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紅顏禍水,美男容貌留名!潘安之美,在於容貌,卻毀於品行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我認為這裡的美人既指美女,也可以指美男,歷史上有名的美男似乎也沒幾個有好的結局。

美女紅顏禍水,美男容貌留名!潘安之美,在於容貌,卻毀於品行

盛世容顏的女人往往會被冠以天妒紅顏的命運,因為她們紅顏太甚,所以才被關注,其實悲慘命運的女人何止千萬,只是史書不加以記載罷了。明代馮夢龍《醒世恆言》中說到:"自古紅顏薄命,亦未必如我之甚。"就說明了這點。能夠在歷史上留下紅顏薄命的記載,往往伴隨著君王的沉浮而銘刻於世。

歷史上著名的絕世佳人往往結局悲慘,因為她們在歷史上留下印跡都有國破家亡的背景,妲己、褒姒、四大美人、夏姬、趙飛燕、花蕊夫人等等。歷史似乎都喜歡將女人作為男人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把貪圖美色、不思進取的罪過都作為女人誤國的證據。

美女紅顏禍水,美男容貌留名!潘安之美,在於容貌,卻毀於品行

在那種時代,女人一直只是作為男性的附庸存在,古代的倫理和大男子主義都在不約而同的貶低女性,讓女性為男人背鍋也成為了記錄歷史的固定筆法。

我向來對這種讓女人來為歷史背鍋抱不平,特別是美女!就如同花蕊夫人詩中所言:"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如果是把成敗歸結於女人,那真的就"更無一個是男兒"了。

美女紅顏禍水,美男容貌留名!潘安之美,在於容貌,卻毀於品行

歷史上男人也有因為盛世容顏而揚名天下,以"四大美男"為例,後世得到絕大部分公認的四大美男是:潘安、宋玉、蘭陵王、衛玠,其中尤以潘安為甚。主要講講潘安,因為他才是古代美男的第一代表。

真正容顏的比較沒法分出高低,潘安之所以排名第一,那也都是後世在記錄和評述此事時,以潘安作為代表最多。無論是在詩詞,戲劇,小說中若是以美男作為內容,必是潘安之貌為最高評價。

李白讚美潘安的《洛陽陌》詩中說道:"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杜甫的《花底》中寫道:"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詩仙,詩聖都讚揚了,這地位可就不容辯駁了。多少文學大家都有過描述,就不一一細說了。

美女紅顏禍水,美男容貌留名!潘安之美,在於容貌,卻毀於品行

黃梅戲《女駙馬》中唱到:"人人誇我潘安貌,原來紗帽罩嬋娟"。《水滸》中王婆對西門慶講的好男人的五字真言中,潘安的貌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條件不好明說)。《紅樓夢》中尤二姐形容天下第一俊的標準就是"貌似潘安。"

那麼作為真實記錄當時歷史的《晉書·潘岳傳》中對潘安的容貌描寫就三個字:"美姿儀"。這個描述簡單而且也並未用盡極美之辭藻來形容。

真正讓潘安聲名鵲起的是《世說新語》,這是一本南朝時期的小說集,主要講的是東漢末期到魏晉南北朝期間名士的軼事趣聞。按照現在的話來說,這是一本時尚潮流,在民間流傳甚廣,引領時尚潮流的暢銷書。

《世說新語 》的容止篇是專門記錄帥哥的故事,描述潘安時寫道:“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

自此,潘安成為了判斷美男的標準。

美女紅顏禍水,美男容貌留名!潘安之美,在於容貌,卻毀於品行

潘安原名潘岳,子安仁,所以應該稱為潘安仁,最終為什麼"仁"字給去掉了?有兩種解釋比較靠譜:

  1. 古代駢體文和詩歌,為了對仗押韻把安仁的仁字給省略了。杜甫《花底》中的"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就是因為行文的原因才稱為潘安,後世就都以潘安稱呼這位西晉美男。
  2. 因為潘安擔不起這個仁字。潘安從政後期投靠了荒淫無恥的皇后賈南風,跟隨外戚集團在朝中結黨營私,陷害太子、汙衊忠良,最終因謀反罪被夷滅三族,不得善終,因此後世稱其不仁,故只說潘安了。

後世成語中對潘安的評價也分為兩極,擲果盈車、連璧接茵是對他容貌的讚揚、但也有望塵而拜,白髮悲秋卻是對他人品的鄙視。

擲果盈車講的是每次潘安開著牛車在洛陽街頭玩耍時,洛陽城內女子紛紛湧上街頭,見到偶像的狂喜不僅僅是吶喊,更是直接的給予。她們不斷的往潘安車上投擲各種水果,以致於整車都被裝滿了水果。

連璧接茵的故事講述潘安與另一位美男子夏侯湛一起出遊,當時人們稱他倆結伴是為璧人相連,兩人同坐一個墊子,當時墊子又叫做"茵",因此稱為接茵。

美女紅顏禍水,美男容貌留名!潘安之美,在於容貌,卻毀於品行

用以形容潘安正面形象的成語都是讚揚他的容貌,並不涉及他的人品。然而一旦說到人品,那流傳下來的成語意思就不怎麼好了。

望塵而拜這個成語諷刺意義濃厚,潘安為求富貴而巴結權臣賈謐,賈謐是當時皇后賈南風的侄子,權勢熏天,是有名的奸臣,各類宵小互相比著攀附。潘安的奉承之法尤甚,他在每次見到賈謐的車駕之時,對著車輪翻起的塵土進行叩拜,盡顯阿諛之態,這個成語由此而來。

白髮悲秋指的是潘安早年仕途不得志,因此一直鬱郁不已,30來歲就銀絲染上鬢頭。後來因為攀附權貴而囂張得勢之時,也不知道他的雙鬢是否恢復烏黑的亮澤了。

美女紅顏禍水,美男容貌留名!潘安之美,在於容貌,卻毀於品行

其實歷史"四大美男"中其他三位的結局也都不好:

  • 宋玉憑藉其文學才華在楚國取得官職,但一直得不到重用,宋玉的賦寫得好,但春申君黃歇卻一直看不上他,最終他伴隨著楚國的滅亡鬱鬱而終。
  • 蘭陵王高長恭是後世推崇文武雙修,容貌與才華並重的美男子,因為長得太過俊美而不得不在戰場之上帶著魔鬼面具征戰,被封公爵,但功高震主,不思退路,最終飲毒酒而亡,時年三十三歲。
  • 衛玠年少成名,世間無二之美男,但體弱多病以致早逝。史書記載因為太過於俊美,以致每次出行都是圍觀者甚眾,因此勞累無常,進而體虛而亡。"看殺衛玠"的成語就是因此而來。

任何史學家對於歷史人物都有偏好,因此在記錄的過程中都帶有個人的主觀意願,世人也是如此。任何人都不完美,但作為被記載的歷史,往往並不從各個方面對人進行全面的評價。一般只看重凸顯特點的一個方面來記錄。潘安的美貌已經作為後世對男人容貌形容的標杆,所以後人就忽略了他品行上的汙點,而只言美男子之貌。

美女紅顏禍水,美男容貌留名!潘安之美,在於容貌,卻毀於品行

返回來說說女人,歷史對女人的評價比較苛刻,不僅要求容顏美,還要求道德高,除了盡奉男人之外,還要愛國、愛民,規勸男人向善等各種標準。一旦男人犯了錯,還得會背鍋。我們所謂的各代昏君,鑑定其昏庸之時沒有一個逃得了女色的因素,這樣可以為男人的過錯減輕一些責任:男人的品行缺失離不開紅顏禍水的侵擾。

那麼對美男又是怎樣的判定標準呢?從對潘安的評價中可以看出來,長得俊美的男人似乎可以忽略品行,為什麼這麼說,那是因為我們只記得潘安的貌,忘卻了潘安的品行。

現在也是如此,小鮮肉們橫行霸道,可是仍然受追捧無數。這麼做可能也是有深層次的原因,利用對社會價值判斷的轉移來消除人們對社會責任和真正內涵的追求,麻痺人們判斷標準,是不是就可以造就歌舞昇平的太平盛世呢?這個不能深談。

美女紅顏禍水,美男容貌留名!潘安之美,在於容貌,卻毀於品行

我們形容男人可以有"陌上人如玉,君子世無雙"和"積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豔獨絕,世無其二"的美句,但我想這詩中描寫的是男人的品行,那就更完美了。我寫此文也只是想說明一點:真正做出貢獻的是那些默默無聞,奮戰在各個領域一線的英雄,與容貌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