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安家》房似锦

《安家》翻拍自一部日剧,原名叫《卖房子的女人》,孙俪饰演的房似锦是一个高颜值、高智商、高情商的三高女精英,且干练、果断,通过一次次挑战高难度,完成“没有我卖不出的房子”这样一个目标。

为了增加戏剧冲突、铺垫人物成长层次,剧中前几集的房似锦“靠诗和远方卖掉奇葩房”、“刚到任店长就撬单”、“找群演迫使买家定房”……这些套路使不少人惊呼“如果有一天,我买房,希望不要碰到房似锦这样的金牌销售”。

但随后,房似锦和同事们的生活被展开,年轻有为、原生家庭的伤痕、比你成功还比你努力的房似锦激励着小白中介的脱变,自身也逐渐从冰冷的“卖房机器”到被周围的温情所感化,接下来可能会捎带着和罗晋饰演的徐文昌谈起恋爱——逐渐走向“安家”的正面主题。

但现实中,大城市的中介们也不敢这么“黑化”自己,因为客户可没那么傻,现实也远比《安家》电视剧中展示的内容要多面。

房似锦是一个“卖房子的女人”,用最直白的话说就是“女中介”。二手房中介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即使是国内做得最成功的链家,其创始人左晖最大的理想除了基业长青,另外一个就是让中介得到尊重。而“女中介”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送出更多的友好才能被人看得起。

真实的“卖房子女人们”的故事,比房似锦的人生更值得一看。

我不是《安家》房似锦

01 入行:“我不用提着皮箱在马路上晃悠了”

似乎每个故事的开始都与感情有关。《安家》里房似锦刚到上海打拼无处可住,感恩于中介徐文昌的热心帮助,她选择了这一中介行当,这才有了后续一连串的故事。而李斯(化名)成为“卖房子的女人”,是从一段感情结束开始。

2013年,30岁的李斯离婚了,原因是一杯水。

“他要喝水,让我给他倒,我身体不太舒服说你自己倒去。大年三十晚上,就因为一杯水,他直接把我从门里面提着扔了出来。人家说你滚吧,房子是他的。”

三十晚上的家庭,多数是欢乐的。李斯在楼道里面坐了半晚,听着各家传出春节联欢晚会的阵阵笑声与喝彩声,第二天收拾衣物离开了那套住了6年的房子,这也是她在西安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从此,西安成为了一个“异地”,她净身出户。“既然过不下去,房子我也不想去争了,因为我觉得我能自己挣回来。”房子是结婚前夫家买的,尽管是婚后俩人共同还贷,但破裂的感情经不起谈钱。

从生活了6、7年的西安回到甘肃老家,她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应聘房产公司中介。“一边工作挣钱一边为自己物色房子,多好。”李斯的目标很明确,一定要买套自己的房子。“买了房,我就不用提个皮箱在马路上晃悠了。”选择做房屋中介也有着她自己的小心思,认为这是离人生目标最近的职业。

于是,她踏上了和房似锦一样的中介进阶之路,从路边发传单、不断打电话、开拓房源的小白开始做起。李斯回忆当时比《安家》里的两年坐办公室没开单的朱闪闪要努力得多,“刚入行坐办公室肯定是没客户的,必须多出去跑。”

中介是流动性较大的职业之一,在国内,经纪人的平均职业生涯只有8个月,90%的人坚持不了一个完整年。这个行业只适合三类人,“本就是一无所有、想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买房者、不喜欢被束缚的人。”恰好,这三个条件,李斯全都符合。所以,她坚持了下来。

02 开单:“没人敢糊弄客户”

《安家》里的中介个个卧虎藏龙,房似锦和鱼化龙985名牌大学毕业,王子健穿着高级定制西服光鲜亮丽,徐文昌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收入堪比金领。而行业常态的另一面是三餐不稳定、半夜还在回客户咨询、真诚待人却被视为黑中介。“这行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无非就是辛苦一些。但我不怕辛苦,我想买房,我需要挣钱。”对喜欢这个行业的李斯来说,这类职场历练的烦心事都不值一提。

关于房似锦的口号“没有我卖不出的房子”,李斯坦言现实中没有人敢这么说。“市场不好的情况下,稍微楼层差一点都不太好卖,更不用说奇葩户型、老旧房了。”李斯认为,购房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多了,甚至比一些刚入行的中介都了解市场。干这行不做功课,随便糊弄是不行的。

每次开单或者带看,李斯都会进行总结复盘。“回访跟不上,房源匹配不合适,对方可能就不再信任你,有些客户就也再约不出来了。”李斯称她是会主动去想自己哪里没有做好,立刻去纠错的那类人,更不会唉声叹气地埋怨。

“一定要勤快,动脑筋。如果犯错了,我肯定会总结,下一次我怎样能做到最好。生活已经很辛苦了,埋怨又有什么用。”李斯觉得,解决问题才能开单,越抱怨,丢单的可能性越大。

李斯遇到的客户里有像《安家》里海清饰演的医生,看房看了两三年,“把房价从5000元看到了8000元”,结果还没买。也有在落笔后又撕毁合约,“要把1万的房子涨到6、7万”的房东。但解决麻烦事对她来说一点都不麻烦,甚至感到开心。“如果啥麻烦事都没有,你直接就该下课了。”

