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跌破30美元每桶,沙特作为主要产油国,主动挑起价格战,意欲为何?

时无双


3月6日,欧佩克部长级及非部长级会议减产协议谈崩,3月9日,美国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出现30%的历史性暴跌。这次油价的暴跌是在42美元的基础上徘徊两个月后,一次性下跌30%,跌至27.7美元,甚至沙特还表示,如有需要将增加产量,达到每日1200万桶的生产水平,并且给予德国,法国以及亚洲国家地狱市场价20%的优惠。俄罗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政府工作会议中也宣布将加大产能,占领更大市场。那么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为什么?沙特挑起价格战意欲何为?

实际上,这次原油的价格战远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这是一次预谋已久的大国之间的博弈,是美国,沙特,俄罗斯三国之间的一场角力。

沙特挑起这次石油大战的动因有三:

第一,美国中东撤军

2月29号,美国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决定分步骤从阿富汗全面撤军,早些时候,美国决定从叙利亚撤军。美国出兵中东已经接近接近20年,一旦撤出,对沙特来讲,将是战略性的威胁,沙特将失去在中东的石油自主性,同时,沙特的自我经济循环过分依赖美国,当美国撤出后,沙特只依靠购买美国武器的形式来保卫自身安全的逻辑发生改变。另外,美国撤军,叙利亚成为土耳其和俄罗斯的盘中餐,伊拉克极有可能被土耳其或伊朗控制,这就压缩了沙特未来的战略性发展空间。

第二,美国与俄罗斯关系的缓和

特朗普上台后,更大限度的缓和跟俄罗斯的关系,2019年俄罗斯对英国和美国原油供应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俄罗斯成为美国第二大石油和石油产品的供应国,俄罗斯交付给英国的原油和实物价值增加一倍多,与此同时,沙特对美英的石油输出却在下降。沙特在欧美的石油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第三,沙特需要与美国更深层次的绑定

沙特非常清楚,要改变美国撤出中东的影响,阻止俄罗斯向中东推进,不仅要使俄罗斯卖油的收入大幅下降,还要让美国获得真金白银,让美国的某些特定群体获得好处,让某些利益群体站在自己这一边,获得自己未来几十年战略上的安全。否则以自己的实力跟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去硬刚几乎没有机会赢。于是,沙特陆续持有美国1700亿的国债,同时,沙特阿美集团在华尔街上市。要知道沙特阿美集团几乎是沙特的全部,光现金持有就超过500亿美元,沙特阿美股票的持有者是华尔街的精英,每年至少有500亿美元的分红,这相当于2019年美俄国国防总支出。通过石油价格的降低,给俄罗斯造成致命的冲击,通过向美国经营阶层利益的输出,拉拢了美国权贵阶层的支持,毫无疑问,通过这波操作,沙特已经成功绑定美国的支持。此次石油价格战,华尔街力挺美国,白宫不得不支持。

所以沙特要不惜一切代价,挑起这一轮的石油大战,把俄罗斯的油价拉下水,让自己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之路处于安全之境。


22年北漂创业路


沙特和俄罗斯的谈判破裂或许只是表象,真实目的是要联手攻击美国页岩油。

首先说下历史背景, 当初,在2014年11月,沙特就曾试图用低油价来逼死正在冉冉升起的美国页岩油,以致美油在2016年初跌到了最低26.05美元。可是出乎意料的是,美国页岩油厂商却通过大量借债存活了下来,而且活得非常滋润。而且慢慢的美国页岩油的市场份额节节攀升,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再看这次沙特和俄罗斯谈判破例的时机: 首先,从大环境而言,全球经济本来就需求乏力。从小环境而言,世界各国正因新冠而需求锐减。就金融层面而言,美国企业杠杆率极高,一旦在美国整出个金融危机,则美国页岩油厂商就再也不能像四五年前那样通过大量借债来渡过难关了。

这一次,或许是沙特和俄罗斯吸取了教训。那就是要想击败美国页岩油产业,不但要攻击其实体,更要攻击其背后的金融,只要搞垮了美国的页岩油,石油市场又是俄罗斯和沙特的天下。


