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強迫症患者,請問是不是隻要我避開那個讓我強迫的場景就好了,我感覺我好了,又怕自己再犯,誰能解答?

代廣寒


強迫症患者,誰給您診斷的?是不是自己上網查一下,然後自己加給自己的?

你避開那個讓你強迫的場景你就好了,說明你還沒有到強迫症的狀態。

強迫症不會那樣簡單的。

又怕你再犯,只是說明你有一些強迫性思維狀態,還有不自信、恐懼的心態。

你現在處在一個心理問題的初發時期,建議儘量早點進入學習成長改變狀態,儘早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智慧水平,不要給自己加上一個什麼症什麼症,對於你的成長提高沒有好處。

儘可能自己學習,如果實在不行,就可以找個老師跟著老師學習成長改變。找個水平比較高的心理諮詢師學習也是不錯的選擇。


羅桂田心理諮詢


我們很容易忽略一個問題,其實強迫是一個結果,不是一個原因。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了我們的強迫行為和思維上,我們希望瞭解如何更好地處理這樣的行為,甚至是如此消除這樣的行為。確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行為帶給了我們很多的痛苦。但也許,我們可以更關心是發生了什麼導致出現了這樣的行為,什麼時候出現的。

 

不知道你所提到的強迫症是在醫院診斷了嗎?還是說自己覺得有很多強迫的行為和思維出現,強迫與反強迫的這部分交替出現。你很希望能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控制行為,但是往往在控制失敗後,也同樣會感覺到很受挫。

 

強迫症的人,會比一般人有生物易感性,承受不確定性的能力比較弱,這些素質可能來自於素質因素:遺傳,早年的依戀關係等等。一般會從青春期的時候開始,但是未達到診斷的標準。他們的核心信念和安全有關係,這個世界是不安全的,是不可預測的。

 

當我們在大腦裡面出現強迫症的思維時候,就那種不情願,不想要的侵入性想法,我們就會很焦慮,所以我們可能會通過一些反覆的行為,比如反覆鎖門,反覆洗手等去緩解現在我們的焦慮,覺得這樣做就安全了,放心了。其實想法本身不是問題,我們每個人有時候都會出現一些念頭,這是不可控制的,也很難讓他們消失。但是強迫人的人會把這些想法看得過於的可怕或者說實現的可能性過高,在認知療法上稱為想法等同與現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們知道這只是其中一個可能性,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他們很難區分這等同於現實。

 

所以當你期待是否脫離這樣的環境的時候,行為就能得到很好地控制的這部分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環境是最不可控的,我們需要了解內心發生了什麼,是什麼觸發了我們開始有這樣的行為,我們在擔心害怕什麼的。因為如果是強迫症的人,本身具備一定的特質,隨著年齡的增長,焦慮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嚴重。因此,當你真正地嘗試理解你行為背後的原因的時候,才能夠更有效地激發改變的動機。


芋圓Emily


根據你說的情況來判斷,你的強迫症已經開始泛化了。

不知道你的強迫症具體指的是什麼場景。一般而言,強迫症都會伴隨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自己知道沒有必要,可是又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想法,內心感到十分的痛苦。

遠離特殊場所,強迫的痛苦感就會減少。可是你連腦海裡出現場景,就會擔憂恐懼,心理不舒服,這是強迫症嚴重的節奏。

不是在患病,就是在患病的路上,你全部的時間裡都有強迫症的恐懼,揮之不去。


大象先森


作為心理問題改變是比較緩慢,並且需要我們個人的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決心,還需要專業人士的一些幫助。現在如果好了的話,您應該加以鞏固,以免再犯。一方面可以轉移注意力,保持陽光心態,避免心理疾病的誘因再次到來。另一方面,專心於工作和自己的興趣,不使自己的心理生活留下空檔。多與人交往,多參與一些社會活動,慢慢的心理問題就遠離了!


精神家園001


確定是強迫症?正常人在生活中,有一些強迫性的行為不一定就是強迫症。避開會引發衝突的場景,只能說是治標不治本,如果真的是強迫症,還是需要找專業老師諮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