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大結局時,甄嬛訓斥完青櫻,出門後為何突然淚崩?

王文碧


根據《甄嬛傳》與《如懿傳》兩部劇情分析,甄嬛之所以訓斥青櫻,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為她是烏拉那拉宜修的侄女。

甄嬛將養子弘曆扶上皇帝大位之後,內心的想法就是為了自己的家族以及自己親生兒女們的平安,天生聰慧又有豐富的宮鬥經驗的甄嬛太后,逐漸發現了當初不被人看好的青櫻,卻又越來越得到了養子乾隆皇帝的憐愛,這個事情如果不是發生在與自己有深仇大恨的宜修的侄女身上,甄嬛太后實在是懶得搭理的了。但是,既然是發生在青櫻這裡,甄嬛自然是有一種不踏實的感覺,所以就必須當著富察皇后的面要敲打一下子青櫻,自然是有一種鼓勵富察打擊青櫻的意味了。

畢竟烏拉那拉青櫻也不是等閒之輩,馬上就與自己的姑母撇清了關係,此舉再次讓甄嬛體會到宮中薄涼,然後就是出門見過自己與允禮的兒子六阿哥之後,忽然之間對於人生酸甜苦辣各種滋味感悟湧上心頭,所以就不由自主的就淚奔了。





愛咖啡的大媽


我們先來看一下青櫻是誰?

青櫻是皇后烏拉那拉·宜修的表侄女,皇后養子三阿哥弘時已經到了婚配的年紀,弘時當時最有可能坐上皇帝的寶位,為了保烏拉那拉的勢力,所以一心想讓自己的表侄女青櫻嫁給弘時,於是就安排青櫻等一眾秀女都安排和三阿哥見面,給她取悅三阿哥的機會,沒想到弘時根本就看不上青櫻。之後弘時說服皇帝自己暫不選福晉,皇后勸青櫻暫忍一時,哪怕以侍妾身份嫁給三阿哥,日後也可成為皇后。青櫻心高氣傲,提到姑母當年做側福晉的往事。皇后最忌諱此事,惱羞成怒,就把青櫻指給四阿哥做側福晉,一來懲罰一下青櫻的無理,二來給甄嬛添堵(四阿哥為甄嬛的養子)。



為什麼甄嬛訓斥完青櫻?

皇帝駕崩後,四阿哥當上了皇帝,甄嬛為聖母皇太后居住在壽康宮,福晉富察氏為皇后,青櫻被封為嫻妃。不久前皇后烏拉那拉·宜修(青櫻的表姑)歿了,當青櫻和福晉富察開給甄嬛請安,就問青櫻:你表姑過世,你也理應去景仁宮致禮。而青櫻卻說:只知壽康宮,不知景仁宮。甄嬛看出了該青櫻不是善類,所以教訓了她。






甄嬛訓斥完青櫻,出門後為何突然淚崩?

看過劇情的人應該知道其實甄嬛訓斥青櫻與出門後流淚是兩個不相關的劇情,甄嬛訓斥完青櫻後,甄嬛走出房門看到小兒子正在院子裡讀書,唸到一句: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這句話的意思是想永遠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這曾經是年少時甄嬛的夢想,但現在一生也實現不了,這句詩讓她想起了自己曾經愛過的人,果郡王,於是忍不住留下眼淚。



對於故事情節想必大家都知道,甄嬛從一個普通的官家大小姐走到太后的位置,在很多人看來甄嬛就是人生贏家,看這部劇的人都讚歎甄嬛的智慧,能夠在人心險惡的後宮獲得最後的勝利。但其實甄嬛是一個可憐的人,到了最後,她愛的人都離她而去,最開始的那份難得的感情也被磨的一點不剩。



甄嬛剛進宮是一心一意的對待皇帝的,但是後來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已經過世的皇后的替身,心氣高傲的她心灰意冷的離開了皇宮,在凌雲峰的日子裡,她和果親王相愛了,並且有了孩子,但是由於果親王出事,為了孩子她不得不再度回宮,也是從這裡開始,甄嬛踏上了復仇之路,對於皇帝也恨了起來,當然,在故事的結局,那些曾經傷害過她的壞人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甄嬛也失去了自己的摯愛雖然在人們看來,甄嬛最後打敗了所有的對手,成為高高在上的皇太后,再也沒有人能夠讓她受苦,但是身居高位卻孤獨一人,如此淒涼,估計她也不願意再進皇宮。