不务正业的建筑师


实际上,沙特这次与俄罗斯的博弈,比较诡异的是它在决定增产之前,与美国方面做过一次电话沟通,那么是它否就增产一事先与盟友美国“秘密协商”确定呢?这就不得而知了。但如果真是它们的“密谋”,那就是有意而为之,旨在恶化俄罗斯的财政。换句话说,这是奉盟友美国的“旨意”行事。

据媒体披露,沙特发布增产消息当天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通电话。白宫随后也确实证实双方有过通话,但没有披露具体谈话内容。

另外,更有意思的是,这通电话之前,美国能源部发表声明,谴责“国家行为体企图操纵并冲击石油市场的做法”,但没有点明批评对象。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也有一种懵逼感,一方面既然它们就是否增产进行通话,一般来说沙特不太可能“违背”的意愿;另一方面,那为什么美国能源部还要事先发声进行不点名批评呢?这明显是将矛头指向俄罗斯。

目前来看,沙特和俄罗斯正在展开的这场博弈,关键就是比拼谁更能耗得起?作为全球的两大主要产油国,其经济又都是主要依赖能源贸易,因此外界很不理解沙特的做法,难道它非要和利益过不去吗?但仔细想想就知道,沙特的每桶原油开采成本仅为10美元,而俄罗斯的成本就高一些。所以说,沙特如果与美国“通气”并达成合作,那么就明显有对俄罗斯不利的意图,而且沙特并不吃亏。

总之,沙特主动挑起价格战,不管是从成本还是经济的角度来看,俄罗斯都是有风险的。俄罗斯一直着力于对抗美国在全球扩张影响力,其石油战略不仅关乎产量和价格,同时也一定会考虑与美国页岩油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对此,美国方面当然是再清楚不过了,因此“授意”沙特与俄罗斯搞价格战。当然,我前面也说过沙特的成本最低,由于与俄罗斯的减产协议未能达成,不排除带有“赌气”的含义。最终,谁先妥协谁就输了。


东震木


三桶油的宣传口号:国际油价涨,我要涨,我和国际一个样;国际油价小涨,我大涨,我和国际要看齐;国际油价大涨,我飚涨,我和国际比高低;国际油价跌,我难跌,我和国际不一样;国际油价大跌,我不跌,我和国际有差别;国际油价暴跌,我小跌,我和国际有合同;国际油价不涨不跌,我和国际要接轨。要问油价高不高,我有后台在撑腰!要问油价降不降,各人半夜去梦想!


云峰51


这次原油暴跌是由于国际石油巨头之间博弈

可以算得上是神仙打架,我们“吃瓜”。


为什么暴跌呢?

表面原因是由于全球疫情影响,原油进口国对原油的总体需求减弱。

比如中国是主要原油进口国,第一季度大家都不出门,企业也没复工,对石油的需求减少,

由于需求减少了,3月6日OPEC+会议讨论原油减产计划,不过最后谈崩了。


什么是OPEC+呢?

Opec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就是沙特带着生产石油的小弟们成立的“厂牌”。

“+”的主要是以俄罗斯大佬成立的非opec“厂牌”。


举个例子,

由于疫情大家不去市场买白菜了,

消费者少,白菜多,白菜供大于求,就会变得便宜。

于是,几个菜商开会讨论我们明年减产白菜吧,

因为物以稀为贵,到时候白菜价格就高了,

其中一个大佬说“你们随意,我不减产”。

因为没有减产的大佬明年菜多比同行多,可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可是,其他产油国都不想让出市场份额,决定都不减产,于是会议谈崩了,

这就是刚才OPEC+的故事。



而且沙特还要继续增产,这是很明显要打价格战抢市场份额了

沙特的的底气就是超低的产油成本

最先丢市场份额的是不敢玩这场价格战的产油国,所以现阶段是石油寡头和小产油国无论如何都要打价格战,保护自己的份额。

当原油价格在跌到20-30美元区间一桶的时候,大部分产油国为了保份额玩儿只能快速结束战斗,战斗不会拖很久。

价格低于20美元一桶,就没有产油国能能挺得住了

不过沙特“能”。

我是议郎小和,喜欢我记得加关注,常来玩儿呀~


宫中和议郎


目前世界主要产油地区大概可以分三个势力:欧佩克(OPEC)、俄罗斯以及美国。

其中欧佩克是一个产油国组织,包括沙特、伊朗、叙利亚、伊拉克、科威特等共14个国家,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其中沙特产油量最大,约1300万桶每日。

