出“雙城經濟圈”概念,並賦予其“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內涵。


作為西部經濟發展的龍頭城市,重慶與成都協同發展,對西部地區整體經濟實力提升也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正值這次提出的政策,能夠讓重慶成都吸取對方的優點,在金融、醫藥等產業方面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財富時代:聚集高質量發展關注成渝地區生物醫藥產業投資機會

發揮成渝地區優勢


成都的優勢:

第一,西部航空中心,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我國最大的新建民用運輸機場項目,該機場將成為整個西部地區的航空運輸中心。

第二,成都在吸引企業方面能力很強,是吸引世界500強企業西部排名第一的城市,單單落戶在蓉的世界500強企業就有285家企業。

第三,成都的金融優勢,2019年中國金融指數成都排名全國第五。成都市金融業佔GDP比重達到11%,成都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一百多家,2019年新增14家(其中A股9家),新增數量創歷史新高。

第四,成都的醫藥產業,成渝經濟圈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創新活躍,是西部地區重要的生物醫藥成果轉化基地。

重慶的優勢:

第一,重慶是西部航運中心,坐擁三峽大壩與長江港口,擁有直航上海的出海口。

第二,重慶汽車製造業與電子信息產業是重慶的工業支柱,在西部處於領先地位。

第三,重慶的醫藥產業形成規模,2016年的時候,重慶市政府就發佈《重慶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重慶市醫藥產業經濟總量達到2800億元,進一步聚力向兩江新區、巴南、合川、涪陵等區域集中,建造“4+1”醫藥產業集聚區,現在形成了兩江新區、巴南、合川、涪陵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也要形成醫藥新藥開發、器械和耗材生產、產品流通等特色產業鏈。


共謀區域金融發展


綜合來看,成渝地區的優勢不小,這次兩地的共同發展,共築的經濟圈是西部人口最為稠密、產業最為集中、城鎮密度最高的區域。從區域上來看,成渝雙城經濟圈是世界為數不多的“雙核型橢圓經濟圈”,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平臺,是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撐。

那麼就從區的機遇變成了圈的機遇,這期間的跨度可不小,從“成渝經濟區”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雙城經濟圈”,提高以成都、重慶兩大中心城市為圈層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成渝雙城經濟圈”的份量會加重,起到的共促力量也會擴大,2019年成都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012.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8%。而重慶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605.77億元,比上年增長6.3%。2019年的時候,成都和重慶的地區生產總值合計超過4萬億元。

我們還能通過經濟總量的結構角度和金融情況分析,成都、重慶兩個城市都吸引了大量外資企業,國際化程度比較高,就單單成都高新區就引來有上百家世界500強企業,世界百分之五十的筆記本電腦芯片從這裡產出。除了芯片產業,成都還實施“10000億、8000億、5000億”產業行動計劃,從“屏、端、軟、智、網”等方面,擴大電子信息產業規模。

在金融方面,兩地也十分重視,成都將強化數字經濟賦能金融發展,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交子之星”經濟證券化倍增行動計劃,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重慶重視大力發展金融業之一就是提升經濟證券化水平,出臺了《重慶市提升經濟證券化水平行動計劃(2018-2022年)》,需要提高上市公司數量,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70家,達到140家,新增IPO申報公司100家、新增輔導備案公司200家等。在關注提升經濟證券化水平的同時,還要重視金融業發展,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增強金融中心輻射帶動效應。


推動醫藥健康產業發展


回看成渝兩地的優勢,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在資本市場視角中,積極發展生物醫藥、醫療健康、醫藥商貿,推動醫藥健康產業規模發展。

成渝地區近年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矚目共睹,從生物醫藥到醫療健康,再到醫藥商貿,醫藥產業逐步向世界級、萬億級的醫藥健康產業體系發展,無論是對於重慶醫藥產業來說,還是對成都醫藥產業來說,成渝經濟圈的建設都能夠與成都互相學習交流更多推動醫藥企業快速發展的道路。現在成渝地區一共有4家生物醫藥產業重點園區,成都市有2家,重慶市有2家,1家是CBIB成分園區,為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這4家生物醫藥產業重點園區很有分量,企業總數、高新技術企業數、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數、獨角獸企業數量和上市企業數量分別佔全國重點園區的6.9%、6.7%、5.4%、4.9%和3.9%。

能有這樣的佔有率,自然就與企業的重視與投入發展,以及產品的不斷研發分不開,這4家生物醫藥產業重點園區的上市二類和三類醫療器械數量、發明專利申請數量、上市藥品數量、CDE受理藥品數量、藥物臨床試驗數量及高層次人才數量分別佔全國重點園區總數的6.6%、6.6%、5.6%、5.7%、5.2%和4.4%。

在現有規模的情況下,成渝地區還繼續加大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更是新一輪產業發展的佈局點,開始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推動原始技術創新和再創新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構造創新孵化平臺,向國外先進企業學習,引進先進藥企,加大新藥研發、醫療器械等方面的投資。

在成渝經濟圈中,生物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很多,比如重慶有博騰股份、華森製藥等。四川有泰合健康、金石亞藥等。

