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靳源春


我本身是一名英語老師。

那什麼老師在我的眼裡是好老師?

答案是,有人格。

不是每個人都有本事擁有人格魅力。事實上有人格都很難。

但就學十幾年下來,每一個我喜歡的老師,都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大的自我,都具有獨立的精神,都有本事讓願意跟從他們的學生在鐐銬下跳得出天鵝湖。

沒有人規定教師是一個無私奉獻的職業。如果你的職業精神非得靠道德高地而不是你個人的能力才能自我實現,那也挺慘的。

我心目中的每一個好老師都說過,我去做其他的工作,也能做得很好,但我喜歡這份工作。

當你作為人有了人格,當你作為教師才能有人格魅力。光「負責」光「奉獻」是不夠的,沒有方向的負責,還是不負責。

大抵如此。



英語黎老師


我是張旭語文,很願意與您一起探討問題的實質!

12月7日中央電視新聞頻道播出了一條新聞,江蘇省淮安漣水縣鄭梁梅小學女教師孫敏,不顧個人安危,撐住了倒下的路牌,保護了身邊小學生。

這位女教師身高不到1米六,但當看到路牌倒下時,她想到的是身邊的4位小學生,以嬌小的身軀奮力撐住100斤左右的路牌,哪怕額頭被路牌劃破一道口,鮮血直流,也要撐著路牌不鬆手。

記者在醫院採訪她的時候,她的回答是“我是一個普通教師,救助我的學生是應該的。”不是豪言壯語,也沒有道德拔高,但平常的語言下是一顆金子般的教師之心。

這就是好老師!

教師有很多光環式的比喻。比如說教師是紅燭,講的是樂於奉獻的精神。說教師是園丁,講的是嚴格管教的職責。說教師是人梯,講的是知識傳授的無私。這些比喻只是講出了教師這個職業不同於一般職業的特點。

教師有兩個職責,一是育人,一是教書。兩者相互融合,不能割裂。打個比方說,教書是一輛客車,育人就是客車上的乘客。所以,判定一位教師的優劣,就不能只看客車豪華與否了。這是大前題,滿足這個大前題後,還有一些條件必須滿足,那麼,一位好教師還應具備哪些條件呢?

第一,知識淵博,能旁證博引。

有一句教育格言: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它形象地說明了教師的知識儲備量。

理科教師解題能力強,記憶的題目類型多,課堂上講例題,從來不看課本和教案,講解卻清晰流暢,由淺入深,學生很容易接受。課下能當面即時解答學生請教的各種難題、怪題,從來不會說:我這會兒忙,等下節課給你講。

是謂知識淵博。

文科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能夠記憶教材內容,知道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及其故事情節,知道很多成語、作家及文學典故,熟悉與文學有關的歷史知識,對教材涉及的文言文和詩詞能脫口而出,下水作文寫得典範,講課時出口成章,能由此及彼,旁證博引,極具吸引力。回答學生的提問時,語言精煉到位,條理清楚,學生一聽就能明白。是謂知識淵博。

第二,語言精煉幽默,課堂氣氛活躍。

教師的課講的好不好,語言能力是關鍵。

如果一位教師表達能力差,上課講授知識時重複囉嗦,又有口頭禪,即便知識淵博,也不會受學生歡迎。如果知識又欠缺,課堂就會死氣沉沉,學生就會昏昏欲睡。

課堂講課,很多知識的傳授是枯燥的,學生很容易精神分散,表現疲勞。所以,授課教師的講授語言必須要簡明精煉,一語中的,還要時不時幽默一句。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這樣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一節課不知不覺問就結束了。下課鈴響了,可學生還意猶未盡。這樣的教師學生能不喜歡嗎?這樣的課堂學生能不留戀嗎?

教師講課,一定要運用教學方法,好的教學方法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鑰匙。然而,不是所有的教師都有屬於自己的教學方法,或者借鑑於他人的教學方法。

有些教師整節課都在一個人表演,講的口乾舌燥,自己不亦樂乎,但學生早已在課堂上不是做其它作業,就是豎起書本低頭睡覺了。有些教師一輩子使用一種教學方法,自己不厭其煩,可學生早就厭其煩了,課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知識的傳授需要由淺入深,能力的培養需要觸類旁通,達到這樣的目的,靠的是教學方法。教課好的教師,講授與提問並用,啟發和點拔相輔,討論同答疑互動,總是能由淺入深、觸類旁通。今天這樣講,明天那樣講,時常有新方法,堂堂課能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

第四,富有愛心,講授,提問能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

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接受知識的水平快慢不等,如果一刀切地講授知識,訓練能力,有一大部分學生會力不從心。

