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蛇》是童话故事吗?怎么理解?

爱清风275618057


一:寓言与童话的异同

首先明确一点,《农夫与蛇》不是童话故事而是寓言故事。由于童话与寓言十分相似,所以人们经常将它们弄混。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童话是:

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童话具有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特点。童话常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生命,使其拥有人的思想感情。”

寓言的定义则是:

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

寓言与童话都有幻想性,故事性,象征性,哲理性;它们都惯用拟人,反复,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但这并不能抹杀寓言与童话之间的区别,归根结底,童话与寓言的差异在于受众的不同。童话面向的是儿童,而寓言则老少皆宜。

基于这一点,在“故事”和“寓意”两个方面,童话更注重故事性,而寓言则更注重寓意性。在篇幅上,童话可长可短,长者如《木偶奇遇记》,短者如《小红帽》,而寓言则以简短凝练为特征。另外,在幻想性上,童话更偏向与想象特征,而寓言则更偏向于现实。

二:《农夫与蛇》的寓意

《农夫与蛇》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古希腊时期的一个叫伊索的奴隶所作。郑克鲁教授言:“作为来自社会下层的创作,《伊索寓言》主要表现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情感,是他们的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与蛇》表面上看正是一篇教训后人的寓言。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赶集完回家的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他很可怜蛇,就把它放在怀里。当他身上的热气把蛇温暖以后,蛇很快苏醒了,露出了残忍的本性,给了农夫致命的伤害——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临死之前说:“我竟然救了一条可怜的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

这很明显是一个劝人分清善恶的故事。农夫的心是善良的,但他却将善良的手伸向了恶人,导致自己自取灭亡。这告诫我们不要让自己的善良心泛滥,在帮助他人之前要首先想想,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如果对方是坏人,在帮助他之前要先采取什么措施,或者想想要不要帮助他。

三:《农夫与蛇》的另一种理解

众所周知,蛇是一种冷血动物,它与青蛙等一样,在冬天是要冬眠的。在农夫眼里,蛇可能是冻僵了的,但对于蛇自己而言,它其实是处于冬眠的状态,它必须通过冬眠来度过寒冷的冬天,这是它的天性。

然而农夫却无视了这点,就像现代人常说的两句话:“有一种冷是你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热是妈妈觉得你热”。

农夫出于善良而用自己身上的热气给蛇取暖,他自认为自己是在救蛇,实则却是在害蛇。农夫使蛇无法在自然的状态继续冬眠,它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它醒来后的第一感觉是受到了侵害,作为第一反应即采取攻击行为,这也是出于天性和本能。这不仅告诫我们要换位思考,还说明如果固执地拿个人的是非标准去判断和要求要求他人,这实在是愚不可及的。


穿红鞋的萨特


《农夫和蛇》这个外国小故事非常棒。

故事里,农夫看到一条冻僵的蛇,出于怜悯就把蛇揣在怀里,暖和着蛇,直到蛇苏醒,蛇知道是农夫救啦自己一命,就决定报恩,(其中的经过省略不记)于是蛇张开大嘴,露出毒牙咬啦一下农夫,农夫疼痛难忍,就把蛇扔到草丛里,蛇游走啦。而农夫也在半昏迷下苏醒,看到路人问农夫怎么回事,农夫就把经过说啦一遍,并表示,蛇是狠毒的东西,千万不要怜悯它。蛇是恩将仇报的坏东西,看见啦一定要惊跑它。蛇这时,在不远处听到农夫的抱怨开心的乐啦。

因为,我曾经看到一只美丽的小鸟飞来,落在我的手中。我是又惊又喜,然而,我深深地知道,我是善良的人,如果这只美丽的小鸟遇到恶人,一定会烤啦小鸟吃肉的,于是我就穷凶极恶的打小鸟,并厉声吼叫,用石头砸小鸟,但就是有意打不到小鸟,为的是让小鸟以后再见到人,就逃避开,别再冒险啦。



唐燏00


《农夫和蛇》是寓言故事,说的是农夫冬天时救了一条冻僵了的蛇,蛇苏醒了反咬农夫一口,农夫中了毒,临死时对儿子说“蛇是害人的东西,千万不要怜悯它”。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对那些不知感恩,甚至恩将仇报的人是不能产生怜悯之心,施以援手的,否则会害了自己。


瑞气盈门


《农夫和蛇》出自《伊索寓言》,相传其中故事是一名埃塞俄比亚黑人奴隶所作,“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音。

故事的中心是说,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那些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似乎很简单,寓意似乎也很直接,农夫帮助了快要冻死的蛇,而蛇醒过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咬死了农夫,农夫临死之前的总结我觉得倒是挺到位的。他说“我想要做善事,却由于见识浅薄而害了自己的性命,因此遭到了这种报应啊。”但是他的见识浅薄,却被很多人浅薄的理解了,说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对待恶人,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怜悯,这些恶人天生就应该被消灭!对于听寓言故事的小朋友而言,这样的理解是可以的,但若是你已经长大了,却还是这样理解,这样看待这个寓言故事,那只能是你自己看待世界,看待事物的方式,太过于简单了。

即便是只看《农夫与蛇》的故事,其实,一般人的理解也是有问题的,并不是什么对于恶人就不要信任,就要除恶务尽,不给丝毫怜悯。这个理解我以为太浅显,太没有意义了。只有幼儿园的小朋友,才会以好人和坏人去区分这个世界,虽然说,我觉得这样很好,但若是真这样分,其结果,只怕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美好。《农夫与蛇》这则寓言的核心意思,其实在于农夫死前的后悔与自白。在他的反思之中,让自己留了性命的原因,不是别人,他甚至没有怪这条蛇,而是后悔自己的见识浅薄,而这个见识浅薄就值得我们自己思量了。农夫言语中的见识浅薄,我这个平凡的普通人仔细想想,想出来了三个点,比我有智慧的人多了去了,我想你们肯定想得比我多,比我深刻,这里,不才就抛砖引玉,说说自己想到的这几个点吧。



Mr张先森說


这个故事来源于《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这个故事很好理解。劝人善恶需分清,否则下场很惨。故事中农夫连黑白好坏都分不清,用自己的善良救了一条不但不懂感恩,反而反咬一口的黑心蛇,以至于白白丧命。教训惨痛。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蛇”,他们没有感恩之心,觉得别人的付出理所应当,而且索取后,利用别人的善良,行自己苟且之事,做着损人利己的勾当。

但是,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该来的总会来,这条蛇不会总是这样幸运,一直碰见农夫这样的愚民的,还是那句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恶人从来都会收到应有的审判和惩罚的,即便逃了人间,去了地狱。



青岛涵涵爸爸


《农夫和蛇》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书中的每个小故事都有很深的寓意,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农夫和蛇》故事概要,从前有一个农夫,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回家的路上,看见一条快要冻死的蛇,于是,农夫就把蛇放入自己的怀里,等到蛇苏醒过来,便咬了农夫一口,农夫救了它却被它咬死了。

有些时候就是这样,好心办成坏事,一颗善良的心被利用,这就是愚蠢的善良,有时害人,有时害己。

我们要做善良之人,可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善良,要有分辨问题,分辨对错的能力。

农夫本来是存有善心的,可他孤陋寡闻,都说蛇的蛇蝎心肠,他却不知道,善心用错了人,害了自己。

而另一个故事《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里,东郭先生也是发错了善心,救了狼还被狼纠缠,可他幸运的多了,因为他遇到了智慧的农夫,三言两语就把狼骗进口袋打死了。对待恩将仇报,狼心狗肺的恶魔,就要学会及时变通,机智地摆脱它。


sddz以书润心


《农夫与蛇》是不是童话故事?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得搞清楚童话与寓言这两种文学体裁之间的区别。其实问题也并不在于体裁形式上,而在于这个故事所表达出来的现实意义。即善良人将善意奉献给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身上,别人反而恩将仇报。现实中是有这种事情的,在一些小人眼里,善良是一种可以去利用的缺点而不是优点,利用善良的人的善良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善良的人就像农夫一样会被伤害,所以,有人说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去善待。那些利用别人善良的人,都应该一辈子与无情的人在一起,让他们互相摧残。这么深刻的寓意,这个故事是寓言吧。


一百万斤的微尘


寓言故事《农夫和蛇》出自古希腊奴隶伊索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用蛇、豺狼等凶恶的动物比喻人间的权贵,揭露他们的专横、残暴、虐害弱小,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而我们怎么理解这个寓言呢,其实可以参考同时期中国的哲学思想,古希腊(公元前六世纪)对应的是古中国东周的前半段,也就是春秋时期,这是中国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生活的时代,而孔子有一句话和这个寓意富含的哲学思想如出一辙,就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放在这里可以解释为如果我们对毒蛇报以善良与恩慈的话,那我们又拿什么来报答那些善良的动物呢。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此来给予我们人生行为的准则。

如果还不好理解,可以参考东晋时期《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东郭先生把“兼爱”施于恶狼身上,因而险遭厄运。这一寓言告诉我们,即使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存在“东郭先生”式的问题。一个人应该真心实意地爱人民,但丝毫不应该怜惜狼一样的恶人。释义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 ,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





WeeWeeWee


大家好,我来回复一下“《农夫和蛇》是童话故事吗?怎么理解?”

《农夫和蛇》是童话故事,出自《伊索寓言》。


以下是对《农夫和蛇》的理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帮人首先要学会分清好坏。然后还要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鞭挞了那些恩将仇报的恶人和帮助恶人的伪善的人。告诫我们要学会辨认是非,不要与坏人打交道,因为狐狸也会哭泣、蛇也有落难的时候,所以这则寓言告诫我们要明辨是非。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了,他们的本性也不改变,千万不要对他们心慈手软。”


扩展阅读《农夫和蛇》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赶集完回家的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他很可怜蛇,就把它放在怀里。当他身上的热气把蛇温暖以后,蛇很快苏醒了,露出了残忍的本性,给了农夫致命的伤害——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临死之前说:“我竟然救了一条可怜的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


看了这个故事,三缺认为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那些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纯属个人见解。仓促成文,有不当之处,欢迎评论区请指教。


刘三缺


农夫与蛇出自伊索寓言,讲的是在寒冷的冬天,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蛇苏醒之后,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临死之前说:“我救了一条可怜的毒蛇,就应该遭到报应。”

传统的理解是帮人要分清楚好与坏。但是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一个问题,如果医生以病人的好与坏来决定是否治疗,岂不是违背了医生治病救人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