兩地醫藥企業不少,研究的領域也很多,涉及到了生物醫藥、醫藥製造、疫苗研究、醫療器械、農藥獸藥等領域。

現在我國的金融生態更豐富了一些,增加了科創板,鼓勵越來越多的資本投入到創新,而資本的介入推動了全球創新藥的增長,特別是創新藥的研發領域。在上面成渝地區裡不少企業研究創新藥,也有不少企業研究醫療器械。

我國醫療器械這幾年整體市場規模也迅速增長,從2014年的2556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5304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這個時候正是趕上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的黃金期,但是成渝地區生產的醫療器械類企業,會集中在大型醫療器械企業裡,中小企業將集中精力專注某種器械或者某種器械零部件的研發工作,如果中小企業不能專注生產某一器械或者零件,可能會兼併、重組到大型醫療器械生產裡面。


聚集生物醫藥產業投資機會

影響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的有四個因素,分別是政府政策、資本市場、市場需求和技術創新,目前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以及我國人口的老齡化,生物醫藥產業是我國戰略新興產業之一,該行業在近年來一直保持了持續增長的態勢,而且為了解決人口用藥貴、看病難的問題,市場也有所需,所以政策上支持醫藥行業發展。

市場的需求逐年增加,而且創新藥臨床需求強、市場穩定、高定價、高毛利,導致資本市場也願意投資創新藥,從發展進程來看現在生物醫藥行業正處於小分子化合物研發高潮的下半區,是單抗等大分子生物藥研發的高速發展時期,也是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個性化療法的發展初期。而且國家鼓勵創新、藥品審評審批加速等,國內創新藥企不斷增多,還有增多的是一些醫藥研發外包服務行業,上升到資本市場的研發焦點。

現在4+7帶量採購等一系列的醫藥政策出臺,讓很多企業面臨變革,但市場那麼龐大,醫藥企業會有結構化發展,發展不好的只是個別不適應行業發展的企業,自然有好的企業會適應。


博騰製藥

博騰製藥研究的醫藥領域較多,總部位於重慶,在歐洲、美國、中國香港、瑞士設有子公司,在成都設有分公司,是一家按照國際標準為跨國製藥公司和生物製藥公司提供醫藥定製研發生產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但是主要服務於臨床試驗至專利藥銷售階段的創新藥。公司致力於成為世界創新藥公司優選的一站式醫藥定製研發生產合作夥伴,助力世界新藥發展。

業績和研發投入都不錯,2019年第三季度營業總收入10.8億,每股淨資產5.53元,淨利率12.55%,從2017年開始“CMO 向 CDMO 轉型,全面加大研發投入,,雖然 2017 年和 2018 年,公司收入和利潤出現下滑,但公司的研發投入穩步提升,2019 年上半年研發支出 6244 萬,同比增長 54%。


科倫藥業

科倫集團是一家年銷售收入超過400億元的高度專業化創新型醫藥集團。截至今年5月,在申請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和基藥過評品種數量上,科倫集團排名全國第二。

在費用投資上,科倫集團投入數十億元資金用於研發創新,建立了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到現在已申請專利3000餘項,獲得專利授權2000餘項,在腫瘤、細菌感染、腸外營養等多個疾病領域相繼啟動了400餘項重大藥物的研製,創新專利實現了對發達國家授權零的突破,可以說是創新能力相對較高,並啟動大量仿製藥項目,成規模開展創新藥研發。

科倫集團也受到帶量採購政策的影響,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物和首仿產品已經成為科倫搶佔市場的戰略品種。通過壓縮成本,降低價格,藉助帶量採購政策實現仿製藥快速上量。在2018年帶量採購中,科倫百洛特獨家中標。

此後,公司的戰略的改變,開始推進以研發創新為驅動的戰略,研發創新藥,科倫創新藥項目已經啟動80個項目。其中創新小分子41個、生物大分子39個。 增加了研發費用佔比上升。截止於2019年9月30日的過去12個月,科倫藥業的總費用率為52%。


智飛生物

智飛生物是一家集疫苗研發、生產、銷售、配送及進出口為一體的生物高科技企業,主營的人用疫苗為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智飛生物2016年營業收入為4.5億,淨利潤僅為0.33億;而2018年業績快報披露營業收入為52.3億,同比增長289%,淨利潤為14.5億,同比上升235%。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 76.7億,同比增長119.4%,實現歸母淨利潤17.6元,同比增長62.2%,淨利率23%。


澳凱龍

重慶澳凱龍是一家專業致力於血液淨化醫療服務、血液淨化和水處理系列設備,集研究開發、生產銷售、醫療服務與醫療信息化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研發產品能力也不錯,澳凱龍SDL-2000H型血液透析機採用微小質量流量計超濾控制系統技術,為全國首創。澳凱龍公司現已建成多家“澳凱龍透析之家”連鎖血液淨化中心;在建數家“澳凱龍透析之家”連鎖血液淨化中心,醫療服務初具規模,服務眾多透析患者。

除了我們上面介紹的這幾家公司之外,北大醫藥、華邦健康、泰合健康、金石亞藥等公司都有不同的特點,也有不同的產品特色。在生物醫藥產業投資上要抓住“成渝雙城經濟圈”機遇,而對我們投資人來說更要認準投資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