影視咖喱


甄嬛的確有落淚,可卻與青櫻沒有任何關係。劇中甄嬛在壽康宮訓誡完富察皇后與嫻妃青櫻之後,鏡頭一轉至凝暉堂,甄嬛看著在院落裡背書的六貝勒弘曕,不禁潸然淚下。

《甄嬛傳》結局之時,皇帝駕崩弘曆登基,景仁宮中宜修則黯然離世,而甄嬛則以新帝生母身份被尊為皇太后,成為最後的宮鬥冠軍。壽康宮內,弘曆的皇后富察氏與嫻妃青櫻前來給甄嬛請安行禮。


“你表姑母過世,你也應該去景仁宮致禮。”“臣妾只知壽康宮,不知景仁宮,且烏拉那拉氏雖是臣妾表姑母,更是大清的罪人。”聽著青櫻如此說辭,甄嬛微微一笑卻也沒再多說什麼,入宮多年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甄嬛看得實在太多太多,早就已經麻木。

“哀家眼裡見不得髒東西。”甄嬛知道青櫻不是省油的燈,這麼多年的宮闈傾軋讓甄嬛已經非常厭煩。可皇帝只有一個,后妃如此眾多,紛爭自然不會休止,甄嬛如此說辭也只當是對皇后與嫻妃的一個警告。

甄嬛離了壽康宮到一旁的凝暉堂,曾經這裡是果郡王允禮每每入宮陪皇帝下棋,或者侍奉太后,在宮中過夜時居住的地方。“從春禧殿挪回來的合歡,還是鬱鬱蔥蔥的。”“本就長在這兒,熱土難離啊。”當年凝暉堂的合歡花是宮中一景,甄嬛冊封熹貴妃時被贈予甄嬛作為賀禮,而允禮死後,葉瀾依將這些合歡花要到了春禧殿。如今允禮與葉瀾依已故,春禧殿的合歡花又被甄嬛移回了凝暉堂。


“贈我一緞綺,相去萬餘里。”“許多年前,允禮或許也是如此,臨風窗下,吟誦他本該平安閒逸的人生。”看著弘曕現在凝暉堂前的合歡樹下吟誦詩書,甄嬛心裡突然又想到了允禮。

當初入宮,甄嬛希望“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而她也知皇帝不可能一心,所以退而求其次“但求真心”。曾經甄嬛也以為皇帝是真心對待她,可到頭來卻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另一個女子的替身。心灰意冷之際,甄嬛又與允禮生情,原本以為再無可能的“願得一心人”又重有希望,但兩人又陰差陽錯失之交臂。


當年的甄嬛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熹貴妃鈕鈷祿·甄嬛,而原本吹笛吟詩,生活快意瀟灑的允禮也因得而復失大受打擊,最終還送了性命。時如逝水已難回頭,早已物是人非。甄嬛已經成為皇太后,允禮與皇帝也已作古。

弘曕是允禮的兒子,人前人後卻只能以皇帝之子的身份存於世上,這是甄嬛心中抹不去的一個結。而後弘曆逼宮卻正中甄嬛下懷,甄嬛將弘曕過繼回允禮嗣下,不僅讓其做回了允禮的兒子,更讓其遠離皇位紛爭,希望弘曕像當初的允禮一樣逍遙自在,不要再重蹈覆轍。

甄嬛看見了弘曕想起了允禮,想起了曾經,再看看眼下,心中百感交集不禁落淚。


澹奕


新帝登基普天同慶,身為太后的甄嬛在壽康宮和欣太妃、敬皇貴妃閒談,談到端皇貴太妃時,敬皇太妃說“端姐姐又病了,自從皇上龍馭殯天之後,她日夜傷心,現在已經臥床不起了,”甄嬛嗔怪“若震弄壞身子可怎麼好”。

