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調查》簡析(二)

《問卷調查》的第二個問題是:在你心目中希望有一個什麼樣的老師?學員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顯然趨同性很高。

1、善良

幾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學員”都用到了這個詞。可能有人會說,如果他們“善良”就不會幹壞事進“號子”,他們不配要求別人“善良”,我到不這麼認為。儘管他們在常人眼裡是些無惡不作的“壞孩子”,他們可能沒有善待別人,但是她們仍然希望他人、社會善待他們。在不少人眼裡他們就是些十惡不赦的壞人,在我看來,他們也是可憐的人。在未成年人涉及的許多案件中,尤其是因“故意傷害罪”被處罰的,許多都是由原先的被害者變成了加害者(譬如被敲詐、被欺凌無法忍受等;採取極端的措施:背後捅刀、叫人報復等)。我的分析是:“加害者下了地獄,受害者進了監獄”。

《問卷調查》簡析(二)


《問卷調查》簡析(二)


《問卷調查》簡析(二)


2、愛心

這也是提到的非常集中的一個詞。可能有人更要質疑“學員們”了。其實我的理解跟第一條裡的差不多。教育是個最最需要愛心的行業,你不能關愛、愛護他們,你沒有一顆愛心,你都不愛自己的職業、學校、學生,讓學生們怎麼學會愛?親其師才信其道吧,他都喜歡你,怎麼喜歡你的課?

還有的學員說,你們教導我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師父就是父親,我們把你當父親,你能不能把我們當你的“半個兒子”?

《問卷調查》簡析(二)


《問卷調查》簡析(二)


《問卷調查》簡析(二)


這是一個犯了法的孩子真情實感。他原來在外面的時候,儘管已經輟學,但他還是經常去學校看望他上小學時的老師。

《問卷調查》簡析(二)


3、平等

現在的孩子民主意識、權利意識都很強,尤其是那些學習不好的學生,他們不希望老師只喜歡學習好的,討厭這些學習不好的“嫌貧愛富”,不要歧視他們,尊重他們,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老師如果不能尊重、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這對他們的尊心將會傷害很大。

《問卷調查》簡析(二)


《問卷調查》簡析(二)


4、理解

這個用詞對這些孩子來講有他們不同的理解和用意。譬如有的學員講:“我就不愛學習,就愛玩,讀書都是騙父母的,你不逼我行不行?”這樣的學生老師咋理解?看看這個“學員”的期望:“有一個讓我吵作業的老師,上課不回答問題的老師”。有點奇葩吧?(原諒他們的錯別字)但是,有這樣想法的學生少嗎?

《問卷調查》簡析(二)


這個“理解”靠譜點。如果都靠譜,就不會是“學員”了。

《問卷調查》簡析(二)


他們的“理解”還有“換位思考”的意思。當老師難,當學生也不易啊。

《問卷調查》簡析(二)


5、幽默

學生們一般都不大喜歡死板無趣的課吧。照本宣科、一臉的“階級鬥爭”,學會們能不煩嗎?

《問卷調查》簡析(二)


《問卷調查》簡析(二)


6、博學

這個對老師要求要點高吧?多才多藝的老師學生自然喜歡。他們認為老師應該能讀懂學生的心理(心理學)。

《問卷調查》簡析(二)


《問卷調查》簡析(二)


7、責任

不管是對教學還是對學生,他們還是希望老師有責任心。儘管他們原來都是些不愛學習,調皮搗蛋的學生,但他們還是希望老師有責任心,不僅關注他們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他們的行為習慣。

《問卷調查》簡析(二)


《問卷調查》簡析(二)


8、師德

使用這個詞的頻率非常高,這些缺德行的孩子,竟然老追究老師的德行。請原諒他們有的用詞不當。立德樹人,但是呢?其實他們也不容易,他們能理解你的苦心。

《問卷調查》簡析(二)


《問卷調查》簡析(二)


《問卷調查》簡析(二)


《問卷調查》簡析(二)


《問卷調查》簡析(二)

9、寬嚴相濟

看看這個孩子,“在我犯錯的時候不要過激的辱罵我,通過談話來解決”。有個家長給老師說:“下次能不能不要打娃的頭”。其實他們知道你為她們好,認為你可以發脾氣,甚至容忍你動手,但不要過激,不要過分。

《問卷調查》簡析(二)


《問卷調查》簡析(二)


10、不離不棄

學校是最能包容學生的地方,老師應該對每一個學生都應該不離不棄,不要動不動處分、示眾、“勸退”。老師就是“拯救孩子靈魂的工程師”,他們不懂事、他們調皮搗蛋、違紀違法,在青春期很正常,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這個時候出現行為偏差,最應該出現的就是老師,如果我們老師都不拯救他,開除了之,將他們推向社會,他們那麼小能幹嘛?自然流浪社會、偷雞摸狗、打架鬥毆,最後就只能到我們這裡。

《問卷調查》簡析(二)


《問卷調查》簡析(二)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出自韓愈的《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老師,是用來傳授知識、教授學業、解答疑惑的人. 所以:表憑藉,用來;傳道:傳授知識;授業:教授學業;解惑:解答疑惑.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說:"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憑藉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溫故而知新"有四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學的知識,並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三為,溫故,知新。隨著自己閱歷的豐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頭再看以前看過的知識,總能從中體會到更多的東西。第四,也是我認為正確的解釋,是指通過回味歷史,而可以預見,以及解決未來的問題。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大師應該具有的能力。

在“三獨教育”的今天(“三獨”是指:一對獨生子女的父母,生了一個獨生子女的學生,交給獨生子女的老師管理),要想當一名稱職的老師的確不易,有個校長說,過去“一根指頭可以管學生,現在五根指頭還管不好”。教育成了今天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它已不只是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老師、家長、學生這幾家的事,只有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解決困擾教育的問題。

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教育強則少年強、少年強則國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