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古玩古陶瓷的真伪?

今抖云西西


学习古玩的过程最好有几个这方面的朋友,或拜师学艺,单靠看几本书,参加几次鉴宝大会解决不了问题,有时有可能误入跂途,走错了道。有了师傅也是一个师傅一个传授,没有统一的答案,谁也说服不了谁。你看不明白没关系,鼻下有嘴可以问那,就怕你请教的人老奸巨滑,见风使舵,见人下菜碟把你坑了。所以你相信谁就请教谁,谁都不信只好问你自己了。



慎德堂主


在古玩界,瓷器一直是备受着收藏家喜爱的一大板块,但是呢在如今的收藏市场,仿造品泛滥,关于各朝各代的款式特征,名窑仿品皆多,而真品却很少,这一点一直是困扰着民间爱好收藏家的问题,所以在鉴别时要学会区分,多加注意。

那么如果掌握了解瓷器作旧的伎俩,识别也就容易多了,瓷器鉴定首先是辨别真伪,要了解仿古作为陶瓷的特征,以下有几点小技巧:一、仿品造型失去古物风格

这是最要害的一点,众所周知,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不同社会的古代人们的哲学、美学、以及文化差异是巨大的、无法重合的,因此,仿古作假品无论怎样的精心研究被仿对象,着意模仿古瓷造型特点,也必然会留下仿造者的时代烙印,都会有蛛丝马迹留给辨伪者的。

二、仿品磨损现象露出破阵

古瓷是已经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风化,在顺着太阳光线,用几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探视古瓷器表面的釉层,老瓷表面的磨损纵横交错,深浅粗细不一,而往往新瓷则无这一现象,很多作假者都是用砂纸摩擦,在线条、方向和力度方面几乎都一样。

三、仿品纹饰的绘画不自然,缺乏灵魂

古代瓷器上大多有绘画,仿假品大多笔力拘谨,且线条不流畅,有些拙劣的仿品纹饰粗糙,仿品对纹饰图案要刻意描摹,必然需要十分小心谨慎,所以所画出来的纹饰缺乏灵魂,拘谨生硬,令人感觉不自然,当然,历年历代都有不少绘画高手参与仿造,由于这些人水平高,对真品绘画能心领神会,得其真谛,仿的画也极其形似,但是终究不能完全表达出真品的艺术神韵,不能比拟。

四、仿品轮廓线条生硬

辨别古瓷真伪,观察瓷器的轮廓线条,也是鉴定作伪品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因为仿品是仿制出来的,任何高手制造的时候在头脑中均有一个蓝本,其制作受该蓝本的限制,不能随意,缺乏自身的艺术创作,所以,在制作时不能随心所欲,只能依葫芦画瓢,显而易见,在仿品上的各部位轮廓,其线条是小心翼翼的做出来的,必然显得生硬呆板,远不及真品的流畅自然,这是一切仿品之共性,是目前仿品都无法克服的一个特征。

五、仿品无使用后的光滑感(经常说的包浆)

古陶瓷真品大都经理了较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在表面上均留有很自然的包浆,还有不太强也不太弱令人非常舒适的光滑感,仿古作为瓷器,生产出来的时间不长,上手把玩,是没有上述古瓷器的光滑感的,人工作旧的仿古作伪瓷器,其光滑陈旧感是非常不自然的,且有一些是可以看出是人工做为的痕迹。

不过在这一点有一个时期的器物是例外的,就是清宫廷库房内有一批年年烧造的大批瓷器保存于库房中,有部分是从未动过的,这种清宫廷瓷器虽然也有三百多年历史,但却无使用过,这一类看起来就是类似老的新器。

六、仿品釉面光泽度过强

光泽度过强这一点跟上面一点是相联系的,也是因为没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形成的光滑感,仿品釉面光泽度显得过强,有人称这种现象叫“火刺”,还有一点也是叫“贼光贼光的”,釉面不细腻,比较粗松,白釉太白,白中不泛青不是老瓷。七、同一瓷器有两件以上甚至大量(令人非常怀疑)

古代留下来的陶瓷数量是有限的,而仿品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量生产,所以只要看到同一品种的瓷器有多件相同的出现在市场,这时候,藏家们就要谨慎小心了。