小允子走進來說“景仁宮那位歿了”,甄嬛閉眼不語,敬皇貴妃“什麼時候的事啊?”“昨個半夜,心悸而死,因早膳未動,宮女進門查看時才知出了事,發現時身子都僵了,眼睛卻瞪得老大,死不瞑目呢,”欣太妃一臉嫌棄“這大好的日子,真是晦氣。”

甄嬛低語道“該怎麼辦便怎麼辦吧,”這時敬皇貴妃說到“也沒必要太在意某個人、某件事,倒是咋皇上這後宮裡只有一個皇后兩個妃子,也該找一些人進宮了。”

敬皇貴妃最知甄嬛個性,甄嬛心軟又重情義,宜修再十惡不赦,也相處多年,就這麼歿了著實有些感慨,這時富察皇后和嫻妃剛好來請安,甄嬛告訴青櫻“你表姑母過世,你理性去景仁宮致禮,”“臣妾只知壽康宮,不知景仁宮,且烏拉那拉氏雖是臣妾的表姑母,但更是大清的罪人,臣妾應當公私分明。”

甄嬛一時無語,她知道後宮女人向來如此,拜高踩低,卻不想親人竟也如此,後繼續“皇帝年輕,宮裡妃嬪只有你們兩人,今後人多也好,人少也罷,哀家眼裡容不得髒東西,你們好自為之,別做出什麼傷天害理的事來。”

甄嬛說這些不僅是告誡嫻妃和皇后,更是想起自己剛入宮的種種,一路披荊斬棘,滿身傷痕地走到最後,該做的不該做的都經歷過了,但願往後能順心一些。

鏡頭一轉,甄嬛走到凝輝堂處,感嘆從春禧殿移來的合歡花仍舊鬱鬱蔥蔥,此時看到六阿哥正在讀書,“許多年前,允禮或許也是如此,臨風窗下,詠誦他原本應該平安閒逸的人生,”看到弘曕甄嬛想起了果郡王,那個讓她愛而不得的男人。

未遇甄嬛之前的果郡王瀟灑不羈,雖有才又能但為了皇上,他不參朝政不理閒言碎語,只為塑造一個紈絝灑脫的“花花公子”,在甄嬛失意於皇上出走甘露寺後,果郡王對她表達了愛慕之情,開始甄嬛是不接受的,擋不住果郡王的真心相待,時間久了,甄嬛和果郡王在一起,兩人還約定遠走高飛,再也不回京城,但事與願違。

果郡王出征生死未卜,甄嬛又發現懷有身孕,甄嬛父親在流放之路時身染時疫,眼下種種急需一一解決,夾縫生存,甄嬛選擇重回後宮,拿命拼未來,最後她做到了,成功總會有犧牲,拿命愛她的允禮為她而死,情同姐妹的眉莊,也因她被人害死,就連和她拼到最後的端妃,都在用“生病”來責怪她,還有很多恨她的,愛她的一個個離開。

而她成為萬人敬仰的皇太后,但這真的是她想要的嗎?不,這與她所追求的“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背道相馳,初入宮中對皇上那份“愛”,謹慎且渺小,之後對允禮痴心且剋制,儘管如此她的內心是充實的,人總是有追求的,之前的甄嬛追求真心,現在的甄嬛站在人生最頂端,一切都揹她踩在腳下,卻再也沒有往日的激情。

甄嬛的淚崩,因觸景生情,因人情世故,因千千萬萬個走進深宮的可憐女人。


影視控


你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甄嬛淚崩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青櫻,而是因為她出門看見她和果郡王的兒子弘瞻在讀詩書,觸景生情,聯想到以前種種發生的事情,不禁淚崩。

《甄嬛傳》大結局時,皇后修歿,當青櫻給甄嬛請安時,甄嬛對青櫻說:你表姑母過世,你也理應去景仁宮致禮,而青櫻卻只說:只知壽康宮,不知景仁宮,甄嬛自知青櫻的花花腸子,同時,也看出了青櫻是一個心機深的女子,因此甄嬛教訓了她:“哀家的眼裡見不得髒東西”。

之後槿汐姑姑便攙扶著甄嬛,走過果郡王曾經住過的凝暉堂,看到他們的兒子弘瞻正在園中讀書,讀到“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這首詩的意思是客人從遠方給妻子帶來了丈夫的禮物,禮物上繡著鴛鴦,妻子打算給做成合歡被,用來表達自己的相思之情,希望她和夫君可以一直在一起,永遠不分離。

