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关雎》的由来


淞雲经学 |《诗·关雎》的由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略论《诗·关雎》的由来


古时,青年男女结婚前须接受婚前教育,约三个月。贵族女子被送至四面环水的湖心岛,由师氏(五十岁以上,没有子女且道德高尚之妇女)教授妇德、妇容、妇功、妇言,当然也包括持家、洗衣做饭、带孩子等等,古时称此为“阴礼”。于此漫长的隔离期,青年男子唯有隔水遥望自己的心上人,于是就有了《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美丽动人的诗句。


如果非要把贵族子女说成采荇菜的劳动女子,这属于现代人一厢情愿的构想;或者把这首诗当成一首失恋的诗,也是天方夜谭、没有家法的构想,都不可取!


淞雲经学 |《诗·关雎》的由来


淞雲 诗人,词人,擅长经学,书画,文字学。其人豁达平和,如高空的朗月般照人。


淞雲经学 |《诗·关雎》的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