这里着重解释下美国,美国过去几十年一直是原油进口国,主要进口自中东地区。但是,自从2016年美国爆发页岩油革命之后,直接从进口国变为出口国。页岩油这个东西很厉害,目前只有美国技术成熟,它每天的产量目前接近1000万桶每日,直接帮助美国摆脱原油进口依赖,成为美国国家重要战略资源。

了解了上述信息后,我来讲一哈为啥沙特搞价格战。其实道理很简单,比如这三家都是摆地摊卖苹果的。近期苹果价格下跌,为了控制苹果价格,沙特跟俄罗斯说:兄弟,咱们两家的苹果销量占据市场三分之二,不如我们联手控制产量,抬升价格?俄罗斯:没看到我天天打架,没钱怎么打?怎么吃饭?全靠这点苹果养家糊口了,不光不能少卖,还要多卖!再说,这不是把市场份额拱手让给美国人?让他坐等涨价?

于是,沙特急眼了:我为了哄抬价格脸都不要了,这两天一直捂着没卖,你小子居然要趁机抢我的市场?那我不是白忙活了?不行,既然你不减,那我不减,我也多卖!要死一起死……

事情就是这样,而且,美国人还在坐山观虎斗……[捂脸][捂脸]







老吕选股


首先每个国家的石油开采成本是不一样的,俄罗期可能在50-90美元,沙特10-20美元(不是精确数字,打个比方)。产油国希望限产保油价,但又希望扩大自己的产能份额,一旦达不成协议,就会产生恶性竞争。另一方面,曾经美国和沙特联手,通过打压和拉升油价控制世界经济。普金刚上台时,油价一度最高137美元,俄罗斯日子很爽,后来被美沙联手打压到30美元,俄罗斯日子艰难。油价在俄罗斯成本以下,使俄罗斯越产油越赔,不生产则产油设备损坏,处境艰难。最近,沙特打压油价到30美元,全世界也只有沙特能维持生产,就看谁坚持不住先倒下。


打板龙哥yyjjllong


沙特和俄罗斯打石油价格战,美国页岩油死了。[捂脸][呲牙]

页岩油死了,美国股市崩盘,美债崩盘,投行违约,银行倒闭,资金链断裂,金融危机爆发,美国经济危机,全世界地震,地缘政治洗牌。

普京捡起一片碎了一地的自由女神碎块感慨道: 靠!原来就这么简单呀,要知道是这样的结局,十年前就和沙特吵一架。

沙特王子: “普哥别闹了,我真没想到会是这样,真的不关我的事。

唉,这一地碎片,我是服了,你说美国的石油份额,咱们咋分吧,我听您的。[呲牙][大笑][大笑]”

普京说: “啥都好说,先烤去烤骆驼,喝啤酒,今天我请客。”

普京嘟囔道:“这臭娘们倒地的声音太大了,这是吓死宝宝了,伏特加,好好压压惊!”


智慧指针


9日,世界原油期货市场发生崩盘,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开盘即大跌30%,盘中最低触及31.02美元/桶,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最低达到27.96美元/桶,继上周五收盘下跌10.07%之后又重挫32%。统计数据表明,这是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世界石油市场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大震荡。油价暴跌还连带引爆国际金融市场,包括欧美市场在内的世界主要股市全面下跌,美国标普500指数甚至触发了熔断机制。巨大的“黑天鹅”降临,却是事出有因。

造成国际市场极大恐慌的直接原因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未能就今年3月底以后的原油生产政策达成一致,实际上就是俄罗斯拒绝了沙特的减产要求。这就意味着2016年结成的沙特俄罗斯限产保价联盟彻底破裂。从4月1日开始,各石油生产国将不再受到生产上限或减产的约束。

