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在平和縣大溪鎮靈通山下矗立著一座體型龐大的樓寨式建築一一莊上城。莊上城以佔地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的龐大體型,於2006年5月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號稱世界最大的土樓。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莊上土樓位於平和縣大溪鎮莊上村,寨城建於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至康熙十六年(1677年)方才竣工,歷時24年。整個建築將兩處小山丘圍在其中,建築依地勢而建。該樓正面朝東,長度約220米,西面長度約190米,兩側略瘦,東南北三面相對平直,西面略呈弧形,形狀近似馬蹄形。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莊上樓採用生土夯築,建築形式為單元式與通廊式相結合。土樓分內外兩環,均為穿鬥式木構樑架式,外環三層,牆高約9米,牆上設有槍孔,整個大樓開6個門,4口水井,東門外置風水池;樓內共設142個單元,裡面寺廟、宗祠等公共建築應有盡有,樓內廣場還有練武館和練兵場,為集防衛、防火和生活等功能為一體寨堡式建築。是一處生動的傳統農業社會聚族而居的建築縮影。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據介紹,莊上土樓為明末清初天地會首領葉衝漢所建,樓主葉衝漢曾是鄭成功手下,在鄭氏佔據平和時期負責在當地收稅,因此財力頗豐,遂建成這座城堡式的土樓。高峰時樓內居住著180多戶葉姓人家,計1300多人,因此,也有人說莊上樓也是居住人數最多的土樓。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從正門進入大樓,正對東門的是莊上葉氏祠堂永思堂,建築為二進式祠堂的建築,祠堂背靠土樓內的小山丘,前臨東門外的風水池,整個地勢為“下山虎”地理。一般土樓內只設一座宗祠,而莊上土樓內共有四座宗祠,分別以 “永思”、“篤慶”、“敦睦”、“崇本”為堂號,顯見樓內葉氏族人的儒雅和宗族凝聚力。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永思堂”大門兩邊貼“加冠”“進祿”,楹聯“宗支衍慶三房永耀雲礽;莊士詒謀萬代長修祀典”。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祠堂上精緻的磚雕。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在漳州有這麼一句諺語:“一門為樓,二門為寨,三門為堡,四門為城”,而莊上土樓居然是破天荒地開了六個樓門,實屬罕見。據說《平和縣誌》上有莊上樓的記載,稱之為“莊上堡”。樓也好,堡也罷,莊上土樓確實太大,以至當地人都將它稱為“莊上城”。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莊上城”當之無愧的“城“。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東門“挹紫迎曦”門。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悠然自得的老人。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土樓裡面有4口古井,這是其中的一口。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牆上牆下都置“石敢當”。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土樓裡的航空母艦一一莊上城


林南中,筆名南風,漳州市閩南文化研究會理事、漳州市政協文史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