剧中的严叔严婶是一对朴实善良的夫妻,在上海卖了十几年包子攒下钱预备为儿子买房。他们不懂得“加杠杆”,也不清楚讨价还价的技巧,却在房托和房似锦的演戏蒙蔽下,看房不到两分钟就毫不犹豫下了定。并且房似锦替严叔算账,诱导称全款更划算,银行贷款利息要卖掉80万个包子才能挣出来。其实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快速完成连环交易,让宫蓓蓓夫妇尽快拿到钱去买自己推荐的奇葩跑道房,一举两得。

我不是《安家》房似锦

对此,李斯连连摇头。“这种互相耍花招的配合,在几年前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是有些人在用。但现在客户都很精明,几百万任谁都不是闹着玩说两句就成交的。耍手段只会败坏名声,玩心眼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情。”李斯称,做了这么多年,很多客户都成为了朋友,这也给她带来了更多人脉和房源。

李斯始终认为这个行业是公平的,帮助客户买卖房子,也是在完成他们的夙愿。“尤其对女性来说,不管房子大小,哪怕只有五六十个平方,一旦有什么变动,最起码还有个住的地方。”

03 开店:“大部分人一年不开单不会继续坚持”

在中介公司干了三年后,李斯选择了自己出来开门店单干。“性格使然,我不愿意被限制在条条框框里。尽管加倍辛苦,但是更自由。”

独立运营新门店意味着一切都要亲力亲为,李斯也遇到不少难事。营业执照、备案证书和中介资质等,都是她自己跑下来办成的,甚至连店门口的坑都是她用水泥亲手填平。

我不是《安家》房似锦

房似锦刚到门店入职就怒怼朱闪闪,让她穿着玩偶服去发传单,“大部分人不会像朱闪闪那样一无是处还能继续坚持,而且老板对店员也不会是那种态度,要不然谁还来给你干呢。”

李斯吐槽电视剧里的夸张剧情,认为剧中的中介太卑微了。“我们是一个正规的行业,我们也是劳动者。像电视剧里挨耳光、被臭骂的情节,现实里估计不大可能发生的。”

“大多数人都熬不下去转行了,身边干劲最拼的还是有生活压力的单身女性。”这是行业内多位“卖房子的女人”共同的感受,生存压力、女性天然的亲和力、坚韧的品质是她们的共同点,而得到别人的信任,经常被咨询,被认可自己的专业能力,才是开始成功的标志。

04 生活:“我是真的挺攒劲”

“我觉得我是真的挺攒劲(厉害)。”李斯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虽然上班时忙忙碌碌,回到家感受到的是开心和自由。“只要能挣来钱,有着个人爱好,还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哪还有理由心情不好呢。”

卖房子成了她们的职业,也成就了她们的生活。

我不是《安家》房似锦

李斯早早买了第一套房,当时因为资金不是特别充足,装修时连建筑垃圾都是她自己一袋袋拎下去的。“我很开心,虽然一天累得要死,来回上下楼跑好几趟,晚上直接打个地铺躺下就睡着了。”李斯一点没觉得心酸,内心觉得,这下有奔头了。

两年前她又给自己换了一所3室2厅2卫、130平的房子,现在正在准备搬家。买这套大房子时,不少人劝她,一个人何必住这么大。“任他们笑话去吧,我还是听我自己的。”

对李斯来说,尽管独身居住,在甘肃这个并不发达的二线城市同时要面对身边的舆论压力,但她并不想因此降低生活品质,书房和衣帽间是必需品。而且她确信自己的眼光没有错,即使有一天月供真的还不起了,房子也会很好出手。“我选的小区特别不错,不仅绿化好还有彩虹跑道,每天早上7点醒了去楼下跑步,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回望7年前结束婚姻离开西安,李斯觉得那些过往的经历成就了自己。“没有那些事情,我肯定走不到这一步。”现在,这份职业和专业技能给了她更多安全感,即使有一天门店出现生存危机,她觉得也没什么可怕的。“我到任何店里去做中介,都不会差。”

李斯的下一个目标是买第三套房。

05 结语:现实中的故事未完待续

据广发银行联合西南财经大学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当前国人城市家庭户均总资产161.7万元,平均每个家庭的住房资产占比高达77.7%——房子仍然关系着千万个家庭的财富和幸福。

就像《安家》中的买房人一样,买房子的人面临着不同的生活难题,有面临换房困扰的医生,为子女倾尽毕生心血的父母,也有迷信的老板和商人,他们希冀通过买房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卖房子的人”将和他们人生的这次重要转变产生交集,在不起眼的“偶遇”背后,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和一个人对一份职业的认知、认同感受,实际上他们都是努力生活的平凡人。

房似锦的故事终有一天会落下帷幕迎来大结局,李斯这些卖房子的女人,还会继续在门店里接电话、带看、谈合同、讲解房子。作为地产行业的女性,她们并不是天生就有着困难压不倒的勇敢力量。卖房子这一看似“低门槛”的工作,使她们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她们未来还有无数种可能,她们的故事依旧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