如果说谈判破裂尚在意料之中,紧接着沙特的动作就更让市场震惊不已。沙特单方面宣布从7日开始大幅降低销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市场的原油价格,折扣幅度创下近20年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沙特还暗示如有需要将增加产量,甚至达到1200万桶/日的纪录水平。沙特重手出击显然是早有预谋。面对如此赤裸裸的价格战威胁,俄罗斯不甘示弱,立即公布俄政府拥有1400亿美元的财富基金,足以在未来几年支撑每桶石油25至30美元的低价。市场分析人士说,早就风闻俄罗斯不同意减产,而沙特也是心怀不满,两国现在一来一往缠斗,好比两只庞然大物闯进了瓷器店,只会留下灾难现场。

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一时的恐慌,而真正决定市场价格的还是看供求关系。历史上曾多次因为地缘政治危机或是战争影响而出现石油供应短缺,致使油价暴涨。而目前世界石油价格恰恰是掉进了所谓的“需求陷阱”,表现为预期需求不足,供应却不断增加,石油价格呈现出连续破位下跌。美国、巴西等国持续增产,圭亚那等新油气区块的投入生产,也影响着国际石油市场份额的归属。市场对于今年潜在的供应过剩因素早有预估。

根据欧佩克预测,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预计为日均48万桶,低于2019年12月预测的日均110万桶。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尤其是上半年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能超出想象,同时也对石油需求带来重大负面影响。高盛分析认为,即便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仍有机会达成协议进行额外减产,也不足以阻止全球石油市场的自由式下落,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石油供应过剩已是定局。在这种情况下,沙特突然宣布增产,明显意图就是要打响一场全面的价格战!目标似乎直指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迫使其早日返回谈判桌前并接受限产协议。

正是考虑到供求关系日益紧张,去年年末,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宣布加大减产力度,2020年第一季度将原油减产额度从每日120万桶上调至每日170万桶,沙特等国仍将继续自愿实施额外减产。国际油价随之明显上涨。截止2019年12月3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格比2018年年底分别上涨约34.5%和约22.7%。但是,新增减产额并不能有效改变市场均衡,因为这更多意义上是提高减产协议执行力度之举,此外沙特也试图让其他国家分担其超额减产负担。现实情况可能正好相反,诸如伊拉克、尼日利亚等重要产油国都在迫不及待地等待增加出口份额。更何况世界石油市场上另一个重要玩家正一步步地侵占旧世界的地盘。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局的公告,美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预计今年原油日产量可达1320万桶,比2019年增加90万桶。国际能源署也承认,美国有望在2020年末或2021年初成为持续的石油净出口国。由此看来,美国不但要取代沙特的头号产油国的地位,还要渐渐占领欧洲庞大的油气消费市场,矛头直指沙特和俄罗斯。事实上,早在2014年,沙特就曾大肆增产,试图用低油价打击美国页岩油开发,最终功败垂成,不得不拉拢俄罗斯等24个产油国集体实施减产。而美国不仅实现了能源独立还成为石油净出口国,其油岩气生产也取得巨大成功,为了占领欧洲市场,特朗普政府开始全面排挤、阻击俄罗斯天然气对欧供应,频频发动针对俄石油企业的制裁,包括阻挠即将完工的“北溪二号”项目。

由此看来,沙特此番痛下决心抛弃限产保价策略投入价格战,意图一箭双雕,进可攻,退可守。同时不排除俄罗斯配合演双簧,俄罗斯与沙特可能不谋而合,利用打压价格将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挤出市场,最起码能拖慢美国油气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

预计目前这场危机将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市场在剧烈震荡之后重新找到平衡点,恐慌终将过去。世界市场石油价格将会不断探底,也许会到达每桶20美元的低位。但是,几大石油主要玩家面对激烈的竞争,以及重大利益冲突,将如何进一步博弈,非常值得密切观察。



大话哥解逻辑经济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沙特举起增产的大旗,驱动因素是opec会议上俄罗斯不同意减产。目前疫情降低了全球原油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沙特背道而行加大产能,本质就是用低价抢占市场。毕竟市场才是维持财政的收入来源。

在经历美国页原油大幅量产,并且占据全球18%份额大背景下,沙特感受到来自市场的压力,所以这叫被动反抗吧。

但正如董卿说的,枪声之后没有赢家。沙特此举,虽然在损伤了俄罗斯和美国,但原油价格的暴跌也让自己蒙受巨大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