詩書是如此的美好,又反映出現實是多麼的殘酷。果郡王慘死的下場一直是甄嬛心裡的痛,沒能和果郡王幸福的生活,反而落得如初下場。果郡王本應當他自己的王爺瀟灑過一生,就像甄嬛所說“許多年前,允禮也應當是如此”,在園中熟讀聖書,逍遙自在,反而遇上了她,自己還因皇上猜疑親手殺死了果郡王。

聯想到種種,過去的美好,詩書中的美好,終是沒能達成,就彷彿那樣的景象就只存在於詩書之中,甄嬛於是不禁的淚奔,一是傷情,二是想到果郡王,對他深深的愧疚感。





影視啟譚


本來是皇后侄女的青櫻,在聽到甄嬛叫她去看望自己姑母的時候,卻回答說自己不知道那位是誰。

訓斥青櫻:

作為上一屆“冠軍”的甄嬛,當然是知道青櫻的花花腸子。

同時,也看出青櫻不會是一個簡單的女子。

所以,當即甄嬛就點出了:“哀家的眼裡見不得髒東西”。這也算是對青櫻的警告了。

在甄嬛爭鬥的這麼些年,看過了太多的陰謀,早就已經厭倦了,所以才會點一下青櫻。

回顧整部電視劇,會發現,甄嬛基本上都是被動出招。可以說是被迫著參與著宮鬥,一切為求自保。

.

看到六皇子在背書。

淚崩:

1、感嘆宮廷吧。前面剛好面對著青櫻,也感覺到了,以後的後宮依然會是之前那般,充滿著勾心鬥角。一朝換一朝,週而復始。所以,甄嬛才不會強行讓六皇子成為皇帝,而是讓他遠離皇宮這潭渾水。

2、看到了六皇子,想起了果親王。和果親王的種種湧上心頭,淚水自然而言的就充滿了眼眶。

3、想到了自己的一生。這一生,就被深深的鎖在了這皇宮高牆之中。在皇宮的勾心鬥角中,輾轉一生。現在已經是告一段落了,但也只剩下獨自一人了。果親王,浣碧,等等的人早就已經離她而去了。

(從妝容上,看甄嬛的一生)

.

雖然甄嬛最後成了皇太后,或許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贏了什麼,又或許皇宮爭鬥中根本就不存在什麼輸贏。

.

也許從一踏進宮牆起,所有人就註定都是輸者。

.

.


思悟影視


甄嬛出門之後確實淚崩了,但並不是因為青櫻,青櫻的小伎倆在她甄嬛眼裡都拿不上臺面,訓斥也只是想後宮少些紛爭。真正讓她淚崩的是這個。
正在讀書的六阿哥,


所謂“觸景生情”,甄嬛當時也說:“許多年前,允禮或許也是如此,臨風窗下,吟誦他原本應該平安閒逸的人生。”

她是看到六阿哥而想到了果郡王,想到了她曾與果郡王度過的快樂的日子,想到了先皇不顧手足之情偏要毒殺允禮,想到了毒死允禮的酒竟是自己端上……

所以她才會把六阿哥歸入果親王一脈,避免六阿哥再走親爹的老路。


菩提是隻貓


其實,甄嬛訓斥青櫻之前,敬妃娘娘還說了一句話,你不必太在意某件事,某些人。

敬妃娘娘說這話的時候是崔槿汐來說,景仁宮那位歿了。

景仁宮那位是誰呢?當然是宜修皇后了。所以,敬妃娘娘才說讓甄嬛別太在意。

若不是皇后,或許甄嬛後半生的命運不該如此。緊接著,青櫻就來請安了。

甄嬛將此事告訴了青櫻,青櫻卻淡定的回答:“臣妾只知壽康宮,不知景仁宮。”

青櫻明明就是宜修皇后的親侄女,原本是要許配給三阿哥的。三阿哥不要,皇后使壞,轉眼讓青櫻許配給了四阿哥。

青櫻也答應了,並且在得知自己的姑母死的消息時,還能如此淡定的表明自己的立場,可見其心智也非一般。

於是,甄嬛就訓斥了她們,哀家眼裡容不得髒東西。

然後,甄嬛與一群人看見了六阿哥弘曕,一下子就淚目了。

那麼,令甄嬛淚崩的原因是什麼呢?