好教師上課的時候,一定會以中間部分的學生為基礎,兼顧兩頭,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疑難的內容要講,簡單的知識也不放過。提問的時候一定會把難題交給優秀生,把中等問題交給中等生,把易答的問題交給後進生,讓他們都有表觀的機會,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像有些教師總是提問自己喜歡的學生,或者成績好的學生,從來不去關注學習比較差的學生,所以這樣的教師不被學生稱道。好教師是用教學公平來傳達他的愛心的。

第五,責任心強,從不放過學生作業中的小問題。

學生的作業是課堂教學效果的直接反饋。

好教師在批閱學生作業時會把出現的問題分類記錄,即使最簡單的錯誤,像一個錯字、一個符號,都要記錄在案,課間的時候一定叫來犯簡單錯誤的學生談談,讓學生覺得犯低級錯誤給老師添了麻煩。

上課的時候,有學生打盹了,他會停下授課,提醒打盹的學生,或者叫他讀一段文字,說一個定理,以緩解學生的上課疲勞,從來不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訓斥打盹的學生。課後會和學生交流,問問是不是課講的不好,沒有吸引力呢?如果是這樣的問題,一定會知錯能改。

這就是責任心強的教師,他永遠不會放過學生的任何小事,一定要把小事當成大事來處理,讓學生明白學習要對自己負責任。在學生的心目中,他既嚴格又和藹可親。

總之,一位受學生尊敬和愛戴的好教師,首先把育人放在首位,然後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教學方法,用精煉幽默的語言傳授知識,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教育。


張旭語文


搶答行嗎?在我心目中,我的母親就是優質老師!

她一直擔任班主任老師,從小學到中學,都一樣起早貪黑,兢兢業業,有時為了找離家出走的學生,連晚飯都顧不上吃,就怕學生因為學習不好,自己的父母教育方法不當,出現厭學,逃課,過早的接觸社會,使孩子走向歧途!

教學方面刻苦鑽研,嚴格要求自己,拿著很低的薪水!幹著好多老師都不願意乾的工作!帶班很累,還特別操心,但班主任補貼少的可憐!對學校裡的孩子,比對自己的孩子上心!我有時候感覺是別人家孩子的母親,很不理解母親!

但是母親退休後,學校領導不放人,非的想辦法讓母親去繼續任教,工資很低,但母親不顧家人的反對,執意要去,說她離不開學校,如果離開學校,她就無法正常去生活,不理解!

後來!每到逢年過節,家裡很熱鬧,多半都是家長帶孩子來看望母親,送啥的都有!直到現在,母親都70好幾了,過年的時候,家長孩子還是不斷!

而我想說,可能這就是優質教師吧!

如果一個人能為自己所愛的教育事業,奮鬥一生的話,也可以說是人生無悔吧!


善良是一種選擇PK感恩


🌹愛學生的老師→是好老師!有教育本事的老師→是好老師!有教育成果的老師→是好老師!

🎍愛!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出發點。只有教師大愛、博愛、施愛,學生才能享受愛、領受愛、感悟愛。施愛誠可貴,會愛價更高。教師愛事業、愛學生,愛每一個學生。愛得深沉,愛得高遠;愛出水平,愛出成果。

📚學識淵博的老師,是好老師。教師用自己的一桶水,去滿足學生的一杯水。滿足的過程,不是硬倒漫灌,而是通過藝術的手段,靈活的語言,涓涓細流,滋潤學生的心田,開化學生的智力,給學生以智慧的啟迪。

📚善於發“鑰匙”的老師→是好老師。把學生教會,是老師的本分;而教學生“會學”,則是老師的“本事”。老師要時時的把“鑰匙”發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打開一扇又一扇知識的大門。不斷地授學生以“漁”,培養學生覓食的本領。讓學生運甪恰當的學習方法,去主動的獲取所需要的知識,做一個會學、善學的人。讓學生憑藉方法和能力,去終身學習。

🇨🇳好老師,既要言傳,更要身帶。好老師是學生崇拜的心理偶像,是學生的精神領袖!:

🇨🇳一位好的老師,是學生一生的幸運;一位優秀的老師,為學生人生的最初和永久,做了最好的奠基!


笑看東籬


什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一般的說法是負責人的老師就是好老師。

像是當時我們在上高中的時候就遇到過這樣一位“不好的”老師。在班裡我們那時候都是比較淘氣,打球逃課時時刻刻。班主任老李就比較麻煩,老李是教數學的,他的數學課生動精彩,無奈我無心聽講[害羞]用老李的話說,就是欠管教。當時我們上的是私立學校,學費也是比較貴的,老李最常說的就是:“拿著你們父母的血汗錢來玩”,剛開始確實很反感,我們來上學還用你說了?就是有很重的逆反心理。

來說說老李的教學吧,他完全是遵循孔子的名言“因材施教”,班裡的同學學習水平不是很均勻,但老李教學卻是有一套,重點關照要努力很努力的想上大學的,老李多拉一把;像班裡學習比較靠前的老李就專門給他們講一些比較深層次的;像學習成績比較靠後的,老李也不放棄,儘可能的憑自己讓他們轉變思想;老李開班會的時候總會提到自己的經歷“正式因為自己有遺憾,而不讓我們留遺憾”,有針對的教學帶來了非常好的效益,我們班的數學平均成績可以說在市裡排名靠前,這靠的不僅僅是我們更是老李的努力!

除了學習以外,老李在生活上也是很關注我們,由於寄宿制學校,很多東西都沒法實現,看病,買藥,買東西等等,有的同學並不是一次全買,陸陸續續的買,老李也不煩躁,一次次幫我們,就憑這悉心耐勞的精神,他就配是最好的老師!有一次一同學吃壞肚子,半夜了老李開車從家裡到學校,再從學校送她去醫院(醫院來的比老李慢),老李就是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他的兒子才五六歲。

好的老師不是罵兩句就完了,而是罵了我們三年,嘿嘿,也正式因為他的“罵”,把我們一個個送入理想學校;在這裡我也要感謝老李!您辛苦了!


皖北石榴哥


天天討論老師有意思嗎?一眼不眨地盯著老師很乏味,幾乎所有老師都赤裸裸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是那個傷酸樣,每個月就那麼點工資,丟盡了殃殃大國的顏面。我們何不換個話題,例如:到底好公務員是什麼樣?什麼樣的人是好公民?什麼樣家長才稱職?物業?水電?等等。


昨晚晴空


很有辛,從我讀書以來,遇到過兩位好老師初三和高三的班主任,初三班主任是信任我鼓勵我,而高三班主任是告訴我什麼是正確的三觀,如何做人做事,雖然很多同學說他虛偽而我不覺得,高中快畢業他就給我們講社會的殘酷,和大學的潛規則。到現在我大學畢業了我還記得老師說的一句話,為他人著想的善良,無需自覺的提醒。


漸行漸遠與君


我先分享同事家孩子遇到的一個好老師。

我一個同事的孩子小章(小章去年考入了清華大學)的初中語文老師就是好老師。她既能帶領學生提高語文成績,又能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素養,讓孩子在進步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就感,樹立自信心。

小章小學時語文成績並不好,連基本的每天聽寫都基本在70分以下,有些常用字詞反覆出錯,好像總也記不住。閱讀答不到點子上,寫作差不多是流水賬。語文成績偶爾能及格。他經常放學後被老師留下來單獨輔導,過關當天所學的內容。

進入初中後,第一年語文成績沒有明顯變化,第二年9月開學後,語文成績突飛猛進,他越學越有信心,語文成績的顯著提升,增強了他的理解能力,帶動了其它學科的學習信心和熱情,也提高了理解其它學科內容的能力,帶來了各科成績的明顯提高,學習步入良性軌道,他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越學越有勁,逐漸沉醉在學習中,在高考時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

我曾與他交流,得知他語文成績突飛猛進,得益於初中的語文老師,她使學生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和“自由”。

具體有以下兩方面:

1.選擇權帶來主動性的提高。

小學時,他對語文學習沒興趣。在學校,上課、聽寫字詞,背誦課文,做閱讀練習,寫命題作文。回家後,還要做家長額外買的《一課一練》等教輔書上的練習。這一切,都是老師和家長要求他完成的,他對學習的內容沒有選擇權和決定權,學習很被動,內心有抗拒,越是在不喜歡的情況下被迫做任務,越沒有好的效果。

進入初中後,家長覺得做那麼多教輔書也沒有提高,孩子又不情願做,不做也罷,於是不再強迫。老師在教學上“外緊內松”。那位老師在課文學習上,要點都學到就行,並不把一篇課文出成各種練習,反覆操練,她更不主張學生做課本配套的教輔書,她說自己上學時就不喜歡做教輔書,所以理解學生的心情。她也沒有佈置很多機械性的抄寫作業。

她是一位極其熱愛閱讀的老師,她佈置最多的作業就是課外閱讀,她推薦的書都非常受學生歡迎。而且,她的課外閱讀沒有任何強制作業,甚至連摘抄也不做硬性要求。只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好書,寫下當天所讀書名、作者、閱讀時間和頁碼就可以。班上幾乎沒有孩子會糊弄這項作業,因為名正言順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好書,當成作業在家裡盡情地讀。另一個不糊弄作業的原因是,她經常找學生聊書,交流學生對所讀書籍內容的看法、感受。她不定期在班裡舉辦讀書交流、展示一類的活動,給孩子提供讀書後的分享機會。

老師給孩子的選擇權,讓小章學習語文的興趣被調動起來,讀自己喜歡的書,閱讀越快樂,就想讀更多,學習的主動性越來越強。

這種學習的主動性從課外閱讀,延伸到課堂學習,他對待語文課堂的態度大為轉變,喜歡聽老師講課,喜歡與同學交流,喜歡參與課堂活動,積極、主動舉手,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認真記筆記,課堂效率大為提高。

2.自由度帶來綜合素養提升。

小章對待語文學習態度發生轉變,還有一個重要因素——自由寫作。這位老師自己經常發表文章,屬於對寫作有心得的那種老師。

她一學期只讓孩子們寫6篇大作文,其餘的寫作練習都是自由寫作。

小章所在班級裡,有人寫自己的“傳記”(其實就是小時候的成長曆程),有人寫穿越小說,有人寫科幻小說,有人寫校園小說,有人寫每日生活隨筆,有人寫電子遊戲改編成的故事。很多同學在用文字書寫的同時,還給自己的文章畫插圖,進行美工設計,非常用心。

小章寫長篇童話故事連載,寫得非常動情和投入,寫到大結局時,自己流出了感動的淚水,一滴一滴掉落在本子上。老師並沒有笑話他這個男孩子掉眼淚,反而積極肯定他對寫作的投入和沉浸狀態,認可他的創作熱情。

小章說,他初中時,幾乎每年完成一部長篇小說。雖然,讀者只有自己的老師和同學,但是每完成一部,那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是難以言喻的,對內心的觸動與成長也是突飛猛進式的。

在自由寫作的過程中,為了把作品寫得更好,他養成了細緻觀察、認真分析、揣摩探究的習慣,感受力、理解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對他學習其它學科也大有幫助。

初中時語文成績的提升,帶動了小章其它學科的學習成績提升。

由小章的語文老師,我們可以看出好老師具有以下幾方面特徵:

首先,老師有良好的品行。老師要不斷地修煉自身,提升自己,使自己的一言一行,能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老師面對的是鮮活的、成長中的學生,擔負著民族、國家的重任。教師的品行端正、師德高尚,勤奮敬業,就能在塑造學生心靈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其次,專業知識紮實,專業能力過硬。只有專業知識紮實,學生才能跟著老師學到正確的知識,才能在老師的帶領下,遊弋到知識的海洋深處。

第三,老師心中要有對本專業的熱愛。教育是一種使命,神聖又厚重。作為文化的信徒和傳承者,教師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熱愛學生,用熱愛點亮學生的心燈。比如,作為語文老師,自己應該是一個發自內心熱愛閱讀和寫作的人,這樣才能用自己的熱愛與擅長來引領學生,帶他們走進閱讀之門和寫作之門。其它學科亦是如此。老師對本專業有強烈的熱愛之情,就能讓學生感受到那門學科的魅力和吸引力,從而激發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第四,老師有責任心。教師面對的都是孩子,他們價值觀、人生觀大多尚未成形,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有責任心的老師,對學生也會很有愛心,會激發學生的自信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會支持學生髮展自己的特長與愛好,也樂於探索教育教學的藝術,遇到問題能去追索最好的解決方案,能信任學生,與學生做朋友,也能基於對孩子負責的出發點,做到真正的嚴慈相濟,該溫和時溫和,該嚴厲時嚴厲。

若您覺得不錯,請關注“用心教語文”,並點個贊哦!若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留言,共同交流!感謝!


用心教語文


好的老師不僅僅會教授知識,最重要的是會教育做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這個意思,魚是死的,但是漁肯定是活的。在學習的過程中,相對魚來說,漁顯得更加重要一點。


挖掘內心深處的覺悟


近幾年來,教育亂象頻發,尤其是小學與幼兒教育行業,同時更是將教師這一神聖的職業推向風口浪尖,報酬微薄,壓力山大,教師隊伍人心惶惶,教育事業頗受影響,長此以往,恐將師者不師,師者懼成師矣!

然而,這僅僅為行業亂象之滄海一慄,眾所周知,教師隊伍過於傳統的思想亦不免讓人擔憂,舉一慄開說明,某日下班途中,巧遇小學老師,遂與之攀談,期間談到是私企優或是政府單位可靠之問題,本人說都一樣,各有優劣,然而,老師之觀點出乎吾之意料,吾師大談徹談政府單位之飯碗牢固,待遇福利之豐腴,常人持此觀點,尚可理解,然為師者,若是均如此這般,泱泱大國,如何邁步向前!

故而,對於教育這利在千秋的事業,國家政府應大下大功夫去整治改革,同時,社會行給予教師更多的包容與關心,家長也應給予教師更多的理解與關心,當然,之於為師者,即從此行業,千萬以教育大計為重,切勿忘記為師者根本,為師不易,於物欲氾濫之秋不忘初心而為師者更不易!如此這般,可否稱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