八、仿品造型、纹饰极其不自然

历代有很多作伪者,都是研究、生产制作陶瓷的专家,且一些人数研究掌握了真品的许多特诊,这些人为了要仿得更加逼真,更加相似,为了避免行家的识破,所以在伪造时便仔细做出若干特征出来,就是想以假乱真,但是这类高手目前不多,很多不太高明的仿造者甚至有意突出某些特征,这便形成了一般仿品的此种现象,这也是为鉴定者留下了鉴定的依据。

九、仿品胎体过重或过轻

仿品因为时代用料的不同,与真品所用的胎料更加是不同,所以,在这一方面,跟真品是不可能相同的,现代的造假古瓷作伪者,都是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分析真品的胎、釉的成分、配方,以及模拟古瓷的烧成窑炉气氛,乃至仿造古代窑炉等,所仿的古瓷器在胎、釉的手感,外观上几乎可以乱真,不易辨别真伪,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重量这一方面去突破,还有一点就是,清中期以前的瓷器,由于瓷土的原因,非常掂手,也就是重量比较大,而清中期以后包括现代的新瓷,胎质都是比较疏松,有的胎虽然厚,但是拿在手里缺失轻飘飘的。

十、仿品洗过水呈紫色

还有一招就是用水将器物冲洗干净,因为很多仿品是过多使用了高锰酸钾的,水会呈紫色,有时用手指醮点水一模,手指也会染成紫褐色,这一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小技巧。十一、仿品剥釉不自然

这一点在老瓷上自然剥釉是由于胎釉结合不好或者长时间而造成的,剥釉的周围还可以继续剥,而新瓷的剥釉则是打出来的,剥釉的周围胎釉结合处还是非常紧密的。

十二、仿品放大镜下露出破绽

用高倍数放大镜,可以发现古瓷其内部氧化程度,凡是用氢氟酸处理过的瓷器,高倍数放大镜下可显出无数个被酸腐蚀过的小孔,非常容易辨别。

十三、仿品胎质、釉质过细

在仿造古瓷时的当时社会生产力,生产手段等,都比当时的真品生产时的时代要进步,而仿造者又怕做得不精,不细,不真,所以在仿造时的用胎釉料加工都是充分利用了当代的生产技术条件,故而往往在精细程度上做得会更加细致,有过之而不及。

如果有经常去景德镇瓷都拜访过那里面的制瓷师傅,了解新瓷作旧的手法,或者有经常到瓷都的老城区那些建筑工地上捡一些作旧的瓷碎片,那么辨别真伪的眼里就会不断提高了,当然,真正要提高辨别水平还是得多接触真品,多看真品,且了解到每个时代的文化特点,总之,仿古瓷器目前都是现代人的所为,所以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些现代人的工艺痕迹。


徐鸿瓷器鉴赏


作为新手来讲,刚接触瓷器一定要多看多摸多上手。根据每个朝代的窑口、款识、纹饰、胎釉的老化特征基本能判断新老。

如图这是南宋吉州窑玳瑁纹饰碗

它的纹饰,器型,釉和胎的老化程度是典型的南宋吉州窑口的东西







老瓷片看历史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又如,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

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的依据。

以下是一些小技巧

1.从釉面老化程度来辨别真伪 先看釉面光泽:光芒内敛,有如薄雾覆盖其上,这是非常老化的釉面,只是光芒柔和、不刺眼。

2.釉面老化形成塑膜状局部斑块和结晶:首先要绝对确认这种斑块和结晶是天然的、是人力不可制造的,那么,才能肯定它绝对是真古瓷。这件瓷器的“塑膜状老化斑”和“结晶斑”,是现代最高科技手段也仿造不出来的。一般古瓷要达到这件瓷器的老化程度,是不可能的。因此,凡是生长有类似的“天然如雾如膜状”的瓷器,绝对是真古瓷。

3.从青瓷方罍足胫部水土浸蚀的状态来辨别真伪:这种老化状态是不是现代人工可以做出来的。

4.从胎土表面“附生物”的坚固程度和古旧程度鉴定真伪 附生物必须“古旧”,必须坚固。比如:土碱,水锈,其它非自身的“外来杂物”。“古旧”和“坚固”必须同时存在。

5.从钙化现象来辨别真伪 若有缺损可见胎骨的,看断口的胎骨有没有钙化现象。钙化程度有轻重不同,老化程度也不完全相同。断口口面有干涩感;或有一层很薄的胶膜感觉,缺乏光泽,但无论如何也洗不掉;有的断口口面生长有干涩、灰白的钙化物,但极薄、刷洗不掉。凡是露胎处或是缺口面的胎骨上“生长有薄雾状钙化物,或相当古旧而又洗不掉的土碱”、或者生长有“圆点状”的古旧钙化物,都是不需要请专家鉴定的真古瓷。


范爺知景


多玩老瓷片,多跟老行家交流,多去博物馆看真品,多看名家写的关于收藏的书籍,多逛古玩市场……历练自己的眼力,从简到难,从普到精!




品茶谈古


一个老玩意儿,总是伴随着不一样的故事,故事听多了,就会动心,你要是动心了,主见就没有了,以为是捡漏了,生怕好东西被人抢走,其实现在这个市场上,很少有漏能给你去捡,不能总想去捡漏,一但有了贪便宜的心理,更多的可能是带来吃亏和上当。如果你真的捡了一次漏,千万不要再想着从这个人手再捡一次,要是有这个想法,你就危险了,也就意味着你快要进陷阱了。

听了奉承的话,说你是行家,有眼力,我给你便宜,你以后多照顾……这时候你就要注意了,最好不要有侥幸心理,这里不存在运气,只有真假。不能凭感觉,不能靠蒙,更不能信包老、包真一类没有实质意义的承诺,要想玩好,只能靠眼力。

和卖家探讨,你永远不是对手。你一张口,人就知道你的功底。听老一辈人说,拿东西够不着,对方递你,你要双手捧接,卖家一看,内行,就会认真几分。还有一个例子很形象,如果看货时正好有人在你边上,你成心拿起来显摆一下,人家很轻蔑地笑笑你哼哼你,那赶紧放下,这说明东西肯定没戏。老人讲话,卖主身边有人的问价的时候,你别着急问,问出来也是高价,等没人时再问,卖家心理也占不了上乘。

古董玩的就是心性,除非成了长期伙伴或者真正自己人,否则别着急入手,现在微信又方便,拿到一件喜欢的东西,先给自己身边最信任的三个人看,如果都说没问题,再加上自己的判断,就可以入手。记住,有疑不入手,有十个点都对,一个地方不对,不好意思,不入手,一个真东西,肯定是全方面都对的。

行家给我说 ,不要怕吃“药”,怕就怕吃了药不长记性。凡是玩家没有不吃“药”的,好多高手也是从“药”堆里爬出来的。往往吃一回“药”,就有一个教训。迫使你去探究,使得你在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有一个突破。一件东西上手以后你要反复研究,不是看个表面,就放下,多着多研究才有提高。买了就买了,不看也不摸,等于没买。这些话都很有道理。

玩古董大部分都半路出家,相对来说经验少,理论基础差一,所以一定要多学习,多听行家们说,学习是第一位的。前期可以上手些便宜的普品,瓷片标本等,有了心得再慢慢深入,不要着急买精品,听一个前辈给我说的很有道理,普品是教材,教你读懂古董的基本符号。精品是名著,让你感悟古董的艺术魅力。普品玩其形,精品享其韵。不玩普品难识古物真伪,不玩精品不知古董精髓。用普品练眼力,用精品长眼光。买普品不贪多,买精品莫吝啬。看普品凭的是经验,选精品靠的是修养。从普品起步,得精品知足。前辈们积累的经验一定要多学习。

玩古董玩的就是心性,不急不燥,不骄不奢,安住当下,多悟多参,勤学长眼,上手体悟。

等形成自有鉴定体系后,你就基本入门了。

下图为一些标本,供参考。






宁东来学古董


元代以前的制瓷工艺都是以单色釉的釉面和器形取胜,制釉的原材料是以草木灰作釉,以及石烣碱作釉,如果不是这一时期的工艺和器形,以及具有植物和石烣类釉特证的釉面,就不需要考虑是古瓷了,从元代开始中国的制瓷先人们将制瓷工艺从单元配方的釉色,向二元配方研制以瓷石和高岭土加入天然矿钴料,以高温来进行彩瓷式制和研究,最终在元代晚期成功烧制岀了以矿物钴料返原为蓝色,以铜返原为红色,著名的高温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瓷,这项成功的发明使中国的制瓷工艺水平再一次发生了伟大的革命性的进程。


用户古玩缘梦人


一般看胎质、釉色、年份、还是要从历史的一些角度去了解。


陶瓷收藏推荐


鉴定古陶瓷是一本比较高深的学问,需要系统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