宜修死了,甄嬛真的贏了嗎?

宜修皇后死了,甄嬛也算大仇得報了。可是,甄嬛真的贏了嗎?

如果可以,甄嬛怕也不會選擇與皇后為敵,非要鬥一個你死我活吧!

如同皇后與甄嬛的最後一次談話那樣:“甄嬛你這幾年也不好過吧!”是啊,甄嬛這些年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算計過別人,也被也被無數人算計過。

可是,這些原本都不是甄嬛想要的。琴瑟和鳴,歲月靜好,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才是甄嬛的追求。

只是可惜了,這些心願她都觸及了,但都是半路消亡,時間不長。

這一路上,最多的竟然是她最厭棄的以色侍人,算計籌謀。

一生並不長,甄嬛已是太后,可又如何?她並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身邊信任的人都離去了。

什麼都為她想得周到的沈眉莊,護她周全的果郡王,忠心的流朱,同父異母的妹妹浣碧,天真的淳貴人等等,這些人都離她而去了!

曾經以為華妃,安陵容,祺嬪,曹貴人,宜修皇后都是她的敵人。當她們也都死了,甄嬛勝利了!

贏了這些人,又丟了多少東西啊!划算嗎?意義何在呢?她們也不過是可憐人!甄嬛也感慨萬千,心情複雜,所以哭了吧!



如果沒有她,果郡王或許永遠是那個瀟灑的王爺

看見六阿哥弘曕在讀書,甄嬛的情緒一下子就被牽動了。

那些關於果郡王的回憶,一下子都被打開了。果郡王對甄嬛,可以說是豁出命的愛。

想當初,果郡王的騎射都是先帝親手教的,可見其智慧不比皇上差。如此智慧一個人,卻為了甄嬛,不顧一切的冒險。

除了愛,還能用什麼來解釋呢?

可是,在遇見甄嬛以前,果郡王為了讓皇上放心,也是自己的性情所在,從不參與朝中的事。

那個時候的果郡王,只是一個瀟灑的王爺!雖無權力,卻也過得自由自在。

但是與甄嬛相識以後,一切就變了。果郡王最終因為她而死了。

甄嬛心痛無比,她那麼愛的人,因為她死了。

或許,如果沒有她,果郡王瀟灑一生多好!所以,看見弘曕時,甄嬛感慨得很。

所以,為了弘曕的安全,也是為了讓弘曕可以像他父親果郡王那樣,無憂無慮做個瀟灑的人就好,甄嬛讓弘曕過繼到果郡王一脈。



年齡大了,再回憶過去種種,感傷不已

這一刻,甄嬛已經不年輕了,回首往事,感傷不已。

曾幾何時,她也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姑娘,無奈深宮關係複雜。她不曾害人,也未曾要與誰為敵,卻還是被人害了。

自己被害了倒是小事,大不了也就是一條命。可是甄嬛經歷了因自己被廢妃位,牽連家族受罪的事兒,從此便不會輕易被人欺負。

所以,甄嬛也開始使用各種手段。魅惑皇上,借刀殺人,籠絡人心等等手段,甄嬛用得得心應手。

當看著青櫻她們,想起來很久以前的自己。那個時候她和眉姐姐,還有安陵容才進宮,大家都是好姐妹,互相扶持。

然而最終安陵容變成了她的仇人,沈眉莊也是因為安陵容才死的。

這一切,似乎還歷歷在目,卻早已經物是人非。

時間果然如白駒過隙,很多時候都容不得人選擇。

所以,與其說訓斥了青櫻,見到了六阿哥弘曕讓甄嬛哭了,不如說是他們勾起了甄嬛的回憶,感傷不已。

人生很短,很多事情都來不及,也不能回頭。儘量不做令自己後悔的事兒吧!


無心浪味仙


甄嬛與允禮,終究是有情人終不成眷屬。本來甄嬛在入宮前一直求的就是一生一世一雙人,但她對皇帝動了心,明白皇帝身邊不可能只有自己一人,就退一步,只要真心。卻沒想到皇帝竟然把她當作純元的替身。在甄嬛對皇帝死心出宮到甘露寺的時候,費盡心思地給她送衣物補品,還親自跑去求太后,讓太后幫幫甄嬛,好讓甄嬛的日子不那麼難過。


甄嬛離了壽康宮到一旁的凝暉堂,曾經這裡是果郡王允禮每每入宮陪皇帝下棋,或者侍奉太后,在宮中過夜時居住的地方。“從春禧殿挪回來的合歡,還是鬱鬱蔥蔥的。”“本就長在這兒,熱土難離啊。”當年凝暉堂的合歡花是宮中一景,甄嬛冊封熹貴妃時被贈予甄嬛作為賀禮,而允禮死後,葉瀾依將這些合歡花要到了春禧殿。
對於甄嬛來說,她對於和果郡王之間的愛很是感激上天賜予,同時又很後悔,因為她一直都覺得,如果她和果郡王沒有在一起,果郡王本來是可以享受到一世的安穩時光的,那樣果郡王就不會死在皇上的猜忌中


這位怪咖


《甄嬛傳》是女作家流灩紫的一部宮廷小說力作,我曾拜讀過,後又改編成電視連續劇 更是經典,家喻戶曉,百看不厭。

劇中甄嬛確實淚崩,可與青櫻一點關係也沒有。入宮多年曆經磨難,宮中的爾虞我詐、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早已看透,心早已麻木,波瀾不驚了。聽到青櫻說“臣妾只知壽康宮,不知景仁宮,且烏拉那拉氏雖是臣妾表姑母,更是大清罪人”時,甄嬛只是微微一笑,給皇后和青櫻一個警告,說到“哀家眼裡見不得髒東西”,讓她們好好相處。

甄嬛離了壽康宮到了一旁的凝暉堂看見了弘瞻,想起了果郡王允禮。這的從甄嬛進宮時說起,當年她是官宦之女,聰慧美麗,飽讀詩書,正趕上雍正皇帝選秀女入宮待選,皇帝問她是那個“嬛”,她答“嬛嬛一淼楚宮腰”,被雍正大為讚賞,加上長的酷似前皇后純元,深的雍正寵愛。少女懷春,抱著“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美好願望進宮,可事與願違,倆次失寵,最後一次剛生完公主朧月,就到甘露寺出家,受盡虐待,險些命歸黃泉。夢碎,曾經的雍正皇帝,琴瑟和鳴心中的“四郎”,已是昨日,“伴君如伴虎” ,到頭來連累家人,自己不過是別人心中的替代品而已。甄嬛心灰意冷,絕望了。

甘露寺中染病被趕往山上,大雪紛飛,身邊只有槿汐、浣碧倆人,高燒不退生命危在旦夕,果郡王允禮探到消息而來,不惜自己躺在冰天雪地裡,然後再用冰涼的身體把甄嬛擁入懷裡降溫,如此反覆多次,精心照料,甄嬛化險為夷,而允禮則因此病了。二人日久生情,甄嬛那顆死了的心再次染起了希望。甘露寺尼眾以為甄嬛那樣被攆出來再無生還,就任她自生自滅。正好成全了她二人,果郡王和甄嬛在山裡秘密成婚,“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多美好啊,甄嬛珠胎暗結,懷孕了。

天不遂人願,允禮被皇帝外派,後又訛傳死在外面,甄嬛悲痛欲絕,為給允禮報仇,也為了腹中孩子,設計讓雍正以為甄嬛懷的是他的孩子,被重新接回宮中。生下一對雙胞胎,弘瞻就是允禮的孩子。

弘瞻是允禮的兒子,人前人後卻只能以皇帝之子的身份存於世上,這是甄嬛心中的死結,後來機緣巧合,過繼到果親王允禮嗣下,不僅讓他做回了允禮兒子,也讓他遠離皇位紛爭,不再重蹈覆轍。甄嬛看到了弘瞻讀書的樣子,想起了果郡王允禮,“玲瓏骨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愛過知情重,醉過知酒濃,融入生命裡的東西怎能忘懷,物是人非,愛人已逝,心中百感交集不緊淚崩。





分享到:


相關文章: