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先生认为“二十四史”不过帝王将相家谱,你同意该观点么?

首先,生活在这个年代的我并不认同梁启超先生说的:“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但是对于梁启超先生说的这句话我是理解的。我们理解他的话应该在当时那个年代去理解,也不能断章取义的去理解,通读原文之后,我觉得这句话更像是一种感叹。原话是这么说的,

“试一翻四库之书,其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者,非史学书居十六七乎?上自太史公、班孟坚,下至毕秋帆、赵瓯北,以史家名者不下数百。兹学之发达,二千年于兹矣。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世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何也?吾推其病源,有四端焉。”先生的史学四弊我们已经很了解,而这一段之后便谈到“二十四史非史也”,为什么呢?是因为先生当时觉得史学的作用可以正衣冠,如明镜,畅爱国,西方有的,我们也有,并且存在两千多年,史学家数不胜数,但是当时的近代为什么还是内忧外患,百姓不知道爱国,不知道有国家,更不要谈挽救中国。而这时,梁启超先生在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下,认为西方国家的发达与一个国家的史学有很重要的关系。难免对于当时中国的史学提出了质疑与感叹。但是我们现在研究历史,二十四史肯定不只是帝王的历史,对于现在当然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

梁启超先生认为“二十四史”不过帝王将相家谱,你同意该观点么?


除此之外,希望大家可以阅读一下这句话出自的原文。这句话和史学四弊时在一篇文章中提起。其中确实提出了对于各大史书的质疑,而这些问题的的确确是存在的。“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吾党常言,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己。其言似稍过当,然按之作史者之精神,其实际固不诬也。吾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故其为史也,不过叙某朝以何而得之,以何而治之,以何而失之而已,舍此则非所闻也。昔人谓《左传》为相斫书。岂惟《左传》,若二十四史,真可谓地球上空前绝后之一大相斫书也。虽以司马温公之贤,其作《通鉴》,亦不过以备君王之浏览(其论语无一非忠告君主者)。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其大敝在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分别,以为舍朝廷外无国家。于是乎有所谓正统闰统之争论,有所谓鼎革前后之笔法。如欧阳之《新五代史》、朱子之《通鉴纲目》等,今日盗贼,明日圣神;甲也天命,乙也僭逆。正如群蛆啄矢,争其甘苦;狙公赋茅,辨其四三,自欺欺人,莫此为甚!吾中国国家思想,至今不能兴起者,数千年之史家,岂能辞其咎耶?”

最后,想在这里表达的是,理解一句话,理解一个观点,我们需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